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一语音概说S1语音的性质(一)生理性发声器官由肺、气管、喉头(包括声带)、咽腔、鼻腔组成,按功能又可分为四个部分,即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和咬字器官(1)呼吸器宜(动力源):由气管、支气管、肺、胸廓和相关肌肉、横隔膜和腹部肌肉组成。振动器宜(发音体):即喉头和声带。(2)(3)共鸣器官:包括喉腔、咽腔、口腔以及胸腔和头腔。咬字器官:主要是指口腔各部,包括唇、齿、舌、牙、聘等。(4声音的发出与上述四个环节密切相关。肺部产生的气流,通过气管,振动喉头的声带发出声音。声波经咽腔、口腔、鼻腔的共鸣得到放大、美化,再经唇、齿、舌、牙、聘协调,不同的声音就产生了
语 音 一 语音概说 §1 语音的性质 (一)生理性 发声器官由肺、气管、喉头(包括声带)、咽腔、鼻腔组成,按功能又 可分为四个部分,即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和咬字器官。 (1)呼吸器官(动力源):由气管、支气管、肺、胸廓和相关肌肉、横膈膜 和腹部肌肉组成。 (2)振动器官(发音体):即喉头和声带。 (3)共鸣器官:包括喉腔、咽腔、口腔以及胸腔和头腔。 (4)咬字器官:主要是指口腔各部,包括唇、齿、舌、牙、腭等。 声音的发出与上述四个环节密切相关。肺部产生的气流,通过气管,振动 喉头的声带发出声音。声波经咽腔、口腔、鼻腔的共鸣得到放大、美化,再 经唇、齿、舌、牙、腭协调,不同的声音就产生了
发音器官示意图(1,2)上下唇。(3,4)上下齿(5)齿龈。(6)硬聘。(7)软聘(8)小舌。(9)鼻腔。(10)口腔。(11)咽腔。(12)舌尖。(13)舌叶(14)舌面前和舌面中(15)舌面后或舌跟。14213(16)会厌软骨。(17)食道。1511(18)气管。(19)声带。16(20)喉结。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6 19 17 20 18 1213 14 15 (1,2)上下唇。(3,4)上下齿 (5)齿龈。(6)硬腭。(7)软腭 (8)小舌。(9)鼻腔。(10)口腔。 (11)咽腔。(12)舌尖。 (13)舌叶(14)舌面前和舌面中。 (15)舌面后或舌跟。 (16)会厌软骨。(17)食道。 (18)气管。(19)声带。 (20)喉结。 发音器官示意图
(二)物理性语音的物理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音高:声音的高低,与声带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快时,频率高,音调也高,反之则音调低。(2)音强:声音强弱,取决于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反之则声音越弱。(3)音长:声音的长短。(4)音色:又称“音质”,指声音的特色,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的不同(即基音与陪音的组合方式)。(三)社会性体现在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上。相同的一个意义,如“书”,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英语是“book”,日语是“h”,汉语普通话是su],广州话是。即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二)物理性 语音的物理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音高:声音的高低,与声带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快时,频率高,音调也高, 反之则音调低。 (2)音强:声音强弱,取决于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反之则声音 越弱。 (3)音长:声音的长短。 (4)音色:又称“音质”,指声音的特色,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 折形式的不同(即基音与陪音的组合方式)。 (三)社会性 体现在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上。相同的一个意义,如“书”,在不同的 语言或方言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英语是“book”,日语是“ほん” , 汉语普通话是[ ˥ʂu ],广州话是[ ˥ʃi]。即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 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82语音的基本概念(一)音节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例如“休”是一个音节,“西欧”则是两个音节。每发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次,每一次肌肉地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例外的情况是儿化的音节,如“花儿”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二)音素和非音色语音要素一个音节,如果按音色的不同去进一步划分,就会得到一个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单位,这就是音素。如“爸”从音色的角度可以划分出“b”和“a”两个不同的音素。一个音节除音素外,还具有音高、音长和音强。它们在语言中也起重要作用,表现为声调、轻重音、长短音和语调等,这些就是非音色语音要素如“书”和“数”的不同,“老子”(人名)和“老子”(自称)的不同等,就是非音色语音要素在汉语中区别意义作用的具体表现
§2 语音的基本概念 (一)音节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例如“休” 是一个音节,“西欧”则是两个音节。每发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的肌肉, 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次,每一次肌肉地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 成一个音节。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例外的情况是儿化的音 节,如“花儿”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二)音素和非音色语音要素 一个音节,如果按音色的不同去进一步划分,就会得到一个个最小的 各有特色的单位,这就是音素。如“爸”从音色的角度可以划分出“b”和 “a”两个不同的音素。 一个音节除音素外,还具有音高、音长和音强。它们在语言中也起重要 作用,表现为声调、轻重音、长短音和语调等,这些就是非音色语音要素。 如“书”和“数”的不同,“老子”(人名)和“老子”(自称)的不同等, 就是非音色 语音要素在汉语中区别意义作用的具体表现
(三)音位1音色音位与非音色音位音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在某个时期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即按照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如普通话“小陈”(xiaochen)和“小程”(xiaochéng)不同,“男的”(nande)和“蓝的”(lande)不同。这就说明普通话中en~eng、n~1具均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这些音素就要归入不同的音位之中。而在北京话中的“文”,念“wen”或“ven”,北京人听了都一样,则说明“w”和“”在北京话中读音的差别并没有造成意义的不同,所以这两个音在北京话中可以归入一个音位,即/w/。这些由音素构成的音位,统称为音色音位(音质音位)。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在某些语言里也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由这些成分构成的音位,则称为非音色音位(非音质音位),也叫片段音位或者超音段音位,主要有三种:调位(声调音位)、重音位、时位。2音位变体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叫做音位变体。如北京话中的“w”和“v”就是音位/w/的两个变体
(三)音位 1 音色音位与非音色音位 音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在某个时期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即按照 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如普通话“小陈”(xiǎo chén)和“小 程”(xiǎo chéng)不同,“男的”(nán de )和“蓝的”(lán de )不同。这 就说明普通话中en~eng、n~l具均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这些音素就要归入不 同的音位之中。而在北京话中的“文”,念“wen”或“ven”,北京人听了 都一样,则说明“w”和“v”在北京话中读音的差别并没有造成意义的不 同,所以这两个音在北京话中可以归入一个音位,即/w/。这些由音素构成的 音位,统称为音色音位(音质音位)。 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在某些语言里也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由这 些成分构成的音位,则称为非音色音位(非音质音位),也叫片段音位或者 超音段音位,主要有三种:调位(声调音位)、重音位、时位。 2 音位变体 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叫做音位变体。如北京话中的“w”和“v”就 是音位/w/的两个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