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笃博至至超行学墅诚课程名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代码:ZJ49009开课单位:法学院授课教师:张娟职称/学位:副教授博士开课时间:二〇0九至二〇一0学年第_一学期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课程代码: ZJ49009 开课单位: 法学院 授课教师: 张娟 职称/学位:副教授 博士 开课时间:二○ 0 九 至二○ 一 0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基本情况课程课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ZJ49009编号名称法学院课程考核5口/考试口考查其他方式:学分方式课程1公共基础课口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类别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课口其他课程学时数总学时:上机学时:90理论学时:实验学时:90国教师口/本校教师张娟职称副教授口外聘教师来源√统编教材自编教材或讲义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丨2007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姜明安教材S出版社行政法学罗豪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张树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行政法学教程应松年中央学校出版社2001年数業英国行政法王名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用书法国行政法王名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美国行政法王名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 编号 ZJ49009 课程 名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教学 单位 法学院 课程 学分 5 考核 方式 □√ 考试 □ 考查 □ 其他方式: 课程 类别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 专业选修课 □ 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课 □ 其他课程 学时 数 总学时: 90 理论学时: 90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任课 教师 张娟 职称 副教授 教师 来源 □√ 本校教师 □ 外聘教师 使用 教材 □√ 统编教材 □ 自编教材或讲义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教材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 版) 姜明安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 出版社 2007 年 教学 参考 用书 行政法学 罗豪才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张树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行政法学教程 应松年 中央学校出版社 2001 年 英国行政法 王名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法国行政法 王名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美国行政法 王名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第_10次课程教学方案第5周课时数2用式一##区第四章行政行为第一节行政行为概述了解学习行政行为基础理论的目的和意义,行政行为基础理论的框架内容。掌握行政行为的内涵、外延和特征:区分行政行为和非行政行为。区道区国行政行为的内涵、外延行政行为的识别√课堂讲授口小组活动口实验演示口难点答疑口提问口作业讲评口实践教学口考试测验口其他活动口/文字教材口√电子教案口录像材料口录音材料口直播课堂CAI 课件IP课件口其他资源:资源1、什么是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和一般行为的区别在哪?2、简述我国学界行政行为通说概念的范围。健鲜冈3、试举例说明行政行为。第四章行政行为第一节行政行为概述简介行政行为的意义、行政行为基础理论的框架及本章内容安排。板书#、行政行为的概念中外学者定义各不相同,我国学界目前有争论。设、行政行为的特征X三、行政行为的范围案例分析
第 10 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第 5 周 课时数 2 教学 章节 第四章 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述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了解学习行政行为基础理论的目的和意义,行政行为基础理论的框架内容。掌握行政行为的内涵、外 延和特征;区分行政行为和非行政行为。 教学 重点 行政行为的内涵、外延 教学 难点 行政行为的识别 主要 教学 方式 □ √课堂讲授 □ 小组活动 □ 实验演示 □ 难点答疑 □ 提问 □ 作业讲评 □ 实践教学 □ 考试测验 □ 其他活动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教材 □ √电子教案 □ 录像材料 □ 录音材料 □ 直播课堂 □ CAI 课件 □ IP 课件 □ 其他资源: 作业 或练 习 1、什么是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和一般行为的区别在哪? 2、简述我国学界行政行为通说概念的范围。 3、试举例说明行政行为。 板 书 设 计 第四章 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述 简介行政行为的意义、行政行为基础理论的框架及本章内容安排。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中外学者定义各不相同,我国学界目前有争论。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三、行政行为的范围 案例分析
第_10次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厦第四章行政行为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述简介行政行为的意义、行政行为基础理论的框架及本章内容安排。一、行政行为的概念显球东雾作中外学者定义各不相同。我国学界目前有争论,两种观点:一为“扩张说"”;二为“缩减说"。争论的背景分析。我国目前通说概念: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目标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二、行政行为的特征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性、强制性、单方性、裁量性、国家意志性三、行政行为的范围(我国通说概念)行政行为既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也包括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既包括外部行政行为,也包括内部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既包括合法行政行为,也包括违法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律行为,而非行政事实行为。案例分析:超市的“偷一罚十”、保安的“拘留”、“强制拆除”等是不是行政行为?
第 10 次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安排 (一般包 括 复习旧 课、导入新 课、讲授讨 论、巩固练 习、布置作 业等环节) 第四章 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述 简介行政行为的意义、行政行为基础理论的框架及本章内容安排。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中外学者定义各不相同。 我国学界目前有争论,两种观点:一为“扩张说”;二为“缩减说”。 争论的背景分析。 我国目前通说概念: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目标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 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性、强制性、单方性、裁量性、国家意志性。 三、行政行为的范围(我国通说概念) 行政行为既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也包括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既包括外部行政行为,也包括内部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既包括合法行政行为,也包括违法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律行为,而非行政事实行为。 案例分析:超市的“偷一罚十”、保安的“拘留”、“强制拆除”等是不是行政行 为?
课程教案审核情况(新增专业课的教案应由教学系(教研室)主任或课程组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教学系(教研室)或课程组审核意见主任/负责人签字:20年月日(新开课教师的教案应报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审定)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审定意见教学委员会负责人签字:20年月日(新增专业课和新开课教师的教案均应报教学院长(主任)审批)院(系、部)审批意见教学院长(主任)签字:教学单位签章:20年月日
课程教案审核情况 教学系(教 研室)或课 程组审核 意见 (新增专业课的教案应由教学系(教研室)主任或课程组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 主任/负责人签字: 20 年 月 日 院(系、部) 教学委员 会审定意 见 (新开课教师的教案应报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审定) 教学委员会负责人签字: 20 年 月 日 院(系、部) 审批意见 (新增专业课和新开课教师的教案均应报教学院长(主任)审批) 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教学单位签章: 20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