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现代汉语教案(文字部分)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汉 语 言 文 学 教 育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现 代 汉 语 教 案 (文 字 部 分)
现代汉语教案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语文、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1、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了解关于语言、汉语、汉语方言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学好现代汉语的方法: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方面的知识。2、通过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懂得分析语音结构规律,深刻理解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树立规范化意识。掌握朗读的技巧,具备说好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的能力。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和用词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3、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2
2 现 代 汉 语 教 案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理 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 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 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大力推广普通话, 促进汉语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语文、科学研究 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了解关于语言、汉语、汉语方言的一些最基本 的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学好现代 汉语的方法;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方面的 知识。 2、通过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懂得分析语音结构规律,深刻理解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的重要意义,树立规范化意识。掌握朗读的技巧,具备说好普通话和推广 普通话的能力。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和用词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 律,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语文教学 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3、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
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成为师范类实用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教学原则:1、贯彻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阐明国家的有关政策,使学生深刻理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促进汉语规范化,促进现代汉语健康地发展。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社会上运用语言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教材的重点,使学生学了现代汉语的理论和知识,真正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3、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巧,必须加强课内外的练习。练习方式力求多样化,练习时间必须确有保证。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是启发式的,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贯彻“少而精”和“讲练结合”的原则,着重给学生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练习多样化,有时可以练代讲,以讨论代讲,力求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学时分配:本课程开设90学时,各部分学时分配比例大约为:绪论4%,语音22%,文字9%,词汇16%,语法38%,修辞11%。讲授和课内练习的时间总比例为2:1。en
3 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成为师范类实用型人才提供必 要的知识准备。 教学原则: 1、贯彻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阐明国家的有 关政策,使学生深刻理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促进汉语规范化, 促进现代汉语健康地发展。 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运 用语言的实际、社会上运用语言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教材的重点,使 学生学了现代汉语的理论和知识,真正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 3、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巧, 必须加强课内外的练习。练习方式力求多样化,练习时间必须确有保证。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应是启发式的,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贯彻“少 而精”和“讲练结合”的原则,着重给学生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精心 设计课内外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练习多样化,有时可以练代讲,以讨论代 讲,力求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 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设 90 学时,各部分学时分配比例大约为:绪论 4%,语音 22%, 文字 9%, 词汇 16%,语法 38%,修辞 11%。讲授和课内练习的时间总比 例为 2: 1
第三章文字[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通过讲述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汉字的性质、汉字的简化及标准化、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结构和正确使用汉字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情况,掌握汉字使用的规律,认识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必要性,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汉字的结构和正确使用汉字。本章教学难点是汉字的结构:笔画、偏旁、部首、部件和笔顺。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汉字的特点(一)文字和语言1.文字的作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学对语言的辅助作用可以从以下儿个方面来认识:(1)文字的出现克服了语言交际的时空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拓展了语言的交际职能
4 第三章 文 字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教学通过讲述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汉字的性 质、汉字的简化及标准化、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结构和正确使用汉字 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情况,掌握汉字使用的规律,认识汉字规 范化、标准化的必要性,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教学重点是汉字的结构和正确使用汉字。本 章教学难点是汉字的结构:笔画、偏旁、部首、部件和笔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 [教学时数]8 学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汉字的特点 (一)文字和语言 1.文字的作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 具。文字对语言的辅助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文字的出现克服了语言交际的时空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 “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拓展了语言的交际职能
(2)文字通过书面语能够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有的转化为物质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使语言的规范化成为可能。(3)文字使人类的思维活动有了表象,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开掘人脑的潜力,使人类文明出现质的飞跃。原始社会仅靠口语来交流和传承文化。文字的出现不仅可以使人类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大容量、高质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可以说,在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语言的出现是第一个里程碑,它使猿人进化成了人;文字的出现是第二个里程碑,它使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或者说从史前时期进入有史时期。2.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文字产生之前,语言早已存在。语言和人类一样古老,文字则是有声语言和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只有六、七千年的历史,目前世界上仍有许多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记录。可见,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2)语言是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语言单位都包括音、义两个方面,是可听可说的听觉符号。文字记录音和义,必须有自己的形体。所以,文字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是可读可写的视觉符号。(3)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和采用的形体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语素文字两大类。表音文字采以数自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节,所以又分为音位文字和音节文字两种。音位文字以字母为书写单位,这些字5
5 (2)文字通过书面语能够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有的转化为物 质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使语言的规范化成为可能。 (3)文字使人类的思维活动有了表象,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开掘人脑的潜力,使人类文明出现质的飞跃。 原始社会仅靠口语来交流和传承文化。文字的出现不仅可以使人类通 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大容量、高质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 了思考的深度。可以说,在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语言的出现是第一个 里程碑,它使猿人进化成了人;文字的出现是第二个里程碑,它使人类社 会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或者说从史前时期进入有史时期。 2.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1)文字产生之前,语言早已存在。语言和人类一样古老,文字则是 有声语言和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只有 六、七千年的历史,目前世界上仍有许多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记录。可见,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 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2)语言是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 统。语言单位都包括音、义两个方面,是可听可说的听觉符号。文字记录 音和义,必须有自己的形体。所以,文字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是可 读可写的视觉符号。 (3)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和采用的形体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 和语素文字两大类。 表音文字采以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节,所 以又分为音位文字和音节文字两种。音位文字以字母为书写单位,这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