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构成2.3认识面2.3.1面的概念(1)几何学中面是线移动的轨迹。二维性质的面有长度、宽度,无厚度,具有方向性。(2)通常情况下,是指视觉首先接触到的形态,它可以是自然形态,也可以是抽象形态。点的扩大,线的集中排列及增宽都能产生面感。在平面构成中,线是以视觉形象而出现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面有轮廓线,比点和线更具形的特征。2.3.2面的形态、类别及表情一、面的形态、类别面的形态可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和偶然形,还可分为实面和虚面两大类概念:几何形:借助于尺规等制图工具来完成,具有一定的数理性和秩序性,制作简便,易识别。由:圆形、四边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三角形等有机形: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客观事物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形态变化。偶然形:通过材料运用特殊的技法偶然得到意想不到的形态,它具有不可重复性。实面:有明确形状的,能实在看到的面。虚面:不真实存在但能被我们感觉到的,由点、线密集而形成二、面的构成变化面的构成变化可以从不同的组合方式中充分感受到(6)将二维空间中面形通过线性分割可以得到各种面的形态:(7)通过面的大小、疏密、位置及方向的变化组合造成画面的强烈流动感:
线的构成 2.3 认识面 2.3.1 面的概念 (1)几何学中面是线移动的轨迹。二维性质的面有长度、宽度,无厚度,具有方向性。 (2)通常情况下,是指视觉首先接触到的形态,它可以是自然形态,也可以是抽象形 态。 点的扩大,线的集中排列及增宽都能产生面感。 在平面构成中,线是以视觉形象而出现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面有轮廓线,比点和线 更具形的特征。 2.3.2 面的形态、类别及表情一、面的形态、类别面的形态可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和偶 然形,还可分为实面和虚面两大类概念:几何形:借助于尺规等制图工具来完成,具 有一定的数理性和秩序性,制作简便,易识别。由:圆形、四边形(方形、平行四边 形、梯形等)、三角形等有机形: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客观事物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形态变 化。 偶然形:通过材料运用特殊的技法偶然得到意想不到的形态,它具有不可重复性。 实面:有明确形状的,能实在看到的面。 虚面:不真实存在但能被我们感觉到的,由点、线密集而形成二、面 的构成变化面的构成变化可以从不同的组合方式中充分感受到 (6)将二维空间中面形通过线性分割可以得到各种面的形态: (7)通过面的大小、疏密、位置及方向的变化组合造成画面的强烈流动感:
(8)面与面的组合得到新的面;(9)面与面通过构成向立体和空间状态转化,形成具有体感和量感的面;(10)在二维平面上将形态作出具有三维空间感和扭曲构成等2.3.3面的构成变化2.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分割与比例2.4.1对称与平衡1、对称一一对称是等量、等形的图形的组合2、平衡一一平衡是支点两边的图形相异而等量,在力量上保持一致,使不对称的形体能赋予人视觉上的平衡感。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2.4.2节奏与韵律(相对于对称与平衡,节奏和韵律是一对十分抽象化的概念)1、节奏2、韵律2.4.3变化与统一1、变化2、统一(1)统一是与变化相对应的同化性质的运动结果,是同一律的体现。(2)统一给予造型活动以条理性、秩序性,但统一无变化的形式又会显得单调、呆板、枯燥,很难引人注目。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是“多样统一”的形式法则2.4.4分割与比例1、分割2、比例与数列在此介绍几种相对常见的数理比例形式:(1)黄金比(1:0.168)(2)平方根矩形(3)等差数列一一具有相同公差的数列(4)等比数列(5)费波纳奇数列(6)贝尔数列((7)调和数列复习思考题、作业题:实训一:平面构成造型要素一一点构成训练实训二:平面构成造型要素一一线构成训练实训三:平面构成造型要素一一面构成训练实训四:平面构成造型要素一一点,线,面情感综合训练下次课预习要点: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一一基本形,集团化6
(8)面与面的组合得到新的面; (9)面与面通过构成向立体和空间状态转化,形成具有体感和量感的面; (10)在二维平面上将形态作出具有三维空间感和扭曲构成等 2.3.3 面的构成变化 2.4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 统一;分割与比例 2.4.1 对称与平衡 1、 对称——对称是等量、等形的图形的组合 2、 平衡——平衡是支点两边的图形相异而等量,在力量上保持一致,使不对称的形体 能赋予人视觉上的平衡感。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2.4.2 节奏与韵律(相对于对称与平衡,节奏和韵律是一对十分抽象化的概念) 1、节奏 2、韵律 2.4.3 变化与统一 1、变化 2、统一 (1)统一是与变化相对应的同化性质的运动结果,是同一律的体现。 (2)统一给予造型活动以条理性、秩序性,但统一无变化的形式又会显得单调、呆板、 枯燥,很难引人注目。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是“多样统一”的形式法则 2.4.4 分割与比例 1、 分割 2、 比例与数列在此介绍几种相对常见的数理比例形式: (1)黄金比(1:0.168)(2)平方根矩形 (3)等差数列——具有相同公差的数列(4)等比数列 (5)费波纳奇数列(6)贝尔数列(7)调和数列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实训一:平面构成造型要素——点构成训练 实训二:平面构成造型要素——线构成训练实训三:平面构成造型 要素——面构成训练实训四:平面构成造型要素——点,线,面情 感综合训练 下次课预习要点: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基本形,集团化 6
授课10第周课次第5次时间章节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一一基本形,集团化名称授课教学2学时理论课()、实践课(√)、习题()、其它()时数方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骨格以及一些基础构成形式。目的基本形的概念产生及构成的方法。要求教学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方法通过教授学生平面构成的形式,培养严谨的做事态度,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思政神,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和潜力,同时,在课堂创目标作中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重点:基本形的产生及构成的方法。难点:基本形的产生及构成的方法。难点教学步骤及内容:运用课件,通过代表性的作业分析讲解,引入相关理论,讲授新课。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一一基本形,集团化3.1基本形基本形是平面设计中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在造型活动中基本形是以形象出现的。一个完整的单独的形象简单的图形如:圆形、方形等基本形在简单图形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和分割。基本形自身具备形状、大小、方向、色彩、肌理等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变化,使基本形有不同的变化形式。基本形的设计要尽可能地简化,以便于排列及制作。3.2基本形的遇合方式当两个以上的基本形相遇时,能引起许多空间变化,最常见的形与形的遇合方式有:分离、接触、覆叠、透叠、结合、减缺、差叠、重合。基本形在遇合过程中,还存在正负形的关系。一般黑色代表正形,白色代表负形。3.3骨格我们在设计中常借助于骨格来排列基本形,使之成为有规律、有秩序的构成。骨格网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的彼此关系。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骨格分类: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有作用性骨格、无作用性骨格3.4集团化(群化)构成
授 课 时 间 第 10 周 课 次 第 5 次 章 节 名 称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基本形,集团化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践课(√)、习题(√)、其它( ) 教 学 时 数 2 学时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骨格以及一些基础构成形式。 基本形的概念产生及构成的方法。 教 学 方 法 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 思 政 目 标 通过教授学生平面构成的形式,培养严谨的做事态度,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 神,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和潜力,同时,在课堂创 作中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基本形的产生及构成的方法。难点:基本形的产生及构成的方法。 教学步骤及内容:运用课件,通过代表性的作业分析讲解,引入相关理论,讲授新课。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基本形,集团化 3.1 基本形 基本形是平面设计中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在造型活动中基本形是以形象出现的。一个 完整的单独的形象简单的图形如:圆形、方形等基本形在简单图形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和 分割。 基本形自身具备形状、大小、方向、色彩、肌理等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变化,使基 本形有不同的变化形式。 基本形的设计要尽可能地简化,以便于排列及制作。 3.2 基本形的遇合方式当两个以上的基本形相遇时,能引起许多空间变化,最常见的形 与形的遇合方式有:分离、接触、覆叠、透叠、结合、减缺、差叠、重合。 基本形在遇合过程中,还存在正负形的关系。一般黑色代表正形,白色代表负形。 3.3 骨格 我们在设计中常借助于骨格来排列基本形,使之成为有规律、有秩序的构成。骨格网决 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的彼此关系。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 整体构图发生变化。 骨格分类: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有作用性骨格、无作用性骨格 3.4 集团化(群化)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