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魏晋至明时期的西域诸民族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一样处于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迁徒与大融合的混乱时期。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吐谷浑、悦般等民族相继进入西域,促进了西域各民族的大交汇与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汉人为躲避战乱来到西域。隋唐时期,突厥、回鹃、吐蕃相继进入西域。回西迁。契丹人进入新疆地区。蒙元时期,随着被征发的女真人、契丹人、汉人、畏兀儿人和西夏人来新疆屯防生产,新疆地区民族成分增多。三、清至民国时期新疆民族格局的形成。明代,蒙古察合台汗的后裔伊斯兰化。卫拉特蒙古崛起,进入新疆。清朝从东北地区遣调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察哈尔蒙古族,从陕西、甘肃一带迁移汉族和回族到新疆屯防戊边。经过长期不断的民族迁徙、融合,到清末年至民国时期,新疆地区已形成了以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塔吉克、满、锡伯、乌兹别克、达尔、俄罗斯、塔塔尔等多种民族成分聚居的地区。各种民族在相互交往、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演变为今天的新疆各民族。第二节历史上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一、先秦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新疆地区的开发,自有人类活动出现就开始了。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秦汉时期,随着塞人、月氏、乌孙、汉人、羌人等在新疆的迁转和定居,新疆地区的开发有了明显的进步。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地先进的牛耕技术开始在新疆地区普遍推广使用。突厥人的锻冶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三、唐宋元明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唐朝统一新疆地区后,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量汉民存在并实行与内地相同租庸调制的伊、西、庭三州居民,家畜饲养已占重要的地位。造纸术已在西州出现,屯田规模进一步扩大。设置“掏拓所”管理水利。喀喇汗王朝时期,新疆地区的农牧业持续发展,手工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契丹人将选育牲畜及独到的捕猎经验带到了新疆。同时也带来了辽朝非常先进的治铁技术。元朝统一西域后,为了镇抚西北,曾先后征发大批内地的汉军、新附军,及农民和工匠到西域驻防建设。元朝政府在别失八里设立冶治铸场,同时还设忽丹巴里、别失八里局掌管染织手工业生产。开凿了伊犁的果子沟涧道,在交通要道设置了“站赤”。设置“交钞提举司”和交钞库,管理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叶尔羌汗国时,新疆南部经济的发展有了各自的地域特色。四、清朝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准噶尔统治时期,新疆地区的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清朝统一新疆后,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维护社会的安宁和边境的安全,大力支持陕、甘一带的汉、回居民迁居新疆开荒。随着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人来到疆经商落户,促进了新
6 二、魏晋至明时期的西域诸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一样处于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的 混乱时期。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吐谷浑、悦般等民族相继进入西域,促进了西域 各民族的大交汇与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汉人为躲避战乱来到西域。隋唐时期, 突厥、回鹘、吐蕃相继进入西域。回鹘西迁。契丹人进入新疆地区。蒙元时期,随着被征 发的女真人、契丹人、汉人、畏兀儿人和西夏人来新疆屯防生产,新疆地区民族成分增多。 三、清至民国时期新疆民族格局的形成。 明代,蒙古察合台汗的后裔伊斯兰化。卫拉特蒙古崛起,进入新疆。清朝从东北地区 遣调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察哈尔蒙古族,从陕西、甘肃一带迁移汉族和回族到新疆 屯防戍边。经过长期不断的民族迁徙、融合,到清末年至民国时期,新疆地区已形成了以 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塔吉克、满、锡伯、乌兹别克、达斡尔、俄 罗斯、塔塔尔等多种民族成分聚居的地区。各种民族在相互交往、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 最终演变为今天的新疆各民族。 第二节 历史上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一、先秦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新疆地区的开发,自有人类活动出现就开始了。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秦汉时期,随着塞人、月氏、乌孙、汉人、羌人等在新疆的迁转和定居,新疆地区的 开发有了明显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地先进的牛耕技术开始在新疆地区普遍推广使用。突厥人的锻冶 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三、唐宋元明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唐朝统一新疆地区后,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 量汉民存在并实行与内地相同租庸调制的伊、西、庭三州居民,家畜饲养已占重要的地位。 造纸术已在西州出现,屯田规模进一步扩大。设置“掏拓所”管理水利。喀喇汗王朝时期, 新疆地区的农牧业持续发展,手工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契丹人将选育牲畜及独到的捕 猎经验带到了新疆。同时也带来了辽朝非常先进的冶铁技术。 元朝统一西域后,为了镇抚西北,曾先后征发大批内地的汉军、新附军,及农民和工 匠到西域驻防建设。元朝政府在别失八里设立冶铸场,同时还设忽丹巴里、别失八里局掌 管染织手工业生产。开凿了伊犁的果子沟涧道,在交通要道设置了“站赤”。设置“交钞 提举司”和交钞库,管理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叶尔羌汗国时,新疆南部经济的发展有了各 自的地域特色。 四、清朝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准噶尔统治时期,新疆地区的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清朝统一新疆 后,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维护社会的安宁和边境的安全,大力支持陕、甘一带的 汉、回居民迁居新疆开荒。随着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人来到疆经商落户,促进了新
疆商业经济的发展第三节当代中国和新疆的民族概况及其历史启示、当代中国民族概况中国是由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由于汉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较少,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把汉族以外地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9%,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汉族分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边疆地区。我国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态势。。二、当代新疆民族概况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新疆的民族成分已增加到55个。总人口为1846.26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0.61%,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39%。民族分布情况呈现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态势。新疆是全国人口密度最低的省区之一。其人口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是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疏密程度极为悬殊;二是民族间区域分布明显;三是跨国民族多四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疆民族成分增多和民族杂居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三、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一是民族团结结合作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二是各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三是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借鉴是各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第三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第二节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外来宗教传入前的新疆宗教新疆地区是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远古时期的新疆先民,就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和崇拜行为。在万物有灵观念的驱使下,他们崇拜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河流山川等一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袄教传人新疆袄教是公元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于古代波斯创立的一种宗教。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经过中亚传入新疆。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袄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情况不详。伊斯兰教传入后,新疆袄教日趋衰落并最终消失三、佛教传入新疆和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新疆于闽。到公元四、五世纪时,佛教已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进入其发展的鼎盛阶段。但从7世纪起,佛教开始衰落。佛教传入后,新疆逐渐形成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继佛教之后,道教、景教与摩尼教又相继传人新疆。道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大约在公元4一5世纪。公元6世纪前后,随着中亚摩尼教徒不断来新疆经商或定居,摩尼教传人新
7 疆商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当代中国和新疆的民族概况及其历史启示 一、当代中国民族概况 中国是由有 56 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由于汉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其他民族的人口较少,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把汉族以外地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据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91.59 %,少数民族占全国 人口总数的 8.41 %。汉族分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边疆地区。我国民族分布的 显著特点是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态势。 二、当代新疆民族概况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据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新疆的民族成 分已增加到 55 个。总人口为 1846.26 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40.61 %,各少数 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59.39 %。民族分布情况呈现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 错居住的态势。新疆是全国人口密度最低的省区之一。其人口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一 是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疏密程度极为悬殊;二是民族间区域分布明显;三是跨国民族多; 四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疆民族成分增多和民族杂居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三、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 一是民族团结结合作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 二是各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 三是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借鉴是各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第三章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第一节 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一、外来宗教传入前的新疆宗教 新疆地区是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远古时期的新疆先民,就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宗 教观念和崇拜行为。在万物有灵观念的驱使下,他们崇拜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河流山川 等一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 二、祆教传人新疆 祆教是公元前 6 世纪由琐罗亚斯德于古代波斯创立的一种宗教。大约在公元前 4 世纪, 经过中亚传入新疆。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祆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情况不详。伊斯 兰教传入后,新疆祆教日趋衰落并最终消失。 三、佛教传入新疆和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公元前 1 世纪,佛教传入新疆于阗。到公元四、五世纪时,佛教已成为新疆的主要宗 教,进入其发展的鼎盛阶段。但从 7 世纪起,佛教开始衰落。佛教传入后,新疆逐渐形成 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继佛教之后,道教、景教与摩尼教又相继传人新疆。道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大约在公元 4-5 世纪。公元 6 世纪前后,随着中亚摩尼教徒不断来新疆经商或定居,摩尼教传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