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习题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1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二、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一,按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1
1 中国教育史习题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 的需要和 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 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 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 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 “ ” 和 “ ” 的教育场所, 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 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 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 ,按
和年龄层次上可分为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和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诗二》、《二书_》、《礼_》、《乐》《_易_》、《_春秋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D东周A商代B夏代C 西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B《史箍篇》C《三字经》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D、仁A、孝B、礼C、忠()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一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2
2 年龄层次上可分为 和 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 称 。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 和 。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 礼 、 乐 、 射 、 御 、 书 、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 春秋 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 学 在官府, 官守学业 ”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 括为“ 有教无类 ” 。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诗_》、《_书_》、《礼_》、 《 乐 》、《_易_》、《_春秋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 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 夏代 C 西周 D 东周 (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
教育家?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三、判断题()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6、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差别的“爱。())7、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书”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四、名词解释题1、学在官府:2、六艺:3、"有教无类":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学校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2、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3
3 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三、判断题 ( )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 )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 ( )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 是指行为习惯。 ( ) 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 ( )6、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 差别的“爱。 ( )7、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书”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 的学习能力。 四、名词解释题 1、学在官府: 2、六艺: 3、"有教无类":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校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 2、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立志 克己 力行 中庸 内省 改过
六、论述题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填空题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学学派和派。2、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之;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或“贤士”,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5、孟辑的教育理论基础是“6、孟辑提出的“五伦”分别是“、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八条目”8、《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是一一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4
4 六、论述题 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学派和 学 派。 2、 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 》。 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 是 ;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 ;认为“人之 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 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或“贤士”, 5、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 ” 6、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 ”、法家关于教育实 施的主张是“ ”。 8、《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 , , ;“八条目” 是 、 、 、 、 、 、 、 ”。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 、 、 、 、 、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B夏代C西周A商代D东周()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A、苟子B、孔子D、庄子C、孟子()4、“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5、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6、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三、判断题()1、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善性”的过程。()2、墨家教育中所谓的“博乎道术”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文史知识的教育。()3、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百家争5
5 10、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二、单项选择题 ( )1、“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 夏代 C 西周 D 东周 ( )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 )3、“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 )4、“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 )5、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 )6、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三、判断题 ( ) 1、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善性”的过程。 ( )2、墨家教育中所谓的“博乎道术”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文史知识的教 育。 ( ) 3、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百家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