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大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附加题专题 常州市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_ 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 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 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 里而请战邪?”(选自《资治通鉴》) 20.《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朝代)的 (2分) 21.诸葛亮认为司马懿上表请战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沈从文的《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 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陕西乡土气息。 B.老舍的《茶馆》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 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C.《哈姆莱特》中歹毒的克劳狄斯安排剑术髙超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 并唆使他使用涂了毒药的利剑,还特地准备下毒酒,以便哈姆莱特比剑时喝下去 毒死。 D.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历经艰辛,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归途 中与一群鲨鱼殊死搏斗,终于保住了马林鱼。这是刻画硬汉形象的重要情节。 E.《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追曹 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23.简谷题(10分) (1)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塑造了一位自命清高又迂腐不堪的旧时代知识分 子形象,请简要写出能体现孔乙己这一特点的两个情节。(4分 (2)请简要说明《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的原因。(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派诗人庞德对意象的表述是:“一个意象是 瞬息间旱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在传统文艺作品中,意与象是同 作品中两个不同的内容层面,“象”指作品中直观的外在形象,“意”指作品 包含的意蕴,“象”是“意”的特质载体,是“意”得以显现、能够被接受者感 知的审美中介。两者密不可分,在作品中化合为同一个复合的形象,物象的外在 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与创造者主观的情感体验有机地统一,客观的物象有 了神韵,原本无形的主观情感体验有了寄托,达到了观象与达意,形式与内容, 外物与自我的水乳交融 意象的获取过程便是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情 感、体悟外化为一种直观的审美形态,捕捉到、创造出主客观统一的意象,直接 关系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意象的普遍性和传承性使得某些意象在历代诗文中反复出现,绵延不绝,形成了 不言自明的象征意义。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像屈原开创的“香草美 人”意象,已成为传统的诗歌意象。而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翩翩飞舞的蝴
江苏省十大市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附加题专题 常州市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6 分) 司 马 懿 与 诸 葛 亮 相 守 百 余日 亮 数 挑 战 懿 不 出 亮 乃 遗 懿 巾 帼妇 人 之 服 懿 怒 上表请 战 帝 使 卫 尉 辛 毗 仗 节 为 军 师 以 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 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 里而请战邪?”(选自《资治通鉴》) 20.《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朝代)的 。(2 分) 21.诸葛亮认为司马懿上表请战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沈从文的《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 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陕西乡土气息。 B.老舍的《茶馆》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 末到抗战胜利后的 50 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C.《哈姆莱特》中歹毒的克劳狄斯安排剑术高超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 并唆使他使用涂了毒药的利剑,还特地准备下毒酒,以便哈姆莱特比剑时喝下去 毒死。 D.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历经艰辛,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归途 中与一群鲨鱼殊死搏斗,终于保住了马林鱼。这是刻画硬汉形象的重要情节。 E.《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追曹 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23.简答题(10 分) (1)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塑造了一位自命清高又迂腐不堪的旧时代知识分 子形象,请简要写出能体现孔乙己这一特点的两个情节。(4 分) (2)请简要说明《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的原因。(6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派诗人庞德对意象的表述是:“一个意象是 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在传统文艺作品中,意与象是同 一作品中两个不同的内容层面,“象”指作品中直观的外在形象,“意”指作品 包含的意蕴,“象”是“意”的特质载体,是“意”得以显现、能够被接受者感 知的审美中介。两者密不可分,在作品中化合为同一个复合的形象,物象的外在 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与创造者主观的情感体验有机地统一,客观的物象有 了神韵,原本无形的主观情感体验有了寄托,达到了观象与达意,形式与内容, 外物与自我的水乳交融。 意象的获取过程便是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情 感、体悟外化为一种直观的审美形态,捕捉到、创造出主客观统一的意象,直接 关系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意象的普遍性和传承性使得某些意象在历代诗文中反复出现,绵延不绝,形成了 不言自明的象征意义。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像屈原开创的“香草美 人”意象,已成为传统的诗歌意象。而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翩翩飞舞的蝴
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 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 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梦”与“蝶”的意象寄托了不同时代 文人的复杂感情。 4.这段材料阐释了意象的哪些特性?(6分) 25.“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如何理解庞德 的这一表述?(3分) 26.写出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处描写“月”的诗句,并简要分析“月”这一意 象在其中的作用。(6分) 19.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 /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6分) 20.北宋司马光(各1分) 21.在众人面前故作姿态(2分) 分 23.(1)示例:①用“窃书不能算偷”来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②教“我” 写“茴”的四种写法。(4分) (2)①宝玉会见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高兴;②忠顺亲王府长史找宝 玉来索琪官,给贾政带来政治麻烦;③贾环进谗言,说金钏儿跳井乃是因为宝玉 强奸未遂。(6分) 24.(1)寄寓了作者的意蕴和情感;(2)体现了作者的创作过程(3)普遍性、 传承性和象征性。(每点2分) 25.说明意象是创造者主观情感体验与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的有 机统一。(3分) 26.(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月色朦胧,醉意朦胧,一轮 昏黄的月亮浸泡在江水里,仿佛是泪眼,又像月会随水流去。这里的月,起到渲 染烘托诗人感情的作用,为下文写“忽闻水上琵琶声”的惊喜埋下伏笔。 (2)“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皎洁的秋月烘托了四周的寂静, 表达了听众如痴如醉的情感。 (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秋月春风”写出了时间的流逝, 浓缩了琵琶女的卖唱人生,感慨幸福人生的短暂,写人的老去、失宠,衬托琵琶 女的寂寞与孤独。 (4)“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后 的生活场景,用月来衬托人的孤独、凄苦 (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两句诗实际是白居易悲惨孤独 苦闷生活的真实写照。用月写出美好的场景,反衬人的寂寞和孤独。(每例3 分 连云港市 南京市、盐城市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 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
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 “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一 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梦”与“蝶”的意象寄托了不同时代 文人的复杂感情。 24.这段材料阐释了意象的哪些特性?(6 分) 25.“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如何理解庞德 的这一表述?(3 分) 26.写出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处描写“月”的诗句,并简要分析“月”这一意 象在其中的作用。(6 分) 19.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 /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6 分) 20.北宋 司马光(各 1 分) 21.在众人面前故作姿态(2 分) 22.A D(5 分) 23.(1)示例:①用“窃书不能算偷”来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②教“我” 写“茴”的四种写法。(4 分) (2)①宝玉会见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高兴;②忠顺亲王府长史找宝 玉来索琪官,给贾政带来政治麻烦;③贾环进谗言,说金钏儿跳井乃是因为宝玉 强奸未遂。(6 分) 24.(1)寄寓了作者的意蕴和情感;(2)体现了作者的创作过程(3)普遍性、 传承性和象征性。(每点 2 分) 25.说明意象是创造者主观情感体验与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的有 机统一。(3 分) 26.(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月色朦胧,醉意朦胧,一轮 昏黄的月亮浸泡在江水里,仿佛是泪眼,又像月会随水流去。这里的月,起到渲 染烘托诗人感情的作用,为下文写“忽闻水上琵琶声”的惊喜埋下伏笔。 (2)“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皎洁的秋月烘托了四周的寂静, 表达了听众如痴如醉的情感。 (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秋月春风”写出了时间的流逝, 浓缩了琵琶女的卖唱人生,感慨幸福人生的短暂,写人的老去、失宠,衬托琵琶 女的寂寞与孤独。 (4)“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后 的生活场景,用月来衬托人的孤独、凄苦。 (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两句诗实际是白居易悲惨孤独 苦闷生活的真实写照。用月写出美好的场景,反衬人的寂寞和孤独。(每例 3 分) 连云港市 南京市、盐城市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6 分)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 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
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 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 20.《诗品》与刘勰的 》均为齐梁时的文学批评名著。《诗大序》 中将赋、比、兴与 合称为“六义”。(2分) 21.选段最后一句话强调了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2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家》中,觉民热情参加进步团体的活动,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进步文章, 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大胆与丫头鸣凤恋爱,最后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B.《狂人日记》这篇小说深刻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 毒害,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制度;“狂人”的许多语言带有象征的意义 C.话剧《茶馆》中,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 他八方应酬,不断改良,却仍然逃脱不了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的命运。 D.《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见女儿的积蓄不翼而飞,便严加追问: 他到密室中拿金路易送给欧也妮,则鲜明地表现了这个吝啬鬼的狡诈的一面。 E.《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篡夺王位,还对屈从自己的王后戏言:“脆 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此语指出了女性在命运面前常表现出来的脆弱性格 23.简答题(10分 (1)“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这副对 联包含了《三国演义》中哪两个故事?(4分) (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红楼梦》中哪一重要事件?这一事件对全书情 节发展有何作用?所选文字表现了晴雯怎样的性格特点?(6分) 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 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 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 回了凤姐,要往别处去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从前的文学观念与我们现在的文学观念很是不同。他们以为文学的唯一作用只是 “载道”。但我们认定文学广大无垠,是批评人生、解释人生的。在他们的旧观 念下,多少真正的文学为旧观念所压迫,竟失去了它们的真价值,而为一般人所 轻视。最可怜的便是小说,他们亦读小说、做小说,爱小说,但却始终拿消闲的 态度来对付小说,以为小说是不能称做正宗文学的。他们以为小说是“出于稗官 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君子弗为也”。 他们虽然轻视小说,但是他们仍旧是很迫切地要知道他人的感情与动作,他们受 了生之压迫,感受生之苦痛,仍旧很迫切地要求安慰,要求同情。他们仍旧向小
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 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 20.《诗品》与刘勰的《 》均为齐梁时的文学批评名著。《诗大序》 中将赋、比、兴与 合称为“六义”。(2 分) 21. 选段最后一句话强调了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15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家》中,觉民热情参加进步团体的活动,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进步文章, 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大胆与丫头鸣凤恋爱,最后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B.《狂人日记》这篇小说深刻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 毒害,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制度;“狂人”的许多语言带有象征的意义。 C.话剧《茶馆》中,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 他八方应酬,不断改良,却仍然逃脱不了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的命运。 D.《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见女儿的积蓄不翼而飞,便严加追问; 他到密室中拿金路易送给欧也妮,则鲜明地表现了这个吝啬鬼的狡诈的一面。 E.《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篡夺王位,还对屈从自己的王后戏言:“脆 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此语指出了女性在命运面前常表现出来的脆弱性格。 23.简答题(10 分) (1)“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这副对 联包含了《三国演义》中哪两个故事?(4 分) (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红楼梦》中哪一重要事件?这一事件对全书情 节发展有何作用?所选文字表现了晴雯怎样的性格特点?(6 分) 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 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 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 回了凤姐,要往别处去。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4~26 题。 从前的文学观念与我们现在的文学观念很是不同。他们以为文学的唯一作用只是 “载道”。但我们认定文学广大无垠,是批评人生、解释人生的。在他们的旧观 念下,多少真正的文学为旧观念所压迫,竟失去了它们的真价值,而为一般人所 轻视。最可怜的便是小说,他们亦读小说、做小说,爱小说,但却始终拿消闲的 态度来对付小说,以为小说是不能称做正宗文学的。他们以为小说是“出于稗官, 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君子弗为也”。 他们虽然轻视小说,但是他们仍旧是很迫切地要知道他人的感情与动作,他们受 了生之压迫,感受生之苦痛,仍旧很迫切地要求安慰,要求同情。他们仍旧向小
说家喊道:“请你们安慰我,使我乐,使我忧,使我歌,使我泣,使我富于情绪, 使我梦,使我笑,使我震动,使我饮泣,使我思量。”(莫泊桑语)所以仍旧差 不多是无一人不读小说。小说仍然存在,并目很有势力 有许多人虽然受了旧文学的观念的束缚,但是所为“道”也者,究竟敌不住情感 他们自身领会了人生的意义,看清楚了人生的真相,创造的冲动永久催促他们, 同情的血流,继续在身体里鼓荡,所以仍旧有好小说出现。 (节选自瞿世英《小说的研究》) 24.旧观念下一般人是如何看待小说的?请简要概括。(5分) 25.第2段中,为什么说“小说仍然存在,并且很有势力”?(4分) 最后一段中所说“好小说出现”的条件有哪些?(6分) 附加题参考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是诗之至也 【评分建议】6分。画对1处得1分。画斜线超过6处者,先计算答对的 处数,再减去多画的处数,然后计分,直到减至0分 20.文心雕龙 风、雅、颂 【评分建议】2分。每空1分。 21.赋和比、兴要结合起来使用(相济为用 【评分建议】2分。 、名著阅读题(15分) 22.AE(A.“觉民”应为“觉慧”;E.这句话是哈姆莱特所言) 【评分建议】5分。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5分。答三项以上不得分 23.简答题(10分) (1)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单刀赴会 【评分建议】4分。每空2分 (2)抄检大观园。预兆贾府被抄,暗示贾府即将由盛而衰。表现了睛雯刚烈倔 强的性格特点。 【评分建议】6分。每问2分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地位低,不属于正宗文学;不能载道,只能用来消闲;作者为街谈巷议者, 而非君子
说家喊道:“请你们安慰我,使我乐,使我忧,使我歌,使我泣,使我富于情绪, 使我梦,使我笑,使我震动,使我饮泣,使我思量。”(莫泊桑语)所以仍旧差 不多是无一人不读小说。小说仍然存在,并且很有势力。 有许多人虽然受了旧文学的观念的束缚,但是所为“道”也者,究竟敌不住情感。 他们自身领会了人生的意义,看清楚了人生的真相,创造的冲动永久催促他们, 同情的血流,继续在身体里鼓荡,所以仍旧有好小说出现。 (节选自瞿世英《小说的研究》) 24.旧观念下一般人是如何看待小说的?请简要概括。(5 分) 25.第 2 段中,为什么说“小说仍然存在,并且很有势力”?(4 分) 26.最后一段中所说“好小说出现”的条件有哪些?(6 分) 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是诗之至也 【评分建议】6 分。画对 1 处得 1 分。画斜线超过 6 处者,先计算答对的 处数,再减去多画的处数,然后计分,直到减至 0 分。 20. 文心雕龙 风、雅、颂 【评分建议】2 分。每空 1 分。 21. 赋和比、兴要结合起来使用(相济为用) 【评分建议】2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A E(A.“觉民”应为“觉慧”;E.这句话是哈姆莱特所言) 【评分建议】5 分。答对一项 2 分,答对两项 5 分。答三项以上不得分。 23.简答题(10 分) (1)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单刀赴会 【评分建议】4 分。每空 2 分。 (2)抄检大观园。预兆贾府被抄,暗示贾府即将由盛而衰。 表现了晴雯刚烈倔 强的性格特点。 【评分建议】6 分。每问 2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24.地位低,不属于正宗文学;不能载道,只能用来消闲;作者为街谈巷议者, 而非君子
【评分建议】5分。答出1点得2分,答全3点得5分。 25.因为小说能满足人们对人情世态的了解;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同情。 【评分建议】4分。每点2分。 26.作者有对人生的领会与思考,有创作冲动和悲悯情怀。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 【译文二】 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 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 意于言,是赋。弘扬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 采来润饰它,使得体味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 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 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 意)流移不定,文辞没有归宿,就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南通市 语文Ⅱ(附加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为附加题,共2页。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由选考历史的 考生完成。 2。所有答案在加试题答题纸上完成。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 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发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 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 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 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王国维{人间词话}} 20.词在古代除“长短句”外,还有许多别称,请另外写出两个。(2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这段话中所包含的作者的观点。(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写作形 式,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语言错乱无伦次”的叛逆者形象 B.《家》中,钱梅芬被母亲嫁与别人,婚后一年就孀居的她郁郁而终:瑞珏 被陈姨太之流以“血光之灾”的迷信为借口逼到城外生产,以致难产而死 C.葛朗台既是资产阶级吝啬鬼,又是一个基督徒,所以他的遗言是:“把 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尸‘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 D.《老人与海》结尾,游客们围着大马林鱼骨架议论纷纷,却分不清这是鲨 鱼还是大马林鱼,这一情节影射了当时的人们对同厄运搏斗的老人的不理解。 E.《哈姆莱特》笼罩着复仇的情绪: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 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23.简答题(10分)
【评分建议】5 分。答出 1 点得 2 分,答全 3 点得 5 分。 25.因为小说能满足人们对人情世态的了解;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同情。 【评分建议】4 分。每点 2 分。 26.作者有对人生的领会与思考,有创作冲动和悲悯情怀。 【评分建议】6 分。每点 2 分。 【译文二】 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 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 意于言,是赋。弘扬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 采来润饰它,使得体味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 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 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 意)流移不定,文辞没有归宿,就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南通市 语文Ⅱ(附加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为附加题,共 2 页。满分 40 分,考试时间为 30 分钟。由选考历史的 考生完成。 2。所有答案在加试题答题纸上完成。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 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发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 回。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6 分)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 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 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 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王国维{人间词话}} 20.词在古代除“长短句”外,还有许多别称,请另外写出两个。(2 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这段话中所包含的作者的观点。(2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写作形 式,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语言错乱无伦次”的叛逆者形象。 B.《家》中,钱梅芬被母亲嫁与别人,婚后一年就孀居的她郁郁而终;瑞珏 被陈姨太之流以“血光之灾”的迷信为借口逼到城外生产,以致难产而死。 C.葛朗台既是资产阶级吝啬鬼,又是一个基督徒,所以他的遗言是:“把一 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尸‘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 D.《老人与海》结尾,游客们围着大马林鱼骨架议论纷纷,却分不清这是鲨 鱼还是大马林鱼,这一情节影射了当时的人们对同厄运搏斗的老人的不理解。 E.《哈姆莱特》笼罩着复仇的情绪: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 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23.简答题(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