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性社会学 第一节性社会学概述 性社会学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男女两性性活动的社会属性(包括性活动、 婚姻、家庭),第二层面市社会相关因素对两性性活动的制约(包括习俗、道德、法律等)。 一、男女两性性活动的社会属性 人类两性交往有三种目的,第一是为了繁殖后代:第二是在情感的交流中得到一种精神 安慰:第三是为了满足肉欲。三种目的的可能交错一起或者独立存在。两性的交往需要建立 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通常是有三种:一种是两厢情愿、志同道合的两性关系:另外一种是 通过诱引、欺骗、买卖建立的两性关系:再有一种是不平等的双方,通过威胁、强迫手段, 将一个人的愿望强加在另一个人身上而形成的两性关系。不管什么目的和性质的两性关系都 体现出行的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并不是孤立的,他(她)的言行举止会得到社会的评 价,形成他(她)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对两性关系发展产生影响。男女的两性活动如果遵 守社会规则就会对社会文化环境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二、社会对两性性活动的制约 由于性活动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就必然存在性的社会制约。凯查杜里安认为社会对两性性 行为的控制主要源于社会必须掌握人口的发展,虽然某些特定性行为可能与人口繁衍无关, 但是性行为所伴随的强烈感情并且带来的冲突仍然是社会制约的理由。社会通过习俗、伦理 和法律等多层次的渠道对两性性活动的制约和维护,使人在社会环境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保障公民应有的性行为权力和由此建立起来的性关系。性社会学还研究如何规范引导和调节 人们的性关系和性行为,以利于和服务于社会生产力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并繁荣人类文明。 三、两性关系的社会问题 嫖娼、卖淫、少女怀孕、性病、未婚同居、婚外恋等现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不良 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也是包括性医学在内的所有性学工作 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节中国性文化 一、什么是性文化? 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你可以悄悄地关注和欣赏走过去走过来的美丽女郎和英俊的帅 哥,但你不可以迎上去或追着别人看。为什么?因为这样会使人感觉到你有“性骚扰”的嫌疑, 或会被人骂一声“神经病”,至少会让人觉得不礼貌。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感觉或认为呢? 当你衣不遮体或穿得过于曝露时,你会感到自己无法走出门去,即使你自己能走出门去, 别人也会对你指指点点,甚至有人会来干涉你。但你穿成这样呆在家里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为什么?因为人们会觉得你有伤风化,因为你会感到不好意思。人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你又 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呢? 穿着比基尼在沙滩上晒太阳或游泳,人们会觉得很自然,模特穿着比基尼走在T台上不仅 美丽、自信还显得华贵、高雅。但是,有谁敢于穿上它走到大街上去呢?难道沙滩或T台 上的比基尼比大街上比基尼更大,身体露的更少吗?当然不是。 诸如此类的现象不甚枚举。这都是为什么呢?因为文化!因为我们社会的文化规范如此, 所以我们才会感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举动是不好或不可的。这些规范、制约我们的行为的 社会约定俗成就是社会文化,具体到规范、制约我们的性行为的社会约定俗成就是性文化了。 我们的性文化制约我们不可以随便地在大街上去追着美女或帅哥看,制约我们不可以象在家 里那样衣不遮体或过于曝露的走在室外或大街上。性文化规范我们可以穿着比基尼在沙滩、 在浴场、在T台上出现,但不可穿着它在大街上出现。性文化从我们每个人出生开始就时 时刻刻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们。最终使我们成为我们所处的性文化下符合该社会性文化的规
第四章 性社会学 第一节 性社会学概述 性社会学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男女两性性活动的社会属性(包括性活动、 婚姻、家庭),第二层面市社会相关因素对两性性活动的制约(包括习俗、道德、法律等)。 一、男女两性性活动的社会属性 人类两性交往有三种目的,第一是为了繁殖后代;第二是在情感的交流中得到一种精神 安慰;第三是为了满足肉欲。三种目的的可能交错一起或者独立存在。两性的交往需要建立 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通常是有三种:一种是两厢情愿、志同道合的两性关系;另外一种是 通过诱引、欺骗、买卖建立的两性关系;再有一种是不平等的双方,通过威胁、强迫手段, 将一个人的愿望强加在另一个人身上而形成的两性关系。不管什么目的和性质的两性关系都 体现出行的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并不是孤立的,他(她)的言行举止会得到社会的评 价,形成他(她)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对两性关系发展产生影响。男女的两性活动如果遵 守社会规则就会对社会文化环境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二、社会对两性性活动的制约 由于性活动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就必然存在性的社会制约。凯查杜里安认为社会对两性性 行为的控制主要源于社会必须掌握人口的发展,虽然某些特定性行为可能与人口繁衍无关, 但是性行为所伴随的强烈感情并且带来的冲突仍然是社会制约的理由。社会通过习俗、伦理 和法律等多层次的渠道对两性性活动的制约和维护,使人在社会环境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保障公民应有的性行为权力和由此建立起来的性关系。性社会学还研究如何规范引导和调节 人们的性关系和性行为,以利于和服务于社会生产力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并繁荣人类文明。 三、两性关系的社会问题 嫖娼、卖淫、少女怀孕、性病、未婚同居、婚外恋等现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不良 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也是包括性医学在内的所有性学工作 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节 中国性文化 一、什么是性文化? 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你可以悄悄地关注和欣赏走过去走过来的美丽女郎和英俊的帅 哥,但你不可以迎上去或追着别人看。为什么?因为这样会使人感觉到你有“性骚扰”的嫌疑, 或会被人骂一声“神经病”,至少会让人觉得不礼貌。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感觉或认为呢? 当你衣不遮体或穿得过于曝露时,你会感到自己无法走出门去,即使你自己能走出门去, 别人也会对你指指点点,甚至有人会来干涉你。但你穿成这样呆在家里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为什么?因为人们会觉得你有伤风化,因为你会感到不好意思。人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你又 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呢? 穿着比基尼在沙滩上晒太阳或游泳,人们会觉得很自然,模特穿着比基尼走在 T 台上不仅 美丽、自信还显得华贵、高雅。但是,有谁敢于穿上它走到大街上去呢?难道沙滩或 T 台 上的比基尼比大街上比基尼更大,身体露的更少吗?当然不是。 诸如此类的现象不甚枚举。这都是为什么呢?因为文化!因为我们社会的文化规范如此, 所以我们才会感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举动是不好或不可的。这些规范、制约我们的行为的 社会约定俗成就是社会文化,具体到规范、制约我们的性行为的社会约定俗成就是性文化了。 我们的性文化制约我们不可以随便地在大街上去追着美女或帅哥看,制约我们不可以象在家 里那样衣不遮体或过于曝露的走在室外或大街上。性文化规范我们可以穿着比基尼在沙滩、 在浴场、在 T 台上出现,但不可穿着它在大街上出现。性文化从我们每个人出生开始就时 时刻刻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们。最终使我们成为我们所处的性文化下符合该社会性文化的规
范的人。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性文化。在某一中社会中认为是很自然正常的性行为举动,在另 一种社会中可能会被视为是不可思异甚至是大逆不道的。性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对性的社会认 同。它具有极强的社会意识的主观性,既是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和社会主体利益反映, 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 二、性文化的产生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其社会性已高度发展,人类所有的行为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 性也不例外。从人的社会一出现,人类的性就具有了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的实现表现在 人的性活动目的上就成为社会性动机。性的社会动机表现在几个方面:1、保障种群的优质 性。性以血缘为标志物,防止乱交而出现遗传品质低下的新生代出现,以维持种群品质的优 良。2、维系基本的人际关系,为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保障。庞大的人类社会需要一个结构, 否则无法运转。这个结构的基本单元就是家庭,而家庭的基本标志物就是性关系。3、社会 责任。人们通过性来为社会生产并抚育下一代,以实践其社会责任并从中获得个人价值感。 正是在这种性的社会动机的驱动下,性得以实现其社会功能。而这种社会功能的实现工具就 是社会性文化。社会性文化就是应性的社会功能实现而产生的。社会性文化它是以社会文化 的形式呈现的,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对处于该社会的人必须遵守的规范和期待,一个人的行 为超越了这种规范与社会期待,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性 文化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行为文化之中,通过一个人的成长社会化过程植根于每一个 人的意识与行为之中,它就象一个上帝的精灵,无处不在,包括每个人的灵魂家园。 三、性文化的实质与人的发展 性文化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针对性和与性有关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 程度和方式。依据其分野的不同,可分为物质方面、制度方面和精神方面三类,物质方面可 包括人类为了释放不断产生和蓄积的性能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器官和能力:制度方面可包 括人类为了使性能量的释放与生态一社会秩序相适应,而规定的有关性的禁忌、法律、制 度等:精神方面可包括性的心理、体验、观念、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 首先让我们来观察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关于性的物质条件方面,从动物性向人 化的转变。这一转变应该说是与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基本相一致的。从猿到人,大体经历了 从采摘一狩猎一畜牧—农耕几个劳动方式的阶段性过程,劳动使猿变成了人。我们都 知道,哺乳动物性交时,都采用雄性面对雌性的背部,阴茎由后方向进入阴道的方式,即所 谓“后入位”。这是由于哺乳动物,直到灵长目的猩猩,都是四肢行走,其身体结构决定了只 能如此。而猿向人转化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劳动的实践完成了直立行走的飞跃,这样就腾出 了双手,生殖器亦由向下逐渐转变为朝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类也就可以面对面地性 交,阴茎从人体的正面进入阴道,即所谓“前入位”。前入位不仅表明身体的姿势和方向的改 变,尤其强调了双手的解放与使用,因为它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 从后入位向前入位的历史性转变,使人类女性同样出现和体验到性高潮。在长期前入位的实 践中,除了阴道前三分之一内壁的感受能力极大增强外,还出现了高度发达的首要性刺激感 受器官一阴蒂,阴蒂与女性性高潮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使人类在生物进化史上,第一次 实现了男女两性共同发起、推进、享受性生活。在生殖活动中,人类就结成一种两性共同参 与,互相合作,具有双方面积极性和保障的全新的社会关系。前入位性交中,人类可以面对 面的观察和感受,增进了感情的交流,加进了手的爱抚,同时使两性性生活形成了平等、亲 密和深刻的性关系,而改变了以往雌性消极被动、听凭摆布的状态。 这种带有感情因素、增强亲密关系,强调平等的方式,就具有了文化的色彩,人与动物 的区别,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进化方式上,动物是以自身的改变去适应自然环境的,因而它的 进化总是通过肉体器官的改变来得以实现,动物的生命活动无法突破本能的制约。而人类则
范的人。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性文化。在某一中社会中认为是很自然正常的性行为举动,在另 一种社会中可能会被视为是不可思异甚至是大逆不道的。性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对性的社会认 同。它具有极强的社会意识的主观性,既是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和社会主体利益反映, 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 二、性文化的产生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其社会性已高度发展,人类所有的行为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 性也不例外。从人的社会一出现,人类的性就具有了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的实现表现在 人的性活动目的上就成为社会性动机。性的社会动机表现在几个方面:1、保障种群的优质 性。性以血缘为标志物,防止乱交而出现遗传品质低下的新生代出现,以维持种群品质的优 良。2、维系基本的人际关系,为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保障。庞大的人类社会需要一个结构, 否则无法运转。这个结构的基本单元就是家庭,而家庭的基本标志物就是性关系。3、社会 责任。人们通过性来为社会生产并抚育下一代,以实践其社会责任并从中获得个人价值感。 正是在这种性的社会动机的驱动下,性得以实现其社会功能。而这种社会功能的实现工具就 是社会性文化。社会性文化就是应性的社会功能实现而产生的。社会性文化它是以社会文化 的形式呈现的,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对处于该社会的人必须遵守的规范和期待,一个人的行 为超越了这种规范与社会期待,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性 文化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行为文化之中,通过一个人的成长社会化过程植根于每一个 人的意识与行为之中,它就象一个上帝的精灵,无处不在,包括每个人的灵魂家园。 三、性文化的实质与人的发展 性文化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针对性和与性有关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 程度和方式。依据其分野的不同,可分为物质方面、制度方面和精神方面三类,物质方面可 包括人类为了释放不断产生和蓄积的性能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器官和能力;制度方面可包 括人类为了使性能量的释放与生态——社会秩序相适应,而规定的有关性的禁忌、法律、制 度等;精神方面可包括性的心理、体验、观念、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 首先让我们来观察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关于性的物质条件方面,从动物性向人 化的转变。这一转变应该说是与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基本相一致的。从猿到人,大体经历了 从采摘——狩猎——畜牧——农耕几个劳动方式的阶段性过程,劳动使猿变成了人。我们都 知道,哺乳动物性交时,都采用雄性面对雌性的背部,阴茎由后方向进入阴道的方式,即所 谓“后入位”。这是由于哺乳动物,直到灵长目的猩猩,都是四肢行走,其身体结构决定了只 能如此。而猿向人转化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劳动的实践完成了直立行走的飞跃,这样就腾出 了双手,生殖器亦由向下逐渐转变为朝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类也就可以面对面地性 交,阴茎从人体的正面进入阴道,即所谓“前入位”。前入位不仅表明身体的姿势和方向的改 变,尤其强调了双手的解放与使用,因为它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 从后入位向前入位的历史性转变,使人类女性同样出现和体验到性高潮。在长期前入位的实 践中,除了阴道前三分之一内壁的感受能力极大增强外,还出现了高度发达的首要性刺激感 受器官——阴蒂,阴蒂与女性性高潮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使人类在生物进化史上,第一次 实现了男女两性共同发起、推进、享受性生活。在生殖活动中,人类就结成一种两性共同参 与,互相合作,具有双方面积极性和保障的全新的社会关系。前入位性交中,人类可以面对 面的观察和感受,增进了感情的交流,加进了手的爱抚,同时使两性性生活形成了平等、亲 密和深刻的性关系,而改变了以往雌性消极被动、听凭摆布的状态。 这种带有感情因素、增强亲密关系,强调平等的方式,就具有了文化的色彩,人与动物 的区别,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进化方式上,动物是以自身的改变去适应自然环境的,因而它的 进化总是通过肉体器官的改变来得以实现,动物的生命活动无法突破本能的制约。而人类则
是通过改变自然以适应自我,人类的进化不再主要表现为肉体器官的进化,而主要是大脑结 构与功能的进化,智力和思维的进化,人类文化的进化。我们之所以评价这种性交方式的转 变具有文化意义,关键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的特点和人的尺度,一切“文化物”必须依附于“自 然物”并在“自然物”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但“文化物”毕竞己经不是“自然物”,区别“文化物” 与“自然物”,是理解文化意义的关键。这种性交方式的转变,虽然也是人类改变自身肉体器 官的产物,但它却赋予了人类的文化景观,重要的是在于人类的这种活动过程中,体现了通 过社会历史形成的人的能力、感情、趣味、幸福感等而赋予物的那种特殊的人的形式。文化, 也就是使物按人的方式存在着的那个方面,是人与自然包括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社会方面。“人 的形式”是区别“文化物”和“自然物”的标志。“文化物”不同于“自然物”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包 含着“自然物”的物质内容,而且包含着人的内容,在归类于性文化的物质方面,还应包括在 中国可以追朔到很久远以前就有的,现代国外很普遍的,目前中国也公开出现的各种性工具, 性药(属于增强或提高人的性能力和性感受的物质)等。我们可以依据这类“文化物”中所特 有的“人的形式”,判断是什么样的人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判断某个历史阶段上人的能力、 智力、审美、道德以及人的这种活动方式发展的程度。 四、中国的性文化 中国象形文字中,“女”字是一个具有硕大乳房和乳头的女人图形:“男”字的上面是正方 形耕地一一“田”,下面则象征力。从《圣母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认为,女人的性能 量是男人的性交中必不可少的。 中国的宗教信仰起源于泛灵论,认为每种事物和现象都有一个主管神。人的行为是事物 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性交就好比是一种天地合一的现象:下雨时,风伴随着雨一一天上的“精 液”与大地上的“雌”去相交融。 儒教和道教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中国的主要宗教和哲学传统。儒教主要影响公众的生 活方式,道教对人的私生活影响较大。公元七世纪到十世纪,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并冲击 着儒教。但是,后来新儒教又扭转了局面,一直统治到新中国成立。 儒教和道教,两者既是宗教又是哲学系统。它们的创始人都未被神化,其哲学系统也未 演化成宗教的教义。然而,它们又都有忠实的信条和严格的戒律,形成了整套确保人生安乐 的独特生活方式。因而,性的问题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一)阴与阳 过去,自然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按照其自身规律和秩序永存的。这种观点把世界归 纳为循环性、兴衰性和极性三种运动过程和产生各种自然现象的两种基本元素一一阴与阳。 阴阳学说起源甚早,公元前三世纪就奠定了完整的基础,创立了占星术、医学、艺术和管理 等内容。 阴象征雌性、黑暗、被动和吸附,它出现于河流之中,用六道不连续的短线、红色、偶 数或虎等表示;阳象征雄性、光明、主动和渗透,它出现于山中,用连续直线、天蓝色、奇 数或龙等表示。阴与阳都始于太极,它们之间的变化是互补的,世界上所有过程都是它们相 互作用的表现。 阴阳互补这种二元论与西方和其它国家的二元论有着本质的区别。阴阳互相排斥(如灵 与肉)、互相对立(如善与恶),但又不互相矛盾,也不相互包含,它们是自然界动态变化中 两种大小相等的力。每当这两种力达到自己的极端时,它们就“物极必反”,转化为自己的对 极。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男人属于阳,女人属于阴,但各自又都包含一部分相反的内容。 性的结合导致阴阳作用,产生新的生命。性交不仅能完成人类繁衍的任务,而且能使性交者, 尤其是男人恢复元气。在中国,为了婚姻的性交是正常的、合理的,并不违犯道德。但是, 中国不象印度文化那样,将性当作是灵魂的拯救方式,而是将其看成是一种与自然保持和谐
是通过改变自然以适应自我,人类的进化不再主要表现为肉体器官的进化,而主要是大脑结 构与功能的进化,智力和思维的进化,人类文化的进化。我们之所以评价这种性交方式的转 变具有文化意义,关键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的特点和人的尺度,一切“文化物”必须依附于“自 然物”并在“自然物”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但“文化物”毕竟已经不是“自然物”,区别“文化物” 与“自然物”,是理解文化意义的关键。这种性交方式的转变,虽然也是人类改变自身肉体器 官的产物,但它却赋予了人类的文化景观,重要的是在于人类的这种活动过程中,体现了通 过社会历史形成的人的能力、感情、趣味、幸福感等而赋予物的那种特殊的人的形式。文化, 也就是使物按人的方式存在着的那个方面,是人与自然包括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社会方面。“人 的形式”是区别“文化物”和“自然物”的标志。“文化物”不同于“自然物”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包 含着“自然物”的物质内容,而且包含着人的内容,在归类于性文化的物质方面,还应包括在 中国可以追朔到很久远以前就有的,现代国外很普遍的,目前中国也公开出现的各种性工具, 性药(属于增强或提高人的性能力和性感受的物质)等。我们可以依据这类“文化物”中所特 有的“人的形式”,判断是什么样的人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判断某个历史阶段上人的能力、 智力、审美、道德以及人的这种活动方式发展的程度。 四、中国的性文化 中国象形文字中,“女”字是一个具有硕大乳房和乳头的女人图形;“男”字的上面是正方 形耕地--“田”,下面则象征力。从《圣母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认为,女人的性能 量是男人的性交中必不可少的。 中国的宗教信仰起源于泛灵论,认为每种事物和现象都有一个主管神。人的行为是事物 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性交就好比是一种天地合一的现象:下雨时,风伴随着雨--天上的“精 液”与大地上的“雌”去相交融。 儒教和道教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中国的主要宗教和哲学传统。儒教主要影响公众的生 活方式,道教对人的私生活影响较大。公元七世纪到十世纪,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并冲击 着儒教。但是,后来新儒教又扭转了局面,一直统治到新中国成立。 儒教和道教,两者既是宗教又是哲学系统。它们的创始人都未被神化,其哲学系统也未 演化成宗教的教义。然而,它们又都有忠实的信条和严格的戒律,形成了整套确保人生安乐 的独特生活方式。因而,性的问题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一)阴与阳 过去,自然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按照其自身规律和秩序永存的。这种观点把世界归 纳为循环性、兴衰性和极性三种运动过程和产生各种自然现象的两种基本元素--阴与阳。 阴阳学说起源甚早,公元前三世纪就奠定了完整的基础,创立了占星术、医学、艺术和管理 等内容。 阴象征雌性、黑暗、被动和吸附,它出现于河流之中,用六道不连续的短线、红色、偶 数或虎等表示;阳象征雄性、光明、主动和渗透,它出现于山中,用连续直线、天蓝色、奇 数或龙等表示。阴与阳都始于太极,它们之间的变化是互补的,世界上所有过程都是它们相 互作用的表现。 阴阳互补这种二元论与西方和其它国家的二元论有着本质的区别。阴阳互相排斥(如灵 与肉)、互相对立(如善与恶),但又不互相矛盾,也不相互包含,它们是自然界动态变化中 两种大小相等的力。每当这两种力达到自己的极端时,它们就“物极必反”,转化为自己的对 极。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男人属于阳,女人属于阴,但各自又都包含一部分相反的内容。 性的结合导致阴阳作用,产生新的生命。性交不仅能完成人类繁衍的任务,而且能使性交者, 尤其是男人恢复元气。在中国,为了婚姻的性交是正常的、合理的,并不违犯道德。但是, 中国不象印度文化那样,将性当作是灵魂的拯救方式,而是将其看成是一种与自然保持和谐
统一的健康长寿之道。中国文化中,长命百岁的寿星是最受人们敬重的,因而都希望长寿。 道教思想也同样追求平安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道教比儒教更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其 基本理论源于《道德经》,主要强调“无为”。从字面理解,“无为”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而 庄子的解释是,“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让每一样东西都按照其本性去做,使它的本 性得到满足或他的行动获得成功。 (二)色、性与健康 阴阳学说的问世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在文艺作品中,人们常用桃花、“佛 手”表示阴道,此外有时也用牡丹花、蝴蝶和凰(母龙)表示:阳用雄马和公羊之类的有角 动物、公鸡、传说中的凤以及巨龙等表示。在美术作品中,常可见到用龙的精液与云交配来 表示性交。 中国艺术中,有关性的问题都表现得比较含蓄,甚至于根本不具有任何色情意义。譬如, 有一幅国画中描绘一对夫妇在桃树下(表示性欲的唤起),凤则翱翔在一串串的牡丹花附近。 另有一幅古画绘着一个初生婴儿伸着长长的脖子(表示勃起的阴茎)飞向月亮(表示女人)。 中国对性器官的名称和性的叫法也相当含蓄。男性的性器官称为“阴茎”,女性的性器官 称为“阴道”,性欲比喻成“桃花”,性病称为“梅毒”。 中国的艺术大师们不太赞成对性进行详细描写,但作品中也通过自然现象含蓄地表现性 和色情主题。只有在象性知识手册之类的教育书籍中,才能见到比较真实的性知识,而且也 总是故意粗描淡写,不详论。 在传统的性知识手册《玉房秘诀》中,一开篇便首先介绍性交的宇宙学意义,接着专门 介绍性交的调情、技巧的位置,然后介绍性的医疗价值,如何择妻及其有关窍门。 中国的性知识手册比较富于情感和幻想,宗旨在于帮助男人改善性生活,使他们在性交 中向阴道射精,吸收女人的阴。如果男人多次性交或长时间性交而不射精,他的阳就会吸收 富集阴,并传送给大脑,使人恢复元气。然而,如果男人射精,性交则使人容易衰竭而达不 到恢复元气的目的。一首古诗曾描述了男人们害怕性交时射精心情。诗的大意是:姑娘十八 美如花,男人个个都怕她。尽管不见她点头,男人早就没了魂。此外,该诗还介绍男人不宜 与下列女人性交:皮肤粗糙的、太瘦弱的、声音象男人的、眼充血的、身体冰凉的、头发卷 曲的,等等。 古人认为:男人与多个女人性交,他就能够比始终与同一女人性交更能吸收到女人的阴, 因此效益更大。这大概就是我国以往的嫖客上妓院和富人纳妾的理论依据之一。当然,现在 的嫖客们并不相信这一套愚弄人的性哲学,他们与妓女性交的目的完全在于乐趣和快感。 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寿禄图》中,画家过分夸大了性生活的益处。从老人那幸福、安 恙的神态显露出,他在性交时很少射精,因而积累了许多有益于健康长寿的阴。 在性生活中,夫妻应密切配合。为了积累足够的阴,女人必须积极配合并注意培养性欲。 这种文化乍看起来是很重视女人的价值,实际上只是把她看成是性生活的工具而已。 从中国的性心理学概念也可揭示,手淫会刺激射精,因而于男人有损,但对女人完全无 害。事实上,这种文化也为一夫多妻制家庭提供了确保性生活平安的依据。同样的道理,男 性同性恋性交时不能吸收阴,也不能引起射精,阳无法释放,因而也是不妥的性行为。此外, 中国的传统伦理和孔孟之道,在约束人们性行为方面也起过一些作用。 (三)性与伦理 中国文化比其它任何文化都更重视家庭观念。从公元一世纪起,中国就形成了这种传统。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崇拜传宗接代和强调家族观念的缘故。建立家庭的宗旨,无非是为了 传宗接代和照顾老人而已。 孔孟道德中,任何事一一包括性都应服从于礼。无庸置疑,性是众人渴望的生活体验, 但我国对性问题却十分保守,性被强烈地压抑,以至于即使夫妻之间也不能在公共场所接吻
统一的健康长寿之道。中国文化中,长命百岁的寿星是最受人们敬重的,因而都希望长寿。 道教思想也同样追求平安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道教比儒教更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其 基本理论源于《道德经》,主要强调“无为”。从字面理解,“无为”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而 庄子的解释是,“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让每一样东西都按照其本性去做,使它的本 性得到满足或他的行动获得成功。 (二)色、性与健康 阴阳学说的问世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在文艺作品中,人们常用桃花、“佛 手”表示阴道,此外有时也用牡丹花、蝴蝶和凰(母龙)表示;阳用雄马和公羊之类的有角 动物、公鸡、传说中的凤以及巨龙等表示。在美术作品中,常可见到用龙的精液与云交配来 表示性交。 中国艺术中,有关性的问题都表现得比较含蓄,甚至于根本不具有任何色情意义。譬如, 有一幅国画中描绘一对夫妇在桃树下(表示性欲的唤起),凤则翱翔在一串串的牡丹花附近。 另有一幅古画绘着一个初生婴儿伸着长长的脖子(表示勃起的阴茎)飞向月亮(表示女人)。 中国对性器官的名称和性的叫法也相当含蓄。男性的性器官称为“阴茎”,女性的性器官 称为“阴道”,性欲比喻成“桃花”,性病称为“梅毒”。 中国的艺术大师们不太赞成对性进行详细描写,但作品中也通过自然现象含蓄地表现性 和色情主题。只有在象性知识手册之类的教育书籍中,才能见到比较真实的性知识,而且也 总是故意粗描淡写,不详论。 在传统的性知识手册《玉房秘诀》中,一开篇便首先介绍性交的宇宙学意义,接着专门 介绍性交的调情、技巧的位置,然后介绍性的医疗价值,如何择妻及其有关窍门。 中国的性知识手册比较富于情感和幻想,宗旨在于帮助男人改善性生活,使他们在性交 中向阴道射精,吸收女人的阴。如果男人多次性交或长时间性交而不射精,他的阳就会吸收 富集阴,并传送给大脑,使人恢复元气。然而,如果男人射精,性交则使人容易衰竭而达不 到恢复元气的目的。一首古诗曾描述了男人们害怕性交时射精心情。诗的大意是:姑娘十八 美如花,男人个个都怕她。尽管不见她点头,男人早就没了魂。此外,该诗还介绍男人不宜 与下列女人性交:皮肤粗糙的、太瘦弱的、声音象男人的、眼充血的、身体冰凉的、头发卷 曲的,等等。 古人认为:男人与多个女人性交,他就能够比始终与同一女人性交更能吸收到女人的阴, 因此效益更大。这大概就是我国以往的嫖客上妓院和富人纳妾的理论依据之一。当然,现在 的嫖客们并不相信这一套愚弄人的性哲学,他们与妓女性交的目的完全在于乐趣和快感。 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寿禄图》中,画家过分夸大了性生活的益处。从老人那幸福、安 恙的神态显露出,他在性交时很少射精,因而积累了许多有益于健康长寿的阴。 在性生活中,夫妻应密切配合。为了积累足够的阴,女人必须积极配合并注意培养性欲。 这种文化乍看起来是很重视女人的价值,实际上只是把她看成是性生活的工具而已。 从中国的性心理学概念也可揭示,手淫会刺激射精,因而于男人有损,但对女人完全无 害。事实上,这种文化也为一夫多妻制家庭提供了确保性生活平安的依据。同样的道理,男 性同性恋性交时不能吸收阴,也不能引起射精,阳无法释放,因而也是不妥的性行为。此外, 中国的传统伦理和孔孟之道,在约束人们性行为方面也起过一些作用。 (三)性与伦理 中国文化比其它任何文化都更重视家庭观念。从公元一世纪起,中国就形成了这种传统。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崇拜传宗接代和强调家族观念的缘故。建立家庭的宗旨,无非是为了 传宗接代和照顾老人而已。 孔孟道德中,任何事--包括性都应服从于礼。无庸置疑,性是众人渴望的生活体验, 但我国对性问题却十分保守,性被强烈地压抑,以至于即使夫妻之间也不能在公共场所接吻
性与其它东西一样,都必须遵循孔孟之道,不得超越社会伦理。因而人们始终不敢公开谈论 性问题,甚至于把性看作是淫秽的同义词。外国人对此很不理解。 孔孟的伦理思想归结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伦。五伦中几乎没有涉及到 性,对于女人也谈论得很少。但是后来他们的继承人却强调从幼年时就划分男女界线,并要 求教育女孩出嫁后做一个顺从丈夫及其父母,善于持家育儿的贤母良妻。中国男女界线十分 严重,以至于同一家庭中男女必须分居,夫妇不得共用衣物、草席,更不得一起沐浴。 中国的传统认为,女人必须谦虚、温柔,要尊敬人,凡事先人后己,做事细心厚道,不 能辩护自己的缺点。然而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乐意这样谦卑,自尊心强的女人常会不理睬这 些规矩。宋代己有妻子打骂丈夫的秘密情人的先例:十一世纪女诗人李清照能协助和代替丈 夫的工作,但她却仍拥有幸福和睦的家庭。这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过去,中国的名妓和普通妓女都是性的奴隶。落难为妓女者不仅本人被看成罪犯一般, 其丈夫、父母也都臭名远扬。妓女往往是战争中被俘的女人或家境贫穷的女人,她们是被迫 卖身的。 旧时候,“三寸金莲”为美的习惯起源于十世纪。以前的人认为,脚是女人最基本、最性 感、最有性吸引力的部位:即使身体一丝不挂,但脚却不能露在外面。裹脚后女人行走不便, 因而有人认为它的目的是限制女人的生活范围,不让她随便乱走。十七世纪时,这种习惯开 始盛行,但满族人从不赞成裹脚。 十三世纪中国受蒙古人统治,恶劣的居住条件更使女人呆在家中不能外出。后来中国人 对性的含蓄拘谨态度很可能是这种环境造成的结果,因为当时的伦理道德也不允许越轨的性 行为,如强奸和通奸。后来儒教徒越来越拘谨,试图删掉早期作品中比较露骨的性描写。在 严格的查禁下,许多这类色情文学突然消失。但在中国文学十分兴旺的明朝,色情文学又有 所抬头。 四、中国古代6大性文化圈 (一)皇帝“性文化圈” “大刀长矛打天下,金钱美女坐江山”,这是中国所有朝代更替的历史循环。 皇帝们为了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依旧如故,最重要的是使龙子、龙孙、龙曾孙、龙玄 孙.无穷无尽的龙种龙脉得以相传,而专门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后妃制度。即便一位洁身自 好、勤于朝政的明君,也必须保证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和三千宫娥。倘若一个荒淫无度、 祸国殃民的昏君,那就不会拘泥于此数,而会翻几番,甚至翻十番。据史载,连有作为的汉 武帝,后宫内也藏有宫娥数万。君王们从不把妃子宫娥当人看,大多数入宫之女,虽不愁衣 食,却一辈子到老,未经男女之事。《后汉书》上揭露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拿 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楚王喜欢腰围很细的女人,故逼得许多王宫中的妃子宫娥们因减肥而饿 死。 每年一到选妃子、挑宫娥的时候,便闹得民间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有一出戏叫《拉郎配》,说的是,朝廷命官府征集宫娥,条件是18岁以下的未婚女子, 结果有此类闺女人家,赶紧找婆家完婚,也顾不上什么门当户对。闹到后来,干脆在大街上 见到一个人模狗样的男子就拉。在老百姓看来,就是让闺女胡乱配一个瞎子拐子,也比在深 宫里最后成为“白头老宫女”为上策。 “聪明”的中国皇帝们为了保障血统的纯洁性,不让后妃宫娥们被外人插一腿子,同时又 不耽误享受奴仆的服侍,又订立了残无人性的太监制,把民间征来的小男子们雅称“去势”, 俗称“骟割”,弄得男不男、女不女。这也好,为中国增添了特有的“太监文化”,也为历史大 闹剧的舞台上,增添了几个像高力士、魏忠贤、安德海、李莲英之类的丑角。 不知是正史还是野史,据说,奸邪的宰相吕不韦将被自己搞怀孕的赵姬,献给秦王,后 来生下秦始皇嬴政。赵姬成了赵太后,成了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大皇帝的母后。然而根据血统
性与其它东西一样,都必须遵循孔孟之道,不得超越社会伦理。因而人们始终不敢公开谈论 性问题,甚至于把性看作是淫秽的同义词。外国人对此很不理解。 孔孟的伦理思想归结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伦。五伦中几乎没有涉及到 性,对于女人也谈论得很少。但是后来他们的继承人却强调从幼年时就划分男女界线,并要 求教育女孩出嫁后做一个顺从丈夫及其父母,善于持家育儿的贤母良妻。中国男女界线十分 严重,以至于同一家庭中男女必须分居,夫妇不得共用衣物、草席,更不得一起沐浴。 中国的传统认为,女人必须谦虚、温柔,要尊敬人,凡事先人后己,做事细心厚道,不 能辩护自己的缺点。然而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乐意这样谦卑,自尊心强的女人常会不理睬这 些规矩。宋代已有妻子打骂丈夫的秘密情人的先例;十一世纪女诗人李清照能协助和代替丈 夫的工作,但她却仍拥有幸福和睦的家庭。这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过去,中国的名妓和普通妓女都是性的奴隶。落难为妓女者不仅本人被看成罪犯一般, 其丈夫、父母也都臭名远扬。妓女往往是战争中被俘的女人或家境贫穷的女人,她们是被迫 卖身的。 旧时候,“三寸金莲”为美的习惯起源于十世纪。以前的人认为,脚是女人最基本、最性 感、最有性吸引力的部位;即使身体一丝不挂,但脚却不能露在外面。裹脚后女人行走不便, 因而有人认为它的目的是限制女人的生活范围,不让她随便乱走。十七世纪时,这种习惯开 始盛行,但满族人从不赞成裹脚。 十三世纪中国受蒙古人统治,恶劣的居住条件更使女人呆在家中不能外出。后来中国人 对性的含蓄拘谨态度很可能是这种环境造成的结果,因为当时的伦理道德也不允许越轨的性 行为,如强奸和通奸。后来儒教徒越来越拘谨,试图删掉早期作品中比较露骨的性描写。在 严格的查禁下,许多这类色情文学突然消失。但在中国文学十分兴旺的明朝,色情文学又有 所抬头。 四、中国古代 6 大性文化圈 (一)皇帝“性文化圈” “大刀长矛打天下,金钱美女坐江山”,这是中国所有朝代更替的历史循环。 皇帝们为了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依旧如故,最重要的是使龙子、龙孙、龙曾孙、龙玄 孙……无穷无尽的龙种龙脉得以相传,而专门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后妃制度。即便一位洁身自 好、勤于朝政的明君,也必须保证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和三千宫娥。倘若一个荒淫无度、 祸国殃民的昏君,那就不会拘泥于此数,而会翻几番,甚至翻十番。据史载,连有作为的汉 武帝,后宫内也藏有宫娥数万。君王们从不把妃子宫娥当人看,大多数入宫之女,虽不愁衣 食,却一辈子到老,未经男女之事。《后汉书》上揭露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拿 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楚王喜欢腰围很细的女人,故逼得许多王宫中的妃子宫娥们因减肥而饿 死。 每年一到选妃子、挑宫娥的时候,便闹得民间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有一出戏叫《拉郎配》,说的是,朝廷命官府征集宫娥,条件是 18 岁以下的未婚女子, 结果有此类闺女人家,赶紧找婆家完婚,也顾不上什么门当户对。闹到后来,干脆在大街上 见到一个人模狗样的男子就拉。在老百姓看来,就是让闺女胡乱配一个瞎子拐子,也比在深 宫里最后成为“白头老宫女”为上策。 “聪明”的中国皇帝们为了保障血统的纯洁性,不让后妃宫娥们被外人插一腿子,同时又 不耽误享受奴仆的服侍,又订立了残无人性的太监制,把民间征来的小男子们雅称“去势”, 俗称“骟割”,弄得男不男、女不女。这也好,为中国增添了特有的“太监文化”,也为历史大 闹剧的舞台上,增添了几个像高力士、魏忠贤、安德海、李莲英之类的丑角。 不知是正史还是野史,据说,奸邪的宰相吕不韦将被自己搞怀孕的赵姬,献给秦王,后 来生下秦始皇嬴政。赵姬成了赵太后,成了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大皇帝的母后。然而根据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