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19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80年代的民俗学研究,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主要 呈现出两种研究模式:一种是立足事象本位,着眼于民俗事象的历时性钩沉,如 民俗学的单本著作和丛书之名一般是以某种民俗事象为前缀、以“民俗(或风俗、 习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式则往往是“上下千百年,纵横千百里”;另一种 是立足区域本位,着眼于某一政区范围内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著作之名则一般 是以政区单元为前缀、以“民俗(或民俗志、民俗通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 式追求面面俱到、不避琐细。细察之,上述成果基本上是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 物”的观念而进行的文献研究,对于民俗的描述以粗线条勾勒为主,学术贡献有 限,但如果将之置于当时社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来理解,自会发现其价值所 在 始发于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调查热潮,意味着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 书斋,来到田野现场,在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观察民众的具体行为与 口述表达,由此掀开了注重民众主体之文化活用的新篇章。更可贵的是,伴随着 研究方式的转变,在研究目的的设定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特别是在刘铁梁大力 推动的“走向村落”的研究范式中,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以“显微 镜”式的方式观察民众日常生活,就更有利于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心理世界 理解民众的文化创造。 民俗学既然是一门研究生活文化传承的学问,自然就应该关注民众个体 的生活史、生命史以及精神世界,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 纵观21世纪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确努力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其中有两 个学术方向尤其值得关注。 是对“家乡民俗学”的持续深化。“家乡民俗学”似乎最早是由安德 明提出的,并迅速得到了多位民俗学者的呼应。近年来,一部分研究者以自家亲 属为田野调査对象,通过与他们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同处一个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感 同身受,在细描基础上加以学术分析,兼具人文关怀色彩,引起学界广泛注意, 刘铁梁称之为“注重身体感受的民俗学 二是在“礼俗互动”的框架中理解民俗传统,关注在国家进程与地方社 会发展中的民众作为。张士闪将“礼俗互动”视为中国社会的一般性质,提倡将 国家进入乡村的历史过程、乡村对于国家的想象与运用等,纳入民俗学的研究框 架之中,由此开启了许多新的话题,如国家礼仪对于民众心理的潜移默化作用, “礼俗社会”中国家政治与民间自治之间的联合运作机制,礼俗互动逻辑与乡村 公共机制的形成,国家政治与民间“微政治”的并置与连接,等等。 在上述两种研究模式中,无论是在“家乡民俗学”研究中对于民俗主体 与研究主体的相互贴近的尝试,还是“礼俗互动”研究对于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 的拓展,都暗含着对于“民俗”的更加宽泛的理解,以及对于民俗主体一一民众 的心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努力贴近。为此,上述两种研究模式都注意将国家历史 进程、地方社会发展与民众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纳入研究视野,但其侧重点却有 明显不同;“家乡民俗学”追求的是以小见大,礼俗互动研究则试图提纲挈领地 关注民众生活整体,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毕竟,应将地方社会中
陕西省榆林市 2019 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20 世纪 80 年代的民俗学研究,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主要 呈现出两种研究模式:一种是立足事象本位,着眼于民俗事象的历时性钩沉,如 民俗学的单本著作和丛书之名一般是以某种民俗事象为前缀、以“民俗(或风俗、 习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式则往往是“上下千百年,纵横千百里”;另一种 是立足区域本位,着眼于某一政区范围内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著作之名则一般 是以政区单元为前缀、以“民俗(或民俗志、民俗通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 式追求面面俱到、不避琐细。细察之,上述成果基本上是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 物”的观念而进行的文献研究,对于民俗的描述以粗线条勾勒为主,学术贡献有 限,但如果将之置于当时社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来理解,自会发现其价值所 在。 始发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田野调查热潮,意味着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 书斋,来到田野现场,在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观察民众的具体行为与 口述表达,由此掀开了注重民众主体之文化活用的新篇章。更可贵的是,伴随着 研究方式的转变,在研究目的的设定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特别是在刘铁梁大力 推动的“走向村落”的研究范式中,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以“显微 镜”式的方式观察民众日常生活,就更有利于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心理世界, 理解民众的文化创造。 民俗学既然是一门研究生活文化传承的学问,自然就应该关注民众个体 的生活史、生命史以及精神世界,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 纵观 21 世纪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确努力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其中有两 个学术方向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对“家乡民俗学”的持续深化。“家乡民俗学”似乎最早是由安德 明提出的,并迅速得到了多位民俗学者的呼应。近年来,一部分研究者以自家亲 属为田野调查对象,通过与他们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同处一个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感 同身受,在细描基础上加以学术分析,兼具人文关怀色彩,引起学界广泛注意, 刘铁梁称之为“注重身体感受的民俗学”。 二是在“礼俗互动”的框架中理解民俗传统,关注在国家进程与地方社 会发展中的民众作为。张士闪将“礼俗互动”视为中国社会的一般性质,提倡将 国家进入乡村的历史过程、乡村对于国家的想象与运用等,纳入民俗学的研究框 架之中,由此开启了许多新的话题,如国家礼仪对于民众心理的潜移默化作用, “礼俗社会”中国家政治与民间自治之间的联合运作机制,礼俗互动逻辑与乡村 公共机制的形成,国家政治与民间“微政治”的并置与连接,等等。 在上述两种研究模式中,无论是在“家乡民俗学”研究中对于民俗主体 与研究主体的相互贴近的尝试,还是“礼俗互动”研究对于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 的拓展,都暗含着对于“民俗”的更加宽泛的理解,以及对于民俗主体——民众 的心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努力贴近。为此,上述两种研究模式都注意将国家历史 进程、地方社会发展与民众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纳入研究视野,但其侧重点却有 明显不同;“家乡民俗学”追求的是以小见大,礼俗互动研究则试图提纲挈领地 关注民众生活整体,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毕竟,应将地方社会中
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生活细节,视为更宽泛的社会过程的基本元素,而中国社会历 史的演进也需要在地方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来理解。 (选编自《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李海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立足区域本位的民俗研究专著对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追求面面俱到 所以描述细致。 B.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的民俗学研究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 物”的观念,学术价值有限。 C.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进行田野调查,这是 种新的民俗研究方式 D.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表明民俗研究在研究目的的设定方 面也有了新的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对20世纪80年代后的民俗学研究状况进行的梳理是研究21世 纪以来民俗研究发展的前提。 B.著作名称一般是对著作内容的高度概括,名称构成有共同特点可以证 明研究内容有共同特点。 C.文中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以点带面,列 举了代表性研究者及核心主张 D.文中在对“家乡民俗学”研究和“礼俗互动”研究分别介绍后进行了 对比分析,论证思路清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析20世纪80年代民俗学研究成果的价值,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 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 B.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这是21世纪以来民俗 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C.如果要对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进行拓展,就要将“礼俗互动”视为中 国社会的一般性质 D.“家乡民俗学”和“礼俗互动”两种硏究模式的一个重要差异是研究 策略不同,所以两者具有互补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父子 德民老汉病了,病得不轻。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明娃回来看看吧! 德民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德民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 省城做大官呢。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德民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街 坊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德民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 滑出来。谁都知道,德民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这个穷 乡僻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村里 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 把儿的烟
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生活细节,视为更宽泛的社会过程的基本元素,而中国社会历 史的演进也需要在地方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来理解。 (选编自《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李海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立足区域本位的民俗研究专著对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追求面面俱到, 所以描述细致。 B.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的民俗学研究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 物”的观念,学术价值有限。 C.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一 种新的民俗研究方式。 D.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表明民俗研究在研究目的的设定方 面也有了新的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中对 20 世纪 80 年代后的民俗学研究状况进行的梳理是研究 21 世 纪以来民俗研究发展的前提。 B.著作名称一般是对著作内容的高度概括,名称构成有共同特点可以证 明研究内容有共同特点。 C.文中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以点带面,列 举了代表性研究者及核心主张。 D.文中在对“家乡民俗学”研究和“礼俗互动”研究分别介绍后进行了 对比分析,论证思路清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民俗学研究成果的价值,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 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 B.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这是 21 世纪以来民俗 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C.如果要对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进行拓展,就要将“礼俗互动”视为中 国社会的一般性质。 D.“家乡民俗学”和“礼俗互动”两种研究模式的一个重要差异是研究 策略不同,所以两者具有互补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父子 德民老汉病了,病得不轻。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明娃回来看看吧! 德民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德民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 省城做大官呢。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德民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街 坊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德民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 滑出来。谁都知道,德民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这个穷 乡僻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村里 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 把儿的烟
德民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 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德民老汉一句“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 惹恼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 肥来,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德民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 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肥用了,闲话也有了。 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德民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 上着比化肥好呢。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德民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回村 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明娃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德民老汉说,俺娃不吸烟, 说吸烟不健康。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德民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 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 德民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哈?德民老汉 说,城里,咱乡下人住不来。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人头晕。地上 铺着实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进屋还要换鞋。七老八十的人喽,娃媳妇还 逼着喝酸奶。 年轻人逗趣地说:吹牛吧,你明娃要是个大官,肯定也坐那铁壳子车, 叫你娃开铁壳子车送你回来。 德民老汉再进城还真是坐着铁壳子小车回村的。 德民老汉说,在城里两无就待腻了,对明娃说俺要回村呢。娃就要打汽 车票。俺说汽车开不到村里,爹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呢,你就用你成天坐的那种 小车把俺送回去,村里人都惦记着呐。娃没说二话,打个电话就要来车。瞧瞧 排场不?红颜色,姓说吉利。德民老汉脸上堆满了欣慰。 青年围着车转了一圈,认出了车上印的字,老爹,你坐的是出租车, 要花大价钱雇呢。德民老汉说,俺一个子儿也没掏。 那是你娃给掏的呗。问问师傅从省城到咱村得多少钱。 开车师傅伸出手指头比画了个八字 恁贵,八十块钱?德民老汉瞪圆了眼睛。 八十块钱?哈哈,八十块钱只能摸摸,给了八百我还不愿跑呢,回去得 赶夜路呢。 德民老汉张大了嘴巴,像一下子矮了许多,见到大人小孩都低着头,从 此不再说娃在省城做大官的话了。 村里遇上了干旱,地里的庄稼都蔫了。村主任急得满嘴起泡。村主任来 找德民老汉,老爹,你娃不管当啥官,能不能找找人帮咱村里打几眼井啊? 主任交代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德民老汉就进城找明娃,没待两天就回来 了。村主任问,打井的人来了没有 德民老汉说,明娃说了,这旱是全省旱,要那啥,统筹解决。村主任说 屁,等到统筹咱全村人都喝西北风了。德民老汉从布袋子里拿出一摞子钱,娃说 了,让咱自己先打井干着。这是娃自己的五万块钱。你干不干? 干,全村人砸锅卖铁也得打井抗旱 德民老汉病了,病得不轻。迷糊中的德民老汉嘴里念叨着:“井· 水
德民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 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德民老汉一句“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 惹恼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 肥来,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德民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 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肥用了,闲话也有了。 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德民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 上着比化肥好呢。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德民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回村 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明娃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德民老汉说,俺娃不吸烟, 说吸烟不健康。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德民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 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 德民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哈?德民老汉 说,城里,咱乡下人住不来。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人头晕。地上 铺着实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进屋还要换鞋。七老八十的人喽,娃媳妇还 逼着喝酸奶。 年轻人逗趣地说:吹牛吧,你明娃要是个大官,肯定也坐那铁壳子车。 叫你娃开铁壳子车送你回来。 德民老汉再进城还真是坐着铁壳子小车回村的。 德民老汉说,在城里两无就待腻了,对明娃说俺要回村呢。娃就要打汽 车票。俺说汽车开不到村里,爹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呢,你就用你成天坐的那种 小车把俺送回去,村里人都惦记着呐。娃没说二话,打个电话就要来车。瞧瞧, 排场不?红颜色,姓说吉利。德民老汉脸上堆满了欣慰。 一青年围着车转了一圈,认出了车上印的字,老爹,你坐的是出租车, 要花大价钱雇呢。德民老汉说,俺一个子儿也没掏。 那是你娃给掏的呗。问问师傅从省城到咱村得多少钱。 开车师傅伸出手指头比画了个八字。 恁贵,八十块钱?德民老汉瞪圆了眼睛。 八十块钱?哈哈,八十块钱只能摸摸,给了八百我还不愿跑呢,回去得 赶夜路呢。 德民老汉张大了嘴巴,像一下子矮了许多,见到大人小孩都低着头,从 此不再说娃在省城做大官的话了。 村里遇上了干旱,地里的庄稼都蔫了。村主任急得满嘴起泡。村主任来 找德民老汉,老爹,你娃不管当啥官,能不能找找人帮咱村里打几眼井啊? 主任交代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德民老汉就进城找明娃,没待两天就回来 了。村主任问,打井的人来了没有? 德民老汉说,明娃说了,这旱是全省旱,要那啥,统筹解决。村主任说, 屁,等到统筹咱全村人都喝西北风了。德民老汉从布袋子里拿出一摞子钱,娃说 了,让咱自己先打井干着。这是娃自己的五万块钱。你干不干? 干,全村人砸锅卖铁也得打井抗旱。 德民老汉病了,病得不轻。迷糊中的德民老汉嘴里念叨着:“井…… 水……
德民老汉去了。明娃从省里回了村。第二天村里来了一排溜大车小车, 有省里、市里、县上的。村里人这才相信德民老汉的娃真是在省里当大官呢。明 娃挨家挨户感谢乡亲对老爹的照顾,然后带着媳妇女儿在德民老汉的坟前跪了很 久很久 德民老汉的坟前摆放着几个大碗,碗里盛的是刚刚从机井里打出来的清 凉凉的水。 (根据刘建超小说《清》改编)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德民老汉的病很严重村民提出叫回他的儿 子明娃写起,引出了诸多往事。 B.德民老汉说“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却无人相信,成为贯穿全文 的一个谜,到结尾才揭出谜底 C.德民老汉每次在城里明娃家住的时间都不长,主要原因就是德民老汉 的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生活不同。 D.小说写了一个偏远村子的故事,作者通过描写村民的言行表现出村民 的自私无知,也显出了村子的封闭落后。 5.请结合德民老汉对村民的态度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6分) 6.明娃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却在最后出场,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 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8亿件,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约68亿个塑 料袋、37亿个包装箱以及3.3亿卷腔带。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 楞纸箱原纸就多达4600万吨,相当于消耗了7200万棵树。 据了解,目前中国快速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 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胶带等最难降 解,这些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大部分的 快递纸箱在经过一次使用后被丢弃,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并不多。而消费者对于包 装物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完好无损地被 送到消费者手中,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缠上塑料胶带的纸 板箱被送到造纸厂打纸浆时,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从而造成机器损坏 所以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全部丢弃。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 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 点或社区内,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 (摘编自《快递包装垃圾成灾》,《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国家层面,《推进快 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速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 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菜鸟、京东、苏宁 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
德民老汉去了。明娃从省里回了村。第二天村里来了一排溜大车小车, 有省里、市里、县上的。村里人这才相信德民老汉的娃真是在省里当大官呢。明 娃挨家挨户感谢乡亲对老爹的照顾,然后带着媳妇女儿在德民老汉的坟前跪了很 久很久。 德民老汉的坟前摆放着几个大碗,碗里盛的是刚刚从机井里打出来的清 凉凉的水。 (根据刘建超小说《清》改编)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德民老汉的病很严重村民提出叫回他的儿 子明娃写起,引出了诸多往事。 B.德民老汉说“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却无人相信,成为贯穿全文 的一个谜,到结尾才揭出谜底。 C.德民老汉每次在城里明娃家住的时间都不长,主要原因就是德民老汉 的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生活不同。 D.小说写了一个偏远村子的故事,作者通过描写村民的言行表现出村民 的自私无知,也显出了村子的封闭落后。 5.请结合德民老汉对村民的态度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6 分) 6.明娃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却在最后出场,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 2016 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 312.8 亿件,共消耗约 32 亿条编织袋、约 68 亿个塑 料袋、37 亿个包装箱以及 3.3 亿卷腔带。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 楞纸箱原纸就多达 4600 万吨,相当于消耗了 7200 万棵树。 据了解,目前中国快速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 10%,包装 物总体回收率不到 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胶带等最难降 解,这些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大部分的 快递纸箱在经过一次使用后被丢弃,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并不多。而消费者对于包 装物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完好无损地被 送到消费者手中,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缠上塑料胶带的纸 板箱被送到造纸厂打纸浆时,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从而造成机器损坏, 所以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全部丢弃。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 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 点或社区内,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 (摘编自《快递包装垃圾成灾》,《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国家层面,《推进快 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速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 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菜鸟、京东、苏宁 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
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但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快递站 点后发现,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对于全国上千万小电商卖家来 说,成本较高是他们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总工程师曲睿晶指出,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 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但对于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消费 者来讲仅仅是开始,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离成为趋势还有很长的路 要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1991年、1997 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强化对快递“绿 色化”监管。在日本,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 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 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 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 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在全国两会上,就有 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决的时 候了”,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摘编自《推行快递绿色包装刻不容缓》,河北新闻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消耗的快递包装物数量 巨大,浪费严重。 B.中国快递业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大量被丢弃的包装物在一定程度上 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C.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但因为技术问题,回收时缠有过 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丢弃 D.可回收的快递包装不能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被其他垃圾污染,影 响回收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消费者对于包装物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造成包装物回收率低,所以需要尽快 立法加强监督。 B.成本较高是多数小电商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推行绿色包装任务艰 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响应国家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已经摸索出了 有效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方法 D.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没有约束力,而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 相关快递监管法律法规。 9.如果要立法解决快递包装问题,需要考虑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陈 述。(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 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关中咀
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但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快递站 点后发现,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对于全国上千万小电商卖家来 说,成本较高是他们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总工程师曲睿晶指出,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 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但对于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消费 者来讲仅仅是开始,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离成为趋势还有很长的路 要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 1991 年、1997 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强化对快递“绿 色化”监管。在日本,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 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 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 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 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在全国两会上,就有 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决的时 候了”,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摘编自《推行快递绿色包装刻不容缓》,河北新闻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 年中国快递业消耗的快递包装物数量 巨大,浪费严重。 B.中国快递业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 20%,大量被丢弃的包装物在一定程度上 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C.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但因为技术问题,回收时缠有过 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丢弃。 D.可回收的快递包装不能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被其他垃圾污染,影 响回收。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消费者对于包装物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造成包装物回收率低,所以需要尽快 立法加强监督。 B.成本较高是多数小电商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推行绿色包装任务艰 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响应国家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已经摸索出了 有效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方法。 D.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没有约束力,而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 相关快递监管法律法规。 9.如果要立法解决快递包装问题,需要考虑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陈 述。(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 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关中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