2、大学生自身竞争意识的提高。3、社会体制的完善有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九、树立自强自立的就业观1、树立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人生理想2、个人愿望和社会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统筹考虑3、不唯片面对口,而求用有所长4、不求到位先就业5、不贪舒适求发展6、把为社会做贡献与实现自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
2、大学生自身竞争意识的提高。 3、社会体制的完善有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九、树立自强自立的就业观 1、树立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人生理想 2、个人愿望和社会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3、不唯片面对口,而求用有所长 4、不求到位先就业 5、不贪舒适求发展 6、把为社会做贡献与实现自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章探索工作世界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就业形势、熟悉毕业生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科学合理的求职择业方法、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职业的分类2、认知工作世界和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3、了解企业的文化组织与管理以及对员工的具体要求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四、课程思政融入点:在“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观”章节中,可以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引导大学生“仰望星空”,也可以身边人从小处做起,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例子,正确评估自身实力与就业环境,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焦虑浮躁情绪,引导大学生们“脚踏实地”。五、授课时数:4课时课程导入:【案例】一一吴芳的困惑与成长吴芳,24岁,毕业于某大学,本科学历,工作两年左右,先后跳槽五次之多,行业涉及房地产、化妆品、教育咨询、传媒等,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服务、营销、策划、编辑等四项之多。吴小姐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为国际贸易,但她的长项却比较倾向于中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非常优秀。在校期间,一直担任教授助理,并且独自寻找了一个加盟项目,在家乡担任整个城市的代理商,先期运作比较成功。因为这些经历,吴小姐在毕业时对自己的期望较高,不甘心在大公司从低层做起,而是想进入一家规模不大但是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可以一开始就受重视,以最快的速度成长,然后再自己创业。【分析】: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变动频繁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每次变动都应该给跳槽者带来不同的经验,跳槽者都应该学习到一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回头来看,在那些看似杂乱的变动中,应该有一条清晰的轨迹。在做变动时,不要轻率下决定,要经过全面的考虑。建议为自己设计一个职业规划,从现在开始到30岁。设定每个阶段的目标,这样在换工作时应该会少一些盲目。第一节职业分类认知一、职业分类的概念及作用1、职业分类
第三章 探索工作世界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就业形势、熟悉毕业生 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科学合理的求职择业方法、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职业的分类 2、认知工作世界和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 3、了解企业的文化组织与管理以及对员工的具体要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课程思政融入点: 在“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观”章节中,可以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例,引导大学生“仰望星空”,也可以身边人从小处做起,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例子,正 确评估自身实力与就业环境,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焦虑浮躁情绪,引导大学生们“脚踏实地”。 五、授课时数:4 课时 课程导入:【案例】——吴芳的困惑与成长 吴芳,24 岁,毕业于某大学,本科学历,工作两年左右,先后跳槽五次之多,行业涉及 房地产、化妆品、教育咨询、传媒等,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服务、营销、策划、编辑等四 项之多。吴小姐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为国际贸易,但她的长项却比较倾向于中文,写作能力和 口头表达能力均非常优秀。在校期间,一直担任教授助理,并且独自寻找了一个加盟项目, 在家乡担任整个城市的代理商,先期运作比较成功。因为这些经历,吴小姐在毕业时对自己 的期望较高,不甘心在大公司从低层做起,而是想进入一家规模不大但是有发展前途的公司, 可以一开始就受重视,以最快的速度成长,然后再自己创业。 【分析】: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变动频繁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每次变动都应该给跳槽者 带来不同的经验,跳槽者都应该学习到一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回头来看,在那些看似杂乱 的变动中,应该有一条清晰的轨迹。在做变动时,不要轻率下决定,要经过全面的考虑。建 议为自己设计一个职业规划,从现在开始到 30 岁。设定每个阶段的目标,这样在换工作时应 该会少一些盲目。 第一节 职业分类认知 一、职业分类的概念及作用 1、职业分类
所谓职业分类,即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2、职业分类的作用(1)科学的职业分类可以客观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结构变化。(2)科学的职业分类可以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规范化提供依据。(3)科学的职业分类是对劳动力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的基础。(4)科学的职业分类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提供条件。(5)科学的职业分类是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二、我国的职业分类及职业发展趋势1、我国的职业划分标准职业分类作为一个国家从事社会人口统计和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工作的重要基础,对社会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职业分类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人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所谓职业分类,即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 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 2、职业分类的作用 (1)科学的职业分类可以客观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结构变化。 (2)科学的职业分类可以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规范化提供依据。 (3)科学的职业分类是对劳动力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4)科学的职业分类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提供条件。 (5)科学的职业分类是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 二、我国的职业分类及职业发展趋势 1、我国的职业划分标准 职业分类作为一个国家从事社会人口统计和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工作的重要基 础,对社会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 8 个大类,66 个中类,413 个小类, 1838 个细类(职业)。8 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 5 个中类,16 个小 类,25 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 14 个中类,115 个小类,379 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 4 个中类,12 个小类,45 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 8 个中类,43 个小类,147 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 6 个中类,30 个小类,121 个 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 27 个中类,195 个小类,1119 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2、我国职业发展趋势职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往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出现不断加速变迁的趋势。(1)职业发展趋势①全球化趋势。②全球化影响着国内职业的调整变化。职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必然带动职业流动的全球化趋势,这对未来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一,职业要求的综合化。第二,自由职业化趋势。第三,信息化趋势。第四,高科技产业化趋势。第五,第三产业的职业数量大增。第六,文化创意产业化趋势。(2)未来的劳动者类型。①智能型劳动者。②复合型劳动者。③社会型劳动者。④创业型劳动者。三、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点,首先要衡量自已的综合素质有多高,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操作能力有多强。根据这些自身基本条件去对照,自已能干什么工作比较适合,才去针对性应聘。这样应聘的成功率就比较高。这样才是正确的就业观。反之,没有正确地估价自已,盲目上阵,就是错误的就业观。四、就业观念的更新【案例】:“找不到适合我的工作”一一小程大专毕业后在家待业已近两年,每每问及原因,她总是这样一句话。抱着“不适合不去,不满意不去”的想法,小程的求职路似乎越走越难。1、好好把握两个时间段一一招聘“高峰期”(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到当年2月),签约“高峰期”(在当年的4月和5月)。如果学生囿于某些僵化标准,而错过了这个时间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 1 个中类,1 个小类,1 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 1 个中类,1 个小类,1 个细类。 2、我国职业发展趋势 职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往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出现不断 加速变迁的趋势。 (1)职业发展趋势 ①全球化趋势。 ②全球化影响着国内职业的调整变化。 职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必然带动职业流动的全球化趋势,这对未来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提 出了新的挑战。 第一,职业要求的综合化。 第二,自由职业化趋势。 第三,信息化趋势。 第四,高科技产业化趋势。 第五,第三产业的职业数量大增。 第六,文化创意产业化趋势。 (2)未来的劳动者类型。 ①智能型劳动者。 ②复合型劳动者。 ③社会型劳动者。 ④创业型劳动者。 三、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观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点,首先要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多高,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操作 能力有多强。根据这些自身基本条件去对照,自己能干什么工作比较适合,才去针对性应聘。 这样应聘的成功率就比较高。这样才是正确的就业观。反之,没有正确地估价自己,盲目上 阵,就是错误的就业观。 四、就业观念的更新 【案例】:“找不到适合我的工作”——小程大专毕业后在家待业已近两年,每每问及 原因,她总是这样一句话。抱着“不适合不去,不满意不去”的想法,小程的求职路似乎越 走越难。 1、好好把握两个时间段——招聘“高峰期”(在毕业前一年的 12 月到当年 2 月) , 签约“高峰期”(在当年的 4 月和 5 月)。如果学生囿于某些僵化标准,而错过了这个时间
段,只会对自已不利。若在家“闲”几个月,又得面临与新一届毕业生的竞争,不仅在工作经验方面“白纸一张”,就业心态也易受影响,更不具有什么竞争优势。相反,如果先就业,就能为下一阶段的竞争积累起一定的“资本”。2、正确理解“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择业”并不是指先随随便便找个工作,然后“逮”着个机会就跳槽。如果具有相当的实力,当然可以去竞争心目中的好单位和好岗位;而如果竞争力还不够强,则应该把心放平、眼界放低,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先就业后择业”,决不是不挑不栋,而应选择适合自已发展的、能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为自己奠定基础的工作”。上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佩华说,初次就业并非终身就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能眼界太高,期望“一步到位”。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呈“阶梯”型的,根据自身发展的水平,抓住各种各样机遇,通过一个又一个岗位不断成长。有这样一个“三圈理论”:学生求职时,先考虑“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就业市场需要什么”,然后寻找这三个“圆圈”的交集,最终确定自已的方向。就业先过“心理关”专家指出,先就业后择业,关键要过“心理关”,只有摆正位置,认清目标,不断修正,才能走稳职场路。【案例】: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学生小刘,毕业后进入一家从事并购的小公司工作。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进了一家小公司,是否“掉价”?小刘也曾犹豫过。但是,在这家公司实习阶段,小刘获得了独立负责小项目、独自出差考察目标公司等许多锻炼机会,每天都能学到许多东西。这些都让他心动,并最终选择了这个并没有太多“光环”的岗位。小刘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要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多地吸收行业知识、增长能力,全方位历练。3、正确的就业观念(1)转变重全民、轻集体、视个体的就业观念(2)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3)转变眼高手低、盲目攀比的就业观念(4)服务社会需要和岗位需要(5)破除旧的世俗偏见,多渠道就业(6)树立劳筹匹配的就业观念(7)着眼长远面向未来(8)正确对待就业(9)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段,只会对自己不利。若在家“闲”几个月,又得面临与新一届毕业生的竞争,不仅在工作 经验方面“白纸一张”,就业心态也易受影响,更不具有什么竞争优势。相反,如果先就业, 就能为下一阶段的竞争积累起一定的“资本”。 2、正确理解“先就业后择业” “先就业后择业”并不是指先随随便便找个工作,然后“逮”着个机会就跳槽。如果具 有相当的实力,当然可以去竞争心目中的好单位和好岗位;而如果竞争力还不够强,则应该 把心放平、眼界放低,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 “先就业后择业”,决不是不挑不拣,而应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在职业发展道路上 为自己奠定基础的工作”。 上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佩华说,初次就业并非终身就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 不能眼界太高,期望“一步到位”。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呈“阶梯”型的,根据自身发 展的水平,抓住各种各样机遇,通过一个又一个岗位不断成长。 有这样一个“三圈理论”:学生求职时,先考虑“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就 业市场需要什么”,然后寻找这三个“圆圈”的交集,最终确定自己的方向。就业先过“心 理关”专家指出,先就业后择业,关键要过“心理关”,只有摆正位置,认清目标,不断修 正,才能走稳职场路。 【案例】: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学生小刘,毕业后进入一家从事并购的小公司工作。名牌 大学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进了一家小公司,是否“掉价”?小刘也曾犹豫过。但是,在这家公 司实习阶段,小刘获得了独立负责小项目、独自出差考察目标公司等许多锻炼机会,每天都 能学到许多东西。这些都让他心动,并最终选择了这个并没有太多“光环”的岗位。 小刘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要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多地吸收行业知识、增长能力,全方位 历练。 3、正确的就业观念 (1)转变重全民、轻集体、鄙视个体的就业观念 (2)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 (3)转变眼高手低、盲目攀比的就业观念 (4)服务社会需要和岗位需要 (5)破除旧的世俗偏见,多渠道就业 (6)树立劳筹匹配的就业观念 (7)着眼长远面向未来 (8)正确对待就业 (9)自谋职业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