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共18个 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依次填涂。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 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 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 亨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 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 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 方式。低碳消費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种共生 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 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維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 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 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 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
河北衡水中学 2013 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共 42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共 18 个 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依次填涂。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 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 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 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 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 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 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 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 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 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 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 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
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 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 据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 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 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 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 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 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 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 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 益的最大化 1、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低价格、低污染和低排 放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解决了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 本权利 B.消费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 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 响 D.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東,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是一 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3、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 展和享受的需要
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 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 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 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 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 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 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 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 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 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 益的最大化。 1、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低价格、低污染和低排 放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解决了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 本权利。 B.消费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 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 响。 D.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是一 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3、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 展和享受的需要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 化的资源短缺问题 C.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 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D.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 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每个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 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 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 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煕河经略使慕洧谋λ夏,将窥关、 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 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 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 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奷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戌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 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 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煕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 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干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彥曰 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 事遂定,赏而遺之。还奏,上大悦,遺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 化的资源短缺问题。 C.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 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D.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 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每个 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 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 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 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窥关、 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 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 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 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 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 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 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 “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 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
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中彦领兴元尹 领:兼任 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 当:阻挡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决 决:判决 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 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 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 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 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5分)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 顺中,郭崇掌亲军,置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岀镇澶渊,仍署旧职。祟所亲吏为厢虞候,部 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仲 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崇悟,移鞫之, 乃得实状。 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未至,崇 忧懑失据,谓宾佐曰:“苟主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仲甫曰:“皇帝膺运,公首效 节,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 辨矣。”崇如其言。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中彦领.兴元尹 领:兼任 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 当:阻挡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决. 决:判决 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 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 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 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 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5 分)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5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 顺中,郭崇掌亲军,置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 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仲 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崇悟,移鞫之, 乃得实状。 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未至,崇 忧懑失据,谓宾佐曰:“苟主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仲甫曰:“皇帝膺运,公首效 节,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 辨矣。”崇如其言。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 集船数 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舂节宴集日为 乱。属春初,仲甫岀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之。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禽 百余人,尽斩之。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 柳"。太祖问群臣文武兼资者为谁,赵普以仲甫对。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甫曰 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魔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 有死而已。”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 政尚宽简,蜀人安之。八年,加右谏议大夫。时彭州盜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仲甫诱令自 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陈州。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 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8、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故稽其狱 狱:案件 B.第远侦使者 第:但,只管 C.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济:救济 D.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知:主持、掌管 9、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辛仲甫“能吏事”的一项是 ①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 ②请易吏以雪冤愤 ③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④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 ⑤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 ⑥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 余因散去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州士兵兵谋划在长春节宴会之日进行叛乱被仲甫识破,他出城巡视,命人将护城 河中很深的草烧光、拔除,避免贼人隐藏埋伏,叛乱者见其阴谋败露前来自首。 太平兴国初年,辛仲甫担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契丹皇帝请他评价党进是什 么样的人 辛仲甫的回答收到了提升大宋国威的效果。 C.在成都时,辛仲甫关注民生,为政崇尚宽厚简便,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 集船数 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 乱。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之。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禽 百余人,尽斩之。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 柳”。太祖问群臣文武兼资者为谁,赵普以仲甫对。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甫曰: “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 有死而已。”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 政尚宽简,蜀人安之。八年,加右谏议大夫。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仲甫诱令自 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陈州。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 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8、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9、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辛仲甫“能吏事”的一项是 ①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 ②请易吏以雪冤愤 ③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④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 ⑤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 ⑥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 余因散去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州士兵兵谋划在长春节宴会之日进行叛乱被仲甫识破,他出城巡视,命人将护城 河中很深的草烧光、拔除,避免贼人隐藏埋伏,叛乱者见其阴谋败露前来自首。 B.太平兴国初年,辛仲甫担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契丹皇帝请他评价党进是什 么样的人, 辛仲甫的回答收到了提升大宋国威的效果。 C.在成都时,辛仲甫关注民生,为政崇尚宽厚简便,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 A.吏故稽其狱. 狱:案件 B.第.远侦使者 第:但,只管 C.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济:救济 D.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 知:主持、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