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序 …(T) 品论:我们的文化观… 一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陪……………………【上》 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3) 三文化发展行客观自在的规律…(B) 四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11) 五文化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15)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演变…(7) 一 中国灾化的基木精神………(17) 二析中国文化“主静论…(23) 三动静之辨1文化发展、历史进步…(38) 四刚建自强精神在近现代……。……(44) 第二章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上)。(51)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51) 二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66) 三协和万邦与征服世界 *(76) 第三草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下)…(89) 和谐与斗争…*……”(89) 二析中西文化方向不同论…(93) 三析义化有古今无中外论… (115)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塔系结构利炎型…(28) 。1·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系列相反制成·(128) 二儒家文化的结构n*……”(143) 三中国封建社会与儒家文化…………(】49)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59) 第五章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 …w(165) 华夏文化的诞生和初始特点…m(165) 之殷周之际的文化变迁……:《167) 三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70)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上76) 五中国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文化……w…… (182) 第六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中国传统哲学…《190) 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结构……………, (190) “天地-一体”、“变化日新”的进界观…(193 兰 以和谐为最高价值原则的价值观…4…(205》 四重和谐、重整体、重直觉、套关系、重实用的思维 方式6w…,(216) 第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就……(231) 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4(231) 二独树一帜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233) 三 开近代文明先河的科学技术………(22) 四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人29) 五耐人寻味的玫治智慧…… (261) 第八章中国传统的文化严重缺陷、消极因 素和不良倾向4…”(27】) 领先与落后的反思“…(271) 二 中窗传统文化的两大饮陷……,”(275) 三农业社会、封建制度下的“国民积习”………(290) 四俗文化中的迷信成分请俗心习……(2的5) 2
五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神突… (302) 第九罩16世纪以来的文化论争(上)……(305) 公会通以求超胜》论…*… (306) 二 《中学为作,西学为州”……………… (314) 三 西学中源”说与中西文化调和!论……(332) 第}章16世纪以来的文化论争(中) (341) 一 华东方文化”论……… …(342) “全盘西化”论……“ (351) 三 中国本位文化”论… (359) 四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66) 第上一章16世纪以来的文化论争(下… (377) 一最新一轮文化论争的兴起*… (377) 二“儒学复兴”论…… (378) 三“全盘西化”论… (384) 四“西体中用”论…… (385) 第十二章我们的文化主张一综合创造论…(390) 一从4会通以求超胜”到“综合创造”论…(390)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393) 三坚特社会主义的原侧………………(396) 吗宏扬民族主体精神…………(399) 五走中西文化融合之路……(401) 六创造牲的综合和综合中的创造… (402) ●3
当深刻的影响。 我门以为,上述两种传统各有所见,亦各有所蔽。文化 总是既作为人类在人本身的自然及外部自然的基础上、在社 会活动中创造并保存的内容之总和而存在,又总是作为一种 活生生的创造活动而潢化。文化是人光在处理入和批界关系 中所采取的精神话动与实陕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 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 因此,文化研究既需要面对既成事实,又不能把这既成事 实看成僵死的、凝固的、不动的东西,而应当在对这些既成 事实的好学深思之中,把操其精神,把提其中律动的脉搏和 活的灵魂。须知,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作为文化的两个方 面,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并在相互作用中-一起演进的。 离开了对既成事实的科学的观察分析,会堕入否认理性和科 学方法的反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而离开了对文明的活的灵 魂和律动的搏的把握,会见物不见人,对流变中的文化创 造状态视而不见,陷入形而上学。因此,我们应当把对文化 已成形态的研究和文化已成形态中活的灵魂的研究辩证地统 一起来。 既重视文化已成形态、又重视其中律动的脉搏和活的灵 魂,这种方法本质上就是唯物的辩证的方法。马克思指出: “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 又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①批判旧世界,就 是重视己成形态的研究;发砚新世界,首先就要致力于发现 这个已成形态中律动的脉博和否定的因而也是代表未来的因 ①《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马克思恩格斯金集第1卷,第416页。 。女2●
紫。马克思又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 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死 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 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 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①在这个意 义上,把文化理解为一个流变的过程要比把文化理解为某种 既成的事物的总和更正确。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文治与教化”的意思。 西汉的刘向说:“凡武之光,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 诛。”②晋束哲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③这里的“教 化”之义颇值得吟味。从过程的意义上看,文化不仅是一种 在人本身自然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 一种对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不断加以改造、使人不断从 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在这个无限的过程中,作为基 础的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也在不断地得到改造。从人类 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成果的意义上,文化是文,还不是文化。 只有考虑到这些成果同时还意味对人自身的改造,才是文 化。 二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 今天人们一般都承认,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 ①《<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第218页。 ②《说苑·指武。 ⑧ 《文选·补亡诗·由仪》。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