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宪法实施 教学目的:本章是宪法运行程序的关键环节,通过该章的学习,应使学生明确宪法条文 与宪法实践的区别,从而加深对宪法与宪政不同问题的理解。 教学重点:宪法实现与宪法实施;宪法的司法适用;政府守宪;宪法关系与宪法秩序 教学难点:宪法关系;宪法秩序;宪法的司法适用问题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学学时:4学时 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宪法实施 第一节宪法实施概述 宪法实施的概念界定 宪法实施与宪法实现 宪法实施的标志和条件 第二节宪法关系 宪法关系的概念界定 宪法关系的特征 1、宪法关系是近现代社会法制体系中最基本的法律关系。 2、宪法关系是—种政治性的法律关系,这是宪法关系区别于普通法律关系的显著特征。 三、宪法关系的构成: 1、宪法关系的主体 (1)公民是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 (2)国家也是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
第 十 三章 宪 法实施 教学目的:本章是宪法运行程序的关键环节,通过该章的学习,应使学生明确宪法条文 与宪法实践的区别,从而加深对宪法与宪政不同问题的理解。 教学重点:宪法实现与宪法实施;宪法的司法适用;政府守宪;宪法关系与宪法秩序 教学难点:宪法关系;宪法秩序;宪法的司法适用问题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学学时:4 学时 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 宪法实施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 一、宪法实施的概念界定 二、宪法实施与宪法实现 三、宪法实施的标志和条件 第二节 宪法关系 一、宪法关系的概念界定 二、宪法关系的特征: 1、宪法关系是近现代社会法制体系中最基本的法律关系。 2、宪法关系是一种政治性的法律关系,这是宪法关系区别于普通法律关系的显著特征。 三、宪法关系的构成: 1、宪法关系的主体 (1)公民是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 (2)国家也是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
(3)宪法关系的其他非基本主体:国家机关、民族、政党、利益集团等 2、宪法关系的内容: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宪法关系的实质内容 3、宪法关系的客体: (1)宪法权利行为 (2)宪法权力行为 第三节宪法适用 宪法适用的概念 宪法适用的原因和必要性 宪法适用的原则和程序: 1、宪法适用的原则 (1)普遍适用原则 (2)整体适用原则 (3)独立行使原则 2、宪法适用的程序 (1)认定宪法事实,这是宪法适用的前提 (2)选定相应宪法规范,这是宪法适用的实质所在 (3)进行宪法解释,这也是宪法适用的前提 (4)宪法裁决,这是宪法适用的决定性步骤 四、违宪行为、违宪责任和违宪制裁 1、违宪行为 2、违宪责任
(3)宪法关系的其他非基本主体:国家机关、民族、政党、利益集团等 2、宪法关系的内容: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宪法关系的实质内容 3、宪法关系的客体: (1)宪法权利行为 (2)宪法权力行为 第三节 宪法适用 一、宪法适用的概念 二、宪法适用的原因和必要性 三、宪法适用的原则和程序: 1、宪法适用的原则 (1)普遍适用原则 (2)整体适用原则 (3)独立行使原则 2、宪法适用的程序 (1)认定宪法事实,这是宪法适用的前提 (2)选定相应宪法规范,这是宪法适用的实质所在 (3)进行宪法解释,这也是宪法适用的前提 (4)宪法裁决,这是宪法适用的决定性步骤 四、违宪行为、违宪责任和违宪制裁: 1、违宪行为 2、违宪责任 3、违宪制裁
五、宪法的司法适用与宪法诉讼制度 第一节宪法遵守 宪法遵守概述 公民守宪和政府守宪 第二节宪法秩序 宪法秩序的概念 宪法秩序的特点 1、宪法秩序是法律秩序的整体组成部分,但是一种特殊的、最高的法律秩序。 2、宪法秩序是种新生的法律秩序,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演进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新型 政治模式。 3、宪法秩序是以宪法及其制度调整各类社会主体而形成的宪法实现状态。 宪法秩序的构成要素:宪法主体、宪法行为和宪法调整机制 四、宪法秩序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 教学内容 宪法实施是宪法规范和原则的实际运行与贯彻落实包括宪法适用和宪法遵守两部 分其中宪法关系是宪法实施中社会关系的现实体现宪法秩序则是宪法实施的目标和结果。 第一节宪法实施概述 宪法实施的概念界定 宪法实施是法律实施的_种,是宪法规范和原则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运行与贯彻落实 即通过各类社会主体的宪法活动将宪法文本上的抽象权利权力关系转化为社会现实生活中 的具体权利权力关系并进而将宪法文本所集中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诉求转化为各类
五、宪法的司法适用与宪法诉讼制度 第一节 宪法遵守 一、宪法遵守概述 二、公民守宪和政府守宪 第二节 宪法秩序 一、宪法秩序的概念 二、宪法秩序的特点 1、宪法秩序是法律秩序的整体组成部分,但是一种特殊的、最高的法律秩序。 2、宪法秩序是一种新生的法律秩序,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演进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新型 政治模式。 3、宪法秩序是以宪法及其制度调整各类社会主体而形成的宪法实现状态。 三、宪法秩序的构成要素:宪法主体、宪法行为和宪法调整机制 四、宪法秩序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 教学内容: 宪法实施是宪法规范和原则的实际运行与贯彻落实,包括宪法适用和宪法遵守两部 分,其中宪法关系是宪法实施中社会关系的现实体现,宪法秩序则是宪法实施的目标和结果。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 一、宪法实施的概念界定: 宪法实施是法律实施的一种,是宪法规范和原则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运行与贯彻落实, 即通过各类社会主体的宪法活动将宪法文本上的抽象权利权力关系转化为社会现实生活中 的具体权利权力关系,并进而将宪法文本所集中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诉求转化为各类
社会主体的现实社会行为。宪法实施反映着宪法创制后的实际运行状态,是宪法调整特定社 会关系的最基本形式,其直接的价值目标指向立宪主体所期望的有序法律关系状态,即宪法 秩序 概括而言,宪法实施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1)宪法适用,这是指特定国家机关对宪法 实现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干预。它一方面是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对宪法实现的干 预,这不仅要求这些机关依宪设立、依宪运作,更重要的是要求这些机关通过追究宪法责任 等途径确保宪法的禁止性规定和宪法所设定的义务能够得到落实一方面是指国家司法机 关在司法活动中对宪法实施的干预。(2)宪法遵守,这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 人按照宪法的规定从事各种社会行为,其中国家机关的宪法遵守尤为重要。它通常有三层含 义:一是亨有(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权力);二是履行宪法所规定的作为义务(职责); 三是遵循宪法所规定的禁止性命令。 宪法实施与宪法实现: 宪法实现即宪法规范和宪法价值的落实,它是指宪法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宪法主体的行 为,从而形成现实宪法关系的状态。宪法实现表现为宪法作用于社会的过程,不同性质的宪 法在不同的社会中,其实现过程并不完全相同,但概括而言,宪法实现应体现两个统一 是程序上的贯彻落实与实体內容的实现相统一;二是宪法规范的实现与宪法应然精神和价值 的实现相统一。因此,我们应明确,宪法实现应包括三层内涵:(1)宪法规范程序上的贯 彻和实行,包括宪法规范实施的主体、实施行为、实施方式和方法及实施程序;(2)实体 内容的实现,主要体现为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并根据立宪的要求形成具体 1也有学者认为,宪法实施由三部分组成,即宪法的执行,它通常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贯彻落 实宪法内容的活动:宪法的适用,它通常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贯彻落实宪法的活动:宪法的遵守 它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宪法规定从事各种行为的活动。参见舒国滢、周叶中 主编:《法理学·宪法》(201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用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页。刘兆兴先生 认为,法的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参见李步云主编:《法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版,第586-591页
社会主体的现实社会行为。宪法实施反映着宪法创制后的实际运行状态,是宪法调整特定社 会关系的最基本形式,其直接的价值目标指向立宪主体所期望的有序法律关系状态,即宪法 秩序。 概括而言,宪法实施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1)宪法适用,这是指特定国家机关对宪法 实现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干预。它一方面是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对宪法实现的干 预,这不仅要求这些机关依宪设立、依宪运作,更重要的是要求这些机关通过追究宪法责任 等途径确保宪法的禁止性规定和宪法所设定的义务能够得到落实;另一方面是指国家司法机 关在司法活动中对宪法实施的干预。(2)宪法遵守,这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 人按照宪法的规定从事各种社会行为,其中国家机关的宪法遵守尤为重要。它通常有三层含 义:一是享有(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权力);二是履行宪法所规定的作为义务(职责); 三是遵循宪法所规定的禁止性命令。 二、宪法实施与宪法实现: 宪法实现即宪法规范和宪法价值的落实,它是指宪法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宪法主体的行 为,从而形成现实宪法关系的状态。宪法实现表现为宪法作用于社会的过程,不同性质的宪 法在不同的社会中,其实现过程并不完全相同,但概括而言,宪法实现应体现两个统一:一 是程序上的贯彻落实与实体内容的实现相统一;二是宪法规范的实现与宪法应然精神和价值 的实现相统一。因此,我们应明确,宪法实现应包括三层内涵:(1)宪法规范程序上的贯 彻和实行,包括宪法规范实施的主体、实施行为、实施方式和方法及实施程序;(2)实体 内容的实现,主要体现为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并根据立宪的要求形成具体 1 也有学者认为,宪法实施由三部分组成,即宪法的执行,它通常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贯彻落 实宪法内容的活动;宪法的适用,它通常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贯彻落实宪法的活动;宪法的遵守, 它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宪法规定从事各种行为的活动。参见舒国滢、周叶中 主编:《法理学·宪法》(2001 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用书),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83 页。刘兆兴先生 认为,法的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参见李步云主编:《法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版,第 586-591 页
的宪法关系和宪法秩序;(3)宪法体现应然精神和价值得到实现。如果将这三层次的内涵 按以上顺序予以连接,那宪法实现的完整过程可分解为三个不同阶段或三个系统:宪法的规 范系统→宪法的实施系统→宪法实现的结果系统。2 从以上分析得知宪法实施 constitutional enforcement)宪法实现 constitutional achievement)具有密切联系,宪法实施实际上是宪法实现的中心环节和主体部分,但二 者也有区别:(1)宪法实现的内涵比宪法实施更丰富,宪法实现除了宪法实施这一实际过 程外,还应包括宪法实施的结果;(2)宪法实施侧重于宪法的执行、适用和遵守,而宪法 实现不仅强调宪法的执行、适用和遵守,也强调宪法的监督和保障;(3)宪法实施既可能 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但宪法实现应是正值;(4)宪法实施是过程、手段,而宪法实现 是目的、结果,宪法实施是宪法实现的前提,宪法实现是宪法实施的目的所在。 三、宪法实施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实施是有标志的,它不能局限于宪法文本或直接将宪法文本与社会现实对号入座, 而是要从宪政的宏观视角着眼,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察:(1)宪法所规定的民主政治健全, 这主要指公民的权利获得全面保障和国家机构正常组建与运转;(2)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 完善,这包括立法体系的完善、执法的完善、司法的完善、法律得到良好的遵守、宪法秩序 形成;(3)社会综合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稳定。简言之,宪法的 真正实施即宪法的实现、宪政目标的达到。 宪法实施的条件是指影响和制约宪法能否实施以及宪法实施程度的各种内外因素即包 括宪法实施的外部条件和宪法实施的自身条件:(1)实施的外部条件即宪法实施的外部社 会环境,这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政治条件,其中民主政治是宪法实施的政治基础条件,政 治的民主化程度决定着宪法实施的程度,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过程就是贯彻落实宪法的过程; 2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1页
的宪法关系和宪法秩序;(3)宪法体现应然精神和价值得到实现。如果将这三层次的内涵 按以上顺序予以连接,那宪法实现的完整过程可分解为三个不同阶段或三个系统:宪法的规 范系统→宪法的实施系统→宪法实现的结果系统。2 从以上分析得知,宪法实施(constitutional enforcement)与宪法实现(constitutional achievement)具有密切联系,宪法实施实际上是宪法实现的中心环节和主体部分,但二 者也有区别:(1)宪法实现的内涵比宪法实施更丰富,宪法实现除了宪法实施这一实际过 程外,还应包括宪法实施的结果;(2)宪法实施侧重于宪法的执行、适用和遵守,而宪法 实现不仅强调宪法的执行、适用和遵守,也强调宪法的监督和保障;(3)宪法实施既可能 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但宪法实现应是正值;(4)宪法实施是过程、手段,而宪法实现 是目的、结果,宪法实施是宪法实现的前提,宪法实现是宪法实施的目的所在。 三、宪法实施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实施是有标志的,它不能局限于宪法文本或直接将宪法文本与社会现实对号入座, 而是要从宪政的宏观视角着眼,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察:(1)宪法所规定的民主政治健全, 这主要指公民的权利获得全面保障和国家机构正常组建与运转;(2)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 完善,这包括立法体系的完善、执法的完善、司法的完善、法律得到良好的遵守、宪法秩序 形成;(3)社会综合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稳定。简言之,宪法的 真正实施即宪法的实现、宪政目标的达到。 宪法实施的条件是指影响和制约宪法能否实施以及宪法实施程度的各种内外因素,即包 括宪法实施的外部条件和宪法实施的自身条件:(1)实施的外部条件即宪法实施的外部社 会环境,这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政治条件,其中民主政治是宪法实施的政治基础条件,政 治的民主化程度决定着宪法实施的程度,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过程就是贯彻落实宪法的过程; 2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5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