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规范篇(上) 第七章国家制度 教学目的:在了解关于国家制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和讨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飛式 问题 教学重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内容及其成因;我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内容;我国行 政区划制度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比较 教学难点:我国的国家性质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 度的比较 教学方法:逻辑分析与历史归纳;讨论法 教学学时:8学时 板书设计: 第二编规范篇 第七章国家制度 第一节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概述 (-)国家性质的概念 (二)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 1、决定国家性质的首要因素是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2、国家性质的最根本、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经济基础 3、国家性质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一国的社会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精神文 明、历史传统、宗教习惯、革命特点等 (三)各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二编 规范篇(上) 第 七 章 国 家 制 度 教学目的:在了解关于国家制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和讨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 问题。 教学重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内容及其成因;我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内容;我国行 政区划制度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比较 教学难点:我国的国家性质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 度的比较 教学方法:逻辑分析与历史归纳;讨论法 教学学时:8 学时 板书设计: 第二编 规范篇 第七章 国家制度 第一节 国家性质 一、国家性质概述 (一)国家性质的概念 (二)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 1、决定国家性质的首要因素是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2、国家性质的最根本、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经济基础 3、国家性质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一国的社会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精神文 明、历史传统、宗教习惯、革命特点等 (三)各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2、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3、各民族民主主义国家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我国的国家性质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1、四九年后中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表述 2、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 (1)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二者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2)我国采用“人民民主专政”而没有采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反映了我国的 阶级性质,也反映了我国的具体历史国情特点 (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 1、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 2、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政权组织形式的界定 2、政权组织形式的分类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制和共和制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制(人民代表制) 我国的政权组织飛式:人民代表大会制 1、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界定与历史渊源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2、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3、各民族民主主义国家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1、四九年后中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表述 2、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 (1)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二者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2)我国采用“人民民主专政”而没有采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反映了我国的 阶级性质,也反映了我国的具体历史国情特点 (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 1、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 2、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3、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 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政权组织形式的界定 2、政权组织形式的分类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制和共和制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制(人民代表制)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 1、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界定与历史渊源
2、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内容:(1)(2)(3)(4)(5) 3、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2)(3) 第三节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1、国家结构形式的界定 2、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单一制和联邦制 3、决定和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的行政区划制度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四节国家象征飛式 1、外国宪法关于国旗的规定 2、中国宪法关于国旗的规定 国徽 1、外国宪法关于国徽的规定 2、中国宪法关于国徽的规定 三、国歌: 1、外国宪法关于国歌的规定 2、中国宪法关于国歌的规定
2、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内容:(1)(2)(3)(4)(5) 3、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2)(3)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1、国家结构形式的界定 2、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单一制和联邦制 3、决定和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二、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的行政区划制度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四节 国家象征形式 一、国旗: 1、外国宪法关于国旗的规定 2、中国宪法关于国旗的规定 二、国徽: 1、外国宪法关于国徽的规定 2、中国宪法关于国徽的规定 三、国歌: 1、外国宪法关于国歌的规定 2、中国宪法关于国歌的规定
首都 1、外国宪法关于首都的规定 2、中国宪法关于首都的规定 教学内容: 第二编包括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两章。本章包括国家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 家结构形式和国家象征形式等四节内容。其中,国家性质问题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本源确认问 题,国家形式是关于国家权力的制度分配问题,而国家机构则是关于国家权力的具体配置体 系 第七章国家制度 第一节国家性质概述 国家性质的概念 国家性质( state nature),即国体( state systen),它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 位。1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个国体问题,从前清末年起,闹了几十年还没有闹清楚。其 实,它只是指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2具体而言,国家性质是指在 一国中,谁占统治地位,谁是统治阶级;谁处于被统治地位,谁是被统治阶级;谁是统治阶 级的同盟者,以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 国家性质的主要内容体现为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管理和统治。国 家性质即国家的本质。人类社会出现过四类不同性质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 有学者认为,国家性质与国体、国家本质在政治学意义上是同义语,但在宪法学中,国家性质一般是指 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通过特定的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所反映的一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 征。参见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页。也有学者认为 因体是比国家性质内涵更广的概念,而国家性质、国家本质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对国体内涵的 分析应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参见李龙、周叶中:“宪法基本概念”,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 6期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6页
一、首都: 1、外国宪法关于首都的规定 2、中国宪法关于首都的规定 教学内容: 第二编包括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两章。本章包括国家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 家结构形式和国家象征形式等四节内容。其中,国家性质问题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本源确认问 题,国家形式是关于国家权力的制度分配问题,而国家机构则是关于国家权力的具体配置体 系。 第七章 国家制度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述 一、国家性质的概念: 国家性质(state nature),即国体(state system),它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 位。1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个国体问题,从前清末年起,闹了几十年还没有闹清楚。其 实,它只是指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2具体而言,国家性质是指在 一国中,谁占统治地位,谁是统治阶级;谁处于被统治地位,谁是被统治阶级;谁是统治阶 级的同盟者,以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 国家性质的主要内容体现为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管理和统治。国 家性质即国家的本质。人类社会出现过四类不同性质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 1 有学者认为,国家性质与国体、国家本质在政治学意义上是同义语,但在宪法学中,国家性质一般是指 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通过特定的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所反映的一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 征。参见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90 页。也有学者认为, 国体是比国家性质内涵更广的概念,而国家性质、国家本质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对国体内涵的 分析应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参见李龙、周叶中:“宪法基本概念”,载《中国法学》1996 年第 6 期。 2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76 页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其中,前三类国家属于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这些国家中 占人数极少数的剥削者为该社会的统治阶级,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并控制国家政权,对社会 中的绝大多数人实行剥削和统治;而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占社会人口绝大多 数的人民群众对极少数被推翻剥削者所实行的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在当代世界,存在资 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两类国体 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 1、决定国家性质的首要因素是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的地位,这是决定国家性质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反 映了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国家 中的地位,即谁是统治者,谁是被统治者;二是统治阶级内部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 位。宪法作为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最集中体现,它既反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 关系,也要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但主要反映统治关系。 国家性质的最根本、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经济基础。不同的阶级之所以在一国 中具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各自的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而只有在经济上 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才能成为一国国家政权的实际掌握者。国的经济基础具体表现为一国 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大多为现代宪法所确认 3、国家性质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一国的社会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精神文 明、历史传统、宗教习惯、革命特点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才使 得各国的国家性质又具体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内涵 三、各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发源于资本主义国 家,但我们考察一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没有关于国家性质的明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其中,前三类国家属于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这些国家中 占人数极少数的剥削者为该社会的统治阶级,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并控制国家政权,对社会 中的绝大多数人实行剥削和统治;而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占社会人口绝大多 数的人民群众对极少数被推翻剥削者所实行的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在当代世界,存在资 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两类国体。 二、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 1、决定国家性质的首要因素是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的地位,这是决定国家性质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反 映了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国家 中的地位,即谁是统治者,谁是被统治者;二是统治阶级内部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 位。宪法作为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最集中体现,它既反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 关系,也要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但主要反映统治关系。 2、国家性质的最根本、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经济基础。不同的阶级之所以在一国 中具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各自的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而只有在经济上 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才能成为一国国家政权的实际掌握者。一国的经济基础具体表现为一国 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大多为现代宪法所确认。 3、国家性质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一国的社会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精神文 明、历史传统、宗教习惯、革命特点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才使 得各国的国家性质又具体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内涵。 三、各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发源于资本主义国 家,但我们考察一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没有关于国家性质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