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出题人:酒月华杨丽华 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代的印章(节选 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 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 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 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 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 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 “软(da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软侯卒于吕 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206年)仅20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 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以 上的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 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 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 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 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 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 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 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 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 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 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 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 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 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凤)、玄武(龟),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二边或三 边的,统称四灵印 1、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汉初官印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 B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 C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迴异的排法。 D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 2、下面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A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排布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 B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与小篆齐名的汉字六书之 C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 D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河北省衡水市 2015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出题人: 酒月华 杨丽华 一、 现代文阅读(18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代的印章(节选) 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 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 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 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 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 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972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 “轪(dà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轪侯卒于吕 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 206 年)仅 20 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 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以 上的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 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 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 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 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 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 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 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 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 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 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 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 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 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凤)、玄武(龟),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二边或三 边的,统称四灵印。 1、 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汉初官印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 B 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 C 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 D 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 2、下面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 A 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排布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 B 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与小篆齐名的汉字六书之 一。 C 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 D 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B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 C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 D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重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宝藏与沉渣并存的山峦,是一条清泉与浊流同注的河流。即 便我们对传统文化深怀敬意,对民族精神一往情深,也不能把传统文化不加区分 地引入到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来。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我们要设定一个分流与 导向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将正向的精神输入到我们今天的生活,而将反向的内容 留给过去的岁月…… 在日趋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人们不仅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而 且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发生了相斥性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传 统文化资源借鉴之前,首先面临价值甄别及其重构问题。在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 过程中就面临着如何对古代文化经典进行现代性转化的问题。中国悠久丰富的传 统文化并不是文化力量的直接对等物,它就像蕴藏在地下的丰富矿藏,如果不经 过人工的开采、加工,永远都不可能转化成推进历史列车的动力,不可能“兑现 它的内在能量。因此,特定的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实现它的现代价 值 传统戏曲《赵氏孤儿》原作中贯穿“血亲至上”的传统道德,这曾经是推进全剧 情节发展的重要叙事动力。与此相一致的还有一种“冤冤相报”的复仇伦理。现 在,如果我们在电影中也沿袭这种“你杀了我全家,我也要杀你全家”的杀戮逻 辑,就等于把我们置于古代封建社会,以一种豺狼的方式对待豺狼。现在尽管我们 还是在影片《赵氏孤儿》中看到赵孤最后拿起了刀剑,可是他的行为动机并不是 建立在“世袭的仇恨”上,而是建立在他对父亲的至爱上。这样便校正了传统戏 曲的价值取向。 与此相关的是影片《孔子》,作者在力图还原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形象时,表现了孔 子向往的社会理想所具有的正向历史价值。客观地讲,孔子期望诸流和鸣的大同 世界,这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影片开始时,一个少女被巨大的石门封闭在墓穴 里,惊恐的尖叫与隆隆落地的大门展示出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而此时的孔子站 在了这种野蛮的殉葬制度的对立面。他坚决主张废黜残酷的殉葬制度,代表的文 化精神在当时无疑是一种与整个体制相对抗的进步力量。其实,孔子所向往的 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就是再美好,也只是在向一个古代的理想社会致敬。我 们真正被影片中的孔子所感动是从他踏上风雪交加的周游列国之路开始的。孔子 的这种行为代表的是他对自我人生价值的一种抉择,也是其社会责任的一种历史 担当。影片《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是从历史主义的维度上确立的,对中 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是从人格精神的建构意义上展开的。 尽管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式并不一致,但是在文 化取向上应当恪守相同的价值观。我们有些影片把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的节日 表现成一个杀戮之日。在这个节日里满城刀光,遍地鲜血,所有的鲜花都被践踏, 人像蝼蚁一样被残杀。还有些影片把传统的中医演变成最为残忍的酷刑,它比任 何刑具都有效,能够在顷刻间摧毁人钢铁般的意志,这种在商业逻辑主导下对我 们传统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开采”显然都不值得提倡 4.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原因的一项是()
A 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B 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 C 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 D 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重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宝藏与沉渣并存的山峦,是一条清泉与浊流同注的河流。即 便我们对传统文化深怀敬意,对民族精神一往情深,也不能把传统文化不加区分 地引入到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来。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我们要设定一个分流与 导向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将正向的精神输入到我们今天的生活,而将反向的内容 留给过去的岁月…… 在日趋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人们不仅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而 且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发生了相斥性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传 统文化资源借鉴之前,首先面临价值甄别及其重构问题。在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 过程中就面临着如何对古代文化经典进行现代性转化的问题。中国悠久丰富的传 统文化并不是文化力量的直接对等物,它就像蕴藏在地下的丰富矿藏,如果不经 过人工的开采、加工,永远都不可能转化成推进历史列车的动力,不可能“兑现” 它的内在能量。因此,特定的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实现它的现代价 值。 传统戏曲《赵氏孤儿》原作中贯穿“血亲至上”的传统道德,这曾经是推进全剧 情节发展的重要叙事动力。与此相一致的还有一种“冤冤相报”的复仇伦理。现 在,如果我们在电影中也沿袭这种“你杀了我全家,我也要杀你全家”的杀戮逻 辑,就等于把我们置于古代封建社会,以一种豺狼的方式对待豺狼。现在尽管我们 还是在影片《赵氏孤儿》中看到赵孤最后拿起了刀剑,可是他的行为动机并不是 建立在“世袭的仇恨”上,而是建立在他对父亲的至爱上。这样便校正了传统戏 曲的价值取向。 与此相关的是影片《孔子》,作者在力图还原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形象时,表现了孔 子向往的社会理想所具有的正向历史价值。客观地讲,孔子期望诸流和鸣的大同 世界,这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影片开始时,一个少女被巨大的石门封闭在墓穴 里,惊恐的尖叫与隆隆落地的大门展示出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而此时的孔子站 在了这种野蛮的殉葬制度的对立面。他坚决主张废黜残酷的殉葬制度,代表的文 化精神在当时无疑是一种与整个体制相对抗的进步力量。其实,孔子所向往的 “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就是再美好,也只是在向一个古代的理想社会致敬。我 们真正被影片中的孔子所感动是从他踏上风雪交加的周游列国之路开始的。孔子 的这种行为代表的是他对自我人生价值的一种抉择,也是其社会责任的一种历史 担当。影片《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是从历史主义的维度上确立的,对中 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是从人格精神的建构意义上展开的。 尽管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式并不一致,但是在文 化取向上应当恪守相同的价值观。我们有些影片把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的节日, 表现成一个杀戮之日。在这个节日里满城刀光,遍地鲜血,所有的鲜花都被践踏, 人像蝼蚁一样被残杀。还有些影片把传统的中医演变成最为残忍的酷刑,它比任 何刑具都有效,能够在顷刻间摧毁人钢铁般的意志,这种在商业逻辑主导下对我 们传统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开采”显然都不值得提倡。 4.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原因的一项是( )
A.用今天的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宝藏又有沉渣,呈现精华与糟粕并存的 状态 B.我们对传统文化深怀敬意,对民族精神一往情深,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今天的现 实生活。 C.日趋多元化的现实文化语境中,人们对历史、对传统文化认同发生了相斥性的 选择 D.传统文化虽然悠久丰富,但如果不经过甄别重构,不可能转化成推动历史前进 的动力。 5.下列关于《赵氏孤儿》和《孔子》对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理解,不正确的 项是() A.现代影片《赵氏孤儿》并没有沿袭传统戏曲中“血亲至上”的道德理念和“冤 冤相报”的复仇伦理,体现了转化中对传统文化糟粕的剔除 B.影片《孔子》力图还原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形象,表现了孔子废黜残酷殉葬制度 的主张,肯定了传统文化精神正向历史价值转化的文化趋势。 C.孔子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力量,但他所向往的“天下归 仁”的社会理想却是一种反向的历史价值,是应当被我们抛弃的 D.影片《孔子》表现孔子冒着风雪踏上周游列国之路,试图从人格精神的建构意 义上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这是重构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一次尝试。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现代化转化的问 题,在这方面,影片《赵氏孤儿》和《孔子》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B.影片《赵氏孤儿》将赵孤的复仇行为阐释为对父亲的至爱,传达出影片制作 人在借鉴这一传统文化资源时,考虑到了对其进行价值甄别的问题。 C.尽管不同的艺术领域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并不一致,但是都应该 恪守相同的价值观,这是文化产业现代化重构中应坚守的原则 D.当前一些影片中对传统文化的肆意发挥与扭曲,是典型的商业逻辑主导思维。 艺术领域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时,必须有社会责任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令狐整,字延保,敦煌人也。整幼聪敏,沈深有识量。刺史魏东阳王元荣辟整为 主簿,加荡寇将军。荣器整德望,尝谓僚属曰:“令狐延保,西州令望,方成重 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絷维?”顷之,孝武西迁,河右扰乱。荣仗整防扦,州境获 宁。及邓彦窃据瓜州,拒不受代,整与开府张穆等密应使者申徽,执彦送京师。 寻而城人张保又杀刺史成庆,与凉州剌史宇文仲和构逆,规据河西。初,保等将 图为乱,虑整守义不从,既杀成庆,因欲及整。然人之望,复恐其下叛之,遂不 敢害。虽外加礼敬,内甚忌整。整亦伪若亲附,而密欲图之。阴令所亲说保曰: “郡与仲和结为唇齿,令东军渐逼凉州,彼势孤危,恐不能敌。宜分遣锐师,星 夜救援。二州合势,则东军可图。然后保境息人,计之上者。”保然之,而未知 所任。整又令说保曰:“历观成败,在于任使,所择不善,旋致倾危。令狐延保 兼资文武,才堪统御,若使为将,蔑不济矣。”保纳其计,且以整父兄等并在城 中,弗之疑也,遂令整行。整至玉门郡,召集豪杰,说保罪逆,驰还袭之。州人 素服整威名,并弃保来附。保遂奔吐谷浑。具以状闻。征整赴阙,授寿昌郡守, 封襄武县男。整以国难未宁,常愿举宗效力,遂率乡亲二千余人入朝,随军征讨
A.用今天的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宝藏又有沉渣,呈现精华与糟粕并存的 状态。 B.我们对传统文化深怀敬意,对民族精神一往情深,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今天的现 实生活。 C.日趋多元化的现实文化语境中,人们对历史、对传统文化认同发生了相斥性的 选择。 D.传统文化虽然悠久丰富,但如果不经过甄别重构,不可能转化成推动历史前进 的动力。 5.下列关于《赵氏孤儿》和《孔子》对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现代影片《赵氏孤儿》并没有沿袭传统戏曲中“血亲至上”的道德理念和“冤 冤相报”的复仇伦理,体现了转化中对传统文化糟粕的剔除。 B.影片《孔子》力图还原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形象,表现了孔子废黜残酷殉葬制度 的主张,肯定了传统文化精神正向历史价值转化的文化趋势。 C.孔子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力量,但他所向往的“天下归 仁”的社会理想却是一种反向的历史价值,是应当被我们抛弃的。 D.影片《孔子》表现孔子冒着风雪踏上周游列国之路,试图从人格精神的建构意 义上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这是重构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一次尝试。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现代化转化的问 题,在这方面,影片《赵氏孤儿》和《孔子》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B. 影片《赵氏孤儿》将赵孤的复仇行为阐释为对父亲的至爱,传达出影片制作 人在借鉴这一传统文化资源时,考虑到了对其进行价值甄别的问题。 C. 尽管不同的艺术领域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并不一致,但是都应该 恪守相同的价值观,这是文化产业现代化重构中应坚守的原则。 D. 当前一些影片中对传统文化的肆意发挥与扭曲,是典型的商业逻辑主导思维。 艺术领域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时,必须有社会责任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7 题。 令狐整,字延保,敦煌人也。整幼聪敏,沈深有识量。刺史魏东阳王元荣辟整为 主簿,加荡寇将军。荣器整德望,尝谓僚属曰:“令狐延保,西州令望,方成重 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絷维?”顷之,孝武西迁,河右扰乱。荣仗整防扞,州境获 宁。及邓彦窃据瓜州,拒不受代,整与开府张穆等密应使者申徽,执彦送京师。 寻而城人张保又杀刺史成庆,与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构逆,规据河西。初,保等将 图为乱,虑整守义不从,既杀成庆,因欲及整。然人之望,复恐其下叛之,遂不 敢害。虽外加礼敬,内甚忌整。整亦伪若亲附,而密欲图之。阴令所亲说保曰: “郡与仲和结为唇齿,令东军渐逼凉州,彼势孤危,恐不能敌。宜分遣锐师,星 夜救援。二州合势,则东军可图。然后保境息人,计之上者。”保然之,而未知 所任。整又令说保曰:“历观成败,在于任使,所择不善,旋致倾危。令狐延保 兼资文武,才堪统御,若使为将,蔑不济矣。”保纳其计,且以整父兄等并在城 中,弗之疑也,遂令整行。整至玉门郡,召集豪杰,说保罪逆,驰还袭之。州人 素服整威名,并弃保来附。保遂奔吐谷浑。具以状闻。征整赴阙,授寿昌郡守, 封襄武县男。整以国难未宁,常愿举宗效力,遂率乡亲二千余人入朝,随军征讨
整善于抚驭,躬同丰约,是以士众并忘羁旅,尽其力用。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加侍中。周孝闵帝践阼,拜司宪中大夫,处法平允,为当时所称。进 爵彭城县公。整雅识情伪,尤明政术,恭谨廉慎,常惧盈满,故历居内外,所在 见称。进位大将军。晋公护之初执政也,欲委整以腹心。整辞不敢当,颇忤其意 护以此疏之。及护诛,附会者咸伏法,而整独保全。时人称其先觉。卒,谥曰襄。 (节选自《北史·令狐整传》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岂州郡之职所可絷维絷:束缚 B、及邓彦窃据瓜州,拒不受代代:接替 C、与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构逆,规据河西规:谋划 D、保然之,而未知所任任:任务 8、下列各句,都是表现令狐整“沈深有识量”的一组是()(3分) ①令狐延保,西州令望②整与开府张穆等密应使者申徽,执彦送京师 ③然人之望,复恐其下叛之④召集豪杰,说保罪逆,驰还袭之 ⑤恭谨廉慎,常惧盈满⑥处法平允,为当时所称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荣非常器重令狐整的德行威望,委以重任。后来,元荣就是依靠令狐整打 击乱贼,州县境内获得安宁 B、令狐整足智多谋,在朝廷出现危机时他能运用计谋,平定了邓彦和张保的叛 乱,由于功劳较大,受到朝廷的嘉奖。 C、令狐整以国事为重,曾带领同乡和亲族两千余人随军征讨敌人,他统率军队 时能和士兵同甘共苦,士兵都愿意为他效力 D、令狐整有识人之明,没有接受当时的执政者晋公护的重用,后来在晋公护获 罪被杀的时候避免了受到他的连累,而保全了晚节和性命。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10分) (1)初,保等将图为乱,虑整守义不从,既杀成庆,因欲及整 (2)整辞不敢当,颇忤其意,护以此疏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 海上吊吴野人墓【清】于震 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 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 【注】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朝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 卒后葬于海滨 11.这首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6分) 12.后两联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十则) (2)宫中府中,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 商隐《锦瑟》)
整善于抚驭,躬同丰约,是以士众并忘羁旅,尽其力用。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加侍中。周孝闵帝践阼,拜司宪中大夫,处法平允,为当时所称。进 爵彭城县公。整雅识情伪,尤明政术,恭谨廉慎,常惧盈满,故历居内外,所在 见称。进位大将军。晋公护之初执政也,欲委整以腹心。整辞不敢当,颇忤其意, 护以此疏之。及护诛,附会者咸伏法,而整独保全。时人称其先觉。卒,谥曰襄。 (节选自《北史•令狐整传》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岂州郡之职所可絷维 絷:束缚 B、及邓彦窃据瓜州,拒不受代 代:接替 C、与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构逆,规据河西 规:谋划 D、保然之,而未知所任 任:任务 8、下列各句,都是表现令狐整“沈深有识量”的一组是( )(3 分) ①令狐延保,西州令望 ②整与开府张穆等密应使者申徽,执彦送京师 ③然人之望,复恐其下叛之 ④召集豪杰,说保罪逆,驰还袭之 ⑤恭谨廉慎,常惧盈满 ⑥处法平允,为当时所称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元荣非常器重令狐整的德行威望,委以重任。后来,元荣就是依靠令狐整打 击乱贼,州县境内获得安宁。 B、令狐整足智多谋,在朝廷出现危机时他能运用计谋,平定了邓彦和张保的叛 乱,由于功劳较大,受到朝廷的嘉奖。 C、令狐整以国事为重,曾带领同乡和亲族两千余人随军征讨敌人,他统率军队 时能和士兵同甘共苦,士兵都愿意为他效力。 D、令狐整有识人之明,没有接受当时的执政者晋公护的重用,后来在晋公护获 罪被杀的时候避免了受到他的连累,而保全了晚节和性命。 10.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10 分) (1)初,保等将图为乱,虑整守义不从,既杀成庆,因欲及整。 (2)整辞不敢当,颇忤其意,护以此疏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1~12 题。 海上吊吴野人墓 【清】于震 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 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 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 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 【注】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朝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 卒后葬于海滨。 11.这首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6 分) 12.后两联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5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每空 1 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十则) (2)宫中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 商隐《锦瑟》)
(4)鼎铛玉石,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 房宫赋》) 请考生在第四题中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二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25分,共4小题)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条鱼的狂奔周海亮 ①他的手里提一个沉甸甸的冲击钻,腰间别一个丑陋并陈旧的卷尺。不远处 的长椅上,坐着几个等车的人。那里还有一个空位。他需要一个位子,可是他不 敢走过去。 ②他已经累了一天。他把自己悬挂在接近竣工的楼房外墙,用极度别扭的姿 势把坚硬的混凝土外壳打钻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这是他在城市里糊口的惟 本钱和留下来的全部希望。有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一条离开了河川,在 陆地上奔跑的鱼。他必须不停地狂奔,用汗水濡染身体。他不敢停下来,太阳会 把他烤干。 ③已经疲惫到极致,他的两腿仿佛就要支撑不住他瘦小的身体。他不断变换 着站立的姿势,使自己舒服或者看起来舒服一些。没有用,腿上的每一丝肌肉都 在急速地蹦跳和抽搐。这些微小的抽搐几乎要牵着他,奔向站牌下的那一个空位。 ④姑娘坐在那里,空位在姑娘身边。姑娘的额头洒着几粒赭红色的迷人麻点, 姑娘的眉眼描得细致迷人。姑娘穿着很长的黑色皮靴,很短的黑色皮裙。他看了 姑娘很久。他是用眼的余光看的。城市生活让他习惯了用余光观察所有美好的东 西一一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不动声色。有风,姑娘身上的香味不断飘进他的鼻 子,让他宁静、安逸、幸福和自卑。 ⑤他上了公共汽车,他希望得到一个位子,他果真得到了。是公共汽车的最 后一排,他冲过去,把身体镶在上面。 ⑥香味再一次钻进他的鼻子,轻挠着他,让他打了一个羞愧的喷嚏。他把脑 袋转向窗外,眼睛却盯着姑娘锦缎般光洁的皮肤。当然是用余光,他的余光足以 抚摸和刺透一切。他再一次变得不安起来。他挺了挺身子,坐得笔直 ⑦车厢里越来越拥挤。所有站着的人,都在轻轻摇摆。姑娘倾斜着身子, 只手扶住身边的钢管。姑娘的旁边站着一个男人,身体随着汽车的摇摆,不断碰 触着姑娘。 ⑧他看到姑娘扭过头去,厌恶地看看男人。男人尴尬地笑,做一个无奈的表情。 姑娘没有说话,她小心并艰难地使自己和男人之间闪出一条狭窄的缝隙。汽车突 然猛然摇晃,姑娘的努力顷刻间化为泡影 ⑨于是他站了起来。他对自己的举动迷惑不解。他对姑娘说,这儿有个座位,你 坐。他想他应该说出了这句话,因为他的嘴唇在飞快地抖动。姑娘看看他,表情 懵懂,似乎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只好指指自己让出来的位子,他对自己说,这 儿有个座位,你坐。 ⑩姑娘瞅瞅他,再瞅瞅那个空位,再瞅瞅他。姑娘把头重新扭向窗外。姑娘 没有动,也没有理他。姑娘说,哈。 11)他的表情便僵住了。他感觉自己被当众扒光了衣服,所有人都在细细 研究他身上每一个肮脏的毛孔。他没有坐下。他把脸扭向男人。他对男人说,这 儿有个座位,你坐。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轻轻颤抖。那是哀求的调子,透着无比 的卑微和真诚
(4)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 房宫赋》) 请考生在第四题中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 25 分,共 4 小题)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一条鱼的狂奔 周海亮 ①他的手里提一个沉甸甸的冲击钻,腰间别一个丑陋并陈旧的卷尺。不远处 的长椅上,坐着几个等车的人。那里还有一个空位。他需要一个位子,可是他不 敢走过去。 ②他已经累了一天。他把自己悬挂在接近竣工的楼房外墙,用极度别扭的姿 势把坚硬的混凝土外壳打钻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这是他在城市里糊口的惟 一本钱和留下来的全部希望。有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一条离开了河川,在 陆地上奔跑的鱼。他必须不停地狂奔,用汗水濡染身体。他不敢停下来,太阳会 把他烤干。 ③已经疲惫到极致,他的两腿仿佛就要支撑不住他瘦小的身体。他不断变换 着站立的姿势,使自己舒服或者看起来舒服一些。没有用,腿上的每一丝肌肉都 在急速地蹦跳和抽搐。这些微小的抽搐几乎要牵着他,奔向站牌下的那一个空位。 ④姑娘坐在那里,空位在姑娘身边。姑娘的额头洒着几粒赭红色的迷人麻点。 姑娘的眉眼描得细致迷人。姑娘穿着很长的黑色皮靴,很短的黑色皮裙。他看了 姑娘很久。他是用眼的余光看的。城市生活让他习惯了用余光观察所有美好的东 西——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不动声色。有风,姑娘身上的香味不断飘进他的鼻 子,让他宁静、安逸、幸福和自卑。 ⑤他上了公共汽车,他希望得到一个位子,他果真得到了。是公共汽车的最 后一排,他冲过去,把身体镶在上面。 ⑥香味再一次钻进他的鼻子,轻挠着他,让他打了一个羞愧的喷嚏。他把脑 袋转向窗外,眼睛却盯着姑娘锦缎般光洁的皮肤。当然是用余光,他的余光足以 抚摸和刺透一切。他再一次变得不安起来。他挺了挺身子,坐得笔直。 ⑦车厢里越来越拥挤。所有站着的人,都在轻轻摇摆。姑娘倾斜着身子,一 只手扶住身边的钢管。姑娘的旁边站着一个男人,身体随着汽车的摇摆,不断碰 触着姑娘。 ⑧他看到姑娘扭过头去,厌恶地看看男人。男人尴尬地笑,做一个无奈的表情。 姑娘没有说话,她小心并艰难地使自己和男人之间闪出一条狭窄的缝隙。汽车突 然猛然摇晃,姑娘的努力顷刻间化为泡影。 ⑨于是他站了起来。他对自己的举动迷惑不解。他对姑娘说,这儿有个座位,你 坐。他想他应该说出了这句话,因为他的嘴唇在飞快地抖动。姑娘看看他,表情 懵懂,似乎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只好指指自己让出来的位子,他对自己说,这 儿有个座位,你坐。 ⑩姑娘瞅瞅他,再瞅瞅那个空位,再瞅瞅他。姑娘把头重新扭向窗外。姑娘 没有动,也没有理他。姑娘说,哈。 (11)他的表情便僵住了。他感觉自己被当众扒光了衣服,所有人都在细细 研究他身上每一个肮脏的毛孔。他没有坐下。他把脸扭向男人。他对男人说,这 儿有个座位,你坐。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轻轻颤抖。那是哀求的调子,透着无比 的卑微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