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议制共和政府等宪法原则,规定了宪法修改的特别程序,1791年通过的10条宪法修正 案组成的“权利法案"确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美国宪法的产生特点是:英法启蒙思想家“天 赋人权”的社会契约理论是美国宪法的思想基础;独立战争的矛头直指英国的君主政体,使 得美国宪政选择了彻底的共和政体;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经历了从邦联制到联邦制的过程。 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第-部成文宪法,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法国革命经历了第一次革命 (1789-1791年)第二次革命(1792年)非常共和国(1792-1795年)和宪法共和国 (1795-1799年),直至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其间,都有宪法性文件和宪法 法典的出台,这主要是1789年的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1795年宪法和 1799年宪法。法国宪法的产生特点是:法国宪法充分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三权分立原则 和共和政体原则法国宪法随着革命进程经历了宣布一般宪法原则、到制定君主立宪制宪法、 最后颁布民主共和制宪法的过程;法国启蒙思想家如卢梭的人权、法治、民主思想鼓舞了法 国革命,甚至被直接写入宪法条文。 如果说英国宪法的出现从内容到形式还不成熟的话那么美国联邦宪法和法国宪法的诞 生则使宪法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具有了与普通法律的明显区别,它们所确立的内容和形 式为日后宪法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标志着宪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已经 形成 2、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 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原因基本上同于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原因,也是一定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是社会主义宪法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其理论渊源主要是马 克思主义的宪政理论。马克思主义宪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宪法是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 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宪法有阶级性,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国不同 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宪法是产生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
代议制共和政府等宪法原则,规定了宪法修改的特别程序,1791 年通过的 10 条宪法修正 案组成的“权利法案”确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美国宪法的产生特点是:英法启蒙思想家“天 赋人权”的社会契约理论是美国宪法的思想基础;独立战争的矛头直指英国的君主政体,使 得美国宪政选择了彻底的共和政体;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经历了从邦联制到联邦制的过程。 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法国革命经历了第一次革命 (1789-1791 年)、第二次革命(1792 年)、非常共和国(1792-1795 年)和宪法共和国 (1795-1799 年),直至 1799 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其间,都有宪法性文件和宪法 法典的出台,这主要是 1789 年的人权宣言、1791 年宪法、1793 年宪法、1795 年宪法和 1799 年宪法。法国宪法的产生特点是:法国宪法充分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三权分立原则 和共和政体原则;法国宪法随着革命进程经历了宣布一般宪法原则、到制定君主立宪制宪法、 最后颁布民主共和制宪法的过程;法国启蒙思想家如卢梭的人权、法治、民主思想鼓舞了法 国革命,甚至被直接写入宪法条文。 如果说英国宪法的出现从内容到形式还不成熟的话,那么美国联邦宪法和法国宪法的诞 生则使宪法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具有了与普通法律的明显区别,它们所确立的内容和形 式为日后宪法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标志着宪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已经 形成。 2、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 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原因基本上同于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原因,也是一定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是社会主义宪法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其理论渊源主要是马 克思主义的宪政理论。马克思主义宪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宪法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 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宪法有阶级性,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国不同 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宪法是产生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
反作用;宪法是民主制度的保障书,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列宁语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1918年的苏俄宪法,它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产物,该宪法 明确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实行城乡无产阶级与贫农专政。该宪法包括前言、 六篇、17章、90条。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蒙古人民共和国在1924年颁布了社会主 义宪法,其后,中国等亚、欧国家也相继制定了社会主义宪法 苏俄宪法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第一,它突破了资本主义宪法和宪政一统天下 的单一格局,使宪法也成为无产阶级实现民主和组织国家政权的根本法,世界宪法史开始出 现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并存发展的态势;第二,它第一次系统规定了一国的社会经 济制度,从而扩大了宪法的调整范围,宪法由传统的政治领域进入了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第 它推动了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使之从一国波及到多国,从而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宪政 文化的氛围,并使社会主义宪法成为世界文化现象。 外国宪法的发展 1、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 资本主义宪法产生至今已有超过三百年的时间,如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它可分 为两个时期,即近代资本主义宪法时期和现代资本主义宪法时期 (1)近代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并已开始从自由 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型。这时期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第一,确立了主 权在民的宪法原则,民主共和成为宪法发展的主流;第二,特别强调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 护,具有典型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色彩,公民权利本位明显;第三,严格规制国家权力 国家的宪法角色被定位于社会政治领域,宪法具有浓郁的政治法特点;第四,成文宪法的形 式被普遍采用,不成文宪法成为例外;第五,日、德等封建势力强大的国家颁布了主权在君 的钦定宪法,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宪法发展的另一道不和谐风景
反作用;宪法是民主制度的保障书,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列宁语)。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 1918 年的苏俄宪法,它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产物,该宪法 明确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实行城乡无产阶级与贫农专政。该宪法包括前言、 六篇、17 章、90 条。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蒙古人民共和国在 1924 年颁布了社会主 义宪法,其后,中国等亚、欧国家也相继制定了社会主义宪法。 苏俄宪法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第一,它突破了资本主义宪法和宪政一统天下 的单一格局,使宪法也成为无产阶级实现民主和组织国家政权的根本法,世界宪法史开始出 现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并存发展的态势;第二,它第一次系统规定了一国的社会经 济制度,从而扩大了宪法的调整范围,宪法由传统的政治领域进入了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第 三,它推动了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使之从一国波及到多国,从而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宪政 文化的氛围,并使社会主义宪法成为世界文化现象。 二、外国宪法的发展: 1、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 资本主义宪法产生至今已有超过三百年的时间,如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它可分 为两个时期,即近代资本主义宪法时期和现代资本主义宪法时期: (1)近代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并已开始从自由 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型。这时期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第一,确立了主 权在民的宪法原则,民主共和成为宪法发展的主流;第二,特别强调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 护,具有典型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色彩,公民权利本位明显;第三,严格规制国家权力, 国家的宪法角色被定位于社会政治领域,宪法具有浓郁的政治法特点;第四,成文宪法的形 式被普遍采用,不成文宪法成为例外;第五,日、德等封建势力强大的国家颁布了主权在君 的钦定宪法,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宪法发展的另一道不和谐风景
英国宪法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责任内阁制开始形 成。英国采用君主立宪制后,议会并不直接处理行政事务,国家最高行政权最初由王室领导 的枢密院行使。英王威廉三世在位期间,辉格党人控制议会,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议员徳比 伯爵为枢密大臣。德比伯爵就经常召集少数亲信在密室商议行政事宜,这实际上是内阁主持 行政的开始,行政权也由枢密院转移到内阁中的少数大臣手中。乔治一世在位时,他不懂英 语,就经常不理朝政,而选任当时的财政大臣罗伯特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罗伯特沃波尔 就成为大臣中权力最为煊赫的“首席大臣”,即如今所称的“首相"。1732年,辉格党人发 生内讧,罗伯特沃波尔和他领导的内阁集体辞职,托利党人上台。1834年,托利党人罗伯 特皮尔出任首相,他深感内阁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向英王请求由他自行组成能与之合作的 内阁班子,得到英王的默许,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由此形成。第二,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得到 确认。第三,政党政治走上政治舞台,逐渐形成两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随着英囯向垄断 资本主义的转型,议会至上的原则受到挑战,权力中心由议会转向内阁。 美国宪法的发展主要通过宪法修正案、宪法解释和创设宪法惯例的形式来实现的。经过 南北战争,美国完全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与此相适应,美国会在1799年-1870年 期间分别通过了第11——第15条的宪法修正案,是关于公民权利、总统选举、废除奴隶 制的内容。1913年美国会通过了第15条(关于征税)和第16条(关于参议院的选举)两 条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会又通过了第18——第21 条的宪法修正案,是关于禁酒、选举权的性别平等及行政与立法权的补充规定。二战后至今, 美国会还通过了第22条(关于总统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第25条(关于正副总统缺位 的替代问题)第23、24、26条(关于选举条件)第27条(关于参议员的报酬)共6条 宪法修正案。此外,美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解释以及政党、总统和国会等创设的宪法惯例, 如联邦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査、以总统为中心的内阁制度等对美国宪法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英国宪法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责任内阁制开始形 成。英国采用君主立宪制后,议会并不直接处理行政事务,国家最高行政权最初由王室领导 的枢密院行使。英王威廉三世在位期间,辉格党人控制议会,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议员德比 伯爵为枢密大臣。德比伯爵就经常召集少数亲信在密室商议行政事宜,这实际上是内阁主持 行政的开始,行政权也由枢密院转移到内阁中的少数大臣手中。乔治一世在位时,他不懂英 语,就经常不理朝政,而选任当时的财政大臣罗伯特·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罗伯特·沃波尔 就成为大臣中权力最为煊赫的“首席大臣”,即如今所称的“首相”。1732 年,辉格党人发 生内讧,罗伯特·沃波尔和他领导的内阁集体辞职,托利党人上台。1834 年,托利党人罗伯 特·皮尔出任首相,他深感内阁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向英王请求由他自行组成能与之合作的 内阁班子,得到英王的默许,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由此形成。第二,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得到 确认。第三,政党政治走上政治舞台,逐渐形成两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随着英国向垄断 资本主义的转型,议会至上的原则受到挑战,权力中心由议会转向内阁。 美国宪法的发展主要通过宪法修正案、宪法解释和创设宪法惯例的形式来实现的。经过 南北战争,美国完全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与此相适应,美国会在 1799 年-1870 年 期间分别通过了第 11——第 15 条的宪法修正案,是关于公民权利、总统选举、废除奴隶 制的内容。1913 年美国会通过了第 15 条(关于征税)和第 16 条(关于参议院的选举)两 条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会又通过了第 18——第 21 条的宪法修正案,是关于禁酒、选举权的性别平等及行政与立法权的补充规定。二战后至今, 美国会还通过了第 22 条(关于总统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第 25 条(关于正副总统缺位 的替代问题)、第 23、24、26 条(关于选举条件)、第 27 条(关于参议员的报酬)共 6 条 宪法修正案。此外,美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解释以及政党、总统和国会等创设的宪法惯例, 如联邦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以总统为中心的内阁制度等,对美国宪法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