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翅膀/膀胱暴烈/一暴十寒口角/勾心斗角 B.折本/折腾外壳/金蝉脱壳模型/模棱两可 C.创举/创办肥胖/心广体胖衣冠/冠冕堂皇 D.里弄/弄堂咽下/狼吞虎咽转载/千载难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高考资源网 A.在清雍正三年七月,灵川五都廖家塘有一村民与众人入山砍竹。忽然在众目睽睽之下 失踪了,140多天之后又莫名其妙地在家中出现,但是说话己语无伦次,怪诞不经。 B.美国是如何把世界都拖下了的?我以为,眼下的这场“金融危机”说明,美国以往制定 的“金融游戏规则”是“为渊驱鱼”的规则。 C.这位曾在伦敦留学,现任上海一家经贸公司总经理助理的上海女孩机不可失地打开相 机拍摄下警察粗暴对待中国妇女的现场情景。 D.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就这样天诛地灭于小小的鼠疫,估计这位雄才大略的起义领袖惨败 致死时也会留下“天亡我也”的一声叹息 3.下面是一个生活片段,读后请写出你的感悟。(3分)高考资源网 帮忙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 写上地址好吗?” 当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 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谢谢!” “好吧。”中年人照老太太的话写好后,微笑着问道:“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嗯,还有一件小事。”老太太看着明信片说,“帮我在下面再加一句:字迹潦草,敬请 原谅。” 【感悟】 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模仿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3句,要求(1)内容围绕“崇高”, 句式类似,使用同样的修辞手法。(6分) 崇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崇高就 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觉到巍 中有了这种感受,也许你就会摆脱空虚,远离庸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高考资源网 朱弁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
江苏省启东中学 200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翅膀./膀.胱 暴.烈/一暴.十寒 口角./勾心斗角. B.折.本/折.腾 外壳./金蝉脱壳. 模.型/模.棱两可 C.创.举/创.办 肥胖./心广体胖. 衣冠./冠.冕堂皇 D.里弄./弄.堂 咽.下/狼吞虎咽. 转载./千载.难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高考资源网 A.在清雍正三年七月,灵川五都廖家塘有一村民与众人入山砍竹。忽然在众目睽睽之下 失踪了,140 多天之后又莫名其妙 ....地在家中出现,但是说话己语无伦次,怪诞不经。 B.美国是如何把世界都拖下了的?我以为,眼下的这场“金融危机”说明,美国以往制定 的“金融游戏规则”是“为渊驱鱼 ....”的规则。 C.这位曾在伦敦留学,现任上海一家经贸公司总经理助理的上海女孩机不可失 ....地打开相 机拍摄下警察粗暴对待中国妇女的现场情景。 D.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就这样天诛地灭 ....于小小的鼠疫,估计这位雄才大略的起义领袖惨败 致死时也会留下“天亡我也”的一声叹息。 3.下面是一个生活片段,读后请写出你的感悟。(3 分)高考资源网 帮忙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 写上地址好吗?” “当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 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谢谢!” “好吧。”中年人照老太太的话写好后,微笑着问道:“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嗯,还有一件小事。”老太太看着明信片说,“帮我在下面再加一句:字迹潦草,敬请 原谅。” 【感悟】 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模仿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 3 句,要求(1)内容围绕“崇高”, 句式类似,使用同样的修辞手法。(6 分) 崇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崇高就 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觉到巍峨; , 。心 中有了这种感受,也许你就会摆脱空虚,远离庸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答: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高考资源网 朱 弁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
奇之。靖康之乱,家碎于贼,弁南归 建炎初,议遣使问安两宫,弁奋身自献。至云中,见粘罕,邀说甚切。粘罕不听,使就 馆,守之以兵。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 绍兴二年,金人忽遣宇文虚中来,言和议可成,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虚中欲弁与 正使王伦探策决去留,弁曰:“吾来,固自分必死,岂应今日觊幸先归。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 成两国之好,则吾虽暴骨外国,犹生之年也。”伦将归,弁请曰:“古之使者有节以为信,今 无节有印,印亦信也。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伦解以授弁,弁受而怀之,卧起 与俱。 金人迫弁仕刘豫,且誅之曰:“此南归之渐。”弁曰:“豫乃国贼,吾尝恨不食其肉,又忍 北面臣之,吾有死耳。”金人怒,绝其饩遗以困之。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金人 亦感动,致礼如初。久之,复欲易其官,弁曰:“自古兵交,使在其间,言可从从之,不可从 则囚之、杀之,何必易其官?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且移书耶律绍 文等曰:“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夕以至则朝以死。”又以书诀后使洪皓曰:“杀 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要当舍生以全义尔。”乃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饮,半酣,语之 曰:“吾已得近郊某寺地,一旦毕命报国,诸公幸瘗我其处,题其上曰‘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 墓’,于我幸矣。”众皆泣下,莫能仰视。弁谈笑自若,曰:“此臣子之常,诸君何悲也?”金 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奇:以……为奇 B.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 北面:面向北 C.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 吾曹:我们这些官员 D.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强:勉强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弁具有“民族气节”的一组是(3分) ①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②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③弁固拒 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 ④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⑤上国之威命 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⑥众皆泣下,莫能仰视 A.①④ D.②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炎初年,朱弁诸多要求出使金国,到了那里,为宋朝做了许多和解两国关系的工作 B.面对难得的回国机会,朱弁坚决地留了下来。他要求王伦留下官印作为信物,与官印 同睡同起。 C.金人对朱弁威逼利诱,要他到国贼刘豫那里去当官,朱弁宁可饿死,也绝不失节屈从 D.在金人威逼朱弁换官时,朱弁坚决不从,要求和他一起被掠的人,抢先杀死他,为他 立碑。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3分) 译文 (2)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3分) 译文: (3)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4分) 译文: 、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奇之。靖康之乱,家碎于贼,弁南归。 建炎初,议遣使问安两宫,弁奋身自献。至云中,见粘罕,邀说甚切。粘罕不听,使就 馆,守之以兵。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 绍兴二年,金人忽遣宇文虚中来,言和议可成,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虚中欲弁与 正使王伦探策决去留,弁曰:“吾来,固自分必死,岂应今日觊幸先归。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 成两国之好,则吾虽暴骨外国,犹生之年也。”伦将归,弁请曰:“古之使者有节以为信,今 无节有印,印亦信也。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伦解以授弁,弁受而怀之,卧起 与俱。 金人迫弁仕刘豫,且訹之曰:“此南归之渐。”弁曰:“豫乃国贼,吾尝恨不食其肉,又忍 北面臣之,吾有死耳。”金人怒,绝其饩遗以困之。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金人 亦感动,致礼如初。久之,复欲易其官,弁曰:“自古兵交,使在其间,言可从从之,不可从 则囚之、杀之,何必易其官?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且移书耶律绍 文等曰:“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夕以至则朝以死。”又以书诀后使洪皓曰:“杀 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要当舍生以全义尔。”乃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饮,半酣,语之 曰:“吾已得近郊某寺地,一旦毕命报国,诸公幸瘗我其处,题其上曰‘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 墓’,于我幸矣。”众皆泣下,莫能仰视。弁谈笑自若,曰:“此臣子之常,诸君何悲也?”金 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 奇:以……为奇 B.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 北面:面向北 C.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 吾曹:我们这些官员 D. 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强:勉强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弁具有“民族气节”的一组是(3 分) ①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 ②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 ③弁固拒 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 ④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 ⑤上国之威命 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 ⑥众皆泣下,莫能仰视 A.①④ B.③⑤ c.①⑤ D.②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炎初年,朱弁诸多要求出使金国,到了那里,为宋朝做了许多和解两国关系的工作。 B.面对难得的回国机会,朱弁坚决地留了下来。他要求王伦留下官印作为信物,与官印 同睡同起。 C.金人对朱弁威逼利诱,要他到国贼刘豫那里去当官,朱弁宁可饿死,也绝不失节屈从。 D.在金人威逼朱弁换官时,朱弁坚决不从,要求和他一起被掠的人,抢先杀死他,为他 立碑。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3 分) 译文: (2) 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3 分) 译文: (3)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4 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样的心情?(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轼《前赤壁赋》)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 (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居易《琵琶行》) ,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崖边对话 曾平 认识他,是在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静思崖。林海茫茫,涛声阵阵,云蒸雾腾,静思崖宛若 大海中一叶轻飘飘的小舟。上静思崖得走两个小时的原始栈道。我去的那天下午,静思崖的 游人除了我就是他 他的脚前已是一地的烟头,不断从口和鼻里喷射出的烟雾把他包裹得严严实实。他显然 沉思着什么。 他先招呼我,甩给我一支烟,是“中华 我们坐在石头上吞云吐雾。 他说:“我还以为今天没人来呢!”我说:“我不是人?”我们笑了。我们闲吹。他说:“兄 弟你说当官的什么最幸福?”我说:“老兄你是当官的?”他笑笑说:“兄弟,不必认真,我们 随便吹吹。”我说:“肯定是小官提大官了。”他摇头。我说:“要不然就是有了很多很多的钱 他又摇头。我说:“再不然就是你的儿子也当了官并且当了比你更大的官。”他仍摇头。我说: “老兄你是不是脖颈有些问题,只会摇头?”他友好地笑笑。他似乎还没从沉思中醒来。我很 想听听他的高论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3 分) 答: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样的心情?(4 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 分)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苏 轼《前赤壁赋》) (2)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 (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白 居易《琵琶行》) (4) ,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崖边对话 曾平 认识他,是在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静思崖。林海茫茫,涛声阵阵,云蒸雾腾,静思崖宛若 大海中一叶轻飘飘的小舟。上静思崖得走两个小时的原始栈道。我去的那天下午,静思崖的 游人除了我就是他。 他的脚前已是一地的烟头,不断从口和鼻里喷射出的烟雾把他包裹得严严实实。他显然 沉思着什么。 他先招呼我,甩给我一支烟,是“中华”。 我们坐在石头上吞云吐雾。 他说:“我还以为今天没人来呢!”我说:“我不是人?”我们笑了。我们闲吹。他说:“兄 弟你说当官的什么最幸福?”我说:“老兄你是当官的?”他笑笑说:“兄弟,不必认真,我们 随便吹吹。”我说:“肯定是小官提大官了。”他摇头。我说:“要不然就是有了很多很多的钱。” 他又摇头。我说:“再不然就是你的儿子也当了官并且当了比你更大的官。”他仍摇头。我说: “老兄你是不是脖颈有些问题,只会摇头?”他友好地笑笑。他似乎还没从沉思中醒来。我很 想听听他的高论
他说他在这儿深思很久了,为官者还是畏惧最幸福。 我差点大笑。畏惧还是幸福? 他说:二“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 他仍抽他的烟,望茫茫林海。他说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吧,兄弟。 他很快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他说他曾经主管过一个工程,从招标到工程结束他没为包 工头说过一句好话,但人家在工程验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往他家中塞了一个包,里面两万元 呢!人家说是辛劳费,还不足利润的百分之一。当时他乡下的父亲生病住院,正需交两万元的 押金。他很想拿那钱,很想神不知鬼不觉连老婆也不说就给他父亲。但他怕,怕身败名裂 怕被关进监狱,怕晩上睡不着觉。他说那钱在自家的床下放了三天,天天做噩梦,天天心惊 肉跳。第四天赶紧退了。他问我是不是胆子太小?有些自嘲。 他苦笑。他给我讲了好些他想干因为怕而最终没有干的事。他说他几位同学或者因为钱, 或者因为色,因者因为权,前几天关进监狱了。他说现在想以前的事,有时为畏惧而后悔, 不过现在很坦然很自在,一点也不畏惧。你说畏惧是不是很幸福?我无言以对。 我至今不知道他姓啥名谁。半年后,我却遇见过他一次。我随一个记者团赴A地采访 在一个会议中心,他显然刚从主席台上作了报告下来,正喝水润喉,旁边有一青年为他拿着 公文包。 我挺热情挺激动地走过去,说:“老兄,原来你在这儿啊!” 他望望我,挺陌生的,问:“你是谁啊?” 我很奇怪,那天我们不是相处得挺融洽吗?并且他叫我兄弟我叫他老兄挺亲切啊 提包的青年说:“×长,这人有些神经兮兮的,得注意!” 他说:“你给保卫处说说!” 11.小说开头一段对静思崖自然环境和游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9分) 答 12.请解释文中划线的“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这句话的意思(4 分) 答 13.小说中的“他”最后把“我”当成“神经兮兮”,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含义?(6分) 答 14.小说多处描写暗示了“他”最终会成为一个“畏惧者”,请举2例说明。(4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 题。 (15分) 甲、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等辞职带来问责制常态化的曙光 今天的新闻说,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和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因为三鹿奶粉事故 辞职。此次事故,既处理了地方行政领导一一石家庄市市长,又处理了地方党委一把手 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既处理了行业最高主管部门领导一一国家质检总局局长
他说他在这儿深思很久了,为官者还是畏惧最幸福。 我差点大笑。畏惧还是幸福? 他说:“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 他仍抽他的烟,望茫茫林海。他说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吧,兄弟。 他很快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他说他曾经主管过一个工程,从招标到工程结束他没为包 工头说过一句好话,但人家在工程验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往他家中塞了一个包,里面两万元 呢!人家说是辛劳费,还不足利润的百分之一。当时他乡下的父亲生病住院,正需交两万元的 押金。他很想拿那钱,很想神不知鬼不觉连老婆也不说就给他父亲。但他怕,怕身败名裂, 怕被关进监狱,怕晚上睡不着觉。他说那钱在自家的床下放了三天,天天做噩梦,天天心惊 肉跳。第四天赶紧退了。他问我是不是胆子太小?有些自嘲。 他苦笑。他给我讲了好些他想干因为怕而最终没有干的事。他说他几位同学或者因为钱, 或者因为色,因者因为权,前几天关进监狱了。他说现在想以前的事,有时为畏惧而后悔, 不过现在很坦然很自在,一点也不畏惧。你说畏惧是不是很幸福?我无言以对。 我至今不知道他姓啥名谁。半年后,我却遇见过他一次。我随一个记者团赴 A 地采访, 在一个会议中心,他显然刚从主席台上作了报告下来,正喝水润喉,旁边有一青年为他拿着 公文包。 我挺热情挺激动地走过去,说:“老兄,原来你在这儿啊!” 他望望我,挺陌生的,问:“你是谁啊?” 我很奇怪,那天我们不是相处得挺融洽吗?并且他叫我兄弟我叫他老兄挺亲切啊! 提包的青年说:“×长,这人有些神经兮兮的,得注意!” 他说:“你给保卫处说说!” 11.小说开头一段对静思崖自然环境和游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9 分) 答: 12.请解释文中划线的“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这句话的意思(4 分) 答: 13.小说中的“他”最后把“我”当成“神经兮兮”,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含义?(6 分) 答: 14.小说多处描写暗示了“他”最终会成为一个“畏惧者”,请举 2 例说明。 (4 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 题。 (15 分) 甲、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等辞职带来问责制常态化的曙光 今天的新闻说,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和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因为三鹿奶粉事故 辞职。此次事故,既处理了地方行政领导——石家庄市市长,又处理了地方党委一把手—— 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既处理了行业最高主管部门领导——国家质检总局局长
又处理了地方党政一把手,这样的结果可谓顺民意、解民气,为这样的处理叫好。 短短几天,从孟学农的“霉”开二度,到深圳“舞王”歌厅大火相关责任官员的迅速免 职:从河南登封煤矿事故后第二天市长被建议免职,到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等人的辞职,9月以 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但中央和相关部门的处理方式却让民众从大不幸中看到了 大幸:这就是问责制常态化的曙光 处罚并不是目的。一个真正优秀的民族是善于从苦难和危机中汲取教训而昂然前行的民 族,一个优秀的执政党善于把危机转为契机的执政党 当前,一些地方之所以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是因为一些干部缺乏宗 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 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经常问责这样的官员,就是要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要督促官 员始终把民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为民用权、为民履责、以民为本:;就是要督促官员防范 于未然,避免悲剧的重演。 问责制常态化的意义还在于,经常问责官员,促使其转变作风,带来社会风气的普遍好 转。三鹿奶粉等事故发生的原因链中,官员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社会道德诚信 的普遍缺失。三鹿奶粉事故链中,底层有奶农,中间有奶“头”、奶粉厂大大小小的主管,最 上面是行业规则的制定者、食品质检部门官员和地方党政官员。相信这些人对自己的亲戚朋 友可能有仁爱之心,但当他们以社会角色发挥社会职能时,为什么却表现出惊人的道德沦丧 麻木不仁、自私冷漠、唯利是图呢?所以,防止三鹿奶粉事故重发的根本方法在于唤醒我们 这个社会无数个体的道德自觉和自律,并将这种自觉和自律体现到对制度和规则的普遍尊重 和遵从。 问责制的常态化,就是多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重塑官员、民众等13亿多个体 对社会、对他们应有的道德感、责任心,就是让“言必称制度”成为全社会共识和下意识的 自觉行动,促动社会风气的普遍好转。因此,要为李长江等人辞职带来的问责制常态化曙光 叫声好 2008年09月22日19:17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15.下列是对“问责制常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问责制常态化就是指对官员的处理要做到顺民意、解民气。 B.问责制常态化就是要让民众从大不幸中看到了大幸 C.问责制常态化就是多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D.问责制常态化就是对官员的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经常化 16.文章的第第二自然段都是举例,请说说这两段举例的目的有什么不同。(6分) 17.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问责具有哪些必要性。(6分) 、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7题。 “西藏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 何振华 达赖集团最近不断“呼吁”:要“就″西藏问题″向中国施压”,美国的佩洛西等人也在 不断鼓噪;美国众院、参院和欧洲议会甚至针对“西藏问题”通过了“决议”。所谓“西藏
又处理了地方党政一把手,这样的结果可谓顺民意、解民气,为这样的处理叫好。 短短几天,从孟学农的“霉”开二度,到深圳“舞王”歌厅大火相关责任官员的迅速免 职;从河南登封煤矿事故后第二天市长被建议免职,到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等人的辞职,9 月以 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但中央和相关部门的处理方式却让民众从大不幸中看到了 大幸:这就是问责制常态化的曙光。 处罚并不是目的。一个真正优秀的民族是善于从苦难和危机中汲取教训而昂然前行的民 族,一个优秀的执政党善于把危机转为契机的执政党。 当前,一些地方之所以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是因为一些干部缺乏宗 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 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经常问责这样的官员,就是要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要督促官 员始终把民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为民用权、为民履责、以民为本;就是要督促官员防范 于未然,避免悲剧的重演。 问责制常态化的意义还在于,经常问责官员,促使其转变作风,带来社会风气的普遍好 转。三鹿奶粉等事故发生的原因链中,官员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社会道德诚信 的普遍缺失。三鹿奶粉事故链中,底层有奶农,中间有奶“头”、奶粉厂大大小小的主管,最 上面是行业规则的制定者、食品质检部门官员和地方党政官员。相信这些人对自己的亲戚朋 友可能有仁爱之心,但当他们以社会角色发挥社会职能时,为什么却表现出惊人的道德沦丧、 麻木不仁、自私冷漠、唯利是图呢?所以,防止三鹿奶粉事故重发的根本方法在于唤醒我们 这个社会无数个体的道德自觉和自律,并将这种自觉和自律体现到对制度和规则的普遍尊重 和遵从。 问责制的常态化,就是多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重塑官员、民众等 13 亿多个体 对社会、对他们应有的道德感、责任心,就是让“言必称制度”成为全社会共识和下意识的 自觉行动,促动社会风气的普遍好转。因此,要为李长江等人辞职带来的问责制常态化曙光 叫声好。 2008 年 09 月 22 日 19:1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15.下列是对“问责制常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问责制常态化就是指对官员的处理要做到顺民意、解民气。 B.问责制常态化就是要让民众从大不幸中看到了大幸。 C.问责制常态化就是多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D.问责制常态化就是对官员的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经常化。 16.文章的第第二自然段都是举例,请说说这两段举例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6 分) 答: 17.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问责具有哪些必要性。 (6 分) 答: 乙、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一 17 题。 “西藏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 何振华 达赖集团最近不断“呼吁”:要“就"西藏问题"向中国施压”,美国的佩洛西等人也在 不断鼓噪;美国众院、参院和欧洲议会甚至针对“西藏问题”通过了“决议”。所谓“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