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八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必修Ⅳ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基础知识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精湛(zhan)埋怨(man) 混淆(yo) 罄竹难书(qing) B.嗟怨(jie)憔悴(cui) 戕害(qiag) 千里迢迢(tido) C.厮守(si) 暮霭(亙) 窥伺(ci) 闪烁其辞(shuo) 须臾(yu) 虔诚(qidn) 曲高和寡(he) 2.选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A.显赫 惊愕 蓬壁生辉 B.插科打浑 席 箫瑟 若即若离 C.通辑 贿赂 仓廪 身体力行 D.砥砺 恪守 慰藉 倜傥不羁 3.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 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B.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 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 续貂 D.他是这件坏事的始作俑者,从此,厂里不时有人效仿,造成极坏影响 4.下列各项语意表达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 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B.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 机会。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 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在结构上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 的故事: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音乐方面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剧本由 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元杂剧一本戏限定由男角或女角来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 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如《窦娥冤》。 B.宋词和唐诗、元曲一样为一代之文学,分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词 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 婉,因而风行天下,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
福州八中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必修Ⅳ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0 分,每小题 2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精湛.(zhàn) 埋.怨(mán) 混淆.(yáo) 罄.竹难书(qìng) B.嗟.怨(jiē) 憔悴.(cuì) 戕.害(qiāng) 千里迢迢.(tiáo) C.厮.守(sī) 暮霭.(ǎi) 窥伺.(cì) 闪烁.其辞(shuò) D.须臾.(yú) 霎.时(shà) 虔.诚(qián) 曲高和.寡(hé) 2.选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A.显赫 谛听 惊愕 蓬壁生辉 B.插科打浑 筵席 箫瑟 若即若离 C.通辑 贿赂 仓廪 身体力行 D.砥砺 恪守 慰藉 倜傥不羁 3.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 ....,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 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B.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 满目..。 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 ....,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 续貂。 D.他是这件坏事的始作俑者 ....,从此,厂里不时有人效仿,造成极坏影响。 4.下列各项语意表达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 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B.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 机会。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 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在结构上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 的故事;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音乐方面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剧本由 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元杂剧一本戏限定由男角或女角来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 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如《窦娥冤》。 B.宋词和唐诗、元曲一样为一代之文学,分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词 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 婉,因而风行天下,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断代史《汉书》。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一)课内文言文(1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选择题6-11(每小题2分) 于是王召见,……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 人,臣愿奉璧往使。城λ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 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 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日:‘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 得。……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 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 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 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P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6.找出各项加点字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召有司案图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D.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体断代史《汉书》。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二、文言文阅读(24 分) (一)课内文言文(12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选择题 6—11(每小题 2 分) 于是王召见,……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 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 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 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 得。’……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 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 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 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6.找出各项加点字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召有司案.图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D.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决负(依仗)约不偿城 B.礼节甚倨(傲慢) C.安帝雅(素常)闻衡善术学 D.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8.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以”意义相同的一句 A.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下列加点字中,与“宁许以负秦曲”的“负”词性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B.反欲斗两主 C.空以身膏草野 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10.下列句子中与“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皆为陛下所成就 11.请选出都能表现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一组 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③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④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A.①②③ B.④⑤⑥ D.②③④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李贺小传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 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 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 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岀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 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 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②下榻叩头言:“阿奶③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 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 居窗中,勃勃④有烟气,闻行车嗤管⑤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
A.决负.(依仗)约不偿城 B.礼节甚倨.(傲慢) C.安帝雅.(素常)闻衡善术学 D.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8.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下列加点字中,与“宁许以负.秦曲”的“负.”词性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B.反欲斗.两主 C.空以身膏.草野 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10.下列句子中与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皆为陛下所成就 11.请选出都能表现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一组 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③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④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 分)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 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 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 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 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 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②下榻叩头言:“阿奶 ③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 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 居窗中,勃勃④有烟气,闻行车嘒管⑤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
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 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 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 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程限:让人遵循的标准、规范。②欻(xω:忽然。③阿奶(ni):母亲 ④勃勃:烟气向上的样子。⑤嗤(hui)管:声音轻微的管乐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②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B.①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②少之,长吉气绝 C.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 ②上灯,与食 D.①天苍苍而高也 ②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早了解李贺才华的人是韩愈,杜牧也曾为李贺集写了序并详细描写了李贺的奇异 之处.李商隐本文所记,虽然个别情节有些匪夷所思,但李商隐认为这些事迹是李贺的姐姐 亲眼所见,所以应当是可信的。 B.李贺每写完一首诗后,就放置到其他地方不再理会;另外他经常独自骑马在京城长 安和洛阳之间往返,所到之处也经常写一些作品,但他往往随手就把这些作品丢弃了。所以 李贺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李贺气绝时,他平常居住的屋子的窗户里有烟气升腾,还有车马的声音和隐约的管 乐的声音.这些让李贺的母亲很惊异,于是不再哭泣并安心做了五斗小米饭 D.本文围绕一″奇″字展开,先写李贺形貌之奇,再写他作诗方式之奇,接着写他临终 之奇,最后就“奇才”的遭遇展开议论,表现出作者对李贺坎坷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不平与 愤懑。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3分) 译 (2)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3分 三、古诗鉴赏(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5.(1)联系你所学习的辛弃疾的其他作品,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 事”指的是什么?(2分)
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 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 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 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程限:让人遵循的标准、规范。②欻(xū):忽然。③阿奶(nái):母亲。 ④勃勃:烟气向上的样子。 ⑤嘒(huì)管:声音轻微的管乐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①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②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B. ①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②少之.,长吉气绝 C. 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 ②上灯,与.食 D. ①天苍苍而.高也 ②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最早了解李贺才华的人是韩愈,杜牧也曾为李贺集写了序并详细描写了李贺的奇异 之处.李商隐本文所记,虽然个别情节有些匪夷所思,但李商隐认为这些事迹是李贺的姐姐 亲眼所见,所以应当是可信的。 B.李贺每写完一首诗后,就放置到其他地方不再理会;另外他经常独自骑马在京城长 安和洛阳之间往返,所到之处也经常写一些作品,但他往往随手就把这些作品丢弃了。所以, 李贺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李贺气绝时,他平常居住的屋子的窗户里有烟气升腾,还有车马的声音和隐约的管 乐的声音.这些让李贺的母亲很惊异,于是不再哭泣并安心做了五斗小米饭。 D.本文围绕一"奇"字展开,先写李贺形貌之奇,再写他作诗方式之奇,接着写他临终 之奇,最后就“奇才”的遭遇展开议论,表现出作者对李贺坎坷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不平与 愤懑。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3 分) 译: _____ ⑵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3 分) 译: _____ 三、古诗鉴赏(6 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5.(1)联系你所学习的辛弃疾的其他作品,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 事”指的是什么? (2 分)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 结从词中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 全词表达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2分) 四、默写(6分) 16.(1)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吾所以为此者, (3)羽扇纶巾,谈笑间,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想当年,金戈铁马, 到黄昏、点点滴滴 五、现代文阅读(17分) (一)课文语段阅读理解(4分) 17.下面是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请选出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分) A.在婆媳诀别的场面中,有一段发自窦娥心灵的呼喊:“……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 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她的这些表白是为了劝慰悲痛欲绝的婆婆,也宁愿自己心头流 血来减少婆婆内心的痛苦,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正是窦娥善良性格的体现 B.“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鲁侍萍的这句话,一方面表现她相信命运,认为自 己命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C.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②自从给枪炮打破了 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第②句中所用的修辞 手法依次是借代、借喻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 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 道。理解“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一句中的“捧”字,是描绘他们郑重恭敬 的神态,表现“大师”们良好的修养 E.哈姆莱特和霍拉旭讲述他如何破坏掉克劳狄斯借刀杀人的阴谋,表现了哈姆莱特的 敏感和机智。而最终哈姆莱特掉入了克劳狄斯设计的比剑圈套,最后敌对双方同归于尽,则 又表现了哈姆莱特的草率、冒失、不善于制定周密计划主动进攻敌人,因此他的悲剧完全是 个人悲剧 (二)课外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8-22题 ①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在书本上看到过他 的名字,但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 柳岸,晓风残月”,也不是为了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是为了他那 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②柳永是福建北面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 结从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 分) 全词表达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2 分) 四、默写(6 分) 16.(1)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吾所以为此者, 。 (3)羽扇纶巾,谈笑间, 。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想当年,金戈铁马, 。 (6) ,到黄昏、点点滴滴。 五、现代文阅读(17 分) (一)课文语段阅读理解(4 分) 17.下面是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请选出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4 分) A.在婆媳诀别的场面中,有一段发自窦娥心灵的呼喊:“……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 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她的这些表白是为了劝慰悲痛欲绝的婆婆,也宁愿自己心头流 血来减少婆婆内心的痛苦,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正是窦娥善良性格的体现 B.“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鲁侍萍的这句话,一方面表现她相信命运,认为自 己命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C.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②自从给枪炮打破了 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第②句中所用的修辞 手法依次是借代、借喻。 D.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 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 道。理解“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一句中的“捧”字,是描绘他们郑重恭敬 的神态,表现“大师”们良好的修养。 E.哈姆莱特和霍拉旭讲述他如何破坏掉克劳狄斯借刀杀人的阴谋,表现了哈姆莱特的 敏感和机智。而最终哈姆莱特掉入了克劳狄斯设计的比剑圈套,最后敌对双方同归于尽,则 又表现了哈姆莱特的草率、冒失、不善于制定周密计划主动进攻敌人,因此他的悲剧完全是 个人悲剧。 (二)课外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 18—22 题 ①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在书本上看到过他 的名字,但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 柳岸,晓风残月”,也不是为了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是为了他那 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②柳永是福建北面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