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性生理 第一节性器官的正常和异常分化 一、性器官的分化 性别的差异取决于性分化过程。性分化过程在人类的胚胎期完成,人出生时己经呈现 性别差异,但并无性活动功能。性功能的成热取决于性腺内分泌功能和大脑功能的完善,一 般到青春期后,性功能才开始启动。胚胎期早期是胎儿分化发育的重要阶段,许多因素可以 导致分化异常,如环境污染物、病毒感染、药物影响等。 (一)性器官的正常分化 性分化和发育有一定的时序性,首先是性腺的分化,在此基础上再出现内外生殖器的分 化。 1.性别的决定因素 人类的性别形成取决于两个过程: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 ①性别决定:性别决定指胚胎选择向男性或女性发展。性别的决定因素是染色体,染色体是 由遗传物质脱氧核苷酸组成的。DNA携带不同的遗传密码,确定个体的性别和特点。性别 之分早在受精时就己经决定,来自父亲的精子和来自母亲的卵子结合为受精卵,受精卵逐渐 发育成胚胎。成熟的精子半数携带的染色体为22+X,其余半数为22+Y;卵子的染色体都 是22+X。如果由携带22+Y染色体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卵的染色体组型为46,XY,那 么胚胎的性别为男性:如果由携带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卵的染色体组型为 46,XX,则胚胎的性别为女性。很显然,究竞是生男还是生女,取决于和卵子结合的精子 究竞携带的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 ②性别分化:性别分化是多基因调控的有序过程。虽然人的性别决定很早,但性腺和性器官 的发育却较晚。早期性腺为原始性腺,妊娠7周睾丸开始发育,卵巢的发育在妊娠8周开始。 2.性别的判定标准 传统上,人们根据外生殖器区别男女,这对发育正常的人来讲是可行的,但却是不科学 的。科学地判定男女性别,要根据染色体、性腺结构、外生殖器形态、第二性征加以区分。 ①染色体性别: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型不同,男性为46,XY,女性为46,XX,以染色 体区分人类性别为染色体性别。正常情况下,人的染色体性别与实际性别是一致的。也就是 说,有XY性染色体者为男性,有XX性染色体者为女性。 ②性腺性别:所谓性腺性别是根据性腺的种类判定性别,性腺为睾丸的是男性,性腺为卵巢 的是女性。性别分化过程受多因素调节,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性腺可能与染色体不一致, 这就导致了所谓的性腺性别。在发育异常的情况下,靠肉眼无法判断性腺的种类,必须用病 理检查来确定。卵巢组织应有卵泡,睾丸组织应有曲细精管。 ③内外生殖器官性别:女性的生殖器官主要有输卵管、子宫、阴道、阴蒂与大小阴唇:男性 的生殖器官主要有输精管、附睾、精索、前列腺、阴囊与阴茎。 ④性激素性别:正常情况下,男性睾丸主要产生雄激素。在雄激素的影响下,身体发育成男 性表象,包括雄健的男性体魄、体毛浓密、喉结高大、声音低沉等。女性的卵巢主要产生雌 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身体发育呈女性表象,如身材柔美、体毛纤细、声音尖细、皮肤 细腻等。 ⑤心理性别:由于生长环境、父母教育等的影响,每个人对自己的性别种类有一种认同感, 这就是心理性别。 ⑥社会性别:一个人在社会中按男性或女性抚养与生活称社会性别。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是一致的。 3.性分化的规律 人类胚胎初期,男女的内外生殖器官在解剖上是相同的,性腺为原始性腺,妊娠7周睾 1
1 第二章 性生理 第一节 性器官的正常和异常分化 一、性器官的分化 性别的差异取决于性分化过程。性分化过程在人类的胚胎期完成,人出生时已经呈现 性别差异,但并无性活动功能。性功能的成热取决于性腺内分泌功能和大脑功能的完善,一 般到青春期后,性功能才开始启动。胚胎期早期是胎儿分化发育的重要阶段,许多因素可以 导致分化异常,如环境污染物、病毒感染、药物影响等。 (一)性器官的正常分化 性分化和发育有一定的时序性,首先是性腺的分化,在此基础上再出现内外生殖器的分 化。 1.性别的决定因素 人类的性别形成取决于两个过程: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 ①性别决定:性别决定指胚胎选择向男性或女性发展。性别的决定因素是染色体,染色体是 由遗传物质脱氧核苷酸组成的。DNA 携带不同的遗传密码,确定个体的性别和特点。性别 之分早在受精时就已经决定,来自父亲的精子和来自母亲的卵子结合为受精卵,受精卵逐渐 发育成胚胎。成熟的精子半数携带的染色体为 22+X,其余半数为 22+Y;卵子的染色体都 是 22+X。如果由携带 22+Y 染色体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卵的染色体组型为 46,XY,那 么胚胎的性别为男性;如果由携带 22+X 染色体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卵的染色体组型为 46,XX,则胚胎的性别为女性。很显然,究竟是生男还是生女,取决于和卵子结合的精子 究竟携带的是 X 染色体还是 Y 染色体。 ②性别分化:性别分化是多基因调控的有序过程。虽然人的性别决定很早,但性腺和性器官 的发育却较晚。早期性腺为原始性腺,妊娠 7 周睾丸开始发育,卵巢的发育在妊娠 8 周开始。 2.性别的判定标准 传统上,人们根据外生殖器区别男女,这对发育正常的人来讲是可行的,但却是不科学 的。科学地判定男女性别,要根据染色体、性腺结构、外生殖器形态、第二性征加以区分。 ①染色体性别: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型不同,男性为 46,XY,女性为 46,XX,以染色 体区分人类性别为染色体性别。正常情况下,人的染色体性别与实际性别是一致的。也就是 说,有 XY 性染色体者为男性,有 XX 性染色体者为女性。 ②性腺性别:所谓性腺性别是根据性腺的种类判定性别,性腺为睾丸的是男性,性腺为卵巢 的是女性。性别分化过程受多因素调节,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性腺可能与染色体不一致, 这就导致了所谓的性腺性别。在发育异常的情况下,靠肉眼无法判断性腺的种类,必须用病 理检查来确定。卵巢组织应有卵泡,睾丸组织应有曲细精管。 ③内外生殖器官性别:女性的生殖器官主要有输卵管、子宫、阴道、阴蒂与大小阴唇;男性 的生殖器官主要有输精管、附睾、精索、前列腺、阴囊与阴茎。 ④性激素性别:正常情况下,男性睾丸主要产生雄激素。在雄激素的影响下,身体发育成男 性表象,包括雄健的男性体魄、体毛浓密、喉结高大、声音低沉等。女性的卵巢主要产生雌 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身体发育呈女性表象,如身材柔美、体毛纤细、声音尖细、皮肤 细腻等。 ⑤心理性别:由于生长环境、父母教育等的影响,每个人对自己的性别种类有一种认同感, 这就是心理性别。 ⑥社会性别:一个人在社会中按男性或女性抚养与生活称社会性别。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是一致的。 3.性分化的规律 人类胚胎初期,男女的内外生殖器官在解剖上是相同的,性腺为原始性腺,妊娠 7 周睾
丸开始发育,卵巢的发育在妊娠8周开始。性分化的一般规律是,性腺发育后,内外生殖器 官才开始发育。 ①性腺如何向卵巢或睾丸分化:胚胎在最初的7周内具有相同的原始性腺,之后开始发育成 睾丸或卵巢。目前认为,性腺分化的决定因素是睾丸决定因子(TDF)的存在与否,TDF 位予Y染体的短臂上。人类的Y染色体分为拟常染色体区和性别决定区,TDF就位于性别 决定区内,后来发现的SRY基因被认为是TDF的候选基因,SRY基因是原始性腺向男性发 育的决定因子。睾丸决定因子的存在使原始性腺在妊娠第7周时向睾丸分化:如果没有睾丸 决定因子(包括SY基因)的存在,胚胎第8周时,原始性腺分化为卵巢。所以,卵巢及其 生殖细胞的发育和形成不是由于两条XX染色体的存在,而是由于缺乏Y染色体短臂性别 决定区的性别决定基因所致。有些染色体性别为XY而性腺性别为女性的患者,通常有Y 染色体短臂性别决定区的基因突变或缺失:有些染色体性别为XX而性腺性别为男性的患 者,发现有Y染色体短臂性别决定区的基因存在。这些患者可能是分化过程中受环境或其 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男、女性导管的分化:人类胚胎在第6周时,生殖导管和外生殖器都没有分化,这时有一 对中肾管和一对副中肾管(又称苗勒管)。胚胎性分化后,如果向男性分化,则苗勒管退化, 中肾管变为附睾管、输精管、射精管,并分化出精囊,尿生殖窦的一部分则演变为尿道,并 长出前列腺。如果向女性分化,则中肾导管退化消失,苗勒管形成输卵管、子宫和部分阴道。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生殖导管和外生殖器官的自然分化方向是向女性分化。性器官之所 以向男性分化,关键在于睾丸的存在并能产生一定量的睾酮。当原始性腺发育为睾丸后,其 间质细胞产生睾酮,睾酮促使胚胎中肾管发育为副睾、输精管和精囊:而睾丸的支持细胞则 产生副中肾管抑制因子,抑制副中肾管的发育,使副中肾管退化。当原始性腺分化成卵巢后, 无法产生睾酮,中肾管退化,两侧副中肾管头段形成两侧输卵管,中段和尾段合并形成子宫 和阴道上段。初合并时仍有中隔,孕12周时中隔消失,成为单腔。因此,若在生殖导管形 成期受药物、环境因素、病毒、有害物质等影响,睾丸分泌功能障碍,体内缺乏适当水平的 睾酮,不论染色体性别是男是女,性器官均朝女性方向分化:副中肾管分化阶段障碍,会造 成子宫和阴道先天缺陷。 ③男、女外生殖器官的分化:胚胎第5周时,尿生殖窦两侧隆起为尿生殖褶。褶头部突起为 生殖结节.褶外侧膨大为阴囊阴唇隆起,这就是初阴。如果性腺为卵巢,约在12周末,生 殖结节发育为阴蒂,两侧尿生殖褶形成小阴唇,阴囊阴唇隆起发育为大阴唇,尿道沟扩展并 与尿道生殖窦下段共同形成阴道前庭。当性腺为睾丸时,在雄激素的作用下,初阴伸展形成 阴茎,两侧的尿生殖褶沿阴茎腹侧会合形成尿道海绵体部,左右阴囊阴唇隆起相互靠拢,在 中线处形成阴囊。 外生殖器官向雌性分化是其自然规律,不受雌激素影响,而向雄性分化,主要受睾酮的 作用。除此之外,睾酮发挥作用要经过外阴局部的作用转化为二氢睾酮,二氢睾酮与外阴细 胞上的相应受体二氢睾酮受体结合,才能使外阴向男性分化。当外阴组织中缺乏5-a还原酶 或无二氢睾酮受体,外生殖器仍然向女性转化,表现为两性畸形。 (二)性分化异常 染色体决定人类性别,但性分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调节,并容易受 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分化异常。这些因素包括:环境污染、病毒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由 于发育分化的异常造成生殖器官同时具有某些男、女两性的特征称两性畸形。两性畸形常常 给患者的性别判断造成混乱,影响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并影响性活动。 1.两性畸形的种类 两性畸形是一组不太常见的先天性性别发育异常,它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两性 畸形可以分为真两性畸形和假两性畸形:假两性畸形又可以分为男性假两性畸形和女性假两 2
2 丸开始发育,卵巢的发育在妊娠 8 周开始。性分化的一般规律是,性腺发育后,内外生殖器 官才开始发育。 ①性腺如何向卵巢或睾丸分化:胚胎在最初的 7 周内具有相同的原始性腺,之后开始发育成 睾丸或卵巢。目前认为,性腺分化的决定因素是睾丸决定因子(TDF)的存在与否,TDF 位予 Y 染体的短臂上。人类的 Y 染色体分为拟常染色体区和性别决定区,TDF 就位于性别 决定区内,后来发现的 SRY 基因被认为是 TDF 的候选基因,SRY 基因是原始性腺向男性发 育的决定因子。睾丸决定因子的存在使原始性腺在妊娠第 7 周时向睾丸分化;如果没有睾丸 决定因子(包括 SRY 基因)的存在,胚胎第 8 周时,原始性腺分化为卵巢。所以,卵巢及其 生殖细胞的发育和形成不是由于两条 XX 染色体的存在,而是由于缺乏 Y 染色体短臂性别 决定区的性别决定基因所致。有些染色体性别为 XY 而性腺性别为女性的患者,通常有 Y 染色体短臂性别决定区的基因突变或缺失;有些染色体性别为 XX 而性腺性别为男性的患 者,发现有 Y 染色体短臂性别决定区的基因存在。这些患者可能是分化过程中受环境或其 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男、女性导管的分化:人类胚胎在第 6 周时,生殖导管和外生殖器都没有分化,这时有一 对中肾管和一对副中肾管(又称苗勒管)。胚胎性分化后,如果向男性分化,则苗勒管退化, 中肾管变为附睾管、输精管、射精管,并分化出精囊,尿生殖窦的一部分则演变为尿道,并 长出前列腺。如果向女性分化,则中肾导管退化消失,苗勒管形成输卵管、子宫和部分阴道。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生殖导管和外生殖器官的自然分化方向是向女性分化。性器官之所 以向男性分化,关键在于睾丸的存在并能产生一定量的睾酮。当原始性腺发育为睾丸后,其 间质细胞产生睾酮,睾酮促使胚胎中肾管发育为副睾、输精管和精囊;而睾丸的支持细胞则 产生副中肾管抑制因子,抑制副中肾管的发育,使副中肾管退化。当原始性腺分化成卵巢后, 无法产生睾酮,中肾管退化,两侧副中肾管头段形成两侧输卵管,中段和尾段合并形成子宫 和阴道上段。初合并时仍有中隔,孕 12 周时中隔消失,成为单腔。因此,若在生殖导管形 成期受药物、环境因素、病毒、有害物质等影响,睾丸分泌功能障碍,体内缺乏适当水平的 睾酮,不论染色体性别是男是女,性器官均朝女性方向分化;副中肾管分化阶段障碍,会造 成子宫和阴道先天缺陷。 ③男、女外生殖器官的分化:胚胎第 5 周时,尿生殖窦两侧隆起为尿生殖褶。褶头部突起为 生殖结节.褶外侧膨大为阴囊阴唇隆起,这就是初阴。如果性腺为卵巢,约在 12 周末,生 殖结节发育为阴蒂,两侧尿生殖褶形成小阴唇,阴囊阴唇隆起发育为大阴唇,尿道沟扩展并 与尿道生殖窦下段共同形成阴道前庭。当性腺为睾丸时,在雄激素的作用下,初阴伸展形成 阴茎,两侧的尿生殖褶沿阴茎腹侧会合形成尿道海绵体部,左右阴囊阴唇隆起相互靠拢,在 中线处形成阴囊。 外生殖器官向雌性分化是其自然规律,不受雌激素影响,而向雄性分化,主要受睾酮的 作用。除此之外,睾酮发挥作用要经过外阴局部的作用转化为二氢睾酮,二氢睾酮与外阴细 胞上的相应受体二氢睾酮受体结合,才能使外阴向男性分化。当外阴组织中缺乏 5-a 还原酶 或无二氢睾酮受体,外生殖器仍然向女性转化,表现为两性畸形。 (二)性分化异常 染色体决定人类性别,但性分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调节,并容易受 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分化异常。这些因素包括:环境污染、病毒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由 于发育分化的异常造成生殖器官同时具有某些男、女两性的特征称两性畸形。两性畸形常常 给患者的性别判断造成混乱,影响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并影响性活动。 1.两性畸形的种类 两性畸形是一组不太常见的先天性性别发育异常,它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两性 畸形可以分为真两性畸形和假两性畸形;假两性畸形又可以分为男性假两性畸形和女性假两
性畸形。 但随着对其发病原因的深入认识,我们发现两性畸形的种类繁多,用真假两性畸形分类 己经不足以反映两性畸形的疾病类型。两性畸形的分类应根据引起疾病的原因,分为染色体 水平、性腺水平、靶器官水平,以及真假两性畸形。 2.性畸形的诊断方法 两性畸形的诊断需要根据病史和体检,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①病史和体检:首先要了解母亲怀孕早期是否应用过高效孕激素、达那唑等药物,家族中有 无类似畸形。然后进行详细体检,体检时注意阴茎大小、尿道口位置,是否有阴道、子宫。 如果查到子宫多为女性假两性畸形,但应除外真两性畸形的可能。如果在腹股沟、大阴唇或 阴囊内扪及性腺,多为睾丸组织。 ②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查染色体核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雌激素、睾酮水平,尿17-酮及尿17-a羟孕酮。 ③性腺活检:通过性腺活组织病理检查判断性腺的种类,明确为卵巢或睾丸组织。 3.真两性畸形 真两性畸形具备男性和女性两套性腺组织。性腺类型有同一性腺内含卵巢和睾丸,称卵 睾:也有两种性腺独立存在:或一侧为卵巢,另一侧为睾丸:或一侧为卵睾,另一侧为卵巢: 或双侧均为卵睾等,形式多样。 ①什么原因导致真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的染色体多数是46,XX,少数是46,XY,部分 是各种嵌合体,如46,XX/46,XY:45,X/46,XY:46,XX/47,XXY:49,X XYYY等。这种疾病多数没有Y染色体存在,但有睾丸生长,据研究约2/3是SY基因 易位造成,有的是染色体突变导致的。 ②真两性畸形有何表现:真两性畸形患者的外生殖器形态不一,外生殖器发育不良,大多数 是阴蒂增大或小阴茎,有尿道下裂,单侧有阴囊及性腺,约有50%性腺在腹股沟内:一般 均有子宫,子宫的发育程度不一,有的发育良好,青春期后可以有月经来潮,有的子宫发育 不良。一般家庭在婴儿时期会根据外阴表象的性别抚养小孩,长大后发现异常而就诊。 ③诊断:当外生殖器为阴茎和阴囊,而染色体为46,XX时,应考虑真两性畸形。最终的确 诊必须通过性腺的活检,明确卵巢和睾丸组织同时存在。 ④如何处理:一般而言,真两性畸形治疗是通过手术切除一种性腺,保留另一种性腺,对畸 形的内生殖器加以修补,并进行外阴的矫形,以使患者可以结婚或生育。对医务人员来讲, 治疗真两性畸形时,一定要考虑患者的社会性别和心理性别,尽量使之达到与抚养时的社会 性别一致,否则可能导致患者心理上的极大痛苦。 4.男性假两性畸形 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有男性腺一睾丸,但身体有某女性特征。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 46,XY。性腺为睾丸,无子宫,阴茎短小,生精能力异常,影响性生活,一般无生育能力。 这种畸形是由于胚胎在子宫内雄激素缺乏。发病的原因有:合成睾酮的酶缺乏或异常:外阴 组织5-a还原酶缺乏:或外阴组织、靶器官雄激素受体缺乏或功能异常。 ①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男性假两性畸形多由靶器官雄激素受体缺乏所致,临床上称为雄激 素不敏感综合征,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又叫睾丸女性化综合征。这类患者青春期乳房 发育丰满,乳头小,乳晕苍白,阴毛和腋毛缺乏,外阴为女性,但阴道为盲端,无子宫。两 侧睾丸大小正常,位于腹腔内、腹股沟或大阴唇内。血睾酮、促卵泡激素(FSH)、尿17-酮 均为正常,黄体生成素(LH)较高,雌激素略高。本病的睾丸组织有发生癌变的危险,因 此宜切除睾丸以免发生恶变。因为该病的女性化程度较高,适宜按女性抚养。按女性生活者 需行外阴矫形和阴道成型术。 ②雄激素缺乏:雄激素缺乏通常由于雄激素合成酶先天缺陷引起,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 3
3 性畸形。 但随着对其发病原因的深入认识,我们发现两性畸形的种类繁多,用真假两性畸形分类 已经不足以反映两性畸形的疾病类型。两性畸形的分类应根据引起疾病的原因,分为染色体 水平、性腺水平、靶器官水平,以及真假两性畸形。 2.性畸形的诊断方法 两性畸形的诊断需要根据病史和体检,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①病史和体检:首先要了解母亲怀孕早期是否应用过高效孕激素、达那唑等药物,家族中有 无类似畸形。然后进行详细体检,体检时注意阴茎大小、尿道口位置,是否有阴道、子宫。 如果查到子宫多为女性假两性畸形,但应除外真两性畸形的可能。如果在腹股沟、大阴唇或 阴囊内扪及性腺,多为睾丸组织。 ②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查染色体核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雌激素、睾酮水平,尿 17-酮及尿 17-a 羟孕酮。 ③性腺活检:通过性腺活组织病理检查判断性腺的种类,明确为卵巢或睾丸组织。 3.真两性畸形 真两性畸形具备男性和女性两套性腺组织。性腺类型有同一性腺内含卵巢和睾丸,称卵 睾;也有两种性腺独立存在;或一侧为卵巢,另一侧为睾丸;或一侧为卵睾,另一侧为卵巢; 或双侧均为卵睾等,形式多样。 ①什么原因导致真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的染色体多数是 46,XX,少数是 46,XY,部分 是各种嵌合体,如 46,XX/46,XY;45,X/46,XY;46,XX/47,XXY;49,X XYYY 等。这种疾病多数没有 Y 染色体存在,但有睾丸生长,据研究约 2/3 是 SRY 基因 易位造成,有的是染色体突变导致的。 ②真两性畸形有何表现:真两性畸形患者的外生殖器形态不一,外生殖器发育不良,大多数 是阴蒂增大或小阴茎,有尿道下裂,单侧有阴囊及性腺,约有 50%性腺在腹股沟内;一般 均有子宫,子宫的发育程度不一,有的发育良好,青春期后可以有月经来潮,有的子宫发育 不良。一般家庭在婴儿时期会根据外阴表象的性别抚养小孩,长大后发现异常而就诊。 ③诊断:当外生殖器为阴茎和阴囊,而染色体为 46,XX 时,应考虑真两性畸形。最终的确 诊必须通过性腺的活检,明确卵巢和睾丸组织同时存在。 ④如何处理:一般而言,真两性畸形治疗是通过手术切除一种性腺,保留另一种性腺,对畸 形的内生殖器加以修补,并进行外阴的矫形,以使患者可以结婚或生育。对医务人员来讲, 治疗真两性畸形时,一定要考虑患者的社会性别和心理性别,尽量使之达到与抚养时的社会 性别一致,否则可能导致患者心理上的极大痛苦。 4.男性假两性畸形 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有男性腺——睾丸,但身体有某女性特征。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 46,XY。性腺为睾丸,无子宫,阴茎短小,生精能力异常,影响性生活,一般无生育能力。 这种畸形是由于胚胎在子宫内雄激素缺乏。发病的原因有:合成睾酮的酶缺乏或异常;外阴 组织 5-a 还原酶缺乏;或外阴组织、靶器官雄激素受体缺乏或功能异常。 ①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男性假两性畸形多由靶器官雄激素受体缺乏所致,临床上称为雄激 素不敏感综合征,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又叫睾丸女性化综合征。这类患者青春期乳房 发育丰满,乳头小,乳晕苍白,阴毛和腋毛缺乏,外阴为女性,但阴道为盲端,无子宫。两 侧睾丸大小正常,位于腹腔内、腹股沟或大阴唇内。血睾酮、促卵泡激素(FSH)、尿 17-酮 均为正常,黄体生成素(LH)较高,雌激素略高。本病的睾丸组织有发生癌变的危险,因 此宜切除睾丸以免发生恶变。因为该病的女性化程度较高,适宜按女性抚养。按女性生活者 需行外阴矫形和阴道成型术。 ②雄激素缺乏:雄激素缺乏通常由于雄激素合成酶先天缺陷引起,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
病,男女均可发生,以男性较多。这里主要讲染色体为46,XY的患者,发生男性假两性畸 形。缺乏的酶有17-a羟化酶、17-B羟类固醇脱氢酶等,其中以17-a羟化酶缺乏最常见。 患者因缺乏雄激素,外生殖器为女性,因此常常被以女性抚养。患者外生殖器为女性幼 稚性,无子宫和输卵管,阴道常为盲端,有睾丸但发育不良,睾丸位置异常,或在腹股沟、 或在大阴唇,也有位于盆腔。血激素水平测定可见雄激素、皮质醇降低,促卵泡激素(SH田、 黄体生成素(LH山水平升高,孕酮增高,17-a羟化酶缺乏。 这种患者一旦确诊,首先要切除发育不全的睾丸,以免以后发生恶变:到达青春期后应 用雌激替代治疗,促使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视阴道的深浅决定婚前是否行阴道成型术。阴 道成型术后可以行使正常的性生活,但患者无生育能力。 5.女性假两性畸形 这类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性腺为卵巢,有子宫、子宫颈和阴道,但外生殖器出 现部分男性化。 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导致女性假两性畸形的常见原 因。病因是肾上腺合成皮质醇的酶缺乏,常见的是21-羟化酶缺乏,还有11-羟化酶缺乏, 导致皮质醇合成障碍。皮质醇对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抑制降低,又导致ACTH 合成增多、肾上腺皮质增生及雄激素合成过多,引起女性男性化。临床上分两种类型。 单纯男性化型这种类型女性出生时有阴蒂肥大,严重者阴唇融合,类似阴囊,但其中 并无睾丸生成。长大后男性化倾向日益严重,出现阴毛、腋毛、胡须、喉结、痤疮等,青春 期乳房不发育,内生殖器官发育受到抑制呈现幼稚状态,无月经来潮。儿童期出现生长快、 骨骺闭合较早、骨龄大于实际年龄,成年后身高较矮。由于皮质醇分泌量较少,因此抵抗力 较差,非常容易感冒、发热。 失盐型出生时即可表现为拒食、呕吐、腹泻、失水、体重下降、血钾低、血钠升高等, 可因酸中毒或高血钾而死亡。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诊断首先是有外生殖器畸形或模糊难辨,可进一步检查染色 体、血17-羟睾酮水平。该病染色体核型为46,XX,血17-羟睾酮水平增高,最后通过地塞 米松抑制实验确定诊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后,17-羟睾酮可以抑制 到正常水平,而肿瘤则不被抑制。 那么,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该如何处理呢?一般儿童期应矫正生殖器畸形,维持儿 童的正常发育:成年期促进性腺发育,调整月经周期恢复生殖功能。治疗分两方面:药物和 手术矫形。药物治疗主要是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足,并通过皮质激素水平的提高,反馈 抑制ACTH的分泌,从而减少雄激素的合成。常用的药物有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初始1 周用大剂量,然后减至最小维持量,保持血17-羟孕酮在正常水平。当药物治疗达到疗效后, 进行生殖器的矫形要缩小增大的阴蒂,扩大融合的会阴。男阴矫形术要行阴茎成型术,切除 女性生殖器官。 该病的疗效与治疗时间有密切关系:一般2岁内发现疾病即开始进行治疗,可以很好地 控制阴蒂继续增大和男性化的发展,抑制骨骺过早闭合,改善成年身高:1岁以后治疗, 身高不能改变,长期治疗阴蒂可能缩小,初潮一般在经过数月治疗后出现,婚后有生育的可 能,但易流产。 ②非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过多:非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过多主要是母亲怀孕早期因先兆流产 服用合成的孕激素类药物,如炔诺酮、异炔诺酮,或服用睾酮。如前文所讲,胚胎时期受睾 酮的影响,外生殖器向雄性分化,因此,母亲服用合成孕激素可以代谢成雄激素,导致女性 胚胎在分化时发生异常,外生殖器男性化。由于外生殖器的分化有时间性,一般外生殖器男 性化的程度与服药的剂量、时间、持续时间有关,另外还与药物种类有关。合成类的孕激素 -炔诺酮影响较强,10~40毫克/天即可导致畸形:丙酸睾酮用量20~250毫克/天可 4
4 病,男女均可发生,以男性较多。这里主要讲染色体为 46,XY 的患者,发生男性假两性畸 形。缺乏的酶有 17-a 羟化酶、17-B 羟类固醇脱氢酶等,其中以 17-a 羟化酶缺乏最常见。 患者因缺乏雄激素,外生殖器为女性,因此常常被以女性抚养。患者外生殖器为女性幼 稚性,无子宫和输卵管,阴道常为盲端,有睾丸但发育不良,睾丸位置异常,或在腹股沟、 或在大阴唇,也有位于盆腔。血激素水平测定可见雄激素、皮质醇降低,促卵泡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孕酮增高,17-a 羟化酶缺乏。 这种患者一旦确诊,首先要切除发育不全的睾丸,以免以后发生恶变;到达青春期后应 用雌激替代治疗,促使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视阴道的深浅决定婚前是否行阴道成型术。阴 道成型术后可以行使正常的性生活,但患者无生育能力。 5.女性假两性畸形 这类患者染色体核型为 46,XX,性腺为卵巢,有子宫、子宫颈和阴道,但外生殖器出 现部分男性化。 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导致女性假两性畸形的常见原 因。病因是肾上腺合成皮质醇的酶缺乏,常见的是 21-羟化酶缺乏,还有 11-羟化酶缺乏, 导致皮质醇合成障碍。皮质醇对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抑制降低,又导致 ACTH 合成增多、肾上腺皮质增生及雄激素合成过多,引起女性男性化。临床上分两种类型。 单纯男性化型 这种类型女性出生时有阴蒂肥大,严重者阴唇融合,类似阴囊,但其中 并无睾丸生成。长大后男性化倾向日益严重,出现阴毛、腋毛、胡须、喉结、痤疮等,青春 期乳房不发育,内生殖器官发育受到抑制呈现幼稚状态,无月经来潮。儿童期出现生长快、 骨骺闭合较早、骨龄大于实际年龄,成年后身高较矮。由于皮质醇分泌量较少,因此抵抗力 较差,非常容易感冒、发热。 失盐型 出生时即可表现为拒食、呕吐、腹泻、失水、体重下降、血钾低、血钠升高等, 可因酸中毒或高血钾而死亡。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诊断首先是有外生殖器畸形或模糊难辨,可进一步检查染色 体、血 17-羟睾酮水平。该病染色体核型为 46,XX,血 17-羟睾酮水平增高,最后通过地塞 米松抑制实验确定诊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后,17-羟睾酮可以抑制 到正常水平,而肿瘤则不被抑制。 那么,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该如何处理呢?一般儿童期应矫正生殖器畸形,维持儿 童的正常发育;成年期促进性腺发育,调整月经周期恢复生殖功能。治疗分两方面:药物和 手术矫形。药物治疗主要是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足,并通过皮质激素水平的提高,反馈 抑制 ACTH 的分泌,从而减少雄激素的合成。常用的药物有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初始 1 周用大剂量,然后减至最小维持量,保持血 17-羟孕酮在正常水平。当药物治疗达到疗效后, 进行生殖器的矫形要缩小增大的阴蒂,扩大融合的会阴。男阴矫形术要行阴茎成型术,切除 女性生殖器官。 该病的疗效与治疗时间有密切关系:一般 2 岁内发现疾病即开始进行治疗,可以很好地 控制阴蒂继续增大和男性化的发展,抑制骨骺过早闭合,改善成年身高;11 岁以后治疗, 身高不能改变,长期治疗阴蒂可能缩小,初潮一般在经过数月治疗后出现,婚后有生育的可 能,但易流产。 ②非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过多:非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过多主要是母亲怀孕早期因先兆流产 服用合成的孕激素类药物,如炔诺酮、异炔诺酮,或服用睾酮。如前文所讲,胚胎时期受睾 酮的影响,外生殖器向雄性分化,因此,母亲服用合成孕激素可以代谢成雄激素,导致女性 胚胎在分化时发生异常,外生殖器男性化。由于外生殖器的分化有时间性,一般外生殖器男 性化的程度与服药的剂量、时间、持续时间有关,另外还与药物种类有关。合成类的孕激素 ——炔诺酮影响较强,10~40 毫克/天即可导致畸形;丙酸睾酮用量 20~250 毫克/天可
导致畸形,因此怀孕早期应避免使用睾酮和合成孕激素。黄体酮与孕期体内的黄体酮相同, 可以用来预防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流产。目前,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庸医不了解药物的区别和 副作用,认为同是孕激素,保胎时都可使用,岂不知会给患者造成终身痛苦。 二、性发育 性别的决定和分化在胚胎期就己经完成,但性发育却在青春期启动后才开始。所谓性发 育是指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到性成熟的过程,这个阶段男女有了性的特征表现,体内 开始周期性地分泌性激素,对性的意识渐渐明朗,并开始出现性幻想和性冲动。 (一)正常性发育 1.青春期的性发育 青春期是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具体地讲,就是从性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第二性 征出现到性功能完全成熟、身高突增到停止的时期。这个阶段人的体格、性征发育、内分泌 及心理方面均发生巨大的变化。该时期除了性的发育外,身高也快速增长。青春期的性发育 主要包括性腺、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直至性和生育功能的成熟。 ①青春期起止年龄和分期: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受环境、营养、种族等因素的影响而差异很大, 很难具体划分。男孩约在13.4岁(10.8~16岁),阴茎基底部有粗而卷曲并带色的阴毛:约在 13.9岁(11.4~16.5岁),耻骨上出现散在粗而弯的毛;约在14.4岁(11.7~17.7岁)毛发增多, 但限于耻骨:约在15.2岁(12.5~17.5岁)毛发可以在大腿内侧出现。青春期起始阶段,睾丸 体积轻度增大,可大于4立方厘米,在阴茎根部或阴囊皮肤上,出现少许色泽不深的阴毛: 随后,睾丸体积进一步增大,阴茎增长,阴毛在阴茎根部围成一小圈,但较稀疏,长出少许 腋毛或少许胡须,或者两者同时出现:青春期末,发育为成人体型,生殖器、阴毛、腋毛、 胡须已充分发育。 我国的资料表明,女性青春期的起始时间在9~12岁,结束年龄在18~20岁,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青春期开始的时间有提前的趋势。青春期又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①青春早期: 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出现初潮为止,年龄9~12岁,这个阶段以身高突增为主:②青春 中期:以月经初潮,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为主,故又称性征发育期,在13~16岁:③青 春晚期:从出现周期性月经到性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长停止,在17-20岁。 ②青春期是如何启动的:青春期的启动是一个受多种因素调节的复杂生理过程,确切的机制 还不完全清楚。从儿童到青春期的过渡是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系统、酶垂体分 泌激素及各种因素相互调节、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成熟对性成熟 起重要的作用。同时,环境、营养、种族、文化背景及精神心理等因素均可影响青春期的启 动。目前,青春期发动的年龄逐渐提前,除了国力提高,物质条件丰富,营养状况提升外, 社会的开放,影视、书刊等与性有关的信息大量涌入,均可刺激儿童的大脑皮质,进一步启 动性生殖轴。 可以说,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也是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的成熟过程。进入青春期后,下丘 脑性腺中枢和垂体对雌激素负反馈抑制的敏感性减退,正反馈反应建立,垂体对下丘脑促性 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增强,性腺的功能被激活,开始启动生殖细胞的发育、性激素的分 泌,以刺激性器官的生长和第二性征的发育。随着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的成熟,性功 能便日益成熟。 此外,关于青春期发育的启动上,还有几个因素值得一提:①体重:研究发现,女孩在 乳房发育初现时体重一般要达到31千克左右,而初潮时体重约达到48千克。而且,维持正 常的月经周期,人的体脂肪比必须达到24%。这个因素事实上与营养有关,当儿童营养过 剩,体重偏重时,一般易出现青春期过早发动倾向。②睡眠:儿童下丘脑和垂体在睡眠和清 醒状态下分泌激素的水平和方式没有差异,但青春期启动早期,睡眠时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 5
5 导致畸形,因此怀孕早期应避免使用睾酮和合成孕激素。黄体酮与孕期体内的黄体酮相同, 可以用来预防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流产。目前,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庸医不了解药物的区别和 副作用,认为同是孕激素,保胎时都可使用,岂不知会给患者造成终身痛苦。 二、性发育 性别的决定和分化在胚胎期就已经完成,但性发育却在青春期启动后才开始。所谓性发 育是指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到性成熟的过程,这个阶段男女有了性的特征表现,体内 开始周期性地分泌性激素,对性的意识渐渐明朗,并开始出现性幻想和性冲动。 (一)正常性发育 1.青春期的性发育 青春期是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具体地讲,就是从性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第二性 征出现到性功能完全成熟、身高突增到停止的时期。这个阶段人的体格、性征发育、内分泌 及心理方面均发生巨大的变化。该时期除了性的发育外,身高也快速增长。青春期的性发育 主要包括性腺、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直至性和生育功能的成熟。 ①青春期起止年龄和分期: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受环境、营养、种族等因素的影响而差异很大, 很难具体划分。男孩约在 13.4 岁(10.8~16 岁),阴茎基底部有粗而卷曲并带色的阴毛;约在 l3.9 岁(11.4~16.5 岁),耻骨上出现散在粗而弯的毛;约在 14.4 岁(11.7~17.7 岁)毛发增多, 但限于耻骨;约在 15.2 岁(12.5~17.5 岁)毛发可以在大腿内侧出现。青春期起始阶段,睾丸 体积轻度增大,可大于 4 立方厘米,在阴茎根部或阴囊皮肤上,出现少许色泽不深的阴毛; 随后,睾丸体积进一步增大,阴茎增长,阴毛在阴茎根部围成一小圈,但较稀疏,长出少许 腋毛或少许胡须,或者两者同时出现;青春期末,发育为成人体型,生殖器、阴毛、腋毛、 胡须已充分发育。 我国的资料表明,女性青春期的起始时间在 9~1 2 岁,结束年龄在 18~20 岁,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青春期开始的时间有提前的趋势。青春期又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①青春早期: 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出现初潮为止,年龄 9~1 2 岁,这个阶段以身高突增为主;②青春 中期:以月经初潮,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为主,故又称性征发育期,在 13~16 岁;③青 春晚期:从出现周期性月经到性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长停止,在 17-20 岁。 ②青春期是如何启动的:青春期的启动是一个受多种因素调节的复杂生理过程,确切的机制 还不完全清楚。从儿童到青春期的过渡是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系统、酶垂体分 泌激素及各种因素相互调节、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成熟对性成熟 起重要的作用。同时,环境、营养、种族、文化背景及精神心理等因素均可影响青春期的启 动。目前,青春期发动的年龄逐渐提前,除了国力提高,物质条件丰富,营养状况提升外, 社会的开放,影视、书刊等与性有关的信息大量涌入,均可刺激儿童的大脑皮质,进一步启 动性生殖轴。 可以说,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也是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的成熟过程。进入青春期后,下丘 脑性腺中枢和垂体对雌激素负反馈抑制的敏感性减退,正反馈反应建立,垂体对下丘脑促性 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增强,性腺的功能被激活,开始启动生殖细胞的发育、性激素的分 泌,以刺激性器官的生长和第二性征的发育。随着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的成熟,性功 能便日益成熟。 此外,关于青春期发育的启动上,还有几个因素值得一提:①体重:研究发现,女孩在 乳房发育初现时体重一般要达到 31 千克左右,而初潮时体重约达到 48 千克。而且,维持正 常的月经周期,人的体脂肪比必须达到 24%。这个因素事实上与营养有关,当儿童营养过 剩,体重偏重时,一般易出现青春期过早发动倾向。②睡眠:儿童下丘脑和垂体在睡眠和清 醒状态下分泌激素的水平和方式没有差异,但青春期启动早期,睡眠时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