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废除官府对酒的专卖,蜀人因此得以安居乐业。 D.辛仲甫担任陈州知州任职期满后回到朝廷,正碰上蜀地贼寇作乱,朝廷准备让他抱 病前去招抚,由此可见朝廷对他非常信任。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5分) (2)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 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 叹日:“昔清吏受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日:“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土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汘史献等不协 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 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违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 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 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扩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 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 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土,不 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 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闫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毎事多 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日“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 终其身。 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 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铜钱,废除官府对酒的专卖,蜀人因此得以安居乐业。 D.辛仲甫担任陈州知州任职期满后回到朝廷,正碰上蜀地贼寇作乱,朝廷准备让他抱 病前去招抚,由此可见朝廷对他非常信任。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5 分) (2)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5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 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 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协, 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 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违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 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 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扩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 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 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 惮勤苦, 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 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 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 终其身。 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 故吏赙赠者, 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暹按其事实 按:依照 B.蕃人赍金以遗 赍:送物给人 C.暹累迁给事中 累:多次 D.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素:向来,一向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杜暹“清直”的一组是 ①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 ②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 ③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 ④躬自巡检,未尝休懈 ⑤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 ⑥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 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査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 了蕃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岀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跳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 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 使于阗得以安定 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 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 的称赞。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2)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 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 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 珪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 珪避席日:“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 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日:郭何故亡?’日: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日:若子之言, 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暹按.其事实 按:依照 B.蕃人赍.金以遗 赍:送物给人 C.暹累.迁给事中 累:多次 D.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素:向来,一向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杜暹“清直”的一组是 ①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 ②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 ③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 ④躬自巡检,未尝休懈 ⑤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 ⑥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 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 了蕃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跳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 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 使于阗得以安定。 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 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 的称赞。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2)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8 题。 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 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 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珪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 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 “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 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