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一般词汇文言词和历史词的相同点是两者都属于古语词。不同的是,文言词都有其相应的普通话词语,它具有可翻译性:历史词没有相应的普通话词语,它不具有可翻译性。文言词如“此、勿、俾”等,历史词如“尚书、侍郎、刁斗”等。旧词产生的历史不太长,所指事物现象也未消失但已被新的词语所取代,一般只在描述历史现象时才使用。如“邮差、车夫、伙夫、戏子、郎中、学堂、洋油洋火、水师”等等
第二节 一般词汇 文言词和历史词的相同点是两者都属于古语词。 不同的是,文言词都有其相应的普通话词语,它具 有可翻译性;历史词没有相应的普通话词语,它不具有 可翻译性。文言词如“此、勿、俾”等,历史词如“尚 书、侍郎、刁斗”等。 旧词产生的历史不太长,所指事物现象也未消失, 但已被新的词语所取代,一般只在描述历史现象时才使 用。如“邮差、车夫、伙夫、戏子、郎中、学堂、洋油、 洋火、水师”等等
第二节一般词汇三 方言词1.定义这个术语可指称不同情况,我们这里所说的方言词,是指从方言中吸收进普通话的词。2.吸收方式和对象普通话词汇从北方话里接受了许多主要成分,因而扩大了自己的共同性。(1)透过方言吸收古语词或外来词有些文言词,保留在方言里。普通话吸收方言,实质上吸收的是文言词。普通话重“桌子,古代曾叫“台”吴方言里也这么称呼。普通话不把“台”作为词来吸收而用它构成“台布、台面、台球、写字台”等。又如厦门话像古汉语一样把“没有”说成“无”,把“站着”说成“企”而广州话把“喝”说成“饮”“刀很快”说为“刀很利等普通话利用这些成分组成了“无线电、企望、饮料、锋利”一这些方言词,普通话作为构词成分来吸收的
第二节 一般词汇 三 方言词 1.定义 这个术语可指称不同情况,我们这里所说的方言词, 是指从方言中吸收进普通话的词。 2.吸收方式和对象 普通话词汇从北方话里接受了许多主要成分,因而扩 大了自己的共同性。 (1)透过方言吸收古语词或外来词 有些文言词,保留在方言里。普通话吸收方言,实质 上吸收的是文言词。普通话里“桌子”,古代曾叫“台” , 吴方言里也这么称呼。普通话不把“台”作为词来吸收, 而用它构成“台布、台面、台球、写字台”等。又如厦门话像 古汉语一样把“没有”说成“无”,把“站着”说成“企” , 而广州话把“喝”说成“饮” , “刀很快”说为“刀很利” , 普通话利用这些成分组成了“无线电、企望、饮料、锋利”等 等。——这些方言词,普通话作为构词成分来吸收的
第二节一般词汇有些外来词,率先在方言中运用,普通话吸收方言词,实质上吸收的是外来词。改革开放后,广东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粤文化随之向全国各地传播,某些粤方言中的外来词,因其异域文化色彩,在传媒的使用频率上超过了普通话的词,成为普通话的成分。如普通话本有”“衬衫、公汽、胶卷、出租车”等,后来人们却逐渐使用“(T)恤衫、巴士、菲林、的士”。这“的士”的影响尤其大,普通话中出现了“打的、的哥、的姐”等词语。有些词语,人们已经不认为它们是外来词。但它们是从地道的方言进入普通话的。比如,满语的巴不得敬开儿、套拉、倒腾、麻利、帅、啰嗪、妞、档案、磨蹭等,语言学家都找到了它们的满语原型词
第二节 一般词汇 有些外来词,率先在方言中运用,普通话吸收方 言词,实质上吸收的是外来词。改革开放后,广东的经 济实力迅速增强,粤文化随之向全国各地传播,某些粤 方言中的外来词,因其异域文化色彩,在传媒的使用频 率上超过了普通话的词,成为普通话的成分。如普通话 本有“衬衫、公汽、胶卷、出租车”等,后来人们却逐渐使 用“(T)恤衫、巴士、菲林、的士” 。这“的士”的影响尤 其大,普通话中出现了“打的、的哥、的姐”等词语。 有些词语,人们已经不认为它们是外来词。但它 们是从地道的方言进入普通话的。比如,满语的巴不得、 敞开儿、耷拉、倒腾、麻利、帅、啰嗦、妞、档案、磨蹭等,语 言学家都找到了它们的满语原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