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八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2) ,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3)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4)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5)鹤汀凫渚, (王勃《滕王阁序》) (6)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褛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 欲引去。须陀日:“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 对。惟叔宝与罗土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 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 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拔 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 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舂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 金瓶,劳日:“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玉帛乎『寻 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 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毎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日:“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襁:向死者赠衣被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福州八中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2) ,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3)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4)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5)鹤汀凫渚, 。(王勃《滕王阁序》) (6)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 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 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 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 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 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 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 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玉帛乎!”寻 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 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遁:撤军 B.即斩关纳外兵 纳:容纳 C.策其马谢世充 谢: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 走:使……走,击退 3.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3分)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瀕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 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 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 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 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5.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玉帛乎!(3分) 译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呜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3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遁:撤军 B.即斩关纳.外兵 纳:容纳 C.策其马谢.世充 谢: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 走:使……走,击退 3.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3 分)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 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 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 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 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5.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玉帛乎! (3 分) 译: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3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3 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化经典阅读(6分) 7.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日:“道则高矣,美矣揎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① 也?”孟子日:“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③,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引:张弓。发:发箭。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要根据受教育者才智的高低来传授不同程度的内容,比较高深的学问只 能传授给中等以上才智的人 B.公孙丑认为“道”虽然至高至美,但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因此建议降低标准,以 鼓励从学者不断地努力上进 C.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羿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 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 D.善于教射箭的人,拉开弓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以此为喻 意在说明教人学道要善于启发引导。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3分) (二)文学名着阅读(10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飞曰:“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事,二兄之仇,如何不报。”先主曰:“多官 谏阻,未敢轻举。”飞曰:“他人岂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舍此躯与二兄报仇。若不能 报时,臣宁死不见陛下也。”先主曰:“朕与卿同往” 关羽死后,刘备倾全国之力兴师伐吴。以诸葛亮为首的群臣一再痛陈利害,刘备全然不 听。学士秦宓因为强谏,险些丢了老命。仇恨的怒火已经烧得刘备失去了理智,他拒绝了东 吴归还荆州,送还夫人的请求,一心只想灭吴复仇,结果夷陵一战,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 而逃。(《三国演义》) B.曹植很喜欢杨修的才华,经常邀请杨修髙谈阔论。曹操想立曹植为世子的消息被曹 丕知道后,曹丕用大筐秘请吴质入府商议对策。杨修知道这件事后,报告曹操。曹丕在吴质 授意下,第二天用大筐载绢入府。曹操派人搜査大筐。只发现绢匹,因而怀疑杨修陷害曹丕。 杨修本想打击曹丕,没想到吴质比他更胜一筹。(《三国演义》) C.一天晚上,堂·吉诃德主仆二人找不到客店,正在路上茫然躍着,迎面碰到一支 送葬队伍,堂·吉诃德陡升精神,他一边高喊“我的事业就是走遍天下,为人除害。一边托 起长枪,刺向送葬的僧侣们。可怜的僧侣无端挨刺.主仆二人却庆祝“除害”胜利。(《堂·吉 诃德》) D.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被打得满身是伤,爬不起来,被过路的邻居带回家。他的家人 和朋友痛心他竟被骑士小说毒害到这等程度,就把他积存的骑士小说以及书房全部烧掉。但 他还是顽固地认为“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 文化经典阅读(6 分) 7.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① 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③,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引:张弓。发:发箭。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认为,要根据受教育者才智的高低来传授不同程度的内容,比较高深的学问只 能传授给中等以上才智的人 B.公孙丑认为“道”虽然至高至美,但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因此建议降低标准,以 鼓励从学者不断地努力上进。 C.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羿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 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 D.善于教射箭的人,拉开弓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以此为喻, 意在说明教人学道要善于启发引导。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 (3 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飞曰:“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事,二兄之仇,如何不报。”先主曰:“多官 谏阻,未敢轻举。”飞曰:“他人岂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舍此躯与二兄报仇。若不能 报时,臣宁死不见陛下也。”先主曰:“朕与卿同往” 关羽死后,刘备倾全国之力兴师伐吴。以诸葛亮为首的群臣一再痛陈利害,刘备全然不 听。学士秦宓因为强谏,险些丢了老命。仇恨的怒火已经烧得刘备失去了理智,他拒绝了东 吴归还荆州,送还夫人的请求,一心只想灭吴复仇,结果夷陵一战,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 而逃。(《三国演义》) B.曹植很喜欢杨修的才华,经常邀请杨修高谈阔论。曹操想立曹植为世子的消息被曹 丕知道后,曹丕用大筐秘请吴质入府商议对策。杨修知道这件事后,报告曹操。曹丕在吴质 授意下,第二天用大筐载绢入府。曹操派人搜查大筐。只发现绢匹,因而怀疑杨修陷害曹丕。 杨修本想打击曹丕,没想到吴质比他更胜一筹。(《三国演义》) C.一天晚上,堂·吉诃德主仆二人找不到客店,正在路上茫然蹓跶着,迎面碰到一支 送葬队伍,堂·吉诃德陡升精神,他一边高喊“我的事业就是走遍天下,为人除害。一边托 起长枪,刺向送葬的僧侣们。可怜的僧侣无端挨刺.主仆二人却庆祝“除害”胜利。(《堂·吉 诃德》) D.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被打得满身是伤,爬不起来,被过路的邻居带回家。他的家人 和朋友痛心他竟被骑士小说毒害到这等程度,就把他积存的骑士小说以及书房全部烧掉。但 他还是顽固地认为“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
(《堂·吉诃德》) E.在任职期间,桑丘廉洁奉公,亲自制订法令,规定价格,不准贩卖粮食,严禁淫荡 歌曲,把辖区治理得井井有条,无可挑剔,于是,他得到爵位。(《堂·吉诃德》) 9.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后,利用木牛流马所取得的一次胜利。 (2)堂·吉诃德离开深山,借宿在一家旅店里。这时,桑丘忽然慌慌张张地从堂·吉 诃德住的那个顶楼上跑了下来,大声喊道:“诸位,快来吧,来帮帮我的主人吧,他正在进 行一场我从没见到的激烈战斗呢。”请你简要叙述上文所说的“激烈战斗”。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 许倬云 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学分类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能力需经过 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 与角度 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中国人日常语 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 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抽绎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中国 人擅长此道,找出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 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 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 布一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从全身 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 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中途修改。这些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 方式 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变化的感慨,中 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 境界,绿荫窗前,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的考察又是互相联系、难以区分的 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 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中国人还有对于“动态”的注意。如《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 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如太 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 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堂·吉诃德》) E.在任职期间,桑丘廉洁奉公,亲自制订法令,规定价格,不准贩卖粮食,严禁淫荡 歌曲,把辖区治理得井井有条,无可挑剔,于是,他得到爵位。(《堂·吉诃德》) 9.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l00 字左右)(5 分)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后,利用木牛流马所取得的一次胜利。 (2)堂·吉诃德离开深山,借宿在一家旅店里。这时,桑丘忽然慌慌张张地从堂·吉 诃德住的那个顶楼上跑了下来,大声喊道:“诸位,快来吧,来帮帮我的主人吧,他正在进 行一场我从没见到的激烈战斗呢。”请你简要叙述上文所说的“激烈战斗”。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 许倬云 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学分类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能力需经过 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 与角度 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中国人日常语 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 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抽绎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中国 人擅长此道,找出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 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 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 布一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从全身 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 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中途修改。这些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 方式。 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变化的感慨,中 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 境界,绿荫窗前,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的考察又是互相联系、难以区分的。 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 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中国人还有对于“动态”的注意。如《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 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如太 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 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 不同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几个思考的角度。这些 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 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则衰,否极泰来”…… 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 的命运调整自已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观,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 潮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 的契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 的人生智慧 (选自《观世变》,有改动)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环境和背景会对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B.印度佛教经过华化后,成了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代表了中国人注 重直观思维的特点 C.太极图与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显示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点。 中国人的直观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统辖中国人的全面、有机、动态的思考方式和习 惯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有机的宇宙观强调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皆有价值。 B.世界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所有事物相互统一和相互联系在一起。 C.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强调对于“动态”的注意。 D.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觉获得,没有有深度的哲学探讨。 2.下列各项判断,不能代表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D.中国古代诗人特别重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 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 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 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
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 不同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几个思考的角度。这些 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 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则衰,否极泰来”…… 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 的命运调整自已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观,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 潮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 的契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 的人生智慧 (选自《观世变》,有改动)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文化环境和背景会对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B.印度佛教经过华化后,成了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代表了中国人注 重直观思维的特点。 C.太极图与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显示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点。 D.中国人的直观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统辖中国人的全面、有机、动态的思考方式和习 惯。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3 分) A.有机的宇宙观强调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皆有价值。 B.世界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所有事物相互统一和相互联系在一起。 C.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强调对于“动态”的注意。 D.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觉获得,没有有深度的哲学探讨。 12.下列各项判断,不能代表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特点的一项是( ) (3 分) A.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D.中国古代诗人特别重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l5 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 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 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 11 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 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 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