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现代汉语教案(语法部分)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汉 语 言 文 学 教 育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现 代 汉 语 教 案 (语 法 部 分)
现代汉语教案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语文、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1、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了解关于语言、汉语、汉语方言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学好现代汉语的方法: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方面的知识。2、通过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懂得分析语音结构规律,深刻理解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树立规范化意识。掌握朗读的技巧,具备说好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的能力。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和用词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3、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2
2 现 代 汉 语 教 案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理 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 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 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大力推广普通话, 促进汉语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语文、科学研究 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了解关于语言、汉语、汉语方言的一些最基本 的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学好现代 汉语的方法;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方面的 知识。 2、通过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懂得分析语音结构规律,深刻理解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的重要意义,树立规范化意识。掌握朗读的技巧,具备说好普通话和推广 普通话的能力。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和用词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 律,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语文教学 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3、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
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成为师范类实用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教学原则:1、贯彻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阐明国家的有关政策,使学生深刻理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促进汉语规范化,促进现代汉语健康地发展。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社会上运用语言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教材的重点,使学生学了现代汉语的理论和知识,真正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3、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巧,必须加强课内外的练习。练习方式力求多样化,练习时间必须确有保证。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是启发式的,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贯彻“少而精”和“讲练结合”的原则,着重给学生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练习多样化,有时可以练代讲,以讨论代讲,力求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学时分配:本课程开设90学时,各部分学时分配比例大约为:绪论4%,语音22%,文字9%,词汇16%,语法38%,修辞11%。讲授和课内练习的时间总比例为2:1。en
3 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成为师范类实用型人才提供必 要的知识准备。 教学原则: 1、贯彻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阐明国家的有 关政策,使学生深刻理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促进汉语规范化, 促进现代汉语健康地发展。 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运 用语言的实际、社会上运用语言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教材的重点,使 学生学了现代汉语的理论和知识,真正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 3、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巧, 必须加强课内外的练习。练习方式力求多样化,练习时间必须确有保证。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应是启发式的,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贯彻“少 而精”和“讲练结合”的原则,着重给学生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精心 设计课内外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练习多样化,有时可以练代讲,以讨论代 讲,力求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 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设 90 学时,各部分学时分配比例大约为:绪论 4%,语音 22%, 文字 9%, 词汇 16%,语法 38%,修辞 11%。讲授和课内练习的时间总比 例为 2: 1
第五章语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律和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使学生掌握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析句子正误的能力,正确规范地使用现代汉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类型,掌握语法分析的方法及分析句子语法错误的规律。【教学重点】语法的性质,词类划分的标准,实词与虚词的语法特征,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功能类型,复杂短语和歧义短语的分析,句子成分的分析,句类、句型的分析,复句和单句的区别,多重复句的分析。[教学难点】动词、连词与介词的区别,形容词与区别词的区别,结构助词“的”与语气词“的”区别,动态助词“了”与语气词“了”的区别,词的兼类与活用的区别,短语的语法形式与短语的语法意义,补语和宾语的辨别,直接成分分析法,主谓谓语句,兼语句与连谓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的区别,省略句同非主谓句的区别,单句同复句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34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素怎样组合成各种结构的词,词怎样组合成各种短语,短语或词怎样形成各种句子,小单位用什么手段、方式组成种种大单位,其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我们理解一个句子,不但要懂得该句子每一个词所表示的词汇意义和语义关系,还4
4 第五章 语 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学习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律和有关的基础 理论和基本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使学生掌握 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析句子正误的能力,正确规范地使用现代汉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类型,掌握语 法分析的方法及分析句子语法错误的规律。 [教学重点] 语法的性质,词类划分的标准,实词与虚词的语法特征, 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功能类型,复杂短语和歧义短语的分析,句子成分的分 析,句类、句型的分析,复句和单句的区别,多重复句的分析。 [教学难点] 动词、连词与介词的区别,形容词与区别词的区别,结构 助词“的”与语气词“的”区别,动态助词“了”与语气词“了”的区别, 词的兼类与活用的区别,短语的语法形式与短语的语法意义,补语和宾语 的辨别,直接成分分析法,主谓谓语句,兼语句与连谓句、主谓短语作宾 语的句子的区别,省略句同非主谓句的区别,单句同复句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 [教学时数]34 学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 语 法 概 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素怎样组合成各种 结构的词,词怎样组合成各种短语,短语或词怎样形成各种句子,小单位 用什么手段、方式组成种种大单位,其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我们理解 一个句子,不但要懂得该句子每一个词所表示的词汇意义和语义关系,还
要了解语言单位之间的结构关系、组合层次、分布位置以及词类的功能也就是语法意义。词汇意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以一定的客观事物和现象作为概括的对象,而语法意义所反映的是语言单位一一词、短语、句子的功能和性质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语法以语言结构为概括的对象。语法意义同词汇意义具有本质的区别,词汇意义具体实在,要想扩大词汇量,就必须一个一个地去学、去记,所以叫做积累词汇。而语法意义抽象概括,一条规律往往可以概括一大批同类语言现象。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人们说话,是一句一句地说的。每句话都有一定的结构,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组织而成的。具体点说,每句话单,词语怎样搭配,怎样排列,搭配和排列的结果是什么样子,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则的。举个例子:詹明(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就词语的搭配说,在这个句子里,“房间”和“把”搭配起来修饰“收拾”,“整齐”则以“AABB”式重叠补充“收拾”。能够同“把”搭配的,必须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能够以“AABB”式重叠的,一般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语。我们可以说“把房间”怎么样,却不能说“把收拾”怎么样,我们可以说“收拾得整整齐齐”,却不能说“收拾得整齐整齐”。可见词语能否搭配,词语怎样排列,是有规则的。就搭配排列的结果说,这个句子符合“甲把乙(动)得怎么样”的句子格式,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可以按照这格式造出许许多多同类句子。如:“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非常于净”、“莹莹把患病的妈妈照顾得非常好”、“老师把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等等。可见,按照某一特定的句式,是可以造出某种类型的句子的。语法的第一个含义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语法事实:客观存在于语言结构里的规律本身。这种规律是存在于语言深层的客观规律和变化规则。这种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随着语言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语法的另一个含义是指语法学和语法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是人们对客观的语法规律的主观认识和说明。语法书是语法研究成果的记录,因而也属于语5
5 要了解语言单位之间的结构关系、组合层次、分布位置以及词类的功能, 也就是语法意义。 词汇意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以一定的客观事 物和现象作为概括的对象,而语法意义所反映的是语言单位——词、短语、 句子的功能和性质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语法以语言结构为概括的对 象。语法意义同词汇意义具有本质的区别,词汇意义具体实在,要想扩大 词汇量,就必须一个一个地去学、去记,所以叫做积累词汇。而语法意义 抽象概括,一条规律往往可以概括一大批同类语言现象。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词、短语、 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人们说话,是一句一句地说的。每句话都有 一定的结构,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组织而成的。具体点说,每句话里, 词语怎样搭配,怎样排列,搭配和排列的结果是什么样子,都是遵循一定 的规则的。举个例子: 詹明〔把房间〕收拾 得〈整整齐齐〉。 就词语的搭配说,在这个句子里,“房间”和“把”搭配起来修饰“收 拾”,“整齐”则以“AABB”式重叠补充“收拾”。能够同“把”搭配的,必 须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能够以“AABB”式重叠的,一般是表示性质状 态的词语。我们可以说“把房间”怎么样,却不能说“把收拾”怎么样, 我们可以说“收拾得整整齐齐”,却不能说“收拾得整齐整齐”。可见词语 能否搭配,词语怎样排列,是有规则的。就搭配排列的结果说,这个句子 符合“甲把乙(动)得怎么样”的句子格式,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可以按 照这格式造出许许多多同类句子。如:“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非常干净”、“莹 莹把患病的妈妈照顾得非常好”、“老师把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等等。可 见,按照某一特定的句式,是可以造出某种类型的句子的。语法的第一个 含义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语法事实;客观存在于语言结构里的规律本身。这 种规律是存在于语言深层的客观规律和变化规则。这种规律是不以人们的 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随着语言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语法的另一个含义是指语法学和语法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 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是人们对客观的语 法规律的主观认识和说明。语法书是语法研究成果的记录,因而也属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