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为意味的是,净宗的“易行”在即度本土曾被大加抨击,认为是 “伫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大志斡之道”。在中国,其“易行易悟” 的特性却即大受欢迎,被认为是“可以情悕趣入”的绝妙法门。大台诸 宗倡“方使”、重易行、好简约的成佛原则,一反印度佛教教理,体现 出典型的中国式性格。 相继成立于隋与初、盛唐的中同佛教示派,不仅在佛理上是 中国式的,而旦在价值取向上也具中国性格。印度佛学以出世利 个人“解脱”为价值取向,而中国佛学则宣扬功德度人,注重入世。 禅宗六祖惠能以一派宗教领袖的身份,竟提出“勿离世问上,外求 出世间”·的命题。元朝宗宝对惠能之意心领神会,他在《六祖大师 0 藏能:《坛经)。 法宝坛经》中将惠能的偈语作1下解样:“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中国文化“经世一入世”的性格溢于 言表。 隋唐时期南亚佛教的本土化是全方位的,几乎与教理中国化的 同时,佛教造像艺术与“弘扬佛法”的佛教音乐也走向全面国化。 随佛教播扬于中国,“用佛像来表现释尊和其」徒”的造像艺术 亦在中土迅速张大。云岗、龙」、敦煌、炳灵寺、麦积山诸石窟的开 凿宣示了中国本上.上山现了前所未有的造像热潮。此种热潮至盛 唐发展到巅峰。与此进程-·致,造像艺:术也益渐消失键陀罗与芨多 风格,日趋民族化。晋魏佛教造像,其稿本是从键陀罗传来,故犍陀 罗样式占据主体地位,佛像印度风味十足。“龙门期”的塑像,虽大 有秀骨清相的六朝名士风度,但额宽异隆,眉眼细长,头发呈波浪 状,上身袒露,显出浓重的印度艺术风貌。隋一初唐塑像,面貌大 不与晋魏塑像同,其面相丰满,鼻梁降低,脸部线条趋向柔和,显得 雍容厚重,富有中华人情味,外来雕塑艺术中国化的趋向心十分明 显。追至盛唐,造像艺术一方面圆熟洗练,饱满瑰丽,达到高度成熟热 境地,一方面抛弃对外来技法的模拟,全然本土化、民族化。如莫高 窟中的菩萨,身段秀美,气度娴雅。修长的眉眼,表现了无限的明 澈与智慧,小小的嘴,温柔而又妩媚。薄薄的衣裙,飘飘欲动,她 们与其说是宗教里的神,不如说是唐代现实生活中善良、美丽的 女性。龙]奉先寺的卢命那佛,更是中国化佛像的最高典范。这 第六章南唐:隆继时代463
位大佛身着国式的圆口衲衣,面庞典雅丰腴,忖光安详扫视下 界,仿佛在默想深不可测的哲理底蕴,其神情柔美、含蓄、飘逸,古 代中国人向往的崇高庄以之美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五灯会元》 说:唐代雕塑家“善塑性,不善佛性”。确实,魏普时期进入震日大 地的印度造像艺术至此已脱离基文化母胎而完成了艺术风格的 中国化、民族化。 向达:《论唐代佛 佛教音乐的发展态势也与此相仿。“佛曲者,源出龟兹部。”●龟 曲》,载《唐代长安 兹乃天竹佛教传入中国的中转站之一,其佛曲不可避免地染有“大 与西域文明》,生 活·读书·新知三 竺风”。而魏晋时期的佛曲音乐家J,亦多为祖籍“西域“的高僧。 联书店157年版, 然而,在中国文化的包围中,佛教音乐如同佛教文化的其他分支(教 编 第281页。 理、戒律、造像艺术等)不可避免地向中国化。佛教音乐的主要功 能在于以音乐形式“赞佛功德”,弘扬佛法。为此不得不“知时众”, 华文化 适应俗众好习,从而趋向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亦即中国化、民族 化。佛教音乐的大众化、通俗化在魏晋南北朝便有明显势头,迨至 程 唐代,其规模与气势更前所未有。韩愈《华山女》诗口:“街东街西讲 佛经,撞钟吹螺间宫廷。”姚合《听僧云端讲经》诗豆:“远近持斋来谛 听,酒坊鱼市尽无人。”诗句道真地描述了其时俗讲之盛。而这些佛 教音乐活动则受到各阶层俗众的欢迎。所谓“听者填咽诗舍”,所谓 “上女观听,掷饯如雨”,所谓“未及吐言,抛物云奔,须臾坐没”,皆描 写了俗众的狂热,展现出佛教音乐在唐代廊得了从未有过的广大听 众。止宗佛统维护者道宣曾对佛典“得唯随俗”的中国化改造表示 强烈的不满,以为“声呗相涉,雅正全乖”,岂不知这正是外来文化在 国文化土壤中存身的必然途径。感应佛曲中国化、民族化的大 势,唐玄宗丁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七月十门勒石太常,宣布将 《龟兹佛曲》、《急龟兹佛曲》等佛曲的胡名更改为汉名,如《龟兹佛 曲》改为《金华洞真》,《急龟兹佛曲》改为《急金华洞真》。唐玄宗此 举明确地标示了外来佛曲在经历脱胎换骨的文化改造后,终至以彻 底中国化、民族化的面目展现于世。 唐时中国文化受容、融合外域文化是多方面的。佛经翻详,使 中国语言系统注入大量外来语,至今仍为中国社会各阶层沿用的习 语,如件老病死、宿命、清凉、一瓣心香、县花一现、聚沙成塔、慧眼、 ●464
横死等等都源佛典。佛痱的灿兰溶丁唐画家笔下,与中原技法整 舍,化为气魄雄伟、色彩灿兰、作风豪迈的唐代绘画。佛塔进入中 国,也被闲人训以理性攻造,室堵婆的充满宗教意味的半球形遂 演化为现赏性的方形楼洛式。外域乐舞经本土文化消化亦趋更面 貌。李颀所言“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便道出了中国 0 李颀:《听安万善吹 文化对外域乐舞的再改造。在科技领域,唐代《大衍历》直接参照了需氟。 印度历法,而印度制糖技术传入中国后,经川因技厂加以发展,“色 味愈西域远甚”●。 《新唐书·串揭陀 总之,进入中国的外域文化,凡对中国文化起补阙作用,与中国传。 文化有亲利和力的因子都被吸收,被加以裆化、改造,与此反观照,不 适合文化特性的文化内子则终被淘汰。法宗的衰落,使鲜 明地显示出这一态势。法相宗的创始者是大名鼎鼎的玄奘。此位 荠名高僧不辞辛劳,西行取经,企图用从印度带凹的释迦教义,统一 -代佛学,然山,坚持印度佛教理论纯洁性、原版性和系统性的法相 宗,诚然其有正统气派,但在中国义化的伦弹一政治型土壤中,却 无生存与发展余地,是,法相宗在兴盛了三四十年后就骤然衰落, 其“县花-现”的中绝命运颇值得人们深思。 隋唐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大规模吸收,不仅在中国文化史土而且 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称为卓越范例。英国人韦尔斯在他的《世界史 纲》,比较欧洲中世纪与国盛唐的差异时说: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味黑暗之中,中国 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所谓“木同同之为大”、“有容乃人”,正是唐文化超轶前朝的特有气 派,是唐文化金光熠熠的深厚根基。 第三节 社会丰采 规模空前的统一和强盛,·派空前的宽容摄取,造就了唐人 烈烈腾腾的生活情调以及丰盆浓烈的社会风采。 第六章请唐:隆盛时代465●
一一、帝都的万千气象 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圈,自与其他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圈一 样,具有其核心利外缘。 城市作为文化场的内核所在,是各文化圈的文化能量集结处和 文化能量辐射中心。城市制度的最高形式一都城,更是一国文化 之网的中心纽结,它尤论在博大和精细上都活现着中华文化的魂 魄,流眄着那一时代特有的神韵。 唐文化壮阔的时代精神,便在帝都长安的身上辉煌地映现出。 绣 隋唐长安位于汉长安的东南,它筑于隋文帝时期,时称大兴城, 其名由来,可能与太极殿所在地的大兴村有关。唐时改大兴名为长 中华文化历程 安。它以近-百万的人口与八千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雄踞当时世 界诸都城的前列。 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者是隋朝贵族宇文恺。史书称宇文恺 “有巧思,多技艺”。他曾开凿广通渠,决渭水达黄河,以通漕运,又 营建丽的东都洛阳。他更集前代都城建筑的得失经验,利用大兴 地区六条丘陵(即所谓“六坡”)的自然特点,构思了隋人兴城的总体 规划,奠定了唐长安的基础。 隋唐长安遗址的复原图,为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性都市气象万 千的总体布局。 隋唐长安城分为三部:外廓城、皇城和宫城,三重相依,层层 递进。 帝居住的宫城如同北极星周围的紫微垣,皇城象征着地平线 上以北极型为圆心的天象,从东、西、南三面卫护皇城与宫城的廓城 则象征着大周天。“象天设都”的构造,使天与人不仅在想象中,而 过也在现实中相应相通,合为…体。 巍峨的宫殿建筑于龙首原高地。地形上的优势,使皇宫更威势 逼人,透露计出阜权的至高无上与总括宇由的精神追求。 依地势的高下,长安城内的建依住宅主人的等级身份依次展 开:宫殿最高,政府机关次之,寺观和官僚住宅又次之,一般居民等 466
而下之。 这样的布安排当然是为了突宗法专制社会等级秩序,但地 形的巧妙利州,也使长安的建筑高低错落,立体空间增大,全城更 气势磅礴。 “百千家似周棋局,十二街刻种菜胖”。南北-条大街,东西 四条大街,成直线纵横交错,将全城划分为一百零九个坊和两个 市,附唐长安的平面构图,方正如同棋盘。 长安城的设计师们运用一切手段,唤起人们的联想,展示复宁 一统、富有天下的意境。 那卓城外南北排列的十三坊象征十三州,东西十坊则比拟全国 ·道。最宽的朱雀街是全城的中轴线,它直通宫城承天门,宛如一 条彩带,把天上的九野下广]与地下的九州力联成一线。 如果说,汉长安追求的主要是宏大的规模,那么,唐长女追求的 则是:人规模与众多细部精缜布局的统一。唐人已经能够用建筑 形式更训自!利和充分地表现伦理观念利和政治思想。 明德门是长安城的正」,它形制堂皇,气象雍容大方。那五个 同宽国高的方形门道,流溢着和谐、开朗、静的旋律,向人们敞开 长安阔人的襟怀。 比较明德]与古罗与士坦丁凯旋j,前者稳定、平展、端庄, 后者追求沉重的震慑力量,展现出乐西民族性格的差异。 太极宫坐落于长安城南北轴线的最北部。它威严庄重。是 隋朝和唐初三十多年主要朝政活动场所。在这里,唐太宗李世民1 他的群臣,创造了中同古代著名的“开明专制”一“贞观之治”。 “横街敞御楼,力人朝天”,太极宫的f门-一承天门,威仪凛 然,朴端庄。隋唐国家大典就在这里举行。承天门外的东西横街 宽三了多步,是举行典礼的“T形广场。它的面积远远超过古代与 中世纪欧洲的一系列荠名“场。古罗马的恺撒场、奥古斯都广 场、拉真广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市政场、圣马可广场 以及17世纪法国的调和耵广场、道姆广场,与长安承天门外广场比 较,都相形见绅。 人明宫是高宗以后的唐代政治心。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 第六章隋唐:隆盛时代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