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府谷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赵飞 题号 「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先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代的印章(节选) 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 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 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 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 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 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 “轶(da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软侯卒于 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206年)仅20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 字格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作四 字以上的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 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 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 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 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 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 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 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 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 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 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 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 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 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凤)、玄武(龟),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二边 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 1、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汉初官印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 B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 C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迴异的排法 D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 2、下面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陕西省府谷县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命题人:赵飞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 先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代的印章(节选) 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 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 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 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 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 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972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 “轪(dà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轪侯卒于 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 206 年)仅 20 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 字格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作四 字以上的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 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 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 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 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 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 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 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 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 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 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 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 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 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凤)、玄武(龟),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二边 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 1、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汉初 官印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 B 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 C 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 D 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 2、下面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
A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排布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 B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与小篆齐名的汉字六书之 C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 D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B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 C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 D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 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 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 帝曰:“今无他事。”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 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复 为安石所持,遂不果。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 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 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 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 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 擒灭。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 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 制科的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 伤之乎?捃(j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 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 年六十四。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遣人挈水踵其后阴:暗地里B,姬言之帝,贷其死贷:推卸 C,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殆:几乎D,帝悚听,垂欲止垂:接近,将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皇后性格仁慈的一组是(3分)() ①常于禁苑种谷、亲蚕②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③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④捃(j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⑤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⑥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 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 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
A 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排布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 B 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与小篆齐名的汉字六书之 一。 C 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 D 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B 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 C 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 D 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 分)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 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 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 帝曰:“今无他事。”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 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复 为安石所持,遂不果。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 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 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 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 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 擒灭。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 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 制科的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 伤之乎?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 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 年六十四。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阴遣人挈水踵其后 阴:暗地里 B,姬言之帝,贷其死 贷:推卸 C,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 殆:几乎 D,帝悚听,垂欲止 垂:接近,将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皇后性格仁慈的一组是 (3 分) ( ) ① 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② 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③ 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④ 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⑤ 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⑥ 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 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
B,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 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 C,王安石变法因触犯的皇后的利益儿被阻挠,但因为王安石的坚持而使皇后的 计谋未能得逞。 D,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苏轼最终绝处逢生 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 第II卷(共104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3分) ②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4分) ③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3分)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 巾 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或七年,辛弃疾时任湖南转运 副使和安抚使 ②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汇合之后称潇湘,这里指耒阳地区。 8.诗词讲究通过“炼字”来传神,这首词前两句中哪个字有这种作用?请简要分 析。(5分) 9.这首词的下阙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6) 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题。(25分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细雨,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 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令人怜爱你;我还怀 念着你的姊妹们 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一一在那个园中静悄悄 地消受了一宿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绍兴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 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
B,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 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 C,王安石变法因触犯的皇后的利益儿被阻挠,但因为王安石的坚持而使皇后的 计谋未能得逞。 D,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苏轼最终绝处逢生 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 第 II 卷(共 104 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 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 (3 分) ② 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4 分) ③ 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 (3 分) 辛 弃 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 巾, 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 年)或七年,辛弃疾时任湖南转运 副使和安抚使。 ②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汇合之后称潇湘,这里指耒阳地区。 8.诗词讲究通过“炼字”来传神,这首词前两句中哪个字有这种作用?请简要分 析。(5 分) 9. 这首词的下阙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⑵ 人生如梦,_ 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⑶ 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故木受绳则直,____ 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6)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 分)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细雨,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 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令人怜爱你;我还怀 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 地消受了一宿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绍兴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 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
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一一尤其 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 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 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 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 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翁。”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 翁的。 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 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 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 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园中的映山红和紫竹都很鲜妍,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最盛的 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 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 乱哄哄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 吗 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象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 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的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 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渠们 是结恋了。渠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渠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这种想象决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 秘的想象来。同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他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 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他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 挂在耳上呢!” 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东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 不不定期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 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溥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 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 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我们坐在架下的石登上,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 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 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 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即刻又是 骨碌碌”地响了 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 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 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 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 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 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 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翁。”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 翁的。 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 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 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 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园中的映山红和紫竹都很鲜妍,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最盛的时 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 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 ——乱哄哄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 吗?…… 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象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 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的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 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渠们 是结恋了。渠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渠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这种想象决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 秘的想象来。同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他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 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他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 挂在耳上呢!” 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东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 不不定期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 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溥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 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 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我们坐在架下的石登上,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 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 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 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即刻又是 “骨碌碌”地响了。 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 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⑴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这是作者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情感抒 发得真切动人。 B、作者叙述自己曾经三次去过快阁,但前两次都没有多大印象,是为了突出紫 藤的美丽,紫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C、文章第4自然段,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快阁的美景,使人如临其 境 D、“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她们听,正在奏乐给她们 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 恋爱的乐土。”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E、文章在描写紫藤时融情于景,储蓄隽永,使全篇笼罩着由于紫藤花落而引发 的悲凉心境。 (2)文章从题目来看是要写紫藤花的,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文字写快阁周围的景 物?(6分) (3作者在写到快阁时,用到了陆游的典故,有什么作用?(6分 (4)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有个搞笑的大师叫启功(节选) 文晓方 启功先生扬名不在于他是雍正皇帝八代玄孙,也不在于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 教授,在于他的书法艺术、古代书画碑帖鉴定和古文学研究。在这几个领域中 除了给人庄重深厚严谨脱俗感觉之外,和搞笑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启功老爷子确 实搞笑,太搞笑了。 和自己搞笑 启功先生2005年去世,在结发妻子于1975年病逝不久,也就是他六十六岁 时,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髙不 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 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没有人像启功那样,提前27年用搞笑的打油诗给自己盖棺定论,如今这打油诗 一样的墓志铭永久地凿刻在先生的墓碑上了 说到死,就有鬼,鬼文化也是国学中的一大块。长江边上丰都鬼城也越来越 火爆,不知先生是否去过丰都鬼城,但是他和鬼也搞笑,有诗曰:“昔有见鬼者, 自言不畏葸,向他摆事实,向他讲道理,你是明日我,我是昨日你,鬼心大悦服, 彼此皆欢喜。”一个“明日我”“昨日你”,把永不同轨的阴阳两界炫耀成一道 彩虹 身为雍正皇帝八代孙,启功先生拒绝爱新觉罗之姓,说爱新觉罗根本不是姓, 是前清满族人部落的称呼,相当于现在住宅小区的称谓,坚持自己:“姓启名 功”。凡有不明事理写信曰“爱新觉罗·启功收”者,一律不开封,并在信封上 赫然写着“查无此人,敬请退回”,有好事者究问为什么,答曰:“不信,请人 去派出所户籍处查,保证无此人” 二、和工作搞笑 大学党组织积极发展党员,某教授申请加入,组织上准备接受他,想通过他来做 老师们的思想工作,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有领导走访启功先生征求意见。先生 若有所思,没有对某教授给予正面点评,反面娓娓道来:“本来一棵树上好好待
A、“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这是作者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情感抒 发得真切动人。 B、作者叙述自己曾经三次去过快阁,但前两次都没有多大印象,是为了突出紫 藤的美丽,紫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C、文章第 4 自然段,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快阁的美景,使人如临其 境。 D、“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她们听,正在奏乐给她们 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 恋爱的乐土。”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E、文章在描写紫藤时融情于景,储蓄隽永,使全篇笼罩着由于紫藤花落而引发 的悲凉心境。 ⑵文章从题目来看是要写紫藤花的,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文字写快阁周围的景 物?(6 分) ⑶作者在写到快阁时,用到了陆游的典故,有什么作用?(6 分) ⑷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有个搞笑的大师叫启功(节选) 文晓方 启功先生扬名不在于他是雍正皇帝八代玄孙,也不在于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 教授,在于他的书法艺术、古代书画碑帖鉴定和古文学研究。在这几个领域中, 除了给人庄重深厚严谨脱俗感觉之外,和搞笑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启功老爷子确 实搞笑,太搞笑了。 一、和自己搞笑 启功先生 2005 年去世,在结发妻子于 1975 年病逝不久,也就是他六十六岁 时,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 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 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没有人像启功那样,提前 27 年用搞笑的打油诗给自己盖棺定论,如今这打油诗 一样的墓志铭永久地凿刻在先生的墓碑上了。 说到死,就有鬼,鬼文化也是国学中的一大块。长江边上丰都鬼城也越来越 火爆,不知先生是否去过丰都鬼城,但是他和鬼也搞笑,有诗曰:“昔有见鬼者, 自言不畏葸,向他摆事实,向他讲道理,你是明日我,我是昨日你,鬼心大悦服, 彼此皆欢喜。”一个“明日我”“昨日你”,把永不同轨的阴阳两界炫耀成一道 彩虹。 身为雍正皇帝八代孙,启功先生拒绝爱新觉罗之姓,说爱新觉罗根本不是姓, 是前清满族人部落的称呼,相当于现在住宅小区的称谓,坚持自己:“姓启名 功”。凡有不明事理写信曰“爱新觉罗•启功收”者,一律不开封,并在信封上 赫然写着“查无此人,敬请退回”,有好事者究问为什么,答曰:“不信,请人 去派出所户籍处查,保证无此人”。 二、和工作搞笑 大学党组织积极发展党员,某教授申请加入,组织上准备接受他,想通过他来做 老师们的思想工作,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有领导走访启功先生征求意见。先生 若有所思,没有对某教授给予正面点评,反面娓娓道来:“本来一棵树上好好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