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主要是指在一个法制的国家里,对一个公民进行应具备的民主与法制观念和 法律规范的教育,使公民具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义务,依法管理各项工作 的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对健全人格的塑造。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 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 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 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 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不能混为一谈。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有自己的研究对 象、目的、内容、方式方法和理论基础,他们不应属于德育的范畴。但无可否认, 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二、德育的地位及意义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同智育、体育、美育一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 实体,在教育史上和当今世界即使特别重视德育的国家和教育家,都是把德育置 于与其它教育组成部分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学校教育的各个 组成部分兼施并重是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的。不过各育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德育地位的特殊重要性,从其功能上看,它能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 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为他们走上社会从事经济、政治、义化活动和自己的生活 起着定向、驱动和监督作用。德育理论应从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的需要 和各育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上,阐述德育与智育等其它各育同等重要的道理 只有加强德育实体建设是才能发挥学校德育优势,提高德育的效率和质量, 避免使德育只成为良好的愿望和空洞的口号,真正使德育落实到位,发挥其优势 和主导作用,使学校德育走在社会影响的前面。加强德育的实体建设,一方面要 维护和发扬原有德育实体的好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对过时的东西进行改革、更新。 三、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功能的涵义 德育的功能是要解决德育到底能干什么的问题,它与德育想要干什么(德育 的目的、任务)和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德育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不过,虽然 德育的效果因具体的德育实践而有高有低,但德育功能却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规定。 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 有助于卓有成效的德育实践。 (二)德育的主要功能 1、德育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 6
用。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等发生的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自然性功能等等。 (1)政治性功能是首要的。 (2)德育的经济功能。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道德教育的经济性功能越 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它的功能体现在不同经济生活领域。 首先在生产领域中,表现为它对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的作用。 第二,经济形态领域的功能。学校德育在社会经济形态领域的功能可以通过 各种途径而实现。 第三,在生活与消费领域的功能。德育在这方面的功能不容忽视。 第四,社会流动和分工领域内也体现了德育的经济功能。 (3)德育的文化功能。从文化的运行过程来看,德育的义化功能可以区分为 社会义化的维护性功能和变异性功能。德育之义化维系功能是指德育具有使义化 各要素发生协同作用,维持原由的文化及其结构,保持义化的相对稳定性功能。 德育之文化变异性功能是指德育具有使文化改变其内容与结构,使其不断发展的 功能。 (4)德育的自然性功能 德育的功能并不只局限于协调人与人的关系,还必须重视其自然性功能的发 挥。具体表现在它可以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改变千古以来形成的“人类中 心观”,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观念。使人懂得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使 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统一起来,从而合理调节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善人与自然的 关系。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所能产生的实际影响。 (1)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 (2)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功能 心理学的研究从个体的发展角度揭示了道德品质发展与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 关系。西方相当一部分的道德教育模式都是以促使认知能力发展为目标的,这些 模式都赋予道德教育以重要的认识功能。在德育过程中,通过世界观、道德感等 的形成,以认知图式为中介,对个体认知对象的选择、信息整理的规范以及对认 识结果的解释等方面都电器制支配和控制的作用。通过德育所形成的世界观、价 值观以及新年信仰体现,可以发展成为各口的一种独特的义化经验或文化方式, 这种文化经验或义化方式对个体的某种认识能力具有强化、激发作用,对另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