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5 全体人民衣食住行各种生活状况的改进,所以这种劳动是生 产性的。淫巧的工艺,徒供奢侈享受而无益于国计民生的物 品,都在一概禁绝之列,不许把劳动花在这上面。 在乌托邦,除极少数人以外,人人都须参加这种有益的 劳动。首先是农业劳动。但除此之外,每人还须学一项专门 手艺;学好一门之后,愿意学两门的听其自便。他们学纺织 学冶炼,学做木工或泥水匠,这些都是与改善人们的生活有 密切联系的行业。 乌托邦没有贵族、地主等这些只图享受的寄生虫,没有 二流子,没有乞讨为生的人。乌托邦人虽然每天只是白天劳 动六小时,产品却十分丰富。 三务农为本 乌托邦人牢牢地树立了务农为本的观念,特别重视农业 劳动。无论男女,从小就在学校接受农业教育,并到田地上 实践。城市中每个公民都须在农村住两年,以种田为业。凡 乐于务农的可以申请在农村多住几年。城市公民如到本城郊 区观光,必须参加当地的农业劳动才能得到食物供应。这 切说明农业是很受尊敬的一种劳动 他们种田,重视利用畜力,并备有各种农具。他们非常 珍惜每人分到的谷物,谷物只充食用,不得造酒。造酒的原 料限于果类,如葡萄或梨子。 关于每个城市及郊区的用粮,他们事先有正确的估计,然 而他们对于生产谷物及饲养牲畜,总是从宽打算,宁可使其 有余,用以接济邻近的地区,但决不允许浪费
全 体 人 民 衣 食 住 行 各 种 生 活 状 况 的 改 进 , 所 以 这 种 劳 动 是 生 产 性 的 。 淫 巧 的 工 艺 , 徒 供 奢 侈 享 受 而 无 益 于 国 计 民 生 的 物 品 , 都 在 一 概 禁 绝 之 列 , 不 许 把 劳 动 花 在 这 上 面 。 在 乌 托 邦 , 除 极 少 数 人 以 外 , 人 人 都 须 参 加 这 种 有 益 的 劳 动 。 首 先 是 农 业 劳 动 。 但 除 此 之 外 , 每 人 还 须 学 一 项 专 门 手 艺 ; 学 好 一 门 之 后 , 愿 意 学 两 门 的 听 其 自 便 。 他 们 学 纺 织 , 学 冶 炼 , 学 做 木 工 或 泥 水 匠 , 这 些 都 是 与 改 善 人 们 的 生 活 有 密 切 联 系 的 行 业 。 乌 托 邦 没 有 贵 族 、 地 主 等 这 些 只 图 享 受 的 寄 生 虫 , 没 有 二 流 子 , 没 有 乞 讨 为 生 的 人 。 乌 托 邦 人 虽 然 每 天 只 是 白 天 劳 动 六 小 时 , 产 品 却 十 分 丰 富 。 三 务 农 为 本 乌 托 邦 人 牢 牢 地 树 立 了 务 农 为 本 的 观 念 , 特 别 重 视 农 业 劳 动 。 无 论 男 女 , 从 小 就 在 学 校 接 受 农 业 教 育 , 并 到 田 地 上 实 践 。 城 市 中 每 个 公 民 都 须 在 农 村 住 两 年 , 以 种 田 为 业 。 凡 乐 于 务 农 的 可 以 申 请 在 农 村 多 住 几 年 。 城 市 公 民 如 到 本 城 郊 区 观 光 , 必 须 参 加 当 地 的 农 业 劳 动 才 能 得 到 食 物 供 应 。 这 一 切 说 明 农 业 是 很 受 尊 敬 的 一 种 劳 动 。 他 们 种 田 , 重 视 利 用 畜 力 , 并 备 有 各 种 农 具 。 他 们 非 常 珍 惜 每 人 分 到 的 谷 物 , 谷 物 只 充 食 用 , 不 得 造 酒 。 造 酒 的 原 料 限 于 果 类 , 如 葡 萄 或 梨 子 。 关 于 每 个 城 市 及 郊 区 的 用 粮 , 他 们 事 先 有 正 确 的 估 计 , 然 而 他 们 对 于 生 产 谷 物 及 饲 养 牲 畜 , 总 是 从 宽 打 算 , 宁 可 使 其 有 余 , 用 以 接 济 邻 近 的 地 区 , 但 决 不 允 许 浪 费 。 序 言 5
乌托邦 四城市规划 乌托邦的城市规划也颇值得注意。首先,城市人口有严 格限制,不得过分集中。除郊区外,每座城市只规定六千个 住户,每户的成年人,少则十名,最多十六名。如超过限额, 则将多余人口移居到人口稀少的城市。如整个乌托邦人口过 多,则向国外邻近地区移民,开荒恳地,从事生产。人口密 度问题在乌托邦已受到一定的重视 每座城市划为均等的四个部分,各有市场(货物总栈与 食品供应站)、医院与公共食堂(乌托邦人习惯于在这种食堂 集体进餐)。当然,这一切设施都是免费为所有公民服务的。 城市街道宽敞,规定为二十呎宽,便于行人,便于车辆 交通。住宅区的建造都有具体的规格。每一住户可以任人自 由进入,而且住房须每隔十年抽签调换,借以彻底废除私有 制。乌托邦人花很大的气力绿化城市,每家后门对着花园,其 中花草杂生,果树繁茂,既可观赏,又提供新鲜的水果。 五卫生健康 乌托邦人把卫生健康当作大事来抓。每座城市有医院四 个,每个占地之广宛如一个小村镇,里面设备完美,药物齐 全,医生经验丰富,服务态度非常好,病人受到热情的照顾, 以致乐于住院接受治疗。 乌托邦人采取措施,保证供应洁净的饮水与食物。他们 注意维持公共环境卫生,以防止空气污染,防止疾病流传。 乌托邦人除每天工作六小时外,有一小时的文娱活动。他
四 城 市 规 划 乌 托 邦 的 城 市 规 划 也 颇 值 得 注 意 。 首 先 , 城 市 人 口 有 严 格 限 制 , 不 得 过 分 集 中 。 除 郊 区 外 , 每 座 城 市 只 规 定 六 千 个 住 户 , 每 户 的 成 年 人 , 少 则 十 名 , 最 多 十 六 名 。 如 超 过 限 额 , 则 将 多 余 人 口 移 居 到 人 口 稀 少 的 城 市 。 如 整 个 乌 托 邦 人 口 过 多 , 则 向 国 外 邻 近 地 区 移 民 , 开 荒 恳 地 , 从 事 生 产 。 人 口 密 度 问 题 在 乌 托 邦 已 受 到 一 定 的 重 视 。 每 座 城 市 划 为 均 等 的 四 个 部 分 , 各 有 市 场 ( 货 物 总 栈 与 食 品 供 应 站 ) 、 医 院 与 公 共 食 堂 ( 乌 托 邦 人 习 惯 于 在 这 种 食 堂 集 体 进 餐 ) 。 当 然 , 这 一 切 设 施 都 是 免 费 为 所 有 公 民 服 务 的 。 城 市 街 道 宽 敞 , 规 定 为 二 十 呎 宽 , 便 于 行 人 , 便 于 车 辆 交 通 。 住 宅 区 的 建 造 都 有 具 体 的 规 格 。 每 一 住 户 可 以 任 人 自 由 进 入 , 而 且 住 房 须 每 隔 十 年 抽 签 调 换 , 借 以 彻 底 废 除 私 有 制 。 乌 托 邦 人 花 很 大 的 气 力 绿 化 城 市 , 每 家 后 门 对 着 花 园 , 其 中 花 草 杂 生 , 果 树 繁 茂 , 既 可 观 赏 , 又 提 供 新 鲜 的 水 果 。 五 卫 生 健 康 乌 托 邦 人 把 卫 生 健 康 当 作 大 事 来 抓 。 每 座 城 市 有 医 院 四 个 , 每 个 占 地 之 广 宛 如 一 个 小 村 镇 , 里 面 设 备 完 美 , 药 物 齐 全 , 医 生 经 验 丰 富 , 服 务 态 度 非 常 好 , 病 人 受 到 热 情 的 照 顾 , 以 致 乐 于 住 院 接 受 治 疗 。 乌 托 邦 人 采 取 措 施 , 保 证 供 应 洁 净 的 饮 水 与 食 物 。 他 们 注 意 维 持 公 共 环 境 卫 生 , 以 防 止 空 气 污 染 , 防 止 疾 病 流 传 。 乌 托 邦 人 除 每 天 工 作 六 小 时 外 , 有 一 小 时 的 文 娱 活 动 。 他 6 乌 托 邦
序言 们有充足的休息与睡眠的时间。作者特别指出,乌托邦人的 健康状况是好的,医药需要不多,但他们十分重视医药知识 重视有关这方面的著述 六学术研究 乌托邦人给学术研究及国民教育以重要的地位 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须经过严格选择,首先要有教士推荐 他们每座城市有十三名教士),并经过行政官员摄护格朗特 的秘密投票。进行学术研究的人须全力以赴,因此不须参加 体力劳动。然而如果他们不能胜任研究工作,那就仍然去劳 动。相反,一个劳动者,如进行自修,学得很好,成绩卓著, 就可以不做自己的手艺,专门去做学问。凡是出国充当外交 使节的,都必须是有学问的人。对其他重要公职,包括各城 市首长的职位,也是如此要求 乌托邦人公共生活中有个特点,即每晨举行公开的学术 报告会;专职研究人员必须参加,一般男女可以自由听讲。 乌托邦人很重视古代学术遗产。他们对外国过客所带来 的欧洲古代的作品,不管是哲学、文学、历史、以及科学 (如医学、植物学)等方面的,都认真保存,其中大都为经典 名著。他们学习古希腊语很快,因此能阅读这些书。但他们 不是专重书本知识,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对于外来的技术, 他们除领会其理论外,更重视亲手实验 他们推行教育,不遗余力。任何儿童都要上学,通过学 习祖国语言进行阅读,并且学农,学劳动。他们不但要求儿 童与青年读书求知,还重视培养他们的品德
们 有 充 足 的 休 息 与 睡 眠 的 时 间 。 作 者 特 别 指 出 , 乌 托 邦 人 的 健 康 状 况 是 好 的 , 医 药 需 要 不 多 , 但 他 们 十 分 重 视 医 药 知 识 , 重 视 有 关 这 方 面 的 著 述 。 六 学 术 研 究 乌 托 邦 人 给 学 术 研 究 及 国 民 教 育 以 重 要 的 地 位 。 从 事 学 术 研 究 的 人 须 经 过 严 格 选 择 , 首 先 要 有 教 士 推 荐 ( 他 们 每 座 城 市 有 十 三 名 教 士 ) , 并 经 过 行 政 官 员 摄 护 格 朗 特 的 秘 密 投 票 。 进 行 学 术 研 究 的 人 须 全 力 以 赴 , 因 此 不 须 参 加 体 力 劳 动 。 然 而 如 果 他 们 不 能 胜 任 研 究 工 作 , 那 就 仍 然 去 劳 动 。 相 反 , 一 个 劳 动 者 , 如 进 行 自 修 , 学 得 很 好 , 成 绩 卓 著 , 就 可 以 不 做 自 己 的 手 艺 , 专 门 去 做 学 问 。 凡 是 出 国 充 当 外 交 使 节 的 , 都 必 须 是 有 学 问 的 人 。 对 其 他 重 要 公 职 , 包 括 各 城 市 首 长 的 职 位 , 也 是 如 此 要 求 。 乌 托 邦 人 公 共 生 活 中 有 个 特 点 , 即 每 晨 举 行 公 开 的 学 术 报 告 会 ; 专 职 研 究 人 员 必 须 参 加 , 一 般 男 女 可 以 自 由 听 讲 。 乌 托 邦 人 很 重 视 古 代 学 术 遗 产 。 他 们 对 外 国 过 客 所 带 来 的 欧 洲 古 代 的 作 品 , 不 管 是 哲 学 、 文 学 、 历 史 、 以 及 科 学 ( 如 医 学 、 植 物 学 ) 等 方 面 的 , 都 认 真 保 存 , 其 中 大 都 为 经 典 名 著 。 他 们 学 习 古 希 腊 语 很 快 , 因 此 能 阅 读 这 些 书 。 但 他 们 不 是 专 重 书 本 知 识 , 而 是 理 论 与 实 践 并 重 。 对 于 外 来 的 技 术 , 他 们 除 领 会 其 理 论 外 , 更 重 视 亲 手 实 验 。 他 们 推 行 教 育 , 不 遗 余 力 。 任 何 儿 童 都 要 上 学 , 通 过 学 习 祖 国 语 言 进 行 阅 读 , 并 且 学 农 , 学 劳 动 。 他 们 不 但 要 求 儿 童 与 青 年 读 书 求 知 , 还 重 视 培 养 他 们 的 品 德 。 序 言 7
乌托邦 至于一般的社会教育,则着重于提倡公共道德、集体义 务、正当娱乐,以期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教士在这方面,起 有一定的作用,而更重要的似乎是,全体国民彼此观摩,互 相激励,做到自觉地遵守纪律,维护公共利益。他们对于犯 有重罪的人,也是寓教于惩,罚令做苦工,贬为奴隶,但改 造得好的,可以减刑,甚至可以取消其奴隶身分。酗酒、赌 博、乱搞男女关系,都在严禁之列。 以上介绍了《乌托邦》一书的若干主要内容,这些见解 发表于四百六十多年前的欧洲。结合其当时的背景,读者不 能不赞叹莫尔的社会政治思想的进步意义。就公有制问题来 说,莫尔的看法比起他的前人来,已是跨越了很大的一步。有 些评论者指出莫尔曾熟读柏拉图的《共和国》,他的公有制观 点受了《共和国》的启发。即使如此,莫尔并不曾为这种启 发所局限,他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共和国》中至少两处提 到在卫士这个等级中实行妻子和子女公有,废除家庭。而在 乌托邦,由亲属关系结成的家庭则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如 果家庭不存在,整个社会就要瓦解,所以莫尔根本不主张废 除家庭。在《共和国》中,卫士这个等级要竭力防止在他们 的国家出现贫与富两种现象,因为贫会导致卑鄙、工艺粗糙 以及反叛,而富又会产生奢侈、懒惰以及追求奇巧的事物。莫 尔却认为当财产为少数人所掠夺,大多数人就穷困到无以为 生,这是社会的灾难。这种性质的贫是必须反对的,但他认 为应该从贫所由产生的根源去反对,而不应从贫所引起的后 果去反对。同样,莫尔反对的是少数人的富,而不是无条件
至 于 一 般 的 社 会 教 育 , 则 着 重 于 提 倡 公 共 道 德 、 集 体 义 务 、 正 当 娱 乐 , 以 期 养 成 良 好 的 社 会 风 气 。 教 士 在 这 方 面 , 起 有 一 定 的 作 用 , 而 更 重 要 的 似 乎 是 , 全 体 国 民 彼 此 观 摩 , 互 相 激 励 , 做 到 自 觉 地 遵 守 纪 律 , 维 护 公 共 利 益 。 他 们 对 于 犯 有 重 罪 的 人 , 也 是 寓 教 于 惩 , 罚 令 做 苦 工 , 贬 为 奴 隶 , 但 改 造 得 好 的 , 可 以 减 刑 , 甚 至 可 以 取 消 其 奴 隶 身 分 。 酗 酒 、 赌 博 、 乱 搞 男 女 关 系 , 都 在 严 禁 之 列 。 以 上 介 绍 了 《 乌 托 邦 》 一 书 的 若 干 主 要 内 容 , 这 些 见 解 发 表 于 四 百 六 十 多 年 前 的 欧 洲 。 结 合 其 当 时 的 背 景 , 读 者 不 能 不 赞 叹 莫 尔 的 社 会 政 治 思 想 的 进 步 意 义 。 就 公 有 制 问 题 来 说 , 莫 尔 的 看 法 比 起 他 的 前 人 来 , 已 是 跨 越 了 很 大 的 一 步 。 有 些 评 论 者 指 出 莫 尔 曾 熟 读 柏 拉 图 的 《 共 和 国 》 , 他 的 公 有 制 观 点 受 了 《 共 和 国 》 的 启 发 。 即 使 如 此 , 莫 尔 并 不 曾 为 这 种 启 发 所 局 限 , 他 提 出 了 自 己 的 新 见 解 。 《 共 和 国 》 中 至 少 两 处 提 到 在 卫 士 这 个 等 级 中 实 行 妻 子 和 子 女 公 有 , 废 除 家 庭 。 而 在 乌 托 邦 , 由 亲 属 关 系 结 成 的 家 庭 则 是 社 会 生 产 的 基 本 单 位 。 如 果 家 庭 不 存 在 , 整 个 社 会 就 要 瓦 解 , 所 以 莫 尔 根 本 不 主 张 废 除 家 庭 。 在 《 共 和 国 》 中 , 卫 士 这 个 等 级 要 竭 力 防 止 在 他 们 的 国 家 出 现 贫 与 富 两 种 现 象 , 因 为 贫 会 导 致 卑 鄙 、 工 艺 粗 糙 , 以 及 反 叛 , 而 富 又 会 产 生 奢 侈 、 懒 惰 以 及 追 求 奇 巧 的 事 物 。 莫 尔 却 认 为 当 财 产 为 少 数 人 所 掠 夺 , 大 多 数 人 就 穷 困 到 无 以 为 生 , 这 是 社 会 的 灾 难 。 这 种 性 质 的 贫 是 必 须 反 对 的 , 但 他 认 为 应 该 从 贫 所 由 产 生 的 根 源 去 反 对 , 而 不 应 从 贫 所 引 起 的 后 果 去 反 对 。 同 样 , 莫 尔 反 对 的 是 少 数 人 的 富 , 而 不 是 无 条 件 8 乌 托 邦
序言 9 地反对富。相反,全体公民过很富裕的生活,正是莫尔所企 求的。富与懒惰有无必然的联系呢?莫尔认为没有必然的联 系。乌托邦这个国家是很富的了,甚至黄金贱如粪土,然而 人民却在辛勤地劳动,尽管由于物资充足,每天只须工作六 小时。他们把业余的时间用于学习,用于正当文娱,并不游 手好闲。在莫尔的理想社会中,既有劳动的任务以创造集体 财富,又有学习任务以提高知识及技术水平。这些就是列宁 所称许的“伟大的老空想家们提出来的”思想,是难能可贵 的。柏拉图不能预见到一个富裕的公有制社会,反而认为富 必然带来懒。他把公有制局限于社会上的一个等级。而莫尔 则要推行一个公有制的社会,一个公有制的国家。莫尔的基 本论点是:财产私有为社会上万恶之源。这个论点的深刻性 远不是柏拉图所能理解的。 然而莫尔毕竟是他的时代的产儿,他的观点带有极大的 时代局限性。 《乌托邦》在1516年写成并出版。当时,自然科学尚未 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生产技术从十字军东征以来虽已 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上还处于中世纪手工业时期。《乌托 邦》作者虽能设想一个产品丰富到用之不竭、人人都可以按 需分配的理想社会,但却不能想象生产力能够迅速增长。莫 尔所津津乐道的,是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的手工业生产。乌 托邦能输出的基本上只是些原料,如羊毛、亚麻、木材、染 ①列宁:《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见《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 社1959年版,第413页。—一译者
地 反 对 富 。 相 反 , 全 体 公 民 过 很 富 裕 的 生 活 , 正 是 莫 尔 所 企 求 的 。 富 与 懒 惰 有 无 必 然 的 联 系 呢 ? 莫 尔 认 为 没 有 必 然 的 联 系 。 乌 托 邦 这 个 国 家 是 很 富 的 了 , 甚 至 黄 金 贱 如 粪 土 , 然 而 人 民 却 在 辛 勤 地 劳 动 , 尽 管 由 于 物 资 充 足 , 每 天 只 须 工 作 六 小 时 。 他 们 把 业 余 的 时 间 用 于 学 习 , 用 于 正 当 文 娱 , 并 不 游 手 好 闲 。 在 莫 尔 的 理 想 社 会 中 , 既 有 劳 动 的 任 务 以 创 造 集 体 财 富 , 又 有 学 习 任 务 以 提 高 知 识 及 技 术 水 平 。 这 些 就 是 列 宁 所 称 许 的 “ 伟 大 的 老 空 想 家 们 提 出 来 的 ” ① 思 想 , 是 难 能 可 贵 的 。 柏 拉 图 不 能 预 见 到 一 个 富 裕 的 公 有 制 社 会 , 反 而 认 为 富 必 然 带 来 懒 。 他 把 公 有 制 局 限 于 社 会 上 的 一 个 等 级 。 而 莫 尔 则 要 推 行 一 个 公 有 制 的 社 会 , 一 个 公 有 制 的 国 家 。 莫 尔 的 基 本 论 点 是 : 财 产 私 有 为 社 会 上 万 恶 之 源 。 这 个 论 点 的 深 刻 性 远 不 是 柏 拉 图 所 能 理 解 的 。 然 而 莫 尔 毕 竟 是 他 的 时 代 的 产 儿 , 他 的 观 点 带 有 极 大 的 时 代 局 限 性 。 《 乌 托 邦 》 在 1 5 1 6 年 写 成 并 出 版 。 当 时 , 自 然 科 学 尚 未 从 神 学 的 束 缚 下 解 放 出 来 , 生 产 技 术 从 十 字 军 东 征 以 来 虽 已 发 生 了 很 大 变 化 , 但 基 本 上 还 处 于 中 世 纪 手 工 业 时 期 。 《 乌 托 邦 》 作 者 虽 能 设 想 一 个 产 品 丰 富 到 用 之 不 竭 、 人 人 都 可 以 按 需 分 配 的 理 想 社 会 , 但 却 不 能 想 象 生 产 力 能 够 迅 速 增 长 。 莫 尔 所 津 津 乐 道 的 , 是 以 家 庭 为 基 本 经 济 单 位 的 手 工 业 生 产 。 乌 托 邦 能 输 出 的 基 本 上 只 是 些 原 料 , 如 羊 毛 、 亚 麻 、 木 材 、 染 序 言 9 ① 列 宁 : 《 民 粹 主 义 空 想 计 划 的 典 型 》 , 见 《 列 宁 全 集 》 第 2 卷 , 人 民 出 版 社 1 9 5 9 年 版 , 第 4 1 3 页 。 — — 译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