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79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每个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批评家需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 华东师范大学杨扬 汪曾祺先生曾说:文学评论就像是湖中的倒影,它不是树本身,但有时却比树还 清新、美丽。这是汪曾祺从自己的创作经验中体会到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文学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庸,但也不是与创作格格不入的玄谈。李健吾与巴金, 位是评论家,一位是小说家。当年因为李健吾尖刻的批评,引来巴金的不快,即 便是这样,他们两位在私下的言谈之中,还是彼此尊重,尤其是巴金对李健吾的 艺术感觉持肯定态度。而李健吾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优 势不仅在于批评感觉的敏锐,还在于对文学艺术有一种真正的鉴赏力,他是真懂 艺术。 由此,联想到眼下对文学批评的一些议论。好像1990年起就有批评缺席这样的 说法,这些尖锐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对今天的文学批评成就的全盘抹杀,而是以 种尖锐的方式提出了文学批评在当今社会中遭遇到的问题。我以为在困扰当代文 学批评的诸多因素中,批评家的个人修养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文学批评家首先就是一位在行的艺术鉴赏家,像王国维、鲁迅、梁实秋、李健吾 傅雷、钱钟书、朱光潜等,他们对于一些艺术问题的独到见解,并不是缘于灵机 动的小聪明,或是某种碰巧,而是他们艺术修养长期积累的结果。看看他们对 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熟悉程度,看看他们对于中外艺术的广泛兴趣,这是让很多后 来的批评家都会感到自愧不如的。相比之下,当今的文学批评者并不是才学太多 而是才学严重不足。以文学批评为例,当今的一些批评家关注最多的是小说创作, 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艺术兴趣。事实上,一位批评家如果不对几种艺术门 类有较为浓厚的欣赏兴趣,很难说他对小说评论会有准确的判断力。 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建构,基本的要义也应该是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之中逐渐获 得,而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单靠搬弄一点理论概念名词,或单靠翻阅几本理论书 籍就能解决。对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追求,一些人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理论方 法和概念的机械搬弄上,过一段时间就搬弄一些西式装备,不是“现代性”、就 是“全球化”,好像有了这些进口武器,文学批评的思想性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听到对今天的批评家的最多议论,就是缺乏思想。其实岂止于缺乏思想,而 是缺乏艺术修养。在一些人眼里,文学批评似乎越尖锐越好,而对尖锐的理解也 是流于表象,变成了文字上的尖酸刻薄,毫无艺术性可言。其实文学批评的创新 并不是这样的。周作人曾经将文学批评形容为“自己的园地”,意思是说文学批 评是一种老老实实的工作,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批评家在批评别人的同时,也 需要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文学批评不仅是对作家作品的批评,也应该含有批评 家自我批评的成分 (2011年6月《文汇报》) 1.下列关于“文学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与文学评论就像是湖边的树与树在湖中的倒影一样,但有时文学批 评比文学作品更清新美丽,这形象地说明了文学批评的不可或缺性
河北衡水中学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 79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每个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批评家需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 华东师范大学 杨扬 汪曾祺先生曾说:文学评论就像是湖中的倒影,它不是树本身,但有时却比树还 清新、美丽。这是汪曾祺从自己的创作经验中体会到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文学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庸,但也不是与创作格格不入的玄谈。李健吾与巴金,一 位是评论家,一位是小说家。当年因为李健吾尖刻的批评,引来巴金的不快,即 便是这样,他们两位在私下的言谈之中,还是彼此尊重,尤其是巴金对李健吾的 艺术感觉持肯定态度。而李健吾作为 20 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优 势不仅在于批评感觉的敏锐,还在于对文学艺术有一种真正的鉴赏力,他是真懂 艺术。 由此,联想到眼下对文学批评的一些议论。好像 1990 年起就有批评缺席这样的 说法,这些尖锐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对今天的文学批评成就的全盘抹杀,而是以一 种尖锐的方式提出了文学批评在当今社会中遭遇到的问题。我以为在困扰当代文 学批评的诸多因素中,批评家的个人修养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文学批评家首先就是一位在行的艺术鉴赏家,像王国维、鲁迅、梁实秋、李健吾、 傅雷、钱钟书、朱光潜等,他们对于一些艺术问题的独到见解,并不是缘于灵机 一动的小聪明,或是某种碰巧,而是他们艺术修养长期积累的结果。看看他们对 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熟悉程度,看看他们对于中外艺术的广泛兴趣,这是让很多后 来的批评家都会感到自愧不如的。相比之下,当今的文学批评者并不是才学太多, 而是才学严重不足。以文学批评为例,当今的一些批评家关注最多的是小说创作, 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艺术兴趣。事实上,一位批评家如果不对几种艺术门 类有较为浓厚的欣赏兴趣,很难说他对小说评论会有准确的判断力。 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建构,基本的要义也应该是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之中逐渐获 得,而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单靠搬弄一点理论概念名词,或单靠翻阅几本理论书 籍就能解决。对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追求,一些人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理论方 法和概念的机械搬弄上,过一段时间就搬弄一些西式装备,不是“现代性”、就 是“全球化”,好像有了这些进口武器,文学批评的思想性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听到对今天的批评家的最多议论,就是缺乏思想。其实岂止于缺乏思想,而 是缺乏艺术修养。在一些人眼里,文学批评似乎越尖锐越好,而对尖锐的理解也 是流于表象,变成了文字上的尖酸刻薄,毫无艺术性可言。其实文学批评的创新 并不是这样的。周作人曾经将文学批评形容为“自己的园地”,意思是说文学批 评是一种老老实实的工作,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批评家在批评别人的同时,也 需要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文学批评不仅是对作家作品的批评,也应该含有批评 家自我批评的成分。 (2011 年 6 月《文汇报》) 1.下列关于“文学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与文学评论就像是湖边的树与树在湖中的倒影一样,但有时文学批 评比文学作品更清新美丽,这形象地说明了文学批评的不可或缺性
B.通过批评家李健吾与巴金的交往,我们看到文学批评既不能成为创作的附属 品,也不能脱离文学创作进行空谈。 C.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建构是在受到艺术修养熏陶的同时,并在老老实实的工 作和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形成的。 D.文学批评的对象有二:一是文学作品本身,二是文学创作者。所以文学创作 者本人也应该进行自我批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家应该是一位在行的艺术鉴赏家,在长期艺术修养积累过程中,形 成了对艺术问题独到的见解。 B.如果一位批评家对几种艺术门类有较浓厚的欣赏兴趣,那么他对小说评论就 可能会有准确的判断力,因而他本人的文学创作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C.艺术修养不仅使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建构获得了基本的要义,而且也影响着 文学批评家的水平。 D.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批评缺席的说法,这意味着当时的文学批评遇到了严 重的问题,但也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当时的文学批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没有了文学批评,文 学创作也难以得到提升。 B.当代文学批评在当今社会中遭遇到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这都是由批评家的 个人修养造成的。 C.深刻而又有思想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创作者极大的鼓励与安慰 D.因为当今的一些文学批评过于追求语言的尖酸刻薄,对思想性的追求又停留 在理论方法和概念的机械搬弄上,所以这样的批评家还是缺乏艺术修养、缺乏思 想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重新认识宋代历史 邓小南 ①钱钟书曾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 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要说到宋代。”宋代的历 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比如说,中国主要朝代 的创业君主中,真正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只有赵匡胤。然而,赵宋王朝偏偏以对外 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赵宋朝廷倾向于务实,却造就了许多或严谨或浪漫、 多才多艺、长于思辨的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当时政治局面的特性,有学者批评为 君主专制独裁,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②如果把北宋的疆域与自然地理区域叠压到一起,我们会看到,其疆域与东部季 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东部季风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带,西北干旱区则是游牧民族 较为活跃的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如果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那 么农耕民族想把统治触角延伸到草原地区、游牧地区不很容易,反之亦然。 ③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 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但美国学者费 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 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 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被马克思称为“预告 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
B.通过批评家李健吾与巴金的交往,我们看到文学批评既不能成为创作的附属 品,也不能脱离文学创作进行空谈。 C.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建构是在受到艺术修养熏陶的同时,并在老老实实的工 作和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形成的。 D.文学批评的对象有二:一是文学作品本身,二是文学创作者。所以文学创作 者本人也应该进行自我批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学批评家应该是一位在行的艺术鉴赏家,在长期艺术修养积累过程中,形 成了对艺术问题独到的见解。 B.如果一位批评家对几种艺术门类有较浓厚的欣赏兴趣,那么他对小说评论就 可能会有准确的判断力,因而他本人的文学创作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C.艺术修养不仅使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建构获得了基本的要义,而且也影响着 文学批评家的水平。 D.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了批评缺席的说法,这意味着当时的文学批评遇到了严 重的问题,但也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当时的文学批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没有了文学批评,文 学创作也难以得到提升。 B.当代文学批评在当今社会中遭遇到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这都是由批评家的 个人修养造成的。 C.深刻而又有思想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创作者极大的鼓励与安慰。 D.因为当今的一些文学批评过于追求语言的尖酸刻薄,对思想性的追求又停留 在理论方法和概念的机械搬弄上,所以这样的批评家还是缺乏艺术修养、缺乏思 想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重新认识宋代历史 邓小南 ①钱钟书曾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 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要说到宋代。”宋代的历 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比如说,中国主要朝代 的创业君主中,真正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只有赵匡胤。然而,赵宋王朝偏偏以对外 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赵宋朝廷倾向于务实,却造就了许多或严谨或浪漫、 多才多艺、长于思辨的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当时政治局面的特性,有学者批评为 君主专制独裁,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②如果把北宋的疆域与自然地理区域叠压到一起,我们会看到,其疆域与东部季 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东部季风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带,西北干旱区则是游牧民族 较为活跃的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如果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那 么农耕民族想把统治触角延伸到草原地区、游牧地区不很容易,反之亦然。 ③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 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但美国学者费 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 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 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被马克思称为“预告 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
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美国学者都若贝谈到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 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铁产量的2.5倍到5倍。世界 最早的纸币一一交子,是在北宋出现的 ④五代八姓十四君,一共只维持了53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一般人大概觉得这 只是短命的第六代而已。但是这个王朝稳定了下来,法宝就是“防弊政”,其核 心精神是防微杜渐。宋代科举考试发展出弥封、誊录等技术操作办法,使得主考 官员即使有心照顾,也难以操作。 ⑤自古认为务农才是“本”,宋人却提出士农工商皆本业。11世纪前期,非农 业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税。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在上层精英和民 众集团之间,出现了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就是商人。他们不仅促进都市商业的 繁荣,还使商业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⑥宋代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背景,即便是艰难谋生的下层百姓,也要每日 积攒一两文钱,让儿子将来有机会入学。欧阳修4岁丧父,买不起纸笔,拿芦苇 秆在地上画着学字。范仲淹也是断齑画粥,坚持学业。宋代的书院是对官学的补 充,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在宋代,科 举落第者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众事务。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 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⑦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 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开封海纳百川,城内有各 种宗教活动场所。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曲艺表演等市井文化,在瓦舍、勾栏中 展现雏形 ⑧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唐到宋经历着一个重 要的社会变迁过程。如果予以比较简洁、明确的概括,或许可以归纳为平民化、 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 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 段 (2011年9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4.第三段中谈到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以下不能证明这一观 点的一项( A.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在中国的文献中査考任何- 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其主焦点往往在宋代。 B.“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 播期都是在宋代 C.对于当时宋朝的政治局面的特性,有人认为是君主专制独裁,也有人认为是 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D.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 铁产量的2.5倍到5倍。 5.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钱钟书认为,在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等方面都要说到宋代,要充分认识和 正确对待宋代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 B.北宋的疆域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意在强调北宋和西北干旱区游牧 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都无法将统治触角延升到对方区域。 C.宋代的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下层百姓的儿子也有机会入学,而宋代 的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是官学的补充
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美国学者都若贝谈到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 在 7.5 万吨到 15 万吨之间,相当于 1640 年英国铁产量的 2.5 倍到 5 倍。世界 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北宋出现的。 ④五代八姓十四君,一共只维持了 53 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一般人大概觉得这 只是短命的第六代而已。但是这个王朝稳定了下来,法宝就是“防弊政”,其核 心精神是防微杜渐。宋代科举考试发展出弥封、誊录等技术操作办法,使得主考 官员即使有心照顾,也难以操作。 ⑤自古认为务农才是“本”,宋人却提出士农工商皆本业。11 世纪前期,非农 业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税。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在上层精英和民 众集团之间,出现了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就是商人。他们不仅促进都市商业的 繁荣,还使商业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⑥宋代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背景,即便是艰难谋生的下层百姓,也要每日 积攒一两文钱,让儿子将来有机会入学。欧阳修 4 岁丧父,买不起纸笔,拿芦苇 秆在地上画着学字。范仲淹也是断齑画粥,坚持学业。宋代的书院是对官学的补 充,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在宋代,科 举落第者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众事务。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 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⑦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 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开封海纳百川,城内有各 种宗教活动场所。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曲艺表演等市井文化,在瓦舍、勾栏中 展现雏形。 ⑧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唐到宋经历着一个重 要的社会变迁过程。如果予以比较简洁、明确的概括,或许可以归纳为平民化、 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 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 段。 (2011 年 9 月 26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4.第三段中谈到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以下不能证明这一观 点的一项( ) A.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 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其主焦点往往在宋代。 B.“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 播期都是在宋代。 C.对于当时宋朝的政治局面的特性,有人认为是君主专制独裁,也有人认为是 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D.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在 7.5 万吨到 15 万吨之间,相当于 1640 年英国 铁产量的 2.5 倍到 5 倍。 5.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钱钟书认为,在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等方面都要说到宋代,要充分认识和 正确对待宋代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 B.北宋的疆域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意在强调北宋和西北干旱区游牧 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都无法将统治触角延升到对方区域。 C.宋代的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下层百姓的儿子也有机会入学,而宋代 的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是官学的补充
D.作者认为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时期,但在科技以及人类文明发展方面贡献巨 大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宋王朝以对外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这是因为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开国 皇帝赵匡胤在朝廷事务中倾向于务实 B.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 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 C.宋代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 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D.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宋代商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他们不仅促进了都 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 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 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 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 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 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 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 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 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 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 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①释菜(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 师的一种典礼),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 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 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 《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 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 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 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全文节选) ①释菜(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7.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师宿儒耻出其下 耻:以……为耻 B.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举:考中 C.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 资:资助
D.作者认为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时期,但在科技以及人类文明发展方面贡献巨 大。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宋王朝以对外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这是因为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开国 皇帝赵匡胤在朝廷事务中倾向于务实。 B.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 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 C.宋代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 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D.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宋代商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他们不仅促进了都 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9 分)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 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 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 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 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 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 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 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 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 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 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①释菜(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 师的一种典礼),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 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 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 《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 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 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 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全文节选) ①释菜(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7.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老师宿儒耻出其下 耻:以……为耻 B.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举:考中 C.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 资:资助
D.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特:只是 8.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孔颖达“博学”和“忠直”的一组是(3分) A.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B.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 C.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D.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颖达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老 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 以幸免。 B.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体 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这样主要是为了 表现他思维缜密、知识广博。 C.太宗听了孔颖达的解释和讽谏以后,认为孔颖达博涉经书,学问渊博,特别是 孔颖达忠正的讽谏精神很值得称许。于是授予他国子司业官职 D.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中 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5分) (2)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14题(11分)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 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 还海道,愿谢公①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谢公:即谢安,东晋名士、宰相,早年曾隐居东山。据《晋书·谢安传》 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 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 11.“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 达作用。(5分) 12.请简要概括词的下片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6分) (三)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原创) (1) ,拔剑四顾心茫然。 (2)布衾多年冷似铁, (3)纷纷暮雪下辕门, (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苍
D.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特:只是 8.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孔颖达“博学”和“忠直”的一组是(3 分) A.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B. 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 C. 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D. 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颖达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老 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 以幸免。 B.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体 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这样主要是为了 表现他思维缜密、知识广博。 C.太宗听了孔颖达的解释和讽谏以后,认为孔颖达博涉经书,学问渊博,特别是 孔颖达忠正的讽谏精神很值得称许。于是授予他国子司业官职。 D.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中 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5分) (2)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13—14 题(11 分)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 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 还海道,愿谢公①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谢公:即谢安,东晋名士、宰相,早年曾隐居东山。据《晋书•谢安传》 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 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 11.“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 达作用。(5 分) 12.请简要概括词的下片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6 分) (三)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原创) ⑴ ,拔剑四顾心茫然。 ⑵ 布衾多年冷似铁, 。 ⑶ 纷纷暮雪下辕门, 。 ⑷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