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12月)教学质量检测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安身立命之道 “安身立命”作为一个成语,出自禅宗。《景德传灯录》有这样的记载:僧 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然而“安身立命 作为一种学理,则出自儒家。孔子在《论语》中,已谈到“安”。宰我觉得守丧 三年太长了,孔子申斥宰我“不仁”,丧礼之所以规定守丧三年,理由就在于 个“安”字。“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安”,指的是情感的安顿、精神的安顿。《论语》也谈到 “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身”指的是人的 行为践履,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关于“立”,孔子的说法是“ 十而立”(《论语?为政》),就是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关于“命”,孔子的 说法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命”,指的是君子应 有的使命感 到孟子这里,则形成了儒家关于安身立命之道的比较系统的说法。孟子把人 性善视为安身立命之道的内在依据,而“天道诚”则是他为安身立命之道指出的 超越指向。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 娄上》)所谓“思诚”,就是以“天”作为终极的价值目标,扮演好天民的角色, 力求进入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至于进入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路径,孟子不可能 选择外求的认识路线,只能选择内求的心性修养路线,他称之为“求其放心”。 他指出,人之所以流于不善,并非人的本心所致,而是人不肯下功夫寻回业已失 掉的本心。 宋明理学家吸收了中国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创立了儒学的 新形态,他们十分重视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对其做出深刻的阐发,使之在学理 上臻于成熟。他们倡导的“孔颜之乐”、“圣人气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复尽天理”、“发明本心”、“致良知”,都是关于儒家安身立命之 道的具体说法。经过理学家的阐发,儒学不但可以治国,还可以治身和治心。 人们寻找精神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外在的路向,也可以选择内在的路向。如 果选择外在路向,会形成宗教的精神生活方式,把超越的目标定位在彼岸世界 这种精神生活方式通常会否定人生的价值,如基督教有原罪说,佛教也有“人生 是苦”的说法。按照外在超越的路向,人无法自己实现超越,必须靠救世主或佛 来拯救。儒家所选择的是内在超越的路向,找到了一种哲学的精神生活方式,就 是从内在性出发,肯定人性中具有崇高价值,肯定人具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这种内在超越,完全靠自己努力,“我欲仁,斯仁至矣”,不必指望外力的拯救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具有包容性,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可以实行现代转化,可以 成为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资源。 (摘编自《光明日 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陕西省汉中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12 月)教学质量检测 第Ⅰ卷 阅读题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儒家安身立命之道 “安身立命”作为一个成语,出自禅宗。《景德传灯录》有这样的记载:僧 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然而“安身立命” 作为一种学理,则出自儒家。孔子在《论语》中,已谈到“安”。宰我觉得守丧 三年太长了,孔子申斥宰我“不仁”,丧礼之所以规定守丧三年,理由就在于一 个“安”字。“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 “安”,指的是情感的安顿、精神的安顿。《论语》也谈到 “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身”指的是人的 行为践履,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关于“立”,孔子的说法是“三 十而立”(《论语?为政》),就是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关于“命”,孔子的 说法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命”,指的是君子应 有的使命感。 到孟子这里,则形成了儒家关于安身立命之道的比较系统的说法。孟子把人 性善视为安身立命之道的内在依据,而“天道诚”则是他为安身立命之道指出的 超越指向。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 娄上》)所谓“思诚”,就是以“天”作为终极的价值目标,扮演好天民的角色, 力求进入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至于进入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路径,孟子不可能 选择外求的认识路线,只能选择内求的心性修养路线,他称之为“求其放心”。 他指出,人之所以流于不善,并非人的本心所致,而是人不肯下功夫寻回业已失 掉的本心。 宋明理学家吸收了中国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创立了儒学的 新形态,他们十分重视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对其做出深刻的阐发,使之在学理 上臻于成熟。他们倡导的“孔颜之乐”、“圣人气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复尽天理”、“发明本心”、“致良知”,都是关于儒家安身立命之 道的具体说法。经过理学家的阐发,儒学不但可以治国,还可以治身和治心。 人们寻找精神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外在的路向,也可以选择内在的路向。如 果选择外在路向,会形成宗教的精神生活方式,把超越的目标定位在彼岸世界。 这种精神生活方式通常会否定人生的价值,如基督教有原罪说,佛教也有“人生 是苦”的说法。按照外在超越的路向,人无法自己实现超越,必须靠救世主或佛 来拯救。儒家所选择的是内在超越的路向,找到了一种哲学的精神生活方式,就 是从内在性出发,肯定人性中具有崇高价值,肯定人具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这种内在超越,完全靠自己努力,“我欲仁,斯仁至矣”,不必指望外力的拯救。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具有包容性,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可以实行现代转化,可以 成为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资源。 (摘编自《光明日 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宰我认为守三年丧时间太长,孔子则认为人生下来要三年才能离开父母怀 抱,只有守丧三年 才能在情感上得到“安” B.孟子把人的内在修养作为进入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路径,并形成了对安身 立命之道的比较系 统的说法。 C.宋明理学家多方吸纳理论成果,创立的新儒学对“安身立命”思想有更进 步的阐发,使之 也具治国、治身、治心的作用。 D.基督教、佛教认为人必须靠救世主或佛来拯救,这是外在超越;儒家认为 人要靠自己努力才 能到达彼岸世界,这是内在超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论语》中的一些话语,对“安身立命”做了比较具体的 解释,使之成为 种学理。 B.文章对寻找精神生活的两种方式“外在路向”和“内在路向”进行了分 析,指出儒家“安身 立命”思想是一种内在超越。 C.文章展现了“安身立命”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发展脉络:禅宗提出一—孔 子《论语》分析一一孟子发展一一宋明理学家完善 文章分析了“安身立命”出现、发展的过程,并指出儒家安身立命之道可 以成为建设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的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安身立命”的实质是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确立人生的价 值取向,承担君子 应有的使命。 B.孟子选择内求的心性修养路线,是因为他相信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只要下 功夫寻回业已失掉 的本心即可。 C.“安身立命”思想从产生至今都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对其进行研究可以 更好地把握自己的 精神生活 D.对于现代中国来说,继承发展儒家“安身立命”思想势在必行,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建设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娘的那轮中秋月 余显斌
A.宰我认为守三年丧时间太长,孔子则认为人生下来要三年才能离开父母怀 抱,只有守丧三年 才能在情感上得到“安”。 B.孟子把人的内在修养作为进入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路径,并形成了对安身 立命之道的比 较系 统的说法。 C.宋明理学家多方吸纳理论成果,创立的新儒学对“安身立命”思想有更进 一步的阐发,使之 也具治国、治身、治心的作用。 D.基督教、佛教认为人必须靠救世主或佛来拯救,这是外在超越;儒家认为 人要靠自己努力才 能到达彼岸世界,这是内在超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第一段引用《论语》中的一些话语,对“安身立命”做了比较具体的 解释,使之成为一 种学理。 B.文章对寻找精神生活的两种方式“外在路向”和“内在路向”进行了分 析,指出儒家“安身 立命”思想是一种内在超越。 C.文章展现了“安身立命”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发展脉络:禅宗提出——孔 子《论语》分析——孟子发展——宋明理学家完善。 D.文章分析了“安身立命”出现、发展的过程,并指出儒家安身立命之道可 以成为建设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的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安身立命”的实质是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确立人生的价 值取向,承担君子 应有的使命。 B.孟子选择内求的心性修养路线,是因为他相信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只要下 功夫寻回业已失掉 的本心即可。 C.“安身立命”思想从产生至今都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对其进行研究可以 更好地把握自己的 精神生活。 D.对于现代中国来说,继承发展儒家“安身立命”思想势在必行,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建设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娘的那轮中秋月 余显斌
故乡在山中。那儿有青葱的竹林,有粉白的房子,有密如细雨的虫鸣。这一切, 在中秋的晚上,都显得那么温馨,显得那么和谐。这时,一轮月缓缓地升起来。 这,是故乡的中秋月。故乡的中秋月下,总少不了响亮的笑声,是一群孩子的笑 声 中秋,对于小村而言,很是热闹。 小村人一直有中秋做月饼的习惯。小村的月饼,做法很简单:村人将芝麻炒熟, 粒粒饱满,然后和白糖搅拌在一起,放在石臼中,用石锤研成末,包入蒸馍中; 再然后,将蒸馍压平,放在烧红的油锅里,左右翻烤,烤得焦黄焦黄的。咬上 口,又甜又香又烫,很好吃的 我们喜欢中秋,更喜欢中秋的月饼。 炒芝麻,一般是在黄昏开始的。太阳刚刚落下,天边,还沁着一抹红晕 和天边的蛋青色渗透在一起,亮亮的。这时,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都冒出一缕烟 蓝蓝地升上髙空,在黄昏的余光里显得格外清晣。多年后,行走在异地,回首故 乡时,那一幕情景,总是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总会让我的心暖暖的,十分熨贴。 此时,炒芝麻的香味也浮荡在小村中,浮荡在小村的角角落落里。我们嗅着了, 停止了打闹,一个个扭头向家里跑去。芝麻炒熟,一般放在簸箕中,鼓鼓胀胀地 晾着。我们悄悄溜到厨房,抓一把塞进嘴里。每次这时,娘看见了,总会笑着对 我说:“小心烫着,馋嘴。”我答应了一声,忙又抓一把,呜地一声跑了 西天,最后一抹亮光也消失了。可是,东边山头上,一轮圆圆的月亮却慢慢爬上 了山顶,刹时,一切都亮了,包括小村、树木、河水,包括田里的庄稼。月光也 照着我们,银片一样。我们傻望一眼月亮,然后,也不知谁喊一声月亮出来了 大家都呜地一声散了,各自回到各自的家。因为,月饼快做好了,我们要吃月饼 了 故乡过去吃月饼,就是当做一顿饭。娘系着围裙,用盘子将月饼拿上桌,还炒了 菜。我抓了一个月饼就咬。娘急了,连连说:“慢点,小心烫着。”刚拿出来的 月饼,真的很烫人的。我有一次一不小心,就让月饼里的馅儿烫着了,呜儿呜儿 哭了。 吃剩的月饼,娘给收起来,就成了我的零食。我在外面疯玩着,一旦饿了,跑回 家喊一声肚子饿了,娘就会拿出一个。我接过,大口吃着。娘问:“香不?”我 说香,娘一笑道:“馋猫。”我举着月饼让娘吃,娘低下头轻轻咬了一下,连连 咂着嘴,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多年后,在城中,我吃了各种月饼,可都没有娘做的好。行走城中,一晃多 少年,记忆最深的仍是故乡的中秋节。 在故乡,春节守岁,中秋守月 吃罢月饼,娘拿一张椅子,还有爹,还有其他人,都坐在院子中。这时,月 亮白光光地升高了,爬过了三叔家的屋顶,爬过了二叔家的椿树枝头,贴在当空 树上,一个老鸦窝清清楚楚的,淹没在月光中。河里的水哗哗地响着,在院子 去,月光下 白白亮亮地流 村子静下来,有虫声细细密密地响起来。我靠在娘的怀里,望着圆满的月亮。娘 告诉我,月亮里有一个女孩,名叫嫦娥。娘说,月亮中有一棵桂花树,很粗很大。 娘教我儿歌:“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去带路,一直带到娘门口 然后 我就在娘的怀中睡着了,朦胧中,感觉到娘用手在轻轻拍着我,隐隐约约听到娘 的歌声:“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去带路……”然后,我沉沉睡去,醒来, 已经天亮了
故乡在山中。那儿有青葱的竹林,有粉白的房子,有密如细雨的虫鸣。这一切, 在中秋的晚上,都显得那么温馨,显得那么和谐。这时,一轮月缓缓地升起来。 这,是故乡的中秋月。故乡的中秋月下,总少不了响亮的笑声,是一群孩子的笑 声。 中秋,对于小村而言,很是热闹。 小村人一直有中秋做月饼的习惯。小村的月饼,做法很简单:村人将芝麻炒熟, 粒粒饱满,然后和白糖搅拌在一起,放在石臼中,用石锤研成末,包入蒸馍中; 再然后,将蒸馍压平,放在烧红的油锅里,左右翻烤,烤得焦黄焦黄的。咬上一 口,又甜又香又烫,很好吃的。 我们喜欢中秋,更喜欢中秋的月饼。 炒芝麻,一般是在黄昏开始的。太阳刚刚落下,天边,还沁着一抹红晕, 和天边的蛋青色渗透在一起,亮亮的。这时,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都冒出一缕烟, 蓝蓝地升上高空,在黄昏的余光里显得格外清晰。多年后,行走在异地,回首故 乡时,那一幕情景,总是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总会让我的心暖暖的,十分熨贴。 此时,炒芝麻的香味也浮荡在小村中,浮荡在小村的角角落落里。我们嗅着了, 停止了打闹,一个个扭头向家里跑去。芝麻炒熟,一般放在簸箕中,鼓鼓胀胀地 晾着。我们悄悄溜到厨房,抓一把塞进嘴里。每次这时,娘看见了,总会笑着对 我说:“小心烫着,馋嘴。”我答应了一声,忙又抓一把,呜地一声跑了。 西天,最后一抹亮光也消失了。可是,东边山头上,一轮圆圆的月亮却慢慢爬上 了山顶,刹时,一切都亮了,包括小村、树木、河水,包括田里的庄稼。月光也 照着我们,银片一样。我们傻望一眼月亮,然后,也不知谁喊一声月亮出来了, 大家都呜地一声散了,各自回到各自的家。因为,月饼快做好了,我们要吃月饼 了。 故乡过去吃月饼,就是当做一顿饭。娘系着围裙,用盘子将月饼拿上桌,还炒了 菜。我抓了一个月饼就咬。娘急了,连连说:“慢点,小心烫着。”刚拿出来的 月饼,真的很烫人的。我有一次一不小心,就让月饼里的馅儿烫着了,呜儿呜儿 哭了。 吃剩的月饼,娘给收起来,就成了我的零食。我在外面疯玩着,一旦饿了,跑回 家喊一声肚子饿了,娘就会拿出一个。我接过,大口吃着。娘问:“香不?”我 说香,娘一笑道:“馋猫。”我举着月饼让娘吃,娘低下头轻轻咬了一下,连连 咂着嘴,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多年后,在城中,我吃了各种月饼,可都没有娘做的好。行走城中,一晃多 少年,记忆最深的仍是故乡的中秋节。 在故乡,春节守岁,中秋守月。 吃罢月饼,娘拿一张椅子,还有爹,还有其他人,都坐在院子中。这时,月 亮白光光地升高了,爬过了三叔家的屋顶,爬过了二叔家的椿树枝头,贴在当空。 椿树上,一个老鸦窝清清楚楚的,淹没在月光中。河里的水哗哗地响着,在院子 看去,月光下,河水白白亮亮地流着。 村子静下来,有虫声细细密密地响起来。我靠在娘的怀里,望着圆满的月亮。娘 告诉我,月亮里有一个女孩,名叫嫦娥。娘说,月亮中有一棵桂花树,很粗很大。 娘教我儿歌:“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去带路,一直带到娘门口……”然后, 我就在娘的怀中睡着了,朦胧中,感觉到娘用手在轻轻拍着我,隐隐约约听到娘 的歌声:“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去带路……”然后,我沉沉睡去,醒来, 已经天亮了
记得一个中秋的夜晚,娘曾问我:“喜欢娘做的月饼吗?”是时,我刚刚四岁, 靠在娘的怀中,吃着娘做的月饼,点着头说:“喜欢!”娘又轻声问:“娘老了, 你走远了,中秋时回家看娘吗?”我点着头,脆声说:“我还给你买月饼吃。” 娘高兴地笑了,一脸的幸福 晃,多少年过去了。月亮又圆了,中秋又近了,娘,你还记得那句话吗?一直, 我都还记得四岁时的那句话,记得娘一脸阳光的样子 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中作者详细的叙述了做月饼的过程,这并不是闲笔,而是凸显了人们对美好 幸福生活的 追求。 B.文章两次写到娘对我说“小心烫着”,都表现了娘对我的担心与责备 C.文章写到“多年后,行走在异地,回首故乡时,那一幕情景,总是时时出现在 我的眼前” “那一幕情景”指的是那时故乡太阳刚刚落下时天边的美景和家家户户的烟囱 都冒出一缕烟。 D.往事历历在目,作者描写的儿时娘讲的嫦娥的故事,哼着的歌曲和四岁与娘的 对话,都是 文章精彩的片段,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5.文中划线句子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这些描写的景物有什么表达效 果?(5分) 答 6.文章标题“娘的那轮中秋月”意蕴丰富,请加以探究。(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所谓地震烈度,反映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影响遭受破坏的程 度,包括建筑物损毁、自然景观变化等。我国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等级越 髙破坏越重。其中6度及以上,建筑物将有被破坏现象。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 烈度值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值越小。 地震烈度调査与评定是地震事件应对与处置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一是为 抗震救灾工作部署提供依据;二是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奠定基础;三是为灾 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记得一个中秋的夜晚,娘曾问我:“喜欢娘做的月饼吗?”是时,我刚刚四岁, 靠在娘的怀中,吃着娘做的月饼,点着头说:“喜欢!”娘又轻声问:“娘老了, 你走远了,中秋时回家看娘吗?”我点着头,脆声说:“我还给你买月饼吃。” 娘高兴地笑了,一脸的幸福。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月亮又圆了,中秋又近了,娘,你还记得那句话吗?一直, 我都还记得四岁时的那句话,记得娘一脸阳光的样子。 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作者详细的叙述了做月饼的过程,这并不是闲笔,而是凸显了人们对美好 幸福生活的 追求。 B.文章两次写到娘对我说“小心烫着”,都表现了娘对我的担心与责备。 C.文章写到“多年后,行走在异地,回首故乡时,那一幕情景,总是时时出现在 我的眼前”, “那一幕情景”指的是那时故乡太阳刚刚落下时天边的美景和家家户户的烟囱 都冒出一缕烟。 D.往事历历在目,作者描写的儿时娘讲的嫦娥的故事,哼着的歌曲和四岁与娘的 对话,都是 文章精彩的片段,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5.文中划线句子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这些描写的景物有什么表达效 果?(5 分) 答: 6.文章标题“娘的那轮中秋月”意蕴丰富,请加以探究。(6 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所谓地震烈度,反映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影响遭受破坏的程 度,包括建筑物损毁、自然景观变化等。我国地震烈度分为 12 个等级,等级越 高破坏越重。其中 6 度及以上,建筑物将有被破坏现象。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 烈度值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值越小。 地震烈度调查与评定是地震事件应对与处置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一是为 抗震救灾工作部署提供依据;二是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奠定基础;三是为灾 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摘编自《四川新闻网》) 材料二: 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 涉及地区 □涉及面积 匚9度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139平方千米 8度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赛沟县漳扎镇、 大录乡、黑河乡、陵江乡、马家乡 778平方千米 7度四川省阿规藏族族自治州九赛沟县着尔盖872平方千米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若尔盖 6度县、松潘县、红原县,绵阳市平武县;甘肃省14006平方千米 陇南市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迭部县 材料三: 根据大量现场调查数据、仪器观测,以及对本地区历次地震灾害相关研 究的归纳,本次九寨沟地震灾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是此次地震震级大,达到了7.0级:震源偏深,有20千米:地震影响 范围除四川外,还包括甘肃部分地区。但重灾区除景区人口集中外,其他区域村 寨稀疏,总体人口密度较低,加之当地防震减灾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因而本次 地震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毁程度远低于青海玉树7.1级地震, 是九寨沟县及附近区域设防烈度为8度,震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 较高,抗震性能总体较好,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加强了农村居民抗震设防 管理和指导,重建后的景区及城镇建筑物多采用了框架结构,乡村传统民居多采 用穿斗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强,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有效减少了人 员伤亡。 三是本次地震对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旅游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 造成较严重破坏,对当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当地政府正在科学 审慎地制定自然遗产保护和恢复重建方案。 四是震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导致人 员伤亡和部分道路交通中断,增加了救援和人员转移安置难度 (摘编自《经济观察网》) 材料四: 地震不仁,九寨沟火花海和诺日朗瀑布,都是“造化钟神秀”,孕育不 止几千年(诺日朗瀑布形成时间至少数万年),而今却近乎被毁于一旦。去过这 两个景点的人或许会“痛其失”,而没去过的人则普遍遗憾还没去过,毕竟今后 这两个景点能否恢复如初,还很难说。网上很多人讨论该不该对震后受损景点进 行人工修复。就目前看,学界专家倾向于以自然修复为主;九寨沟景色形成于自 然地理演化过程中,有些决口或漏点固然可以进行人工修补,道路系统、旅游接 待系统等也可适度修复,但生态恢复则要看“天”,景区修复也应敬畏自然,尊 重自然规律。无论是当地政府、景区管理者还是社会大众,都要给其自然修复的 时间。九寨沟是旅游胜地,当地财政收入也形成了“旅游依赖”。景区进入恢复 期,意味着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来源被切断,有些民众生活也面临“断炊”风险
(摘编自《四川新闻网》) 材料二: 四川九寨沟 7.0 级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 涉及地区 涉及面积 9 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 139 平方千米 8 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 大录乡、黑河乡、陵江乡、马家乡 778 平方千米 7 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若尔盖 县、松潘县,绵阳市平武县 3372 平方千米 6 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若尔盖 县、松潘县、红原县,绵阳市平武县;甘肃省 陇南市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迭部县 14006平方千米 材料三: 根据大量现场调查数据、仪器观测,以及对本地区历次地震灾害相关研 究的归纳,本次九寨沟地震灾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此次地震震级大,达到了 7.0 级;震源偏深,有 20 千米;地震影响 范围除四川外,还包括甘肃部分地区。但重灾区除景区人口集中外,其他区域村 寨稀疏,总体人口密度较低,加之当地防震减灾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因而本次 地震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毁程度远低于青海玉树 7.1 级地震。 二是九寨沟县及附近区域设防烈度为 8 度,震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 较高,抗震性能总体较好,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加强了农村居民抗震设防 管理和指导,重建后的景区及城镇建筑物多采用了框架结构,乡村传统民居多采 用穿斗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强,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有效减少了人 员伤亡。 三是本次地震对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旅游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 造成较严重破坏,对当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当地政府正在科学 审慎地制定自然遗产保护和恢复重建方案。 四是震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导致人 员伤亡和部分道路交通中断,增加了救援和人员转移安 置难度。 (摘编自《经济观察网》) 材料四: 地震不仁,九寨沟火花海和诺日朗瀑布,都是“造化钟神秀”,孕育不 止几千年(诺日朗瀑布形成时间至少数万年),而今却近乎被毁于一旦。去过这 两个景点的人或许会“痛其失”,而没去过的人则普遍遗憾还没去过,毕竟今后 这两个景点能否恢复如初,还很难说。网上很多人讨论该不该对震后受损景点进 行人工修复。就目前看,学界专家倾向于以自然修复为主;九寨沟景色形成于自 然地理演化过程中,有些决口或漏点固然可以进行人工修补,道路系统、旅游接 待系统等也可适度修复,但生态恢复则要看“天”,景区修复也应敬畏自然,尊 重自然规律。无论是当地政府、景区管理者还是社会大众,都要给其自然修复的 时间。九寨沟是旅游胜地,当地财政收入也形成了“旅游依赖”。景区进入恢复 期,意味着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来源被切断,有些民众生活也面临“断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