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二模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每个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除了著名的“北京人”(约生活于五十万 年前),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等 地,都发现了比“北京人”或早或晚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 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同民族文化起源有直接关系的,是大 约始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文化。迄今为止,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几千 处。地下发掘证明,我国新石器文化的晚期(约相当于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二 千年间),已经发生显著的阶级分化,上层人物拥有远远超过常人的财产,以及 标志身份、权威的器具(如墓葬中精致的玉斧)。这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瓦解, 国家机器开始形成。关于中国的古史,古人一般认为始于“三皇”或“五帝”, 以后是夏、商、周三代。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 夏王朝的存在,虽为许多学者所相信,并有不少人认为传说中禹的儿子启以子继 父,改变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但这些至今未有确切的文 献可供证明。我们只能说,传说中夏王朝的开国,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文化的晚期 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使得前人习惯于把中国的远古社会就看成是一个完 整的实体,并为之虚构出某种政治、文化的中心(“三皇”、“五帝”之说,便 由此产生)。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址, 星罗棋布,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相隔较远、不同 类型的文化,往往有显著的区别,说明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以中原的仰 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米,后者是水 稻: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后者是架设在木桩上、地板高 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出土的陶器,多为彩陶,后者多为黑陶。所以, 仅仅将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显然过于狭窄;应该说,中国文化的起源 是多元的。而且,即使在中国统一以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也始终存在。 但是,在中国早期多元文化相互融汇的过程中,黄河流域的文化显然占了主导地 位 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为了夺取 土地、人口、财富,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发生战争,导致相互兼并和国家机 器的成熟。这个过程,在北方比南方来得剧烈。在中国古代的南方,气候湿热 多山林湖泽,天然物产相当丰富,维持生存也比较容易。因此,发展集中的农业 生产,从事大规模的战争,既没有很迫切的必要性,也没有充分的自然条件。于 是分散的自然群落,便得以在长时期中维持下去。在天然物产缺乏、却便于发展 集中的农业生产的黄土高原和黄淮平原上,更需要把分散的人群凝聚为强大的群 体,以展开生存竞争。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传说中的还是信史记载的上古时代 的大规模战争,如炎帝与黄帝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 等等,多发生于北方。夏姑且不论,商、周作为中国最早的有信史可征的王朝, 都是兴起于黄河流域。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用于维护统治秩序的思 想学说、礼仪制度、文化机构。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商、周的文化(尤其是
河北衡水中学 2013 届高三二模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每个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除了著名的“北京人”(约生活于五十万 年前),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等 地,都发现了比“北京人”或早或晚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 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同民族文化起源有直接关系的,是大 约始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文化。迄今为止,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几千 处。地下发掘证明,我国新石器文化的晚期(约相当于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二 千年间),已经发生显著的阶级分化,上层人物拥有远远超过常人的财产,以及 标志身份、权威的器具(如墓葬中精致的玉斧)。这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瓦解, 国家机器开始形成。关于中国的古史,古人一般认为始于“三皇”或“五帝”, 以后是夏、商、周三代。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 夏王朝的存在,虽为许多学者所相信,并有不少人认为传说中禹的儿子启以子继 父,改变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但这些至今未有确切的文 献可供证明。我们只能说,传说中夏王朝的开国,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文化的晚期。 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使得前人习惯于把中国的远古社会就看成是一个完 整的实体,并为之虚构出某种政治、文化的中心(“三皇”、“五帝”之说,便 由此产生)。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址, 星罗棋布,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相隔较远、不同 类型的文化,往往有显著的区别,说明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以中原的仰 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米,后者是水 稻;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后者是架设在木桩上、地板高 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出土的陶器,多为彩陶,后者多为黑陶。所以, 仅仅将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显然过于狭窄;应该说,中国文化的起源 是多元的。而且,即使在中国统一以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也始终存在。 但是,在中国早期多元文化相互融汇的过程中,黄河流域的文化显然占了主导地 位。 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为了夺取 土地、人口、财富,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发生战争,导致相互兼并和国家机 器的成熟。这个过程,在北方比南方来得剧烈。在中国古代的南方,气候湿热, 多山林湖泽,天然物产相当丰富,维持生存也比较容易。因此,发展集中的农业 生产,从事大规模的战争,既没有很迫切的必要性,也没有充分的自然条件。于 是分散的自然群落,便得以在长时期中维持下去。在天然物产缺乏、却便于发展 集中的农业生产的黄土高原和黄淮平原上,更需要把分散的人群凝聚为强大的群 体,以展开生存竞争。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传说中的还是信史记载的上古时代 的大规模战争,如炎帝与黄帝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 等等,多发生于北方。夏姑且不论,商、周作为中国最早的有信史可征的王朝, 都是兴起于黄河流域。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用于维护统治秩序的思 想学说、礼仪制度、文化机构。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商、周的文化(尤其是
周文化),相比于其他地域的文化要早熟得多;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它们所 发生的影响也更大。 (节选自《中国文学史导论》) 1.下面是有关“新石器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一般认为中国的古史始于“三皇”或“五帝”,然后是夏、商、周三代。 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 B.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文化时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阶级分化,产生了不同 的阶级,上层人物不仅拥有财产,还有象征身份和权威的器具。 C.阶级分化的产生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瓦解,国家机器开始形成。 D.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几千处,他们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 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的发现说明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 类生存 B.夏王朝的存在,至今未有确切的文献可供证明。禹的儿子启以子继父,改变 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也只是传说。 C.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兼并,使得生产力 得到巨大发展。 D.中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属于不同类型的文化,有显著的区别, 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三皇”、“五帝”之说产生的原因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认为远 古社会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一个明确的中心。 B.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但是对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的却是黄 河流域的文化。 C.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因此和民族文化起源完全没有关 系。 D.仰韶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 后者是架设在木桩上、地板高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不如后者先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原创)。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 日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 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 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 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 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 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 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 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
周文化),相比于其他地域的文化要早熟得多;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它们所 发生的影响也更大。 (节选自《中国文学史导论》) 1.下面是有关“新石器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一般认为中国的古史始于“三皇”或“五帝”,然后是夏、商、周三代。 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 B.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文化时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阶级分化,产生了不同 的阶级,上层人物不仅拥有财产,还有象征身份和权威的器具。 C.阶级分化的产生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瓦解,国家机器开始形成。 D.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几千处,他们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 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的发现说明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 类生存。 B.夏王朝的存在,至今未有确切的文献可供证明。禹的儿子启以子继父,改变 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也只是传说。 C.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兼并,使得生产力 得到巨大发展。 D.中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属于不同类型的文化,有显著的区别, 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三皇”、“五帝”之说产生的原因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认为远 古社会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一个明确的中心。 B.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但是对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的却是黄 河流域的文化。 C.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因此和民族文化起源完全没有关 系。 D.仰韶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 后者是架设在木桩上、地板高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不如后者先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原创)。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 日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 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 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 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 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 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 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 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
军乱,我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 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 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 优赏之。”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 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世忠独撄桧怒。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 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 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 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 士 《宋史·韩 世忠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年鸷勇绝人 绝:超过 B.第优赏之 第:只管 C.厥功不细 厥:他的 D.金人惊溃,相蹈藉蹈藉:踩踏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韩世忠“忠勇”的一组是( ①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 ②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 ③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 ④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 ⑤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世忠独撄桧怒 ⑥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 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世忠早年勇猛过人,占卜的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世忠认为侮辱了自己,而将 其痛打一顿。后来,他凭借勇猛和骑马射箭技艺高超而使自己勇冠三军。 B.世忠不仅武艺髙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金人和刘豫的合兵,沉着镇定 巧用计策,在途中设伏,经过激战几个回合,金兵伤亡惨重。 C.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尤其是同金的作战,整个朝野都给世忠很高的评价,其部下也受到了嘉奖。 D.世忠为官正派,告诫家人不要忘忠。在岳飞蒙冤这一事件上,不肯依附丞相 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世忠这个人还轻财好义,把自己收到的租税分给 了各户百姓。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5分) (2)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89的问题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①,回首看山 家②。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军乱,我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 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 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 优赏之。” 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 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世忠独撄桧怒。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 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 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 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 士。 《宋史·韩 世忠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年鸷勇绝人 绝:超过 B. 第优赏之 第:只管 C. 厥功不细 厥:他的 D. 金人惊溃,相蹈藉 蹈藉:踩踏 5.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韩世忠“忠勇”的一组是( ) ①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 ②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 ③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 ④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 ⑤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世忠独撄桧怒 ⑥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世忠早年勇猛过人,占卜的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世忠认为侮辱了自己,而将 其痛打一顿。后来,他凭借勇猛和骑马射箭技艺高超而使自己勇冠三军。 B.世忠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金人和刘豫的合兵,沉着镇定, 巧用计策,在途中设伏,经过激战几个回合,金兵伤亡惨重。 C. 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尤其是同金的作战,整个朝野都给世忠很高的评价,其部下也受到了嘉奖。 D.世忠为官正派,告诫家人不要忘忠。在岳飞蒙冤这一事件上,不肯依附丞相 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世忠这个人还轻财好义,把自己收到的租税分给 了各户百姓。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5 分) (2)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 8~9 的问题。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①,回首看山 家②。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①云沙:云海。②山家:山那边 8.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5分) 9.简要说说曲中“眠”“戏”二字的作用。全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2)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3)驾一叶之扁舟,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师者,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做客 游睿 左青青坐在山头一块大石头上,一阵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 今天放学后,左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左青青可以不 砍柴。早上起床后,奶奶给她煮了碗荷包蛋,然后绽开核桃壳一样的脸笑着对左 青青说,青青啊,今天你就满十岁了。奶奶站起身,一只手扶着腰,另一只手擦 拭了一下眼角说,一晃啊,就十年 十岁的左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左青青甚至怀疑自己是个孤儿。左青青生下来 不久,爸爸和妈妈就外出打工。除了不断寄回家的汇款单外,几年来左青青只和 妈妈通过几次电话。妈妈的声音很圆润,但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 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 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说不出为什么,今天左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整整一天她的脑子里全是照片上爸 爸妈妈的笑容。左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 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此刻,左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 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 不会听见呢?左青青站了起来,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 快左青青就听见对面的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左青青有些高兴了 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左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左青青 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地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 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 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左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 哭了
①云沙:云海。②山家:山那边。 8.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5 分) 9.简要说说曲中“眠”“戏”二字的作用。全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2) ,水击三千里, , 去以六月息者也。 (3)驾一叶之扁舟, 。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师者, 。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做客 游睿 左青青坐在山头一块大石头上,一阵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 脸。 今天放学后,左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左青青可以不 砍柴。早上起床后,奶奶给她煮了碗荷包蛋,然后绽开核桃壳一样的脸笑着对左 青青说,青青啊,今天你就满十岁了。奶奶站起身,一只手扶着腰,另一只手擦 拭了一下眼角说,一晃啊,就十年。 十岁的左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左青青甚至怀疑自己是个孤儿。左青青生下来 不久,爸爸和妈妈就外出打工。除了不断寄回家的汇款单外,几年来左青青只和 妈妈通过几次电话。妈妈的声音很圆润,但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 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 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说不出为什么,今天左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整整一天她的脑子里全是照片上爸 爸妈妈的笑容。左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 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此刻,左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 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 不会听见呢?左青青站了起来,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 快左青青就听见对面的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左青青有些高兴了, 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左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左青青 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地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 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 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左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 哭了
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左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喊声。她扭过头 来,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左青青一样,好 几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 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悠长 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出来一个背着包、扛 着摄像机的叔叔。左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左青青看见这个 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 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知道你 们都想自己的父母了。我可以帮你们把一些愿望带给他们。 真的吗?怎么帮我们?左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 眼镜叔叔指了指摄像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 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就能在远方看见了。 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眼镜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接着他将摄像机固定在一个架子上,然后 说,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父母就在你面前,说想对他 们说的话。 第一个伙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 第二个伙伴说,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一百分。 第三个伙伴说,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左青青。眼镜叔叔把镜头对着左 青青,示意她说话。左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 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小朋友,别怕,你就想着眼前就是你爸爸妈妈,见到他们,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眼镜叔叔引导她说。 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左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 像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左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2011年中国年度小小说》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一阵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这里的景物描写衬 托了左青青此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B.“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这一句表明了左青青不懂事,不像其他 的小孩那样,能体谅父母的艰辛 C.“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这一句是动作描写,就是为表现眼镜叔叔 对左青青的深切同情和怜惜 D.这篇小说由小孩们上山喊爸妈和小孩对爸妈说话两个主要情节构成,情节虽 然简单,但含意却很深刻,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E.故事发生在左青青的十年的成长过程中,这样写能使内容更集中。而中间的 插叙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2)小说为什么要安排同学们和左青青一起上山喊爸爸妈妈?(6分)
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左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喊声。她扭过头 来,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左青青一样,好 几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 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悠长。 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出来一个背着包、扛 着摄像机的叔叔。左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左青青看见这个 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 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知道你 们都想自己的父母了。我可以帮你们把一些愿望带给他们。 真的吗?怎么帮我们?左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 眼镜叔叔指了指摄像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 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就能在远方看见了。 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眼镜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接着他将摄像机固定在一个架子上,然后 说,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父母就在你面前,说想对他 们说的话。 第一个伙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 第二个伙伴说,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一百分。 第三个伙伴说,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左青青。眼镜叔叔把镜头对着左 青青,示意她说话。左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 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小朋友,别怕,你就想着眼前就是你爸爸妈妈,见到他们,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眼镜叔叔引导她说。 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左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 像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左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2011 年中国年度小小说》)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一阵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这里的景物描写衬 托了左青青此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B.“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这一句表明了左青青不懂事,不像其他 的小孩那样,能体谅父母的艰辛。 C.“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这一句是动作描写,就是为表现眼镜叔叔 对左青青的深切同情和怜惜。 D.这篇小说由小孩们上山喊爸妈和小孩对爸妈说话两个主要情节构成,情节虽 然简单,但含意却很深刻,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E.故事发生在左青青的十年的成长过程中,这样写能使内容更集中。而中间的 插叙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2)小说为什么要安排同学们和左青青一起上山喊爸爸妈妈?(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