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酶的命名和分类(略讲) 一、 命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 二、 国际系统分类法及编号 *国际生物化学会酶学委员会(Enzyme Commsion)将酶 分成六大类:1.氧还原酶类,2.移换酶类,3.水解酶类,4.裂合 酶类,5.异构酶类,6.合成酶类 * 每一种酶有一个编号,如乙醇脱氢酶 EC 1. 1. 1. 27 大类 亚类 亚亚类 序号
第二节 酶的命名和分类(略讲) 一、 命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 二、 国际系统分类法及编号 *国际生物化学会酶学委员会(Enzyme Commsion)将酶 分成六大类:1.氧还原酶类,2.移换酶类,3.水解酶类,4.裂合 酶类,5.异构酶类,6.合成酶类 * 每一种酶有一个编号,如乙醇脱氢酶 EC 1. 1. 1. 27 大类 亚类 亚亚类 序号
第三节 酶的作用机理 一、 酶催化的中间产物理论 二、 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三、 酶作用专一性机理 四、 与酶的高效率有关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酶的作用机理 一、 酶催化的中间产物理论 二、 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三、 酶作用专一性机理 四、 与酶的高效率有关的主要因素
一、酶催化的中间产物理论 E + S ⎯ ⎯⎯k1 ⎯→ k−1 ES ⎯⎯k2 → P + E E+S P+ E ES 能 量 水 平 反应过程 G E1 E2 酶(E)与底物(S) 结合生成不稳定的中间 物(ES),再分解成产 物(P)并释放出酶,使 反应沿一个低活化能的 途径进行,降低反应所 需活化能,所以能加快 反应速度
一、酶催化的中间产物理论 E + S ⎯ ⎯⎯k1 ⎯→ k−1 ES ⎯⎯k2 → P + E E+S P+ E ES 能 量 水 平 反应过程 G E1 E2 酶(E)与底物(S) 结合生成不稳定的中间 物(ES),再分解成产 物(P)并释放出酶,使 反应沿一个低活化能的 途径进行,降低反应所 需活化能,所以能加快 反应速度
二、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 有关的区域叫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或活性部 位(active site),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和维持酶的 特定构象所必需的基团为酶分子的必需基团。 实例;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 羧肽酶(ribonuclease)
二、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 有关的区域叫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或活性部 位(active site),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和维持酶的 特定构象所必需的基团为酶分子的必需基团。 实例;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 羧肽酶(ribonuclease)
His Asp Ser 胰 凝 乳 蛋 白 酶 的 活 性 中 心 活性中心重要基团: His57 , Asp102 , Ser195
His Asp Ser 胰 凝 乳 蛋 白 酶 的 活 性 中 心 活性中心重要基团: His57 , Asp102 , Ser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