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水至清则无鱼, ⑥世事洞明皆学问, ⑦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天衣无缝 华山鹰 W局长一向以大公无私自居,大会小会上,他都会自我吹嘘一番:本领导自从调到本局 以来,从来不以权谋私,也没有利用职权安排过自己的亲属子女在本局就业,希望各位今后 继续对我监督,如发现有此类现象,本局长将自动辞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W局全体干部职工天天瞪起溜圆的眼珠,总想在W局长身上找出 点什么瑕疵来,但总是徒劳。人们看到,W局长上班很准时,八时一到,W局长准能在办公 室找到;接人待物,他十分热情,人家来请示汇报什么事,他都是正襟危坐,侧耳细听;局 里有什么工程,他还会请市纪委或监察局的同志到场监督。于是,人们对W局长一直持好感 领导班子民意测验,数他的满意率最高。 过了一段时间,W局长唯一的残疾儿子在市里一家残联办的企业找到了工作,那家企业 的D厂长想把老婆安排到W局,被W局长一口回绝,说我的儿子进你厂,是通过残联考试择 优录用的,你老婆调过来,我不就说不清了吗?话说到这个份上,D厂长不吱声了 W局长的儿子结婚了,但妻子是个待业青年,时间长了,经济上就有点紧张,儿媳妇常 缠着W局长要安排工作,如果办不到,就跟你儿子离婚算了。W局长想,儿子好不容易才找 到这么一个女人,我还靠他们传宗接代呢。如果离了,再去找,容易么?W局长的夫人也不 断吹枕头风,看在儿子的份上,你想想办法吧… W局长很不情愿地跑了几个单位,哪个单位也不想多要人。他想,既然D厂长有求于我, 我何不跟他再合计合计 一连几天,W局长闭门谢客,叫办公室主任挡架,说是本领导正在筹谋本局大计,请勿 打扰。一天,W局长主持召开领导会议,说是研究人事问题。W局长说,本局汽车到修理厂 的修理费用每年就高达十余万元,现在我发现C单位有一位好修理工E,如果能要来,我们 自己办个修理厂,一年节约个五六万元是不成问题的,看各位有何意见。几个副职听W局长 一说,既能产生这么好的经济效益,此人又不是W局长的亲戚,何乐而不为呢?这样,E很 顺利地来到W局长的单位上班了,而且工作很积极,有事无事修理厂总是响起叮叮当当的声 音。过不多久,W局长的儿媳妇也找到了工作,是到C单位去了。 晚上,W局长跟夫人说,这件事我做得天衣无缝,等几个副职以后慢慢发现时,木已成 舟了 又过了几天,W局长听到本局开始传播一条消息:W局长的儿媳妇是靠等价交换找到工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②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水至清则无鱼, 。 ⑥世事洞明皆学问, 。 ⑦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天衣无缝 华山鹰 W局长一向以大公无私自居,大会小会上,他都会自我吹嘘一番:本领导自从调到本局 以来,从来不以权谋私,也没有利用职权安排过自己的亲属子女在本局就业,希望各位今后 继续对我监督,如发现有此类现象,本局长将自动辞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W局全体干部职工天天瞪起溜圆的眼珠,总想在W局长身上找出 点什么瑕疵来,但总是徒劳。人们看到,W局长上班很准时,八时一到,W局长准能在办公 室找到;接人待物,他十分热情,人家来请示汇报什么事,他都是正襟危坐,侧耳细听;局 里有什么工程,他还会请市纪委或监察局的同志到场监督。于是,人们对W局长一直持好感, 领导班子民意测验,数他的满意率最高。 过了一段时间,W局长唯一的残疾儿子在市里一家残联办的企业找到了工作,那家企业 的D厂长想把老婆安排到W局,被W局长一口回绝,说我的儿子进你厂,是通过残联考试择 优录用的,你老婆调过来,我不就说不清了吗?话说到这个份上,D厂长不吱声了。 W局长的儿子结婚了,但妻子是个待业青年,时间长了,经济上就有点紧张,儿媳妇常 缠着W局长要安排工作,如果办不到,就跟你儿子离婚算了。W局长想,儿子好不容易才找 到这么一个女人,我还靠他们传宗接代呢。如果离了,再去找,容易么?W局长的夫人也不 断吹枕头风,看在儿子的份上,你想想办法吧…… W局长很不情愿地跑了几个单位,哪个单位也不想多要人。他想,既然D厂长有求于我, 我何不跟他再合计合计。 一连几天,W局长闭门谢客,叫办公室主任挡架,说是本领导正在筹谋本局大计,请勿 打扰。一天,W局长主持召开领导会议,说是研究人事问题。W局长说,本局汽车到修理厂 的修理费用每年就高达十余万元,现在我发现C单位有一位好修理工E,如果能要来,我们 自己办个修理厂,一年节约个五六万元是不成问题的,看各位有何意见。几个副职听W局长 一说,既能产生这么好的经济效益,此人又不是W局长的亲戚,何乐而不为呢?这样,E很 顺利地来到W局长的单位上班了,而且工作很积极,有事无事修理厂总是响起叮叮当当的声 音。过不多久,W局长的儿媳妇也找到了工作,是到C单位去了。 晚上,W局长跟夫人说,这件事我做得天衣无缝,等几个副职以后慢慢发现时,木已成 舟了…… 又过了几天,W局长听到本局开始传播一条消息:W局长的儿媳妇是靠等价交换找到工
作的!W局长大惊,心想,几个副职都不在家,有去省城学习的,有去住院的,有去下乡的 不可能这么快就漏风。不过,这天衣这么快就有了缝,事情真蹊跷。 又是晩上,W局长跟夫人谈蹊跷之事,夫人笑道,你儿媳妇怀孕了,嘴馋,在C厂中午 就餐时,为了多吃几块酸萝卜,被老炊逗弄一番,她就跟那食堂里的大师傅说了调动之事…… 事后,人们发现,修理工E是D厂长的小舅子,而C厂的厂长则是E的老爸。后来,E在 W局长的单位修坏了发动机,W局长又将他调到了办公室打杂 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他只是偷着乐,有孙子了 12.“天衣无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世上真有无缝的天衣吗?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4 分) 答 13.“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他只是偷着乐,有孙子了”这句话在全文中 起什么作用?(4分) 答: 14.“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是人们对小小说的精辟评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小说的主 题。(6分) 答 15.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加以赏析。(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以下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 的小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就反复研究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 异同,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我认为,似乎有一点人们都有所忽略 即中国文化就其根柢就是平民文化,而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 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是不同的。在古希腊,有奴隶主、平民和奴隶,国家不 是属于哪个家族,而是属于奴隶主和平民,只有奴隶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当时的 知识分子不是奴隶,而是国家的公民,他在本能中就认为这个国家不仅仅是“别人” 的,同时还是“自己”的,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也有为国家负责的权利。这就使西 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在这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孟子与梁惠王 的谈话同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谈话。孟子对梁惠王也有批评,但却是一个平民知识分 子对政治权力执掌者的批评,这种批评没有平等对抗的性质,而是劝谕性的:国家是 你的,我劝你这样治理,因为这样治理才能治理好,对你是有好处的。你要实在不听, 我也没有法子,但那对你是不利的。苏格拉底就不同了,他是自行其是,在法庭上还 侃侃而谈,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因为他并不觉得除了真理之外还应该屈从于谁的意 志。在这种根本的文化精神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苏格拉底的继承者。即使那 些悲剧家和喜剧家,也不像中国知识分子那么谦虚,他们不是载他人之道,而是载自 己之道,直接揭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弱点,让人类能够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局限性。 到了中世纪,教皇和牧师就是知识分子,因为政教是分离的,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只服 从上帝,而不服从国王和官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智慧、“人 的幸福,但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 通老百姓,而西方的“人”是相对于宗教的“神”而言的。是包括贵族,并且当时是
作的!W局长大惊,心想,几个副职都不在家,有去省城学习的,有去住院的,有去下乡的, 不可能这么快就漏风。不过,这天衣这么快就有了缝,事情真蹊跷。 又是晚上,W局长跟夫人谈蹊跷之事,夫人笑道,你儿媳妇怀孕了,嘴馋,在C厂中午 就餐时,为了多吃几块酸萝卜,被老炊逗弄一番,她就跟那食堂里的大师傅说了调动之事…… 事后,人们发现,修理工E是D厂长的小舅子,而C厂的厂长则是E的老爸。后来,E在 W局长的单位修坏了发动机,W局长又将他调到了办公室打杂。 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他只是偷着乐,有孙子了。 12.“天衣无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世上真有无缝的天衣吗?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4 分) 答: 13.“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他只是偷着乐,有孙子了”这句话在全文中 起什么作用?(4分) 答: 14.“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是人们对小小说的精辟评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小说的主 题。(6分) 答: 15.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加以赏析。(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 ...。请从以下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 的小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就反复研究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 异同,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我认为,似乎有一点人们都有所忽略, 即中国文化就其根柢就是平民文化,而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 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是不同的。在古希腊,有奴隶主、平民和奴隶,国家不 是属于哪个家族,而是属于奴隶主和平民,只有奴隶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当时的 知识分子不是奴隶,而是国家的公民,他在本能中就认为这个国家不仅仅是“别人” 的,同时还是“自己”的,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也有为国家负责的权利。这就使西 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在这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孟子与梁惠王 的谈话同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谈话。孟子对梁惠王也有批评,但却是一个平民知识分 子对政治权力执掌者的批评,这种批评没有平等对抗的性质,而是劝谕性的:国家是 你的,我劝你这样治理,因为这样治理才能治理好,对你是有好处的。你要实在不听, 我也没有法子,但那对你是不利的。苏格拉底就不同了,他是自行其是,在法庭上还 侃侃而谈,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因为他并不觉得除了真理之外还应该屈从于谁的意 志。在这种根本的文化精神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苏格拉底的继承者。即使那 些悲剧家和喜剧家,也不像中国知识分子那么谦虚,他们不是载他人之道,而是载自 己之道,直接揭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弱点,让人类能够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局限性。 到了中世纪,教皇和牧师就是知识分子,因为政教是分离的,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只服 从上帝,而不服从国王和官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智慧、“人” 的幸福,但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 通老百姓,而西方的“人”是相对于宗教的“神”而言的。是包括贵族,并且当时是
以贵族为主体的。在薄伽丘的《十日谈》里,讲故事、发议论的是一些贵族青年:在 莎士比亚的戏剧里,讲的多是贵族的故事,大概只有福斯塔夫这个人物,才是真正的 平民典型。但他在整个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只是一个穿插性的喜剧人物。直到19世纪, 像福楼拜、乔治·桑、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等很多作家还是贵族出身,他们对 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不是自怜或自恋,他们对贵族阶级的批判不是报复或泄愤。前者 带有关心人类命运的性质,后者带有自我忏悔的性质。都不是旁观者的冷嘲和幸灾乐 祸。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我认为,恰恰是从现代主 义开始,平民知识分子的作家才占了绝对的优势,但在这时,西方社会也民主化了。 他们是平民知识分子,但却不是社会之外的、与国家无关的人。他们关心着自己,同 时也是关心着人类。自然没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也就无所谓贵族意识与平民意识了。 尽管如此,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尼采就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 但他呼唤“超人”的出现。按照我的理解,“超人”就是平民出身的贵族,出身平民, 但不能没有贵族的精神。 16.下列关于“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的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项是(3分) A、在古希腊,西方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公民,在本能中认为自己对这个国家 负有责任,也有为国家负责的权利。 B.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直到19世纪,很多知识分子都还 是贵族出身 C、西方的知识分子,如同苏格拉底,总是自行其是,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他们 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如同贵族般不会屈从于别人的意志 D、即使是西方社会进入了平民时代,西方知识分子也仍然具有贵族的精神 17.“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一句中,对“人”和“民”含义的理解与表 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的“人”是相对于宗教的“神”而言的。 B.中国的“民”是相对于拥有政治权力的统治阶层而言的。 C.西方的“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包括贵族,并且是以贵族为主体的。 D.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孟子这类平民知识分子能够 对政治权力执掌者提出批评,因而不属于“民” 18、作者说“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这句话应怎样理解?(6 分) 答: 19.文章说“中国文化就其根柢就是平民文化”,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 因。(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访2008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肖勇 昨天,是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下午2:30,记者有幸在烟台见到
以贵族为主体的。在薄伽丘的《十日谈》里,讲故事、发议论的是一些贵族青年;在 莎士比亚的戏剧里,讲的多是贵族的故事,大概只有福斯塔夫这个人物,才是真正的 平民典型。但他在整个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只是一个穿插性的喜剧人物。直到19世纪, 像福楼拜、乔治·桑、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等很多作家还是贵族出身,他们对 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不是自怜或自恋,他们对贵族阶级的批判不是报复或泄愤。前者 带有关心人类命运的性质,后者带有自我忏悔的性质。都不是旁观者的冷嘲和幸灾乐 祸。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我认为,恰恰是从现代主 义开始,平民知识分子的作家才占了绝对的优势,但在这时,西方社会也民主化了。 他们是平民知识分子,但却不是社会之外的、与国家无关的人。他们关心着自己,同 时也是关心着人类。自然没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也就无所谓贵族意识与平民意识了。 尽管如此,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尼采就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 但他呼唤“超人”的出现。按照我的理解,“超人”就是平民出身的贵族,出身平民, 但不能没有贵族的精神。 16.下列关于“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的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是(3分) A、在古希腊,西方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公民,在本能中认为自己对这个国家 负有责任,也有为国家负责的权利。 B.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直到19世纪,很多知识分子都还 是贵族出身。 C、西方的知识分子,如同苏格拉底,总是自行其是,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他们 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如同贵族般不会屈从于别人的意志。 D、即使是西方社会进入了平民时代,西方知识分子也仍然具有贵族的精神。 17.“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一句中,对“人”和“民”含义的理解与表 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的“人”是相对于宗教的“神”而言的。 B.中国的“民”是相对于拥有政治权力的统治阶层而言的。 C.西方的“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包括贵族,并且是以贵族为主体的。 D.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孟子这类平民知识分子能够 对政治权力执掌者提出批评,因而不属于“民”。 18、作者说“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这句话应怎样理解?(6 分) 答: 19.文章说“中国文化就其根柢就是平民文化”,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 因。(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访2008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肖勇 昨天,是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下午2:30,记者有幸在烟台见到
了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一一山东汉子肖勇 记者:2008奥运会举世瞩目,能够设计奥运奖牌是一份非常光荣而有意义的工作 是怎样的机缘,让你有机会参与到这一工作中? 肖勇:作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我一直想着用设计来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前几 年,我曾有机会到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参观,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尤其是2001年北 京申奥成功以后,我非常渴望有一天能够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虽然我个人不是体育 迷,但我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可以说,我一直有这个准备 记者:听说整个设计工作是由你和你的团队共同完成的,能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 肖勇:是这样的,我是设计小组的组长、主创设计师,另有杭海、王沂蓬两位教 授全程参与,先后有十几位学生参加。当时的工作很苦!2006年1月11日,我们的方 案中标,整个团队立刻着手修改。因时间紧迫,限时3个月完成,24小时加班很正常 可以说很单调、枯燥 记者: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设计之初,你们拟订了怎样的一系列思路? 肖勇:我们尽可能屏除任何限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门类进行了地毯式挖掘,然 后提出了100多套方案,分10多个方向进行梳理。第一次复选,我们的方案有多个入 围前10名:第二次复选,我们有两个方案获得前3名,其中有一个最终胜出。总的来 说,最终作品与我们的创意理念是吻合的 我认为,设计奥运奖牌应该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以此来体现中国精神、北京特 色。因此,在最终的设计中,我们也没有过多采用繁复的造型和图案,而是汲取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此实现文化与奥运的沟通 记者:对于这件作品,有官方评价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 结合。”选用玉作为奖牌,这个创意是如何产生的? 肖勇:玉的方案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出来的。在设计之初,所有设计者心目当中对 奖牌的属性和最后的结果是摸不透的。设计团队成员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找了馆藏的所 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元素和有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线索。前期 共产生了以脸谱、丝绸、敦煌壁画、铜镜、长城等许多代表中国元素的100多套构思 方案,然后进行提炼、筛选。在这个由繁入简、从广至精的过程中,玉的理念逐步清 晰 记者:本届奥运会奖牌与往届有什么不同?体现在哪里? 肖勇:我们希望能够赋予奖牌一种新的文化符号,能够展示中国的文化、思想,从 创意上真正地创造出与往届很不相同的奖牌设计。最终的设计,我想大家也看到了, 它是中西合璧的。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还有包装的方形也 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还有中国传统对于天、地、人,对于自然、对于人文、 对于奥运精神的一种追求,同时也真正能够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完美 理念 16.下列不属于肖勇取得成功的主观因素的一项是(3分) A.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曾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B.重视团队合作,发挥众人的力量。 C.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脸谱、丝绸、敦煌壁画等 D.敢于创新,彰显个性,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 17.下列对肖勇的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的理解最准确
了200 8北京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山东汉子肖勇。 记者:2008奥运会举世瞩目,能够设计奥运奖牌是一份非常光荣而有意义的工作。 是怎样的机缘,让你有机会参与到这一工作中? 肖勇:作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我一直想着用设计来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前几 年,我曾有机会到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参观,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尤其是2001年北 京申奥成功以后,我非常渴望有一天能够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虽然我个人不是体育 迷,但我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可以说,我一直有这个准备。 记者:听说整个设计工作是由你和你的团队共同完成的,能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 况? 肖勇:是这样的,我是设计小组的组长、主创设计师,另有杭海、王沂蓬两位教 授全程参与,先后有十几位学生参加。当时的工作很苦!2006年1月11日,我们的方 案中标,整个团队立刻着手修改。因时间紧迫,限时3个月完成,24小时加班很正常。 可以说很单调、枯燥。 记者: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设计之初,你们拟订了怎样的一系列思路? 肖勇:我们尽可能屏除任何限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门类进行了地毯式挖掘,然 后提出了100多套方案,分10多个方向进行梳理。第一次复选,我们的方案有多个入 围前10名;第二次复选,我们有两个方案获得前3名,其中有一个最终胜出。总的来 说,最终作品与我们的创意理念是吻合的。 我认为,设计奥运奖牌应该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以此来体现中国精神、北京特 色。因此,在最终的设计中,我们也没有过多采用繁复的造型和图案,而是汲取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此实现文化与奥运的沟通。 记者:对于这件作品,有官方评价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 结合。”选用玉作为奖牌,这个创意是如何产生的? 肖勇:玉的方案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出来的。在设计之初,所有设计者心目当中对 奖牌的属性和最后的结果是摸不透的。设计团队成员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找了馆藏的所 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元素和有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线索。前期 共产生了以脸谱、丝绸、敦煌壁画、铜镜、长城等许多代表中国元素的100多套构思 方案,然后进行提炼、筛选。在这个由繁入简、从广至精的过程中,玉的理念逐步清 晰。 记者:本届奥运会奖牌与往届有什么不同?体现在哪里? 肖勇:我们希望能够赋予奖牌一种新的文化符号,能够展示中国的文化、思想,从 创意上真正地创造出与往届很不相同的奖牌设计。最终的设计,我想大家也看到了, 它是中西合璧的。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还有包装的方形也 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还有中国传统对于天、地、人,对于自然、对于人文、 对于奥运精神的一种追求,同时也真正能够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完美 理念。 16.下列不属于肖勇取得成功的主观因素的一项是(3分) A.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曾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B.重视团队合作,发挥众人的力量。 C.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脸谱、丝绸、敦煌壁画等。 D.敢于创新,彰显个性,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 17.下列对肖勇的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的理解最准确
的一项是(3分) A.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 B.包装的方形也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 想。 C.玉的使用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 D.用玉作为奖牌,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圆形的整体形态和方形的包装充 分展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奧运理念 18.“玉”在中国代表什么?肖勇和他的同伴是如何产生用玉作为奖牌这一创意的? (6分) 19.肖勇设计的奖牌是怎么体现“个性”和“民族”的?请简要回答。(6分) 答 七、写作(70分) 20.以“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8分 1.(3分)BA.谄媚chan),畏葸不前(xi)C.锲而不舍(qie)D.翘首(qi do),劲敌(jing) 2.(3分)C“老气横秋”可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用在A 句中是恰当的。“海纳百川”是形容胸怀宽广,用在B句中恰当。“相见 恨晚”是指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C句 中用来形容女儿、女婿不恰当,宜改为“相谈甚欢”。“日新月异”形容进 步、发展很快,新事物、新气象不断出现,用在D句中恰当 3.(3分)AB项,成分残缺,应为“造成普陀鹅耳枥如此稀少的原因”。C 项,语序不当,“山间小路的悠长”一句根据前后句的句式,应改为“悠长的 山间小路”。D项,语意重复,“否则”一词就是“不好妤了解和读懂清史 的意思 【解题探究】做病句题时,如果是单句,首先要找主要的动词。然后再找主 语和宾语,看是否搭配.往往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都可以发现。如果主 谓宾没问题.就要特别注意比较复杂的修饰成分。语序不当的问题主要出现在 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处 (6分)【答案示例】①删掉:②改为“于昨天傍晚在校内”:③第二个 顿号改为逗号:④把“我”改为“×班×××” 【解题探究】实用文体一般有固定的格式,内容要明确、简洁、得体 5.(3分)【答案示例】飘色又叫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是一种 运用巧妙的力学原理凌空表演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段.以沿街巡游为主要形 式.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解题探究】下定义的基本句式为“……是……”。解答这类试题,重点是 找到中心句,然后把各部分内容加入到宾语的定语中去。另外还要注意,要对 所给的材料进行甄别,抓住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
的一项是(3分) A.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 B.包装的方形也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 想。 C.玉的使用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 D.用玉作为奖牌,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圆形的整体形态和方形的包装充 分展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理念。 18.“玉”在中国代表什么?肖勇和他的同伴是如何产生用玉作为奖牌这一创意的? (6分) 答: 19.肖勇设计的奖牌是怎么体现“个性”和“民族”的?请简要回答。(6分) 答: 七、写作(70分) 20.以“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18 分) 1.(3 分)B A.谄媚(chǎn),畏葸不前(xǐ) C.锲而不舍(qiè) D.翘首(qi áo),劲敌(jìng) 2.(3 分)C“老气横秋”可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用在 A 句中是恰当的。“海纳百川”是形容胸怀宽广,用在 B 句中恰当。“相见 恨晚”是指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C 句 中用来形容女儿、女婿不恰当,宜改为“相谈甚欢”。“日新月异”形容进 步、发展很快,新事物、新气象不断出现,用在 D 句中恰当。 3.(3 分)A B 项,成分残缺,应为“造成普陀鹅耳枥如此稀少的原因”。 C 项,语序不当,“山间小路的悠长”一句根据前后句的句式,应改为“悠长的 山间小路”。D 项,语意重复,“否则”一词就是“不好好了解和读懂清史” 的意思。 【解题探究】 做病句题时,如果是单句,首先要找主要的动词。然后再找主 语和宾语,看是否搭配.往往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都可以发现。如果主 谓宾没问题.就要特别注意比较复杂的修饰成分。语序不当的问题主要出现在 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处。 4.(6 分)【答案示例】 ①删掉;②改为“于昨天傍晚在校内”;③第二个 顿号改为逗号;④把“我”改为“×班×××”。 【解题探究】 实用文体一般有固定的格式,内容要明确、简洁、得体。 5.(3 分)【答案示例】飘色又叫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是一种 运用巧妙的力学原理凌空表演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段.以沿街巡游为主要形 式.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解题探究】 下定义的基本句式为“……是……”。解答这类试题,重点是 找到中心句,然后把各部分内容加入到宾语的定语中去。另外还要注意,要对 所给的材料进行甄别,抓住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