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市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检语文试卷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3)低眉信手续续弹, (白居易《琵 琶行》) (4)盈虚者如彼, 。(苏 轼《赤壁赋》) (5)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6)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留从效泉州永春人。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僭)称帝,国号闽,都福 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延政,延羲弟,为建州节度使,自延羲立, 不服,数举兵相攻。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 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从效 (倡)言:"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 谓忠义乎?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 何面见之邪?"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 夜持白梃逾城而入,擒绍颇斩之。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从 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文进率众攻泉 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福州。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继勋亦以泉州降。璟将但克汀、建而归 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 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从效出自寒微,知人疾苦,在郡专以勤俭养民为务,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之 侧,出则衣之。每言我素贫贱,不可忘本。泉州狭窄,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 民甚爱之,部内安治。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每岁 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 周世宗③征淮南,李璟以兵十万保紫金山。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 非便。既而果败,江北之地尽入于周。从效为保境安民,遣衙将蔡仲赟等为商人, 以帛书表置革带中,自鄂路送款内附④,又遺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獬豸通犀 带、龙脑香数十斤为贡。世宗锡诏书嘉纳之。从效又乞置邸京师,世宗以其素附 江南,虑其非便,不许。 宋初,从效遂上表称藩,贡奉不绝。太祖⑤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从效疽 发背卒,年五十七 (选自《八闽通志》《宋史·漳泉留氏》有 删改)
福建福州市 201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检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雁阵惊寒, 。 (王勃《滕王阁序》) (3)低眉信手续续弹, 。(白居易《琵 琶行》) (4)盈虚者如彼, 。(苏 轼《赤壁赋》) (5)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6)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15 分) 留从效泉州永春人。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僣)称帝,国号闽,都福 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延政,延羲弟,为建州节度使,自延羲立, 不服,数举兵相攻。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 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从效 (倡)言:"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 谓忠义乎?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 何面见之邪?"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 夜持白梃逾城而入,擒绍颇斩之。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从 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文进率众攻泉 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福州。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继勋亦以泉州降。璟将但克汀、建而归。 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 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从效出自寒微,知人疾苦,在郡专以勤俭养民为务,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之 侧,出则衣之。每言我素贫贱,不可忘本。泉州狭窄,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 民甚爱之,部内安治。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每岁 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 周世宗③征淮南,李璟以兵十万保紫金山。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 非便。既而果败,江北之地尽入于周。从效为保境安民,遣衙将蔡仲赟等为商人, 以帛书表置革带中,自鄂路送款内附④,又遣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獬豸通犀 带、龙脑香数十斤为贡。世宗锡诏书嘉纳之。从效又乞置邸京师,世宗以其素附 江南,虑其非便,不许。 宋初,从效遂上表称藩,贡奉不绝。太祖⑤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从效疽 发背卒,年五十七。 (选自《八闽通志》《宋史·漳泉留氏》有 删改)
【注】①王审知:五代时期闽国创建者。②李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 ③周世宗:五代时期后周皇帝④内附:表示归附诚意。⑤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 匡胤。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夜持白梃逾城而 入 逾:越过 B.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 C.璟将但克汀、建而 归 克:克制 D.民甚爱之,部内安 治 治:太平 3.下列全都表现从效对王氏忠心耿耿的一组是(3分) ①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 ②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 ③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④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 ⑤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 ⑥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审知的两个儿子继位后相继被部下所杀。留从效等帮助王审知的另一个儿 子王延政复位建州,称闽帝。后延政率部投降了李璟,留从效为李璟重用。 B.留从效出身寒微,能体察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为官泉州时,他教百姓 拓宽道路,兴建高楼。他还重视教育,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选拔人才。 C.李璟被打败后,留从效派人向周世宗表示归附的诚意,献上珍贵的贡品,还 请求在京师修建官邸。周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最终虽然接受归附但不接受他 在京师修建官邸的请求。 D.留从效向宋上表自称藩属国,并进贡了大量财物。宋太祖派使者送厚赏安抚 他,但使者到后,留从效就久就去世了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3分) (2)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宿府①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 写下的。②伶俜(ping):流离失所。③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 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府,任参谋一职,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 时的安居 (1)一二两联是如何来写清秋之景的,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作简要分析。(3 分
【注】①王审知:五代时期闽国创建者。②李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 ③周世宗:五代时期后周皇帝④内附:表示归附诚意。⑤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 匡胤。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夜持白梃逾城而 入 逾:越过 B.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 诣:到 C.璟将但克汀、建而 归 克:克制 D.民甚爱之,部内安 治 治:太平 3.下列全都表现从效对王氏忠心耿耿的一组是 (3 分) ①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 ②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 ③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④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 ⑤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 ⑥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A. 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 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审知的两个儿子继位后相继被部下所杀。留从效等帮助王审知的另一个儿 子王延政复位建州,称闽帝。后延政率部投降了李璟,留从效为李璟重用。 B.留从效出身寒微,能体察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为官泉州时,他教百姓 拓宽道路,兴建高楼。他还重视教育,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选拔人才。 C.李璟被打败后,留从效派人向周世宗表示归附的诚意,献上珍贵的贡品,还 请求在京师修建官邸。周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最终虽然接受归附但不接受他 在京师修建官邸的请求。 D.留从效向宋上表自称藩属国,并进贡了大量财物。宋太祖派使者送厚赏安抚 他,但使者到后,留从效就久就去世了。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3 分) (2)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宿府①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 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 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府,任参谋一职,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 时的安居。 (1)一二两联是如何来写清秋之景的,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作简要分析。(3 分)
(2)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赤壁之战前,黄盖和周瑜巧设苦肉计。黄盖倚老卖老,假装不愿投降而顶撞 周瑜,周瑜大怒是,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就此骗过曹操。(《三国演义》) B、因为父亲早逝,觉新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虽然他深爱梅表妹,可因他祖 父想抱重孙,家人就用拈阄儿的办法为他选定了李家的姑娘瑞珏。(《家》) C、吴荪甫认为,范博文只会卖弄口舌耍小聪明逗女人开心,他吩咐林佩瑶不要 让林佩珊和范博文交往。因为吴荪甫的不赞成,林佩珊并不接受范博文的爱意。 (《子夜》) D、涅赫柳多夫决定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后,回家将土地贱价租给农民,并 进一步把农民交纳的资金当作公益金或税款供给农民自己使用。(《复活》) E、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桶匠,他挖掘的第一桶金,是把父亲给他的400路易贿赂 标卖监督官,花极少的钱买下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分租田 (《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回答问题 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伸出了另一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 副恶魔般的眼光,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尖刀 “她”是谁,看见的人又是谁?此后发生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我今天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住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 同喜,悲则同悲;情似姐妹,和比骨肉。”(第六十八回) 这段话是对谁说的?她们“同居住处”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复述原著相关情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一一汤以七十 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 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 谓也 《孟子·公孙丑上》)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强壮科普让双翼齐飞 周一平 科学家不到位导致科普成为无源之水。曾经多次主持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中 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大光认为,我国科普事业的最大问题是科学家没有调动起
(2)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赤壁之战前,黄盖和周瑜巧设苦肉计。黄盖倚老卖老,假装不愿投降而顶撞 周瑜,周瑜大怒是,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就此骗过曹操。(《三国演义》) B、因为父亲早逝,觉新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虽然他深爱梅表妹,可因他祖 父想抱重孙,家人就用拈阄儿的办法为他选定了李家的姑娘瑞珏。(《家》) C、吴荪甫认为,范博文只会卖弄口舌耍小聪明逗女人开心,他吩咐林佩瑶不要 让林佩珊和范博文交往。因为吴荪甫的不赞成,林佩珊并不接受范博文的爱意。 (《子夜》) D、涅赫柳多夫决定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后,回家将土地贱价租给农民,并 进一步把农民交纳的资金当作公益金或税款供给农民自己使用。(《复活》) E、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桶匠,他挖掘的第一桶金,是把父亲给他的 400 路易贿赂 标卖监督官,花极少的钱买下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分租田。 (《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回答问题。 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伸出了另一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一 副恶魔般的眼光,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尖刀。 “她”是谁,看见的人又是谁?此后发生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我今天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住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 同喜,悲则同悲;情似姐妹,和比骨肉。”(第六十八回) 这段话是对谁说的?她们“同居住处”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复述原著相关情 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分) 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 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 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 谓也。” (《孟子·公孙丑上》)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 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强壮科普 让双翼齐飞 周一平 科学家不到位导致科普成为无源之水。曾经多次主持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中 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大光认为,我国科普事业的最大问题是科学家没有调动起
来,科普活动中科研人员参与程度太低。而在发达国家,科学共同体早已成为科 学家与公众沟通的桥梁,科学家与大众媒体的默契合作,更是造就了诸如阿西莫 夫、卡尔·萨根等众多科普明星。反观我国,科学共同体只是专注于科研,科学 家与大众媒体的信任度远未建立。 一位热心参与科普工作的院士曾经感慨,科技工作者自认为搞科研是唯一天职 打心底关注科普工作的研究人员简直是凤毛麟角。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院 院士师昌绪也表示无奈,“现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是看学术成果,而科普并不在 评价体系之中。”不愿拿搞科研的钱来做“出力不讨好的科普”,这是科技工作 者的普遍心态。 科普理念落后导致公众缺乏支持热情。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普工作基本是将科学 知识“推”向公众,有专家形容是“你不知道、我来告诉你”的居高临下姿态。 这种传统的科普方式在教育水平落后、信息不公开、公民意识尚未形成的年代尚 具有意义,但在一切都已发生改变的今天,传统的科普方式或许隐含着一种不平 等的思想。这种强制灌输式的、忽略公众认知心理和意识的理念,亟须改变。 在西方,科普工作经过“大众科学”、“科学传播”,发展到今天“公众理解科 学”,名称演化的背后是科普理念的转变,公众逐渐从科学之外融入到科学之中 领会科学方法,最终形成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转变科普理念,在与 公众进行充分互动交流的前提下,将“推知识”转为“拉兴趣”,是我国科普工 作者努力的方向 (选自2013年4月1日《中 国青年报》) 10、下列对“科学家不到位导致科普成为无源之水”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程度太低,科学家没有调动起来是最大问题, B、科学共同体只是专注于科研,科学家与大众媒体的信任度远未建 C、科普理念落后,传统的科普方式忽略公众认知心理和意识的理念。 D、科技工作者自认为搞科硏是唯一天职,关注科普工作的人只是凤毛麟角。 11、结合文本,说说应该如何改变我国当前落后的科普现状。(3分) 12、结合文本,概述“将‘推知识’转为‘拉兴趣’,是我国科普工作者努力的 方向”的理由。(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坐大巴 范子平 娘家舅舅摔伤了,金爱听说了,恨不得一下子跑过去看望。舅家在赵村,和娘家 李村相邻,金爱就想坐大巴过去。 金爱老公叫郭为民,是这个县级市的“老一”。金爱想用车不用给老公说,一个 电话打过去,机关事务局保证会以最快速度开过来。但金爱一是平民意识强,从 心底里不爱搞特殊化;二是逆反心理强,用小车越方便越想坐大巴新鲜一下。另 外这次坐大巴还有政治意义呢。这几天上级正在考察班子,要推荐一位德才兼备 的副厅级领导。金爱想,关键时刻,没准儿自己坐大巴走亲戚,会成为老公廉政
来,科普活动中科研人员参与程度太低。而在发达国家,科学共同体早已成为科 学家与公众沟通的桥梁,科学家与大众媒体的默契合作,更是造就了诸如阿西莫 夫、卡尔·萨根等众多科普明星。反观我国,科学共同体只是专注于科研,科学 家与大众媒体的信任度远未建立。 一位热心参与科普工作的院士曾经感慨,科技工作者自认为搞科研是唯一天职, 打心底关注科普工作的研究人员简直是凤毛麟角。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院 院士师昌绪也表示无奈,“现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是看学术成果,而科普并不在 评价体系之中。”不愿拿搞科研的钱来做“出力不讨好的科普”,这是科技工作 者的普遍心态。 科普理念落后导致公众缺乏支持热情。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普工作基本是将科学 知识“推”向公众,有专家形容是“你不知道、我来告诉你”的居高临下姿态。 这种传统的科普方式在教育水平落后、信息不公开、公民意识尚未形成的年代尚 具有意义,但在一切都已发生改变的今天,传统的科普方式或许隐含着一种不平 等的思想。这种强制灌输式的、忽略公众认知心理和意识的理念,亟须改变。 在西方,科普工作经过“大众科学”、“科学传播”,发展到今天“公众理解科 学”,名称演化的背后是科普理念的转变,公众逐渐从科学之外融入到科学之中、 领会科学方法,最终形成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转变科普理念,在与 公众进行充分互动交流的前提下,将“推知识”转为“拉兴趣”,是我国科普工 作者努力的方向。 (选自 2013 年 4 月 1 日《中 国青年报》) 10、下列对“科学家不到位导致科普成为无源之水”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 分) A、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程度太低,科学家没有调动起来是最大问题。 B、科学共同体只是专注于科研,科学家与大众媒体的信任度远未建立。 C、科普理念落后,传统的科普方式忽略公众认知心理和意识的理念。 D、科技工作者自认为搞科研是唯一天职,关注科普工作的人只是凤毛麟角。 11、结合文本,说说应该如何改变我国当前落后的科普现状。(3 分) 12、结合文本,概述“将‘推知识’转为‘拉兴趣’,是我国科普工作者努力的 方向”的理由。(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坐大巴 范子平 娘家舅舅摔伤了,金爱听说了,恨不得一下子跑过去看望。舅家在赵村,和娘家 李村相邻,金爱就想坐大巴过去。 金爱老公叫郭为民,是这个县级市的“老一”。金爱想用车不用给老公说,一个 电话打过去,机关事务局保证会以最快速度开过来。但金爱一是平民意识强,从 心底里不爱搞特殊化;二是逆反心理强,用小车越方便越想坐大巴新鲜一下。另 外这次坐大巴还有政治意义呢。这几天上级正在考察班子,要推荐一位德才兼备 的副厅级领导。金爱想,关键时刻,没准儿自己坐大巴走亲戚,会成为老公廉政
建设的又一个闪光点,为他的副厅级增加票数呢!为了躲避干扰,趁早饭时街上 人少,金爱拎了礼品就走,万幸没碰见熟人。她步行到一个站点,等了一辆大巴 上去。车上就有迟迟疑疑的目光扫过她的脸,金爱回看觉得其中一个面熟,就主 动打招呼。一搭话才知是小学时的同班同学,几十年没见面了,这个小菊四十好 几了还得来城里打工,人呀真是没法说 坐大巴其实挺方便,赵村村口下车,拐两个弯儿就是舅舅家。但刚拐过村口,就 见一辆摩托车呜呜叫着迎面过来,金爱认得正是表弟老胖。她打招呼说,老胖, 你爸腿伤好些没?老胖一听喊才转过头,好像大吃一惊的样子说,我姐夫……? 金爱嗔道,光记得你姐夫,我不是来看你爸么。老胖就拐过车头,把金爱的东西 放车上,推着往家里送。路上碰到辆捷达车迎面过来,到他们跟前刹住车,一张 年轻的脸从车窗口伸出来道,老胖,来贵客了?老胖闷着头说,我表姐来了。对 方立即现出吃惊模样:郭书记家你表姐?咋来的呀?老胖低头走路。金爱不无骄 傲地说,坐大巴来的呗!到家门口,老胖把东西拎屋里,说姐你跟老爸说话,我 跟别人约好得走。金爱赶忙过去问舅舅的伤势,谁知道舅舅也是先问她咋来的。 金爱不由得叹气道,管我咋来干啥!你的腿受伤才是大事。谁知舅舅就有些急, 反驳说我这条老腿算啥?就是折断也不会要老命,你坐啥车来才真是要紧,你坐 辆好车来一趟,乡里村里头头至少一年都不敢低看咱家!你也坐大巴来,不是跟 咱乡下人趟齐了? 谁知事情远比舅舅说得要严重—一两天后推荐副厅级老公差了几十票!以至于落 到“老二”后边去了,以前从没出过这种情况呀。老公暗让亲信了解。了解来了 解去,问题竟然出在金爱身上!原来有些人见堂堂“第一夫人”坐大巴走亲戚 就想当然认为“老一”出事了,反正这年头出事的“老一”也不少,于是一传十 十传百,竟然闹得满城风雨,这次投票就直接受到了影响。从来对夫人说话和风 细雨的老公终于发了脾气:你做事怎么这么欠考虑,一点政治也不懂!你看你带 来多大的危害! 后悔莫及的金爱满腹委屈:我本想……谁知……好,从今再不坐大巴! (选自2013年1 月1日《平原晚报》)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金爱想坐大巴新鲜一下,考虑到老公的因素,为了躲避干扰,故乘人少时走 这样写为文末出现意外结局埋下了伏笔。 B、舅舅关心金爱坐啥车来,是希望乡亲们知道自己有个有权有势的亲戚。从 个侧面表现了社会上某些人炫耀权势的错误观念。 C、金爱堂堂“第一夫人”坐大巴走亲戚,遭遇了人们异样的眼光,是因为人们 的思想境界低,不能理解她的平民意识 D、主人公金爱坐大巴是有她的政治考虑的,最终却被斥为“一点政治也不懂” 这里两个“政治”的含义是相同的,只是认识不同罢了。 E、小说写了金爱“坐大巴”去探望舅舅的普通事情,折射了社会百态,从而揭 示了廉政建设工作的艰巨性,发人深省。 14、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列举两个特点并举例说明。(4分) 15、结合文本,说说文中主人公金爱坐大巴的遭遇带给你的深刻思考。(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建设的又一个闪光点,为他的副厅级增加票数呢!为了躲避干扰,趁早饭时街上 人少,金爱拎了礼品就走,万幸没碰见熟人。她步行到一个站点,等了一辆大巴 上去。车上就有迟迟疑疑的目光扫过她的脸,金爱回看觉得其中一个面熟,就主 动打招呼。一搭话才知是小学时的同班同学,几十年没见面了,这个小菊四十好 几了还得来城里打工,人呀真是没法说。 坐大巴其实挺方便,赵村村口下车,拐两个弯儿就是舅舅家。但刚拐过村口,就 见一辆摩托车呜呜叫着迎面过来,金爱认得正是表弟老胖。她打招呼说,老胖, 你爸腿伤好些没?老胖一听喊才转过头,好像大吃一惊的样子说,我姐夫……? 金爱嗔道,光记得你姐夫,我不是来看你爸么。老胖就拐过车头,把金爱的东西 放车上,推着往家里送。路上碰到辆捷达车迎面过来,到他们跟前刹住车,一张 年轻的脸从车窗口伸出来道,老胖,来贵客了?老胖闷着头说,我表姐来了。对 方立即现出吃惊模样:郭书记家你表姐?咋来的呀?老胖低头走路。金爱不无骄 傲地说,坐大巴来的呗!到家门口,老胖把东西拎屋里,说姐你跟老爸说话,我 跟别人约好得走。金爱赶忙过去问舅舅的伤势,谁知道舅舅也是先问她咋来的。 金爱不由得叹气道,管我咋来干啥!你的腿受伤才是大事。谁知舅舅就有些急, 反驳说我这条老腿算啥?就是折断也不会要老命,你坐啥车来才真是要紧,你坐 辆好车来一趟,乡里村里头头至少一年都不敢低看咱家!你也坐大巴来,不是跟 咱乡下人趟齐了? 谁知事情远比舅舅说得要严重——两天后推荐副厅级老公差了几十票!以至于落 到“老二”后边去了,以前从没出过这种情况呀。老公暗让亲信了解。了解来了 解去,问题竟然出在金爱身上!原来有些人见堂堂“第一夫人”坐大巴走亲戚, 就想当然认为“老一”出事了,反正这年头出事的“老一”也不少,于是一传十 十传百,竟然闹得满城风雨,这次投票就直接受到了影响。从来对夫人说话和风 细雨的老公终于发了脾气:你做事怎么这么欠考虑,一点政治也不懂!你看你带 来多大的危害! 后悔莫及的金爱满腹委屈:我本想……谁知……好,从今再不坐大巴! (选自 2013 年 1 月 1 日《平原晚报》)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 分) A、金爱想坐大巴新鲜一下,考虑到老公的因素,为了躲避干扰,故乘人少时走。 这样写为文末出现意外结局埋下了伏笔。 B、舅舅关心金爱坐啥车来,是希望乡亲们知道自己有个有权有势的亲戚。从一 个侧面表现了社会上某些人炫耀权势的错误观念。 C、金爱堂堂“第一夫人”坐大巴走亲戚,遭遇了人们异样的眼光,是因为人们 的思想境界低,不能理解她的平民意识。 D、主人公金爱坐大巴是有她的政治考虑的,最终却被斥为“一点政治也不懂”。 这里两个“政治”的含义是相同的,只是认识不同罢了。 E、小说写了金爱“坐大巴”去探望舅舅的普通事情,折射了社会百态,从而揭 示了廉政建设工作的艰巨性,发人深省。 14、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列举两个特点并举例说明。(4 分) 15、结合文本,说说文中主人公金爱坐大巴的遭遇带给你的深刻思考。(6 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