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中国教育史研究试评儒家“德治论”“人性论”和“中庸论”吴元训(3)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黎顺清(13)试论孔子思想及道德论的阶级属性郭祖仪 (36).栗洪武(50)谈孔子组织教学的五种方式刘新科 (56)司马迁教育思想初探我国古代的道德教育曹鸿远(72)论中国古代的优秀德育传统及其现代意义朱智斌(81)试论中国古代的大学与文化田建荣(91)中国考试思想发展:特点、规律及启示田建荣(100)试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变化田建荣(117)试论龚自珍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张安民(125)盛宣怀与中国近代的新式学校教育朱智斌((134)试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朱智斌(14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张安民(151)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寇崇玲(168)刘古愚的教育价值观郝文武(176)1
目 录 中国教育史研究 试评儒家“德治论”、“人性论”和“中庸论” . 吴元训 ( 3)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 黎顺清 (13) 试论孔子思想及道德论的阶级属性. 郭祖仪 (36) 谈孔子组织教学的五种方式. 栗洪武 (50) 司马迁教育思想初探. 刘新科 (56) 我国古代的道德教育. 曹鸿远 (72) 论中国古代的优秀德育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朱智斌 (81) 试论中国古代的大学与文化. 田建荣 (91) 中国考试思想发展: 特点、规律及启示 . 田建荣 ( 100) 试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变化 . 田建荣 ( 117) 试论龚自珍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 张安民 ( 125) 盛宣怀与中国近代的新式学校教育 . 朱智斌 ( 134) 试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 朱智斌 ( 142)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 张安民 ( 151)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 寇崇玲 ( 168) 刘古愚的教育价值观 . 郝文武 ( 176) 1
杨试论雷沛鸿的民族教育思想体系洁((186)外国教育史研究试评杜威的“从做中学”吴元训(199)试论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环惜吾(208)刘新科(217)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刘新科(241)杜威“思维五步法”新探简论雅典教育兴衰的历史原因及现代启示刘新科(251)...刘新科(264)世纪之交西方教学思想发展的新趋势英国大学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要求及其启示·陈晓端(274)试论20世纪美国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发展变化的特点陈晓端(284)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及其在我国的借鉴强海燕赵琳(293)关于英国特殊教育管理的个案研究赵微罗杰·马林【英】(302赵英国培养普通师资具有特教技能微 (309)从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兰继军(316)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我国比较教育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吴元训(327)2
试论雷沛鸿的民族教育思想体系 . 杨 洁 ( 186) 外国教育史研究 试评杜威的“从做中学” . 吴元训 ( 199) 试论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 环惜吾 ( 208) 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 . 刘新科 ( 217) 杜威“思维五步法”新探 . 刘新科 ( 241) 简论雅典教育兴衰的历史原因及现代启示 . 刘新科 ( 251) 世纪之交西方教学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 刘新科 ( 264) 英国大学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要求 及其启示 . 陈晓端 ( 274) 试论 20 世纪美国高等学校 教学评价发展变化的特点 . 陈晓端 ( 284) 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 及其在我国的借鉴 . 强海燕 赵 琳 ( 293) 关于英国特殊教育管理 的个案研究. 赵 微 罗杰·马林 [英] ( 302) 英国培养普通师资具有特教技能 . 赵 微 ( 309) 从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 . 兰继军 ( 316) 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 吴元训 ( 327) 2
英国小学管理的特点及其启示·陈晓端保罗·瑞安【英】(332)当代英国中小学课程与教育改革探析:陈晓端(338)从维格斯特职业学院看英国职业教育的管理特色…李延平杰克·拉比英1(349)英国职业教育管理结构和课程建设研究李延平(356)中英两国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案例比较研究………李延平(364)英国当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李延平(381)学生本位发展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英国教育管理中学生本位发展研究李延平((387)《学记》与《雄辩术原理》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刘新科(394)试论中美“拨地兴学”的特征及其现代启示…刘新科(402)中外普通中学会考制度的比较与思考:刘新科(413)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与妇女教育史专题研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张安民(431)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及其意义栗洪武霍涌泉(445)中国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村教育的现实意义栗洪武(457)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八院校调整合并的历史经验栗洪武(463)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教育运动栗洪武(470)3
英国小学管理的特点及其启示 . 陈晓端 保罗·瑞安 [英] ( 332) 当代英国中小学课程与教育改革探析 . 陈晓端 ( 338) 从维格斯特职业学院看英国 职业教育的管理特色. 李延平 杰克·拉比 [英] ( 349) 英国职业教育管理结构和课程建设研究 . 李延平 ( 356) 中英两国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案例比较研究 . 李延平 ( 364) 英国当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 . 李延平 ( 381) 学生本位发展是 21 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 ———英国教育管理中学生本位发展研究 . 李延平 ( 387) 《学记》 与 《雄辩术原理》 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 . 刘新科 ( 394) 试论中美“拨地兴学”的特征及其现代启示 . 刘新科 ( 402) 中外普通中学会考制度的比较与思考 . 刘新科 ( 413) 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与妇女教育史专题研究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 张安民 ( 431) 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及其意义 . 栗洪武 霍涌泉 ( 445) 中国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村教育的现实意义 . 栗洪武 ( 457)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八院校调整合并的历史经验 . 栗洪武 ( 463) 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教育运动 . 栗洪武 ( 470) 3
陕甘宁边区中小学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方针的经验和意义栗洪武(483)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及其影响强海燕田建荣(491)杨透视上海的近现代女子教育洁(503)女子教育的最初尝试从上海女学看中国女子教育的早期发展杨洁(514)刘新科中国古代著名女教育家一班昭向华(528)略论近代西方两种女子教育思想的斗争郭葆玲(539)教育史学史研究从对《外国教育动态》的统计看我国80年代的玲外国教育研究田建荣陈杜兰英(547)杨妇女口述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洁 (557)杨90年代私学研究概述洁(569)附录一:本学科在岗教师简介(577)附录二:1980一2004年著作目录(583)后记·(601)4
陕甘宁边区中小学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方针的经验和意义 . 栗洪武 ( 483) 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及其影响 . 强海燕 田建荣 ( 491) 透视上海的近现代女子教育 . 杨 洁 ( 503) 女子教育的最初尝试 ———从上海女学看中国女子教育的早期发展 . 杨 洁 ( 514) 中国古代著名女教育家———班昭 . 刘新科 向 华 ( 528) 略论近代西方两种女子教育思想的斗争 . 郭葆玲 ( 539) 教育史学史研究 从对 《外国教育动态》 的统计看我国 80 年代的 外国教育研究 . 田建荣 陈 玲 杜兰英 ( 547) 妇女口述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杨 洁 ( 557) 90 年代私学研究概述 . 杨 洁 ( 569) 附录一: 本学科在岗教师简介. ( 577) 附录二: 1980—2004 年著作目录 . ( 583) 后记. ( 601) 4
中国教育史研究
中国教育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