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12月训研测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多音字读音与所给字音完全相 l是()(3分) A、累li累计连累累赘危若累卵B、劲jing强劲劲敌刚劲疾风劲草 C、帖tie字贴碑贴画贴俯首贴耳D、量 liang流量思量胆量量体裁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4月21日,国家安监总局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各级安监部门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以预防工矿企业重 特大事故不再发生 B、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瘾症,关键在于这些青少年对虚拟成就感的诱惑缺乏自我控制力是 个重要原因。 C、因庆60年盛典吸引了海外网民的广泛关注,他们通过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等网站,纷纷对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的称赞和对新中国60岁生日的祝福。 D、一月份统计显示,我国CPI同比涨幅己经连续8个月逐月回落,说明国家扶持农业生产、增加 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已取得根本性成效。 3、为以下两个上联拟作下联。(平仄不作要求。)(4分) (1)上联:霜天月落烛空照(1)下联 (2)上联:放任春风耕绿野(2)下联: 4、某校对高一年级28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问卷调査,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对研究性学习态度 人数比例 其中参与研究性学习情况与比例 喜欢或比较喜欢 22981.8%有参与经历者占576%无参与经历者占424% 18.2%有参与经历者占9.8% 无参与经历者占91.2%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要出现具体数据,每条限30字)(5分) (2)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 阳路转运司事,搜抉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张雄飞真公辅器。”帝然之,命 驿召雄飞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 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 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 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 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 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曰:“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 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曰:“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 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 封识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达罕谕丞相安童曰: 上所以賜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ˉ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钱谷,复用阿合马之党,竟矫诏 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 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二十一年 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 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宽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2010 届高三 12 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各组多音字读音与所给字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累 lěi 累计 连累 累赘 危若累卵 B、劲 jìng 强劲 劲敌 刚劲 疾风劲草 C、帖 tiè 字贴 碑贴 画贴 俯首贴耳 D、量 liàng 流量 思量 胆量 量体裁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4 月 21 日,国家安监总局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各级安监部门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以预防工矿企业重 特大事故不再发生。 B、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瘾症,关键在于这些青少年对虚拟成就感的诱惑缺乏自我控制力是 一个重要原因。 C、国庆 60 年盛典吸引了海外网民的广泛关注,他们通过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等网站,纷纷对 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庆典活动的称赞和对新中国 60 岁生日的祝福。 D、一月份统计显示,我国 CPI 同比涨幅已经连续 8 个月逐月回落,说明国家扶持农业生产、增加供给、 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已取得根本性成效。 3、为以下两个上联拟作下联。(平仄不作要求。)(4 分) (1)上联:霜天月落烛空照 (1)下联: (2)上联:放任春风耕绿野 (2)下联: 4、某校对高一年级 280 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对研究性学习态度 人数 比例 其中参与研究性学习情况与比例 喜欢或比较喜欢 229 81.8% 有参与经历者占 57.6% 无参与经历者占 42.4% 不喜欢 51 18.2% 有参与经历者占 9.8% 无参与经历者占 91.2%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要出现具体数据,每条限 30 字)(5 分) (1) (2)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 阳路转运司事,搜抉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 :“张雄飞真公辅器。”帝然之,命 驿召雄飞 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道 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 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 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 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 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 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曰:“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 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曰:“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 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 封识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达罕谕丞相安童曰: “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钱谷,复用阿合马之党,竟矫诏 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 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二十一年, 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 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宽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
(选自《元史张雄飞传》,有删节) 【注】壅:堵塞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六年,拜御史中丞。拜:担任C、忽辛遂伏辜。辜:罪 B、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识:标记D、阿合马用事日久用事:掌权 6、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干的一组是()(3分) ①搜抉蠹弊,悉除之②张雄飞真公辅器③惟公独否 ④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⑤决壅滞,黜奸贪⑥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有误,命令温达罕和丞相安童复查 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辩白 B、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 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C、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忽辛家的钱物, 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 D、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 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 8、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4分) (2)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3分) (3)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3分) 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宣。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片一连写了士大夫消夏乐闲的哪四件生活琐事?在作 者笔下,这些事似乎都有一种和韵事格格不入的苦涩味,与上片大异其趣,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师者 (韩愈《离骚》)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选自《元史·张雄飞传》,有删节) 【注】壅:堵塞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十六年,拜御史中丞。 拜:担任 C、忽辛遂伏辜。 辜:罪 B、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识:标记 D、阿合马用事日久 用事:掌权 6、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干的一组是( )(3 分) ①搜抉蠹弊,悉除之 ②张雄飞真公辅器 ③惟公独否 ④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⑤决壅滞,黜奸贪 ⑥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有误,命令温达罕和丞相安童复查。 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辩白。 B、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 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C、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忽辛家的钱物, 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 D、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 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 8、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l)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4 分) (2)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3 分) (3)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4 分) (2)词的下片一连写了士大夫消夏乐闲的哪四件生活琐事?在作 者笔下,这些事似乎都有一种和韵事格格不入的苦涩味,与上片大异其趣,请简要分析(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师者, 。(韩愈《离骚》)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 (3)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5)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琴(并序)》) (7)山高月小 (苏轼《后赤壁赋》) 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马语 莫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 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 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毛羽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 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 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 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 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 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 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 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 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 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然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 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冷无情,连一点谢意都 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着它,编造着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 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 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不知道它是怎么瞎的,无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 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 你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 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条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 竦,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 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 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 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 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的无限辛酸的往事 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 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 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军官用皮鞭 抽打着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调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5)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琴(并序)》) (7)山高月小, 。(苏轼《后赤壁赋》) (8)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 分) 马 语 莫 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 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 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毛羽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 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 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 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 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 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 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 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 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 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然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 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冷无情,连一点谢意都 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着它,编造着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 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 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不知道它是怎么瞎的,无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 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 你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 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条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 竦,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 认真听讲。 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 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 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 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 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的无限辛酸的往事。 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 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 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军官用皮鞭 抽打着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调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11、小说多处描写了马的外貌,又多次提到“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12、马在诉说自己“为什么瞎了眼睛”前,为什么要讲述琴女春琴等三个故事?(4分) 13、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它为什么说“不,我瞎了…”,是否前后矛盾?你如何理解这句话?(5分) 14、(1)简要概括作品中“马”的形象特点及写作意图。(6分) 答 (2)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把自己弄“瞎”了,这样做值得吗?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小题。 国学的焦灼浮生何所寄 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 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 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 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 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 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 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 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此故,在“国学热”当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 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 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 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 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 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 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 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 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 以企及的高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 “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ˇ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 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 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 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 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11、小说多处描写了马的外貌,又多次提到“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 分) 答: 12、马在诉说自己“为什么瞎了眼睛”前,为什么要讲述琴女春琴等三个故事?(4 分) 答: 13、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它为什么说“不,我瞎了……”,是否前后矛盾?你如何理解这句话?(5 分) 答: 14、(1)简要概括作品中“马”的形象特点及写作意图。(6 分) 答: (2)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把自己弄“瞎”了,这样做值得吗?谈谈你的看法。(4 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小题。 国学的焦灼 浮生何所寄 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 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 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 1840 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 1840 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 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 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 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 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此故,在“国学热”当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 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 20 世纪的中国知识分 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 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 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 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 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 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而事实证明,1840 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 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 20 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 以企及的高峰。很多 20 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 “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 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 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 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 1865 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 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 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 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 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5、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国人都怀有一种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期盼,但是在对“民族复兴”的理解上却存 在偏差。 B、在当下的“国学热中,一些学者错误地把“从西方传入”误解为“全盘西化”,因而视西方文化为洪水猛 兽 C、一种有活力、能不断发展的文明,必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那些排斥外来文化的文明,则必定是虚 弱的文明。 D、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尝试集》《庶民的胜利》无法与《爱弥儿》《神 曲》《常识》相比。 16、作者认为,当下的“国学热”折射了一种“焦灼”心态。在文本中,这种“焦灼”心态具体指什么?(5分) 17、作者对“国学家”们的“焦灼”是持否定态度的,试分点概述作者否定的理由。(7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这则短文,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位著名的诗人最近思路打不开,怎么也冲不出思想的牢笼,于是想到外面寻找灵感。这一天,他到乡间 野外散步,阳光下,忽然远远看见一块牌子掩映在树林里,上书四个大字特别醒目“阳光不锈”,诗人当场 呆住,心想,这是多么有寓意的词语,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于是,他非常想拜访一下书写这个精 辟之极的词语的高人。等他走近这块牌子,发现被树丛挡住的那部分牌子写着“钢制品厂 根据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 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句容高级中学12月调研测试文科语文加考题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 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 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 《与元九书》 19、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六处)(6分) 20、文中提到的“兴讽”手法源自“《诗经》六义”之一的“兴”,请完整写出《诗经》六义。(2分) 21、作者举韦应物的例子,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 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 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 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5、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国人都怀有一种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期盼,但是在对“民族复兴”的理解上却存 在偏差。 B、在当下的“国学热”中,一些学者错误地把“从西方传入”误解为“全盘西化”,因而视西方文化为洪水猛 兽。 C、一种有活力、能不断发展的文明,必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那些排斥外来文化的文明,则必定是虚 弱的文明。 D、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尝试集》《庶民的胜利》无法与《爱弥儿》《神 曲》《常识》相比。 16、作者认为,当下的“国学热”折射了一种“焦灼”心态。在文本中,这种“焦灼”心态具体指什么?(5 分) 17、作者对“国学家”们的“焦灼”是持否定态度的,试分点概述作者否定的理由。(7 分)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这则短文,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一位著名的诗人最近思路打不开,怎么也冲不出思想的牢笼,于是想到外面寻找灵感。这一天,他到乡间 野外散步,阳光下,忽然远远看见一块牌子掩映在树林里,上书四个大字特别醒目“阳光不锈”,诗人当场 呆住,心想,这是多么有寓意的词语,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于是,他非常想拜访一下书写这个精 辟之极的词语的高人。等他走近这块牌子,发现被树丛挡住的那部分牌子写着“钢制品厂”。 根据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 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 句容高级中学 12 月调研测试文科语文加考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微之!夫 贵 耳 贱 目 荣古 陋 今 人 之 大 情 也 仆 不 能 远 征 古 旧 如 近 岁 韦 苏 州 歌 行 才丽 之 外 颇 近 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 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 《与元九书》 19、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六处)(6 分) 20、文中提到的“兴讽”手法源自“《诗经》六义”之一的“兴”,请完整写出《诗经》六义。(2 分) 21、作者举韦应物的例子,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