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髙考模拟第二次测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社会给人两个相互矛盾的印象: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平等,所 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另一方面,它又十分注重纲常伦理,表现出严格的等级 秩序。不过,无论如何解释这种印象,它至少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同时存在人 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差异两个问题。在西方由正义原则加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平等 与差异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而且同样也需要某种协调机制。概而言 之,中国传统社会,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 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仁”是对他人之爱,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 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进一步指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 者:……亲亲,仁也。”并且孟子认为,这种爱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即 同情心。同情即同样的感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一心理事实的体现 因此,“仁”的生发机制,是一个推已及人,由近及远的过程,即把对亲人之爱 扩展为对邻人之爱,再扩展到对天下人之爱,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代的王阳明则把“仁”的原则概括为“视 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的情怀。由此可见,“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同 的或者相通的一面。曾参总结孔子的思想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 以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忠恕之道具有类似于康德的绝对命令在西方思想体系 中的地位。 与“仁”所体现的“合和”精神不同,“礼”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尊卑 贵贱(纵向)、亲疏厚薄(横向)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反映“别”与“分” 的一面。“礼”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礼,固之干 也。”“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有序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儒家强调“礼”治,但目的不是造成一个等级森严、上下隔阂的社 会,而是通过“礼”的规范与约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 用以平衡“仁”与“礼”的就是“义”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献中, “义”是一个含义比较丰富的概念。很多时候,它指一种最高的伦理原则。但是 “义”还有另一方面的含义,那就是在不同的,甚至彼此冲突的行为准则之间进 行的权量与选择,即“义者,宜也”。孟子举过一个例子:“嫂溺不援,是豺狼 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权即是宜,也就是义。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表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 要是出于某项更高的道德原则的要求,言而无信,行而不果也未必不能接受。显 而易见,“义”就是审时度势,对某个具体情境之下的行为原则进行选择和判断 (摘编自唐士其《儒家思想对“平等”与“差异”的平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一种不可解释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十分注重平等 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等级秩序 B.曾参归结孔子的思想为“忠恕”二字,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忠恕之 道和西方康德的绝对命令相似
陕西省榆林市 2018 届高考模拟第二次测试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社会给人两个相互矛盾的印象: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平等,所 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另一方面,它又十分注重纲常伦理,表现出严格的等级 秩序。不过,无论如何解释这种印象,它至少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同时存在人 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差异两个问题。在西方由正义原则加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平等 与差异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而且同样也需要某种协调机制。概而言 之,中国传统社会,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 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仁”是对他人之爱,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 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进一步指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 者;……亲亲,仁也。”并且孟子认为,这种爱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即 同情心。同情即同样的感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一心理事实的体现。 因此,“仁”的生发机制,是一个推已及人,由近及远的过程,即把对亲人之爱 扩展为对邻人之爱,再扩展到对天下人之爱,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代的王阳明则把“仁”的原则概括为“视 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的情怀。由此可见,“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同 的或者相通的一面。曾参总结孔子的思想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 以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忠恕之道具有类似于康德的绝对命令在西方思想体系 中的地位。 与“仁”所体现的“合和”精神不同,“礼”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尊卑 贵贱(纵向)、亲疏厚薄(横向)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反映“别”与“分” 的一面。“礼”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礼,固之干 也。”“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有序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儒家强调“礼”治,但目的不是造成一个等级森严、上下隔阂的社 会,而是通过“礼”的规范与约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 用以平衡“仁”与“礼”的就是“义”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献中, “义”是一个含义比较丰富的概念。很多时候,它指一种最高的伦理原则。但是, “义”还有另一方面的含义,那就是在不同的,甚至彼此冲突的行为准则之间进 行的权量与选择,即“义者,宜也”。孟子举过一个例子:“嫂溺不援,是豺狼 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权即是宜,也就是义。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表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 要是出于某项更高的道德原则的要求,言而无信,行而不果也未必不能接受。显 而易见,“义”就是审时度势,对某个具体情境之下的行为原则进行选择和判断。 (摘编自唐士其《儒家思想对“平等”与“差异”的平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一种不可解释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十分注重平等; 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等级秩序。 B.曾参归结孔子的思想为“忠恕”二字,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忠恕之 道和西方康德的绝对命令相似
C.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因为“仁” 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D.“礼”强调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亲疏厚薄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使社 会分裂,因而人们提出了体现“合和”的“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出儒家思想中“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第二、三、 四段分别对“仁”“礼”“义”进行阐述 B.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王阳明的名言,是为了论证孟子、王阳明对孔子的 儒家学说的发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第三段,紧承第二段内容,先在对比中阐述“礼”的内涵实质,再指 出“礼”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一段先阐释“义”的作用及其两方面的含义,着重强调“义”的 后一个含义,然后围绕后一个含义进行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社会对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的处理,是通 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B.“仁”是对他人之爱,而“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有了这个基础, 然后才能推己及人,扩展到对邻人之爱和对天下之人之爱。 C.儒家强调通过“礼”治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中国传统社会能达到稳定 有序,跟“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有密切关系。 D.孟子认为,出于“义”的需要,可以越“礼”:在不同的乃至彼此冲突的 行为准则之间进行的权量与选择,就得接受言而无信,行而不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日本佬 麦家 日本佬就是我父亲,当然是绰号。 父亲的名字叫德贵,叫他“日本佬”是因为年轻时他被真正的日本佬(东 洋鬼子)抓去当过几天挑夫,学会了几句日本话,回到村里当本事显,看见人家 在吃饭,他说“米西米西”;看见天下雨,他说“阿美阿美”。那时父亲才十五 岁,不懂事,觉得这很好玩,不晓得有些事是不可以闹着玩的。等晓得时已经来 不及,大家已经叫顺口,想改都改不了了 日本佬! 父亲想不答应都不行,不答应人家叫得更响。 爷爷说:“人的绰号像脸上的疤,长上去了就消不掉 怪的是,父亲后来的长相、脾气都越来越像日本佬,个儿不高,但壮实 如牛;话不多,但脾气火爆,逞强好胜。父亲不爱惹事,但更不喜欢别人惹他, 谁惹了他,他会跳起脚骂,有时也出手打。父亲一旦抡起拳头,没人敢迎上去, 因为谁都打不过他。 爷爷说:“打架一是靠力气,二是要敢拼命。” 父亲两个都有,加上爷爷一向有的名头,威风头就更足。爷爷也有绰号, 叫“长毛阿爹”。长毛就是太平军,打仗最不要命,清兵怕他们跟怕鬼似的。后 来长毛自己不团结,才被清兵打败,四乡野里躲。有一个躲在我们村里,活到九
C.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因为“仁” 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D.“礼”强调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亲疏厚薄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使社 会分裂,因而人们提出了体现“合和”的“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引出儒家思想中“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第二、三、 四段分别对“仁”“礼”“义”进行阐述。 B.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王阳明的名言,是为了论证孟子、王阳明对孔子的 儒家学说的发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第三段,紧承第二段内容,先在对比中阐述“礼”的内涵实质,再指 出“礼”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一段先阐释“义”的作用及其两方面的含义,着重强调“义”的 后一个含义,然后围绕后一个含义进行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社会对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的处理,是通 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B.“仁”是对他人之爱,而“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有了这个基础, 然后才能推己及人,扩展到对邻人之爱和对天下之人之爱。 C.儒家强调通过“礼”治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中国传统社会能达到稳定 有序,跟“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有密切关系。 D.孟子认为,出于“义”的需要,可以越“礼”;在不同的乃至彼此冲突的 行为准则之间进行的权量与选择,就得接受言而无信,行而不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日本佬 麦家 日本佬就是我父亲,当然是绰号。 父亲的名字叫德贵,叫他“日本佬”是因为年轻时他被真正的日本佬(东 洋鬼子)抓去当过几天挑夫,学会了几句日本话,回到村里当本事显,看见人家 在吃饭,他说“米西米西”;看见天下雨,他说“阿美阿美”。那时父亲才十五 岁,不懂事,觉得这很好玩,不晓得有些事是不可以闹着玩的。等晓得时已经来 不及,大家已经叫顺口,想改都改不了了。 日本佬! 父亲想不答应都不行,不答应人家叫得更响。 爷爷说:“人的绰号像脸上的疤,长上去了就消不掉。” 怪的是,父亲后来的长相、脾气都越来越像日本佬,个儿不高,但壮实 如牛;话不多,但脾气火爆,逞强好胜。父亲不爱惹事,但更不喜欢别人惹他, 谁惹了他,他会跳起脚骂,有时也出手打。父亲一旦抡起拳头,没人敢迎上去, 因为谁都打不过他。 爷爷说:“打架一是靠力气,二是要敢拼命。” 父亲两个都有,加上爷爷一向有的名头,威风头就更足。爷爷也有绰号, 叫“长毛阿爹”。长毛就是太平军,打仗最不要命,清兵怕他们跟怕鬼似的。后 来长毛自己不团结,才被清兵打败,四乡野里躲。有一个躲在我们村里,活到九
十九岁才死掉。村里人都说,这人有武功,八十岁还能站梅花桩,一站半个小时, 雷打不动。村里有个人,被他一巴掌当场打死。所以,村里人都怕他 只有你爷爷不怕他。”汉泉耶稣活着时曾对我说,“有一次,他把你 家的老母鸡偷去吃了,你阿太(爷爷的母亲)气得在屋里哭,你爷爷晓得后提着 抬水杠找上门打他,把他吓得像只喊老鼠一样乱窜,全村人都看见了。谁敢打长 毛?只有他老子!所以后来你爷爷就有了‘长毛阿爹’的绰号。” 爷爷说:“我那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你爹跟我一个德行,天不怕地 不怕,什么事都是天下老子第一。这样不好,容易得罪人,要吃苦头的。 母亲劝他:“有事情要学会忍,不要动不动发日本佬脾气。 但父亲还是经常发日本佬脾气。一次,我跟父亲去生产队开夜会,那时 关金还没当副队长,对父亲蛮客气的,见了我很开心,从旁边一位妇女手上抢过 把葵瓜子,叫我:“小鬼子,你的过来,这里的,有米西米西的。” 我要过去,父亲一把拉住我,转身对关金飞起一脚,踢掉他手板心里的 葵瓜子,凶他:“你以后要再这样叫我儿子,老子把你舌头割了!”把关金和在 座的人都吓坏了。 母亲知情后,批评父亲,说为这么一点小事得罪人,不值得。 爷爷却批评母亲,说:“怎么不值得?今后人都这么叫,叫顺口了,叫 成了疤,消不掉了,我这不又成鬼子他爷了。我当一次鬼子他爹就够了,不想再 当爷了。 父亲咬了牙:“不会的,谁叫我撕谁的嘴。” 从那以后,再没人敢叫我“小鬼子” 也是从那以后,关金跟父亲的关系基本恶掉了,等他当上副队长就完全 恶掉了。副队长是干部,有了“干部”这腰杆,关金就不像以前那么怕父亲了 敢对父亲使坏了。有一段时间,父亲在槽厂做工,关金刚好管着父亲,对父亲特 别不好,找到借口就扣父亲工分,一扣就是两分、三分。 每次扣了工分,母亲总是心疼得要发牢骚,把老话说一遍:“你们看, 有报应了吧。我老早说过,为那幺丁点儿小事情得罪他不值得 我觉得也是不值得的。村里很多人都有绰号,像我姑夫叫“癞皮狗 我们生产队会计叫“矮脚凳”,大队会计叫“馊豆腐”,民兵连长叫“黄鼠狼”。 跟这些人比,我觉得叫个“日本佬”“小鬼子”算不了什么。这一点都不难听嘛, 我觉得,甚至还有点威风呢。 父亲听我这么说后,给我一个巴掌,骂我:“小畜生! 我对爷爷说,我宁愿是“小鬼子”也不愿是“小畜生”。没想到,爷爷 也给我一个大巴掌。爷爷平时很少打我的,一般是父亲打我,爷爷替我打父亲。 爷爷的一个巴掌,比父亲一百个都叫我心里难过。 (节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讲述了父亲年少时被唤作“日本佬”的经历,语言轻快、幽 默。如“看见人家在吃饭,他说‘米西米西”’等一系列句子 B.“长毛”是村里人见人怕的恶魔形象,爷爷是村里的头号风流人物, “只有你爷爷不怕他”汉泉耶稣的这种语态将爷爷的威风推向极致 C.“我”对父亲绰号的看法并非完全是负面的,“日本佬”与“癞皮 狗”“矮脚凳”“馊豆腐”“黄鼠狼”等难听的绰号相比,算不了什么,甚至还 有点威风
十九岁才死掉。村里人都说,这人有武功,八十岁还能站梅花桩,一站半个小时, 雷打不动。村里有个人,被他一巴掌当场打死。所以,村里人都怕他。 “只有你爷爷不怕他。”汉泉耶稣活着时曾对我说,“有一次,他把你 家的老母鸡偷去吃了,你阿太(爷爷的母亲)气得在屋里哭,你爷爷晓得后提着 抬水杠找上门打他,把他吓得像只喊老鼠一样乱窜,全村人都看见了。谁敢打长 毛?只有他老子!所以后来你爷爷就有了‘长毛阿爹’的绰号。” 爷爷说:“我那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你爹跟我一个德行,天不怕地 不怕,什么事都是天下老子第一。这样不好,容易得罪人,要吃苦头的。” 母亲劝他:“有事情要学会忍,不要动不动发日本佬脾气。” 但父亲还是经常发日本佬脾气。一次,我跟父亲去生产队开夜会,那时 关金还没当副队长,对父亲蛮客气的,见了我很开心,从旁边一位妇女手上抢过 一把葵瓜子,叫我:“小鬼子,你的过来,这里的,有米西米西的。” 我要过去,父亲一把拉住我,转身对关金飞起一脚,踢掉他手板心里的 葵瓜子,凶他:“你以后要再这样叫我儿子,老子把你舌头割了!”把关金和在 座的人都吓坏了。 母亲知情后,批评父亲,说为这么一点小事得罪人,不值得。 爷爷却批评母亲,说:“怎么不值得?今后人都这么叫,叫顺口了,叫 成了疤,消不掉了,我这不又成鬼子他爷了。我当一次鬼子他爹就够了,不想再 当爷了。” 父亲咬了牙:“不会的,谁叫我撕谁的嘴。” 从那以后,再没人敢叫我“小鬼子”。 也是从那以后,关金跟父亲的关系基本恶掉了,等他当上副队长就完全 恶掉了。副队长是干部,有了“干部”这腰杆,关金就不像以前那么怕父亲了, 敢对父亲使坏了。有一段时间,父亲在槽厂做工,关金刚好管着父亲,对父亲特 别不好,找到借口就扣父亲工分,一扣就是两分、三分。 每次扣了工分,母亲总是心疼得要发牢骚,把老话说一遍:“你们看, 有报应了吧。我老早说过,为那幺丁点儿小事情得罪他不值得。” 我觉得也是不值得的。村里很多人都有绰号,像我姑夫叫“癞皮狗”, 我们生产队会计叫“矮脚凳”,大队会计叫“馊豆腐”,民兵连长叫“黄鼠狼”。 跟这些人比,我觉得叫个“日本佬”“小鬼子”算不了什么。这一点都不难听嘛, 我觉得,甚至还有点威风呢。 父亲听我这么说后,给我一个巴掌,骂我:“小畜生!” 我对爷爷说,我宁愿是“小鬼子”也不愿是“小畜生”。没想到,爷爷 也给我一个大巴掌。爷爷平时很少打我的,一般是父亲打我,爷爷替我打父亲。 爷爷的一个巴掌,比父亲一百个都叫我心里难过。 (节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讲述了父亲年少时被唤作“日本佬”的经历,语言轻快、幽 默。如“看见人家在吃饭,他说‘米西米西”’等一系列句子。 B.“长毛”是村里人见人怕的恶魔形象,爷爷是村里的头号风流人物, “只有你爷爷不怕他”汉泉耶稣的这种语态将爷爷的威风推向极致。 C.“我”对父亲绰号的看法并非完全是负面的,“日本佬”与“癞皮 狗”“矮脚凳”“馊豆腐”“黄鼠狼”等难听的绰号相比,算不了什么,甚至还 有点威风
D.小说结尾运用对比手法,一向疼爱“我”的爷爷给了“我”一个大巴 掌,说明爷爷对父亲的做法也很支持,绝不允许家人被贴上这种耻辱的标签。 5.小说以儿时的“我”作为叙述者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的标题“日本佬”用语平实,却别有深意,请结合全文.探析作者以“日 本佬”为标题的意图。(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9.42分。高职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0.72 分,本科教育为68.15分。中部地区有88%的省份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高于全国的省份达64%,西 部地区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教高于全国的省份仅有25%。 中央高校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2.36分,地方高校为69.13分。在教育 公平、教育环境满意度和教育期望值方面,中央髙校均髙于地方髙校:但在教育 质量满意度方面,中央高校却略低于地方高校,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央高校学生 的教育质量期望值较髙,从而导致教育质量满意度相对要低;二是随看中央高校 不断强化研究功能,有可能出现一些研究型大学把学术工作的重点从教学转向研 究,从本科教育转向研究生教育,甚至出现弱化本科教育的现象,从而导致本科 教育质量满意度不高。 地处县镇髙职院校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7.71分,低于城市髙职院校 (71.33分)和农村高职院校(69.94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环境满意 度指数,县镇高职院柱分别为68.82分、67.92分和67.87分,而城市髙职院校 分别为71.98分、70.99分和71.56分,农村高职院校分别为71.79分、70.43 分和71.21分 调査显示,贫困生资助、教师职业精神是髙等教育大学生总体满意度最 髙的两个方面。髙等教育大学生最不满意的分别是师生课外互动、参与科研、国 际化资源、学生参与权、学生表达权和监督权五个方面。此外,本科生对课程教 学、师资力量、教学方式、学术讲座、学习反馈等方面满意度较低;高职学生对 专业适合性的预期、餐饮服务、时高职总体状况的预期、升学机会、社团活动等 方面满意度较低。这些方面,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 在本科13个学科门类中,艺术学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得分最高(71.97分), 哲学最低(63.93分),各学科门类得分存在差异且统计上显著。军事学的教育质 量满意度指教得分最高(69.61分),文学最低(63.02分),各学科门类得分存 在差异且统计上显著 男生的总体满意度低于女生,但某些维度的满意度高于女生。男生总体 满意度指数得分69.07,低于女生(69.76分)。教育质量、教育环境满意度指数 和教育期望值,男生满意度均高于女生;教育公平满意度指数,男生和女生基本 相当。 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高等教育各雏度满意度都更高。担任过学生干 部学生的总体满意度得分70.65,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67.79分) 其他维度情况也类似。 学习努力程度越高的学生,高等教育各维度满意度越高。学习非常不努 力的学生总体满意度为58.16分,学习非常努力的学生总体满意度为78.22分
D.小说结尾运用对比手法,一向疼爱“我”的爷爷给了“我”一个大巴 掌,说明爷爷对父亲的做法也很支持,绝不允许家人被贴上这种耻辱的标签。 5.小说以儿时的“我”作为叙述者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的标题“日本佬”用语平实,却别有深意,请结合全文.探析作者以“日 本佬”为标题的意图。(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为 69.42 分。高职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为 70.72 分,本科教育为 68.15 分。中部地区有 88%的省份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高于全国的省份达 64%,西 部地区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教高于全国的省份仅有 25%。 中央高校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 72.36 分,地方高校为 69.13 分。在教育 公平、教育环境满意度和教育期望值方面,中央高校均高于地方高校;但在教育 质量满意度方面,中央高校却略低于地方高校,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央高校学生 的教育质量期望值较高,从而导致教育质量满意度相对要低;二是随看中央高校 不断强化研究功能,有可能出现一些研究型大学把学术工作的重点从教学转向研 究,从本科教育转向研究生教育,甚至出现弱化本科教育的现象,从而导致本科 教育质量满意度不高。 地处县镇高职院校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 67.71 分,低于城市高职院校 (71.33 分)和农村高职院校(69.94 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环境满意 度指数,县镇高职院柱分别为 68.82 分、67.92 分和 67.87 分,而城市高职院校 分别为 71.98 分、70.99 分和 71.56 分,农村高职院校分别为 71.79 分、70.43 分和 71.21 分。 调查显示,贫困生资助、教师职业精神是高等教育大学生总体满意度最 高的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大学生最不满意的分别是师生课外互动、参与科研、国 际化资源、学生参与权、学生表达权和监督权五个方面。此外,本科生对课程教 学、师资力量、教学方式、学术讲座、学习反馈等方面满意度较低;高职学生对 专业适合性的预期、餐饮服务、时高职总体状况的预期、升学机会、社团活动等 方面满意度较低。这些方面,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 在本科 13 个学科门类中,艺术学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得分最高(71.97 分), 哲学最低(63.93 分),各学科门类得分存在差异且统计上显著。军事学的教育质 量满意度指教得分最高(69.61 分),文学最低(63.02 分),各学科门类得分存 在差异且统计上显著。 男生的总体满意度低于女生,但某些维度的满意度高于女生。男生总体 满意度指数得分 69.07,低于女生(69.76 分)。教育质量、教育环境满意度指数 和教育期望值,男生满意度均高于女生;教育公平满意度指数,男生和女生基本 相当。 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高等教育各雏度满意度都更高。担任过学生干 部学生的总体满意度得分 70.65,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67.79 分), 其他维度情况也类似。 学习努力程度越高的学生,高等教育各维度满意度越高。学习非常不努 力的学生总体满意度为 58.16 分,学习非常努力的学生总体满意度为 78.22 分
(摘编自《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 材料二: 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与各地区人均GDP的关系 各地区人均CDP 材料三 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区、各培养单位学生资助工 作的监督检査力度,将资助工作落实情况作为相关绩效评价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 据。各地区、各培养单位要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把好事办好,将 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传递给受助学生。 (选自财政部、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 知》) 材料四: 制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 髙校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 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选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职教育总体满意度比本科教育略好:从总体看,中部地区的高等教 育总体满意度较高,西部地区髙等教育总体满意度偏低 B.中央高校在教育公平、教育环境满意度和教育期望值方面,均高于地 方高校;但在教育质量满意度方面略低于地方高校。 C.中央高校加强研究工作,把学术工作的重点从教学转向研究,造成中 央髙校的本科教育不如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下降。 D.地处县镇的高职院校总体满意度偏低,教学质量等几个方面的满意度 都低于城市髙职院校和农村高职院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师生课外互动、参与科研等五个方面是大学生最不满意的地方,本科 生和高职学生各有不同的满意度低的地方,高校应予以重视 B.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省高髙等教育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 有了改变,高等学校总体满意度电随经济发展而提高。 C.尽管髙校男生的总体满意度不如女生,但教育质量、教育环境满意度 指数和教育期望值高于女生,这反映了女生比较挑剔。 D.在总体满意度和教学质量方面,满意度最高的分别是艺术类和军事类, 哲学和文学因就业率低而分别在上述两个方面满意度最低 E.学生的不同个体特征对高等教育满意度有影响。如学生是否担任过学 生干部,以及学习是否努力,会影响满意度的高低 9.就材料中髙校大学生满意度最髙的是贫困生资助、教师职业精神两个方面,结 合材料,谈谈其原因。(4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摘编自《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 材料二: 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与各地区人均 GDP 的关系 各地区人均 CDP 材料三: 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区、各培养单位学生资助工 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将资助工作落实情况作为相关绩效评价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 据。各地区、各培养单位要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把好事办好,将 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传递给受助学生。 (选自财政部、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 知》) 材料四: 制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 高校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 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选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职教育总体满意度比本科教育略好;从总体看,中部地区的高等教 育总体满意度较高,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偏低。 B.中央高校在教育公平、教育环境满意度和教育期望值方面,均高于地 方高校;但在教育质量满意度方面略低于地方高校。 C.中央高校加强研究工作,把学术工作的重点从教学转向研究,造成中 央高校的本科教育不如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下降。 D.地处县镇的高职院校总体满意度偏低,教学质量等几个方面的满意度 都低于城市高职院校和农村高职院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师生课外互动、参与科研等五个方面是大学生最不满意的地方,本科 生和高职学生各有不同的满意度低的地方,高校应予以重视。 B.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省高等教育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 有了改变,高等学校总体满意度电随经济发展而提高。 C.尽管高校男生的总体满意度不如女生,但教育质量、教育环境满意度 指数和教育期望值高于女生,这反映了女生比较挑剔。 D.在总体满意度和教学质量方面,满意度最高的分别是艺术类和军事类, 哲学和文学因就业率低而分别在上述两个方面满意度最低。 E.学生的不同个体特征对高等教育满意度有影响。如学生是否担任过学 生干部,以及学习是否努力,会影响满意度的高低。 9.就材料中高校大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贫困生资助、教师职业精神两个方面,结 合材料,谈谈其原因。(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