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银行 2019年年度报告 东北地区 193,224 4.86 179,470 境外及附属机构 2.60 80,460 3,972,086 100.00 3,549,205 6.5.5担保方式分布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报告期末 上年末 账面余额 占比(%) 账面余额 信用贷款 1,621,602 40.82 1,325,740 保证贷款 706,838 17.80 739,258 抵押贷款 1,422,86 35.82 1,284,36 36.19 质押贷款 220,782 5.63 3,972,086 100.00 3,549,205 6.5.6贷款迁徙率情况 2019年 018年 项目(%) 年末 平均 平均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3.05 3.14 3.59 5.63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36.92 33 40.04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81.04 83.92 79.97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48.33 38.47 53.02 6.5.7前十名贷款客户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客户名称 2019年12月31日 占比(%) 客户A 9,270 客户B 客户C 5,070 0.13 客户 客户E 5,100 0.13 客户F 0.12 4818 0.12 客户H 4798 0.12 客户I 客户J 4520 0.12 1.36 6.5.8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管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和自身经营管理要求,持续改进和提升地方政府债务性融资业务管理,落实地 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债券等重点业务管控
2019 年年度报告 30 东北地区 193,224 4.86 179,470 5.06 境外及附属机构 103,181 2.60 80,460 2.27 合 计 3,972,086 100.00 3,549,205 100.00 6.5.5 担保方式分布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报告期末 上年末 项 目 账面余额 占比(%) 账面余额 占比(%) 信用贷款 1,621,602 40.82 1,325,740 37.35 保证贷款 706,838 17.80 739,258 20.83 抵押贷款 1,422,864 35.82 1,284,367 36.19 质押贷款 220,782 5.56 199,840 5.63 合 计 3,972,086 100.00 3,549,205 100.00 6.5.6 贷款迁徙率情况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项 目(%) 年末 平均 年末 平均 年末 平均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3.05 3.10 3.14 3.59 4.04 5.63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40.40 36.92 33.44 36.74 40.04 45.11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51.39 66.22 81.04 83.92 86.80 79.97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38.94 48.33 57.72 48.10 38.47 53.02 6.5.7 前十名贷款客户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客户名称 2019 年 12 月 31 日 占比(%) 客户 A 9,270 0.23 客户 B 5,503 0.14 客户 C 5,070 0.13 客户 D 5,179 0.13 客户 E 5,100 0.13 客户 F 4,900 0.12 客户 G 4,818 0.12 客户 H 4,798 0.12 客户 I 4,541 0.12 客户 J 4,520 0.12 合 计 53,699 1.36 6.5.8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管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和自身经营管理要求,持续改进和提升地方政府债务性融资业务管理,落实地 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债券等重点业务管控
发银行 2019年年度报告 是严格执行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性融资管理的政策,在按照监管要求,落实平台公司名单制管理基础上,实施 地方政府债务性融资的分类管理 二是优化地方政府综合承担能力评价指标,根据地级城市、县域、开发区(园区)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偿债 能力、区域信用环境、地方政治社会稳定性,综合评价地方政府综合承担能力,明确区域性准入标准。 三是按分行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类业务的限额监测和集中度管理,对平台类业务占比较高的分行以及偿债压力较大 的省区,列入专门的管控名单,在政策导向、资源配置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推进管理。 是坚决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存量业务分类指导、稳妥处置,防范化解融资平台到期存量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风险。守牢新增业务规范管理关口 五是在妥善解决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各地关系重大民生工程等融资需要,主动推 进业务模式转型,规范开展重点领域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融资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六是继续执行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债务管理、债务限额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根据收益与风险平 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接地方政府债券承销业务。稳妥解决债务置换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相互衔接,确保公司权 益 报告期内,公司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业务整体运行稳定,风险可控,符合监管要求。 6.5.9期末不良贷款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截至报告期末,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本集团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813.5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2.10亿元:不 良贷款率2.05%,比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 公司采取的相应措施如下: 是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信贷投放,实现有质量的信贷增量投放,大力实施压控类行业的有效退出和客 户调整,推动本行信贷资产的行业结构加快优化 是开展行业限额管理体系建设,实施以行业为主、区域为辅的组合限额管理模式,通过制度完善、系统建设, 量化工具传导信贷政策导向,带动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是严格分类管理,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为满足更为审慎的监管要求,主动应对2020年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给经 营带来的不确定性,2019年末公司对60天以上的对公逾期贷款、重点领域的风险贷款主动纳入不良贷款管理 四是加强不良压降与处置工作。通过着力遏制存量下迁、着力加强现金清收、着力抓好大户清收、着力做好核销 安排、着力开拓处置渠道,全面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强化目标导向、标本兼治、统筹协调、主动作为,一手抓后 端风险出清、一手抓前端业务净化。 五是加强风险预警管理,扎实推进结构调整。继续优化公司、零售信贷及金融市场、理财投资等全口径业务的预 警机制,提高预警及时性及有效性。通过强化现金压退、提前落实信贷资金和利息的到期管理,积极化解预警客 户的潜在风险,减少预期损失、盘活存量资产。 六是加强各类业务风险排査,从传统信贷业务到各类新型业务,提高风险检查覆盖面,按照穿透原则监测各类业 务风险本质,夯实资产质量 七是深化资产保全“三专”机制建设,以现金清收为主,继续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保全处置不良资产,强化重点 区域分行、重点业务领域、重点项目清收化解专业指导,积极提升保全数字化管理水平。 6.5.10集团客户贷款授信情况 公司对集团客户授信坚持“统一授信、适度授信、差异化管理”的原则,对集团客户授信实行统一管理和风险控 制。根据授信客体风险大小和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根据业 务发展实际,充分考虑集团客户差异化的管理要求,兼顾风险与效率,健全集团客户管理的分类模式。公司通过 不断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制度体系,优化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流程,强化集团客户预警和贷后管理,确保报告期 内公司集团客户授信总体平稳,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符合监管要求 6.5.11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 报告期 上年同期 年初余额 105,542 本年计提 69,170
2019 年年度报告 31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性融资管理的政策,在按照监管要求,落实平台公司名单制管理基础上,实施 地方政府债务性融资的分类管理。 二是优化地方政府综合承担能力评价指标,根据地级城市、县域、开发区(园区)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偿债 能力、区域信用环境、地方政治社会稳定性,综合评价地方政府综合承担能力,明确区域性准入标准。 三是按分行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类业务的限额监测和集中度管理,对平台类业务占比较高的分行以及偿债压力较大 的省区,列入专门的管控名单,在政策导向、资源配置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推进管理。 四是坚决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存量业务分类指导、稳妥处置,防范化解融资平台到期存量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风险。守牢新增业务规范管理关口。 五是在妥善解决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各地关系重大民生工程等融资需要,主动推 进业务模式转型,规范开展重点领域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融资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六是继续执行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债务管理、债务限额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根据收益与风险平 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接地方政府债券承销业务。稳妥解决债务置换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相互衔接,确保公司权 益。 报告期内,公司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业务整体运行稳定,风险可控,符合监管要求。 6.5.9 期末不良贷款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截至报告期末,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本集团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 813.53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32.10 亿元;不 良贷款率 2.05%,比上年末上升 0.13 个百分点。 公司采取的相应措施如下: 一是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信贷投放,实现有质量的信贷增量投放,大力实施压控类行业的有效退出和客 户调整,推动本行信贷资产的行业结构加快优化。 二是开展行业限额管理体系建设,实施以行业为主、区域为辅的组合限额管理模式,通过制度完善、系统建设, 以量化工具传导信贷政策导向,带动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三是严格分类管理,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为满足更为审慎的监管要求,主动应对 2020 年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给经 营带来的不确定性,2019 年末公司对 60 天以上的对公逾期贷款、重点领域的风险贷款主动纳入不良贷款管理。 四是加强不良压降与处置工作。通过着力遏制存量下迁、着力加强现金清收、着力抓好大户清收、着力做好核销 安排、着力开拓处置渠道,全面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强化目标导向、标本兼治、统筹协调、主动作为,一手抓后 端风险出清、一手抓前端业务净化。 五是加强风险预警管理,扎实推进结构调整。继续优化公司、零售信贷及金融市场、理财投资等全口径业务的预 警机制,提高预警及时性及有效性。通过强化现金压退、提前落实信贷资金和利息的到期管理,积极化解预警客 户的潜在风险,减少预期损失、盘活存量资产。 六是加强各类业务风险排查,从传统信贷业务到各类新型业务,提高风险检查覆盖面,按照穿透原则监测各类业 务风险本质,夯实资产质量。 七是深化资产保全“三专”机制建设,以现金清收为主,继续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保全处置不良资产,强化重点 区域分行、重点业务领域、重点项目清收化解专业指导,积极提升保全数字化管理水平。 6.5.10 集团客户贷款授信情况 公司对集团客户授信坚持“统一授信、适度授信、差异化管理”的原则,对集团客户授信实行统一管理和风险控 制。根据授信客体风险大小和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根据业 务发展实际,充分考虑集团客户差异化的管理要求,兼顾风险与效率,健全集团客户管理的分类模式。公司通过 不断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制度体系, 优化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流程,强化集团客户预警和贷后管理,确保报告期 内公司集团客户授信总体平稳,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符合监管要求。 6.5.11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 报告期 上年同期 年初余额 105,542 105,892 本年计提 69,170 58,354
发银行 2019年年度报告 本年核销及处置 1,290 收回原核销贷款和垫款 其他变动 年末余额 108,791 05,542 注:贷款减值准备金计提方法的说明:本集团结合前瞻性信息进行了预期信用损失评估。对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方法反映了以下各项要素:通过评估一系列可能的结果而确定的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货币的时间价值:在资 产负债表日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及对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 且有依据的信息 6.6商业银行其他监管指标分析 6.6.1资本结构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计算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报告期末 上年末 本集团 本集团 资本总额 666,724 651,429 599,114 587,655 其中:核心一级资本 496,289 483,001 444,926 434,850 其他一级资本 59,916 30,278 级资本 110,140 108,512 123,910 资本扣除项 11,029 27,008 26,424 其中:核心一级资本扣减项 11,029 27,008 9,806 26,424 其他一级资本扣减项 级资本扣减项 资本净额 624,421 9,308 561,231 最低资本要求(%) 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要求(%) 2.50 附加资本要求 风险加权资产 4,731,354 4598,796 4,311,886 4,196,285 其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4,334610 4233,697 3,934,963 3,841,869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 60,4 50,184 57,099 49,322 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336,25 314915 319,824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0.26 9.92 10.09 级资本充足率(%) 11.53 11.22 资本充足率(%) 13.86 13.58 13.37 注:(1)以上为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量的母公司和集团口径资本充足率相关数 据及信息。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核心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扣减项:一级资本净额=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其他一级资 本一其他一级资本扣减项:总资本净额=一级资本净额+二级资本一二级资本扣减项 2)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公司在官方网站(www.spdb,com.cn) 投资者关系专栏披露本报告期资本构成表、有关科目展开说明表、资本工具主要特征等附表信息 (3)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的资本工具: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商 业银行2010年9月12日以前发行的不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可享受优惠政策,即2013年1月1日起按年递减10%。2012年 末本公司不合格二级资本账面金额为386亿元,2013年起按年递减10%,报告期末本公司不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可计 入金额为115.80亿元
2019 年年度报告 32 本年核销及处置 -68,004 -61,290 收回原核销贷款和垫款 3,539 3,748 其他变动 -1,456 -1,162 年末余额 108,791 105,542 注:贷款减值准备金计提方法的说明:本集团结合前瞻性信息进行了预期信用损失评估。对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方法反映了以下各项要素:通过评估一系列可能的结果而确定的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货币的时间价值;在资 产负债表日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及对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 且有依据的信息。 6.6 商业银行其他监管指标分析 6.6.1 资本结构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计算: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报告期末 上年末 项 目 本集团 本行 本集团 本行 资本总额 666,724 651,429 599,114 587,655 其中:核心一级资本 496,289 483,001 444,926 434,850 其他一级资本 60,295 59,916 30,278 29,920 二级资本 110,140 108,512 123,910 122,885 资本扣除项 11,029 27,008 9,806 26,424 其中:核心一级资本扣减项 11,029 27,008 9,806 26,424 其他一级资本扣减项 - - - - 二级资本扣减项 - - - - 资本净额 655,695 624,421 589,308 561,231 最低资本要求(%) 8.00 8.00 8.00 8.00 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要求(%) 2.50 2.50 2.50 2.50 附加资本要求 - - - - 风险加权资产 4,731,354 4,598,796 4,311,886 4,196,285 其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4,334,610 4,233,697 3,934,963 3,841,869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 60,490 50,184 57,099 49,322 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336,254 314,915 319,824 305,094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0.26 9.92 10.09 9.73 一级资本充足率(%) 11.53 11.22 10.79 10.45 资本充足率(%) 13.86 13.58 13.67 13.37 注:(1)以上为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量的母公司和集团口径资本充足率相关数 据及信息。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核心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扣减项;一级资本净额=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其他一级资 本-其他一级资本扣减项;总资本净额=一级资本净额+二级资本-二级资本扣减项。 (2)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公司在官方网站(www.spdb.com.cn) 投资者关系专栏披露本报告期资本构成表、有关科目展开说明表、资本工具主要特征等附表信息。 (3)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的资本工具: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商 业银行2010年9月12日以前发行的不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可享受优惠政策,即2013年1月1日起按年递减10%。2012年 末本公司不合格二级资本账面金额为386亿元,2013年起按年递减10%,报告期末本公司不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可计 入金额为115.80亿元
发银行 2019年年度报告 6.6.2杠杆率情况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的要求,对杠杆率指标进行了计量。报告期末,本行杠 杆率为6.56%,较2018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集团杠杆率为6.83%,比上年末上升0.15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报 告期末 上年末 项目 本集团 本行 本集团 一级资本净额 545,555 515,909 465,398 438,346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 7,858,498 6,969,609 6,853,657 杠杆率(%) 6.83 6.56 6.40 公司在官方网站(www.spDb,com,cn)投资者关系专栏披露本报告期杠杆率相关明细信息 6.6.3流动性覆盖率信息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 报告期末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 924,828.11 现金净流出量 749,619. 流动性覆盖率(%) 123 6.6.4净稳定资金比例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 2019年12月31日2019年9月30日2019年6月30日2019年3月31日 净稳定资金比例(%) 103.36 105.04 104.72 100.66 可用的稳定资金 3,636,069 3,586,326 3,463,818 3,338,665 所需的稳定资金 3,518,010 3,414,333 3,307,783 3,316,886 6.6.5公司近三年其他监管财务指标 截止报告 期末监管 项目(%) 标准值2019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 资本充足率 ≥10.5 13.58 13.37 级资本充足率 ≥8.5 9.97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7.5 9.92 9.21 资产流动人民币 58.87 性比率 本外币合计≥25 51.61 57.16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占资本 ≤10 1.75 2.13 净额比率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资本 8.60 12.43 净额比率 拨备覆盖率 ≥130 133.85 贷款拨备率 ≥1.8 2.70 2.81 注:(1)本表中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比率、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拨备覆盖率 贷款拨备率按照上报监管机构数据计算,数据口径为母公司口径。 (2)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
2019 年年度报告 33 6.6.2杠杆率情况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的要求,对杠杆率指标进行了计量。报告期末,本行杠 杆率为 6.56%,较 2018 年末上升 0.16 个百分点;集团杠杆率为 6.83%,比上年末上升 0.15 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报告期末 上年末 项 目 本集团 本行 本集团 本行 一级资本净额 545,555 515,909 465,398 438,346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 7,983,704 7,858,498 6,969,609 6,853,657 杠杆率(%) 6.83 6.56 6.68 6.40 公司在官方网站(www.spdb.com.cn)投资者关系专栏披露本报告期杠杆率相关明细信息。 6.6.3 流动性覆盖率信息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 报告期末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 924,828.11 现金净流出量 749,619.62 流动性覆盖率(%) 123.37 6.6.4 净稳定资金比例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 2019 年 12 月 31 日 2019 年 9 月 30 日 2019 年 6 月 30 日 2019 年 3 月 31 日 净稳定资金比例(%) 103.36 105.04 104.72 100.66 可用的稳定资金 3,636,069 3,586,326 3,463,818 3,338,665 所需的稳定资金 3,518,010 3,414,333 3,307,783 3,316,886 6.6.5 公司近三年其他监管财务指标 截止报告 期末监管 标准值 实际值 项目(%) 2019 年 12 月 31 日 2018 年 12 月 31 日 2017 年 12 月 31 日 资本充足率 ≥10.5 13.58 13.37 11.76 一级资本充足率 ≥8.5 11.22 10.45 9.97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7.5 9.92 9.73 9.21 资产流动 性比率 人民币 ≥25 52.18 56.05 58.87 本外币合计 ≥25 51.61 55.43 57.16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占资本 净额比率 ≤10 1.48 1.75 2.13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资本 净额比率 ≤50 8.60 10.18 12.43 拨备覆盖率 ≥130 133.85 156.38 133.39 贷款拨备率 ≥1.8 2.70 2.94 2.81 注:(1)本表中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比率、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拨备覆盖率、 贷款拨备率按照上报监管机构数据计算,数据口径为母公司口径。 (2)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
发银行 2019年年度报告 7号)规定,对各股份制银行实行差异化动态调整“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监管标准。 6.7公司业务概要 6.7.1公司主营业务 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 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 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险箱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 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 卖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外汇买卖: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离岸银行 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 准经营的其他业务 6.7.2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2019年,中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余额282.51万亿 元,同比增长8.07%,总负债258.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4%。2019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较上年多增 1.1万亿元。民营企业贷款累计增加4.25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 行业加大了风险防控工作力度,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资产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 得重要进展,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网络借贷风险大幅下降。监管机枃推动银行业不断深化改革,新 推出19条对外开放措施 6.7.3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6.7.3.1公司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化客户经营,着力服务实体经济,为客户提供商业信贷、交易银行、投资 银行、电子银行、跨境业务、离岸业务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持续推进数字生态经营工作,强化金融创新,主要经 营指标企稳回升,报告期内实现对公营业净收入645.5亿元。客户分层分类经营持续深化,不断夯实客户基础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数达到154.9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98万户;重点产品实现突破,夯实“二次创业” 总行战略客户经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了客户分层分类经营体系建设,总行级战略客户经营体系初显成效,建立了与总行直营相匹 配的机制,集中配置全行资源,通过总行经营、分行协同的模式,实现了客户多元化业务需求全覆盖、客户上下 游产业链和生态圈全覆盖、境内外分行和子公司全覆盖。截止报告期末,总行战略客户本外币对公存款总额 5,495.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51.19亿元,增长50.7%,本外币对公贷款总额2,301.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538.83亿元,增长30.57%。 对公存贷款业务 公司进一步优化信贷客户结构,大力支持升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产业,严 控“两高一剩”行业的资金投放。截至报告期末,对公存款总额27,810.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94.35亿元 增长8.57%:对公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22,879.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20.86亿元,增长11.29%。 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主承销债券1,083只,主承销金额5,390.73亿元,其中:债务融资工具550只,金额3,978.06亿元 金融债44只,金额336.87亿元,债权融资计划18只,金额68亿元,境外债93只,金额221.91亿元,地方债 378只,金额785.89亿元:另外,存续期债务融资工具余额9,746.05亿元。并购金融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境内
2019 年年度报告 34 7号)规定,对各股份制银行实行差异化动态调整“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监管标准。 6.7 公司业务概要 6.7.1 公司主营业务 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 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 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险箱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 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 卖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外汇买卖;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离岸银行 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 准经营的其他业务。 6.7.2 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2019 年,中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截至 2019 年 12 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余额 282.51 万亿 元,同比增长 8.07%,总负债 258.24 万亿元,同比增长 7.64%。2019 年人民币贷款增加 17 万亿元,较上年多增 1.1 万亿元。民营企业贷款累计增加 4.25 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11.6 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25%。银 行业加大了风险防控工作力度, 商业银行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资产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 得重要进展,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网络借贷风险大幅下降。监管机构推动银行业不断深化改革,新 推出 19 条对外开放措施。 6.7.3 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6.7.3.1 公司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化客户经营,着力服务实体经济,为客户提供商业信贷、交易银行、投资 银行、电子银行、跨境业务、离岸业务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持续推进数字生态经营工作,强化金融创新,主要经 营指标企稳回升,报告期内实现对公营业净收入 645.5 亿元。客户分层分类经营持续深化,不断夯实客户基础,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数达到 154.98 万户,较上年末增加 2.98 万户;重点产品实现突破,夯实“二次创业” 基础。 总行战略客户经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了客户分层分类经营体系建设,总行级战略客户经营体系初显成效,建立了与总行直营相匹 配的机制,集中配置全行资源,通过总行经营、分行协同的模式,实现了客户多元化业务需求全覆盖、客户上下 游产业链和生态圈全覆盖、境内外分行和子公司全覆盖。截止报告期末,总行战略客户本外币对公存款总额 5,495.69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851.19 亿元,增长 50.79%,本外币对公贷款总额 2,301.58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538.83 亿元,增长 30.57%。 对公存贷款业务 公司进一步优化信贷客户结构,大力支持升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产业,严 控“两高一剩”行业的资金投放。截至报告期末,对公存款总额 27,810.26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2,194.35 亿元, 增长 8.57%;对公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22,879.94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2,320.86 亿元,增长 11.29%。 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主承销债券 1,083 只,主承销金额 5,390.73 亿元,其中:债务融资工具 550 只,金额 3,978.06 亿元, 金融债 44 只,金额 336.87 亿元,债权融资计划 18 只,金额 68 亿元,境外债 93 只,金额 221.91 亿元,地方债 378 只,金额 785.89 亿元;另外,存续期债务融资工具余额 9,746.05 亿元。并购金融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