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政党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中外政党的比较硏究,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现状及其成因;同 时明了该制度是保障公民结社自由与参政权的重要体现 教学重点:政党制度的类型;我国现有政党制度的内容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我国现有政党制度的类型及其成因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案例分析;专题讨论 教学学时:2学时 板书设计: 第十一章政党制度 第一节政党制度概述 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概念 政党制度的历史演变 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 1、一党制 2、两党制 3、多党制 第二节我国的政党制度 我国现有政党概述 中共、民革、民盟、民进、民建、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大陆) 二、我国的现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界定和演变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宪法基础
第 十 一章 政 党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中外政党的比较研究,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现状及其成因;同 时明了该制度是保障公民结社自由与参政权的重要体现 教学重点:政党制度的类型;我国现有政党制度的内容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我国现有政党制度的类型及其成因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案例分析;专题讨论 教学学时:2 学时 板书设计: 第十一章 政党制度 第一节 政党制度概述 一、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概念 二、政党制度的历史演变 三、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 1、一党制 2、两党制 3、多党制 第二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我国现有政党概述: 中共、民革、民盟、民进、民建、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大陆) 二、我国的现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界定和演变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宪法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产生和发展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教学内容: 本章包括政党制度概述、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两节内容。 第一节政党制度概述 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概念 政党”在英文中为pary或 political party。仅仅从字面上看,有些属于政党范畴的 政治组织并不自称“某某党”,而是叫“某某联盟 federation"、“某某同盟 union"、“某某 阵线 front"、“某某会 association”之类,但其本质是一致的。所谓政党,它是指由一定 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中坚分子组成的,并为实现反映其政治、经济利益的政治纲领、政治 目标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组织。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 范畴,它既有别于国家机关,也有别于一般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还有别于一般的社会组 织,而有其自身的特点:(1)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利 益集团的根本利益、反映其阶级意志的社会政治组织。(2)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政 治目标,一切政党问题都是围绕国家政权而展开的。政党参与政治斗争的中心问题就是为了 夺取和维护国家政权,以便更好地为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服务。(3)政党具有 完备的组织系统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政党一般都有从基层到中央的宝塔式的统一组织结构, 并由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纪律和权力关系维系和发展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产生和发展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教学内容: 本章包括政党制度概述、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两节内容。 第一节 政党制度概述 一、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概念: “政党”在英文中为 party 或 political party。仅仅从字面上看,有些属于政党范畴的 政治组织并不自称“某某党”,而是叫“某某联盟 federation”、“某某同盟 union”、“某某 阵线 front”、“某某会 association”之类,但其本质是一致的。所谓政党,它是指由一定 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中坚分子组成的,并为实现反映其政治、经济利益的政治纲领、政治 目标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组织。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 范畴,它既有别于国家机关,也有别于一般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还有别于一般的社会组 织,而有其自身的特点:(1)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利 益集团的根本利益、反映其阶级意志的社会政治组织。(2)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政 治目标,一切政党问题都是围绕国家政权而展开的。政党参与政治斗争的中心问题就是为了 夺取和维护国家政权,以便更好地为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服务。(3)政党具有 完备的组织系统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政党一般都有从基层到中央的宝塔式的统一组织结构, 并由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纪律和权力关系维系和发展
政党制度后于政党而产生,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产物。所谓政党制度,就是公民通过政党 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关于政党参与、执掌和影响国家政权的各项制度的总称。政党制 度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实现结社权、有组织地参与国家权力分配的制度 设计,它往往与选举制度相结合,共同构成维系和实现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动态平衡的 制度化途径 政党制度的历史演变 政党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但现代意义的政党并不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前资本 主义的阶级社会,各个利益集团、各个政治派别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利益冲突,因此也组织了 自己的“政党”,如古希腊、罗马的贵族党和平民党,12-15世纪意大利的教皇派、皇帝派, 中国明代的阉党、绿林党等,这些至多是些带有政治色彩的利益集团和派别。现代意义的政 党起源于17世纪英国的辉格党(Whig,代表工商业资本家和资本化的新贵族)和托利党 (Tory,代表贵族、地主和王权),它们当时还是英国议会中的政治派别,直到19世纪随 着英国宪章运动的兴起,为了各自在议会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才发展成为政党,如1833年 托利党改组为保守党,后来辉格党改组为自由党,自此英国进入保守党与自由党轮流执政时 期。在美国,其建国初期,也只是存在两大政治派别,那时以人划线,凡拥护汉密尔顿主张 加强联邦政府权力者被称之为联邦党人而凡拥护杰費逊反对加强联邦政府权力者被称之为 反联邦党人。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岀现,标忐着美国政党轮流执政历史的开始。 最早涉及政党制度的宪法是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它将政党作为社团组织的一种形 式,确定为公民共同生活的基本权利之一,该宪法第124条规定:“德国人民,其目的若不 违背刑法,有组织社团及法团之权。此项权利不得以预防方法限制之。”该条规定以保证公 民结社权的方式承认了政党的合法性。1907年,英国保守党首创“影子内阁”的宪法惯例。 1924年,英国工党取代自由党,与保守党成为英国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1921年,墨索
政党制度后于政党而产生,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产物。所谓政党制度,就是公民通过政党 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关于政党参与、执掌和影响国家政权的各项制度的总称。政党制 度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实现结社权、有组织地参与国家权力分配的制度 设计,它往往与选举制度相结合,共同构成维系和实现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动态平衡的 制度化途径。 二、政党制度的历史演变: 政党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但现代意义的政党并不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前资本 主义的阶级社会,各个利益集团、各个政治派别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利益冲突,因此也组织了 自己的“政党”,如古希腊、罗马的贵族党和平民党,12-15 世纪意大利的教皇派、皇帝派, 中国明代的阉党、绿林党等,这些至多是些带有政治色彩的利益集团和派别。现代意义的政 党起源于 17 世纪英国的辉格党(Whig,代表工商业资本家和资本化的新贵族)和托利党 (Tory,代表贵族、地主和王权),它们当时还是英国议会中的政治派别,直到 19 世纪随 着英国宪章运动的兴起,为了各自在议会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才发展成为政党,如 1833 年 托利党改组为保守党,后来辉格党改组为自由党,自此英国进入保守党与自由党轮流执政时 期。在美国,其建国初期,也只是存在两大政治派别,那时以人划线,凡拥护汉密尔顿主张 加强联邦政府权力者被称之为联邦党人,而凡拥护杰费逊反对加强联邦政府权力者被称之为 反联邦党人。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出现,标志着美国政党轮流执政历史的开始。 最早涉及政党制度的宪法是 1919 年的德国魏玛宪法,它将政党作为社团组织的一种形 式,确定为公民共同生活的基本权利之一,该宪法第 124 条规定:“德国人民,其目的若不 违背刑法,有组织社团及法团之权。此项权利不得以预防方法限制之。”该条规定以保证公 民结社权的方式承认了政党的合法性。1907 年,英国保守党首创“影子内阁”的宪法惯例,。 1924 年,英国工党取代自由党,与保守党成为英国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1921 年,墨索
里尼组建“法西斯国民党″,德国也成立纳粹党(国家社会主义党),将资本主义政党改造成 为实施专制独裁的政治工具。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鉴于法西斯政党对国家政权干预的 负面影响,及害怕共产党对资产阶级政权的动摇和颠覆,于是纷纷在宪法或宪法性法律中对 政党组织及其活动进行规制,从而建立了更完备的资产阶级政党制度,以更好地为资本主义 民主宪政服务。1958年法国宪法第4条规定:“各政党和团体可自由地组织和进行活动, 但必须遵守国家主权和民主原则。”1949年德国联邦宪法第21条也规定:“各政党应相互 协作以实现国民的政治意愿。它们的建立是自由的。”“根据各政党的目的或根据其党员的态 度判明,如企图破坏民主和自由的根本秩序,推翻这种秩序或阴谋颠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都是违反宪法的。有无违宪问题,由联邦宪法法院决定之。”联邦德国于1967年还颁布了 政党法。美国在1950年颁布了麦卡伦国内安全法,1954年颁布了共产党管制法,以禁止 共产党的合法活动 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改写了世界政党制度的面貌。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 创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之后,各国纷纷建立共产党。1921年7月 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936年苏联宪法明确规定了苏联共产党的性质,和它在国家生活中 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后来,中国、朝鲜、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不仅规定了共产 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和领导核心作用,还对其他民主政党和社会团体的参政、议 政做了明确规定。如1976年波兰宪法第3条规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波兰统一工人党 是居领导地位的社会政治力量。”“波兰统一工人党、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的合作是人民统一 阵线的基础,“人民统一阵线是全体劳动人民和爱国公民,即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其他政 党党员的非党人土——不论其对宗教的态度如何一一的各社会组织在围绕波兰人民共和国 的切身利益方面进行活动采取的共同立场。” 三、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
里尼组建“法西斯国民党”,德国也成立纳粹党(国家社会主义党),将资本主义政党改造成 为实施专制独裁的政治工具。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鉴于法西斯政党对国家政权干预的 负面影响,及害怕共产党对资产阶级政权的动摇和颠覆,于是纷纷在宪法或宪法性法律中对 政党组织及其活动进行规制,从而建立了更完备的资产阶级政党制度,以更好地为资本主义 民主宪政服务。1958 年法国宪法第 4 条规定:“各政党和团体可自由地组织和进行活动, 但必须遵守国家主权和民主原则。” 1949 年德国联邦宪法第 21 条也规定:“各政党应相互 协作以实现国民的政治意愿。它们的建立是自由的。”“根据各政党的目的或根据其党员的态 度判明,如企图破坏民主和自由的根本秩序,推翻这种秩序或阴谋颠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都是违反宪法的。有无违宪问题,由联邦宪法法院决定之。” 联邦德国于 1967 年还颁布了 政党法。美国在 1950 年颁布了麦卡伦国内安全法,1954 年颁布了共产党管制法,以禁止 共产党的合法活动。 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改写了世界政党制度的面貌。1847 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 创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之后,各国纷纷建立共产党。1921 年 7 月 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936 年苏联宪法明确规定了苏联共产党的性质,和它在国家生活中 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后来,中国、朝鲜、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不仅规定了共产 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和领导核心作用,还对其他民主政党和社会团体的参政、议 政做了明确规定。如 1976 年波兰宪法第 3 条规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波兰统一工人党 是居领导地位的社会政治力量。”“波兰统一工人党、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的合作是人民统一 阵线的基础,”“人民统一阵线是全体劳动人民和爱国公民,即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其他政 党党员的非党人士——不论其对宗教的态度如何——的各社会组织在围绕波兰人民共和国 的切身利益方面进行活动采取的共同立场。” 三、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政党制度可进行不同的分类。以政党的政治性质和阶级实质为标准, 它可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和无产阶级政党制度;以政党所服务的社会制度为标准,它又可 分为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其中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又有一党制、两党制和 多党制之别,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又有一党制(苏联、古巴为代表)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中 国、朝鲜为代表)之别;以一国政党的数量和执政党的数量相结合为标准,它还可分为一党 制、两党制和多党制,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实质上是介于一党制和多党 制的中间过渡类型。综合言之,现具体介绍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它们是以在一定时期 一国政治生活中居于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政党数目为标准所进行的分类。 1、一党制:它是指在一国内,执政党为唯一合法政党;或者虽然存在多个合法政党, 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始至终只有同_个政党居于支配和核心地位的政党制度这种政党制 度一般以宪法典的形式予以确认。它有三种具体表现:(1)法西斯体制下的一党制:它是 指由唯一的法西斯政党垄断国家政权,并在宪法和法律中明令禁止任何其他政党的存在,这 与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是相违背的。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的德国、意大利,1975年前的西班 牙、1974年前的葡萄牙,都采用过这种政党制度,但它们均已退出历史舞台,不过法西斯 政党仍存在于欧美。(2)非洲、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民族民主国家采用的一党制:它存在 的理由是该国是在该现执政党的领导下推翻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胜利的,但 这些国家宪法也承认公民的民主权利和代议制度。如1980年多哥宪法第10条规定:“多哥 国家体制是建立在多哥人民联盟这个唯一政党的原则基础上。”1974年缅甸宪法第11条规 定“国家实行一党制。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为领导国家的唯一政党。“(3)社会主义体制下 的一党制。它一般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共产党为唯一合法的政党,同时也规定了人民广泛的民 主权利和自由。如1936年苏联宪法第126条规定:“为了适合劳动者的利益和发挥人民群 众的组织上的自动性和政治上的积极性起见保证苏联公民有权结成各种社会团体即工会
按照不同的标准,政党制度可进行不同的分类。以政党的政治性质和阶级实质为标准, 它可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和无产阶级政党制度;以政党所服务的社会制度为标准,它又可 分为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其中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又有一党制、两党制和 多党制之别,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又有一党制(苏联、古巴为代表)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中 国、朝鲜为代表)之别;以一国政党的数量和执政党的数量相结合为标准,它还可分为一党 制、两党制和多党制,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实质上是介于一党制和多党 制的中间过渡类型。综合言之,现具体介绍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它们是以在一定时期 一国政治生活中居于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政党数目为标准所进行的分类。 1、一党制:它是指在一国内,执政党为唯一合法政党;或者虽然存在多个合法政党, 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始至终只有同一个政党居于支配和核心地位的政党制度,这种政党制 度一般以宪法典的形式予以确认。它有三种具体表现:(1)法西斯体制下的一党制:它是 指由唯一的法西斯政党垄断国家政权,并在宪法和法律中明令禁止任何其他政党的存在,这 与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是相违背的。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的德国、意大利,1975 年前的西班 牙、1974 年前的葡萄牙,都采用过这种政党制度,但它们均已退出历史舞台,不过法西斯 政党仍存在于欧美。(2)非洲、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民族民主国家采用的一党制:它存在 的理由是该国是在该现执政党的领导下推翻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胜利的,但 这些国家宪法也承认公民的民主权利和代议制度。如 1980 年多哥宪法第 10 条规定:“多哥 国家体制是建立在多哥人民联盟这个唯一政党的原则基础上。”1974 年缅甸宪法第 11 条规 定“国家实行一党制。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为领导国家的唯一政党。”(3)社会主义体制下 的一党制。它一般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共产党为唯一合法的政党,同时也规定了人民广泛的民 主权利和自由。如 1936 年苏联宪法第 126 条规定:“为了适合劳动者的利益和发挥人民群 众的组织上的自动性和政治上的积极性起见,保证苏联公民有权结成各种社会团体,即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