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教学设计教案内容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教学要求1、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内涵、作用、计算等;2、掌握风险与收益的基本原理;3、掌握风险与收益的计算;4、掌握股票及债券估价。二、教学内容1、货币时间价值2、风险与报酬3、证券估价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涵义概念: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即形成的差额价值。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投资后的增值额,是扣除了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率之后的真实报酬率。两种衡量方式:(1)理论上一一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2)实务中一一通货膨胀很低情况下政府债券的利率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一)现金流量时间线及相关概念现金流量时间线是重要的计算货币资金时间价值的工具,可以直观、便捷地反映举例资金运动发生的时间和方向。(顺便说明终值系数表的查表方1000(法)600600VVt=2t=0t=1利息的计算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在不同的计息方式下,现值和终值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同。通常情况下,资金时间价值采用复利计息方式进行计算。第1贾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 教 案 内 容 教 学 设 计 第 1 页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一、教学要求 1、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内涵、作用、计算等; 2、掌握风险与收益的基本原理; 3、掌握风险与收益的计算; 4、掌握股票及债券估价。 二、教学内容 1、货币时间价值 2、风险与报酬 3、证券估价 第一节 货币时间价值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涵义 概念: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即形成的差额价值。 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投资后的增值额,是扣除了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率之后的 真实报酬率。 两种衡量方式: (1)理论上——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2)实务中——通货膨胀很低情况下政府债券的利率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一)现金流量时间线及相关概念 现金流量时间线是重要的计算货币资金时间价值的工具,可以直观、便捷地反映 资金运动发生的时间和方向。 利息的计算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在不同的计息方式下,现值和终值之间的数 量关系不同。通常情况下,资金时间价值采用复利计息方式进行计算。 举 例 (顺便说明终值 系数表的查表方 法) 1000 600 600 t=0 t=1 t=2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教案内容教学设计终值:(FutureValue)又称为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的资金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所对应的金额,通常记作F或FV。现值:(PresentValue)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资金折算到现在所对应的金额,通常记作P或PV。★对于银行存款来说,现值相当于本金,终值相当于本利和。(二)单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单利终值:F=P×(1+n×i)F单利现值:P:结合例题1+nxi式中,P为现值:F为终值:i为折现率(通常用利率替代):n为计息期期数;1“单利终值系数”;“单利现值系数”。(l+nxi)l+nxi(三)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本金按复利计算若干期后的本利和。F=P×(1+i)" =Px(F/P,i,n)复利现值:是指今后某一特定时间收到或付出的一笔款项,按给定的折现率所计算的现在时点价值。FP:(举例说明)=F.(P/Fin)(1+i)"(1+i)"-一复利终值系数,记作(F/P,i,n)1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1+i)"小结:·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四)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概念: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三个要素:连续(系列)、等额、等距四种形式:后付(普通)、先付、递延、永续2第页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 教 案 内 容 教 学 设 计 第 2 页 终值:(Future Value) 又称为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的资金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所对应的金额,通常 记作 F 或 FV。 现值:(Present Value) 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资金折算到现在所对应的金额,通常记作 P 或 PV。 ★对于银行存款来说,现值相当于本金,终值相当于本利和。 (二)单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单利终值: F = P (1+ n i) 单利现值: n i F P + = 1 式中,P 为现值;F 为终值;i 为折现率(通常用利率替代);n 为计息期期数; (1+ n i) ——“单利终值系数”; 1+ n i 1 ——“单利现值系数”。 (三)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本金按复利计算若干期后的本利和。 F P (1 i) P (F/ P,i,n) n = + = 复利现值:是指今后某一特定时间收到或付出的一笔款项,按给定的折现率所计 算的现在时点价值。 ( ) ( / , , ) 1 F P F i n i F P n = + = n (1+ i) ——复利终值系数,记作 (F / P,i,n) ( ) n 1+ i 1 ——复利现值系数,记作 (P / F,i, n) 小结: ◆ 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 ◆ 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四)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概念: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三个要素:连续(系列)、等额、等距 四种形式:后付(普通)、先付、递延、永续 结合例题 (举例说明)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教案内容教学设计1、普通(后付)年金终值:犹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它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F-Z4(+i) = A.(+)"-1-= A-(F/ A,i,n)i1=0例:某人从现在起每年末均向银行存入10000元,银行按10%复利计息,则10年后可从银行取出多少钱?F=10000×F/A.10%.10)=10000×15.937=159370(元)现值一一不是终值的逆运算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P=Z4(+i)" = A.1-(1+)"=A-(P/A,i,n)i(=l例:某人打算从现在起在未来5年内每年末能从银行取出10000元,银行按10%复利计息,则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P=10000×(P/A,i,n)=10000×3.791=37910(元)偿债基金:年金终值问题的一种变形,是指为使年金终值达到既定金额每年应支付的年金数额。(已知年金终值,求年金)A=F(1+i)"-1i偿债基金系数,记作(A/F,i,n)(1+i)" -1偿债基金系数(A/Fi.n)是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投资回收系数:年金现值问题的一种变形,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iA=P.1-(1 + i)-"i投资回收系数,记作(A/P,i,n)1-(1 + i)-"投资回收系数(A/P,i,n)是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第3货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 教 案 内 容 教 学 设 计 第 3 页 1、普通(后付)年金 终值:犹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它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 和。 ( ) ( / , , ) (1 ) 1 1 1 0 A F A i n i i F A i A n n t t = + − = + = − = 例:某人从现在起每年末均向银行存入 10000 元,银行按 10%复利计息,则 10 年后可从银行取出多少钱? F = 10000 F / A,10%,10) = 1000015.937 = 159370 (元) 现值——不是终值的逆运算 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 / , , ) 1 (1 ) (1 ) 1 A P A i n i i P A i A n h t t = − + = + = − = − 例:某人打算从现在起在未来 5 年内每年末能从银行取出 10000 元,银行按 10% 复利计息,则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 P = 10000 (P / A,i,n) = 100003.791 = 37910 (元) 偿债基金:年金终值问题的一种变形,是指为使年金终值达到既定金额每年应支 付的年金数额。 (已知年金终值,求年金) (1+ ) −1 = n i i A F (1+ ) −1 n i i ——偿债基金系数,记作 (A/ F,i,n) 偿债基金系数 (A/ F,i,n) 是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 投资回收系数:年金现值问题的一种变形,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 n i i A P − − + = 1 (1 ) n i i − 1− (1+ ) ——投资回收系数,记作 (A/ P,i, n) 投资回收系数 (A/ P,i, n) 是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教学设计教案内容2、先付年金一一可利用后付年金来计算(以图形说明)终值:它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1,而系数减1,可利用“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表”查得(n+1)期的值,减去1后得出1元预付年金终值系数。通过图形演示,两种方法F = A(F/P,i,n+1)-1]计算现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它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相比:期数要减1,而系数要加1,可利用“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表”查得(n-1)的值,然后加1,得出1元的预付年金现值,P= A[(F/ P,i,n-1)+1]3、递延年金一一可用普通年金来求第一次支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终值:递延年金的终值大小与递延期无关,故计算方法和普通年金终值相同。现值:方法一:把递延年金视为n期普通年金,求出递延期的现值,然后再将此现值调整到第一期初。方法二:是假设递延期中也进行支付,先求出(m+n)期的年金现值,然后,扣除实际并未支付的递延期(m)的年金现值,即可得出最终结果。演示求极限4、永续年金一可用普通年金求(当n→8时的n期后付年金)过程无限期定额支付的现金,如存本取息。永续年金没有终值,没有终止时间。现值可通过普通年金现值公式导出。P=Ai三、时间价值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一)不等额现金流量情况下的计算一一复利现值之和:PV=Z_A4“(1+i)(二)年金和不等额现金流量混合情况下的现值一一灵活掌握(三)计息期短于1年的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一:直接调整有关指标,即:利率相应变为:(名义利率一每年复利次数),即r/m,期数相应变为:(期数×每年复利次数),即nXm。第4页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 教 案 内 容 教 学 设 计 第 4 页 2、先付年金——可利用后付年金来计算(以图形说明) 终值:它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 1,而系数减 1,可利用“普通年 金终值系数表”查得(n+1)期的值,减去 1 后得出 1 元预付年金终值系数。 F = A(F / P,i,n +1) −1 现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它与普通年金现值 系数相比:期数要减 1,而系数要加 1,可利用“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表”查得(n-1) 的值,然后加 1,得出 1 元的预付年金现值。 P = A(F / P,i,n −1) +1 3、递延年金——可用普通年金来求 第一次支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终值:递延年金的终值大小与递延期无关,故计算方法和普通年金终值相同。 现值: 方法一:把递延年金视为 n 期普通年金,求出递延期的现值 ,然后再将此现值 调整到第一期初。 方法二:是假设递 延期中也进行支付,先求出(m+n)期的年金现值 ,然后,扣 除实际并未支付的递延期(m)的年金现值,即可得出最终结果。 4、永续年金——可用普通年金求(当 n→∞时的 n 期后付年金) 无限期定额支付的现金,如存本取息。永续年金没有终值,没有终止时间。 现值可通过普通年金现值公式导出。 i A P = 三、时间价值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一)不等额现金流量情况下的计算——复利现值之和: = + = n t t t i A PV 0 0 (1 ) (二)年金和不等额现金流量混合情况下的现值——灵活掌握 (三)计息期短于 1 年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方法一:直接调整有关指标,即: 利率相应变为:(名义利率÷每年复利次数),即 r/m, 期数相应变为:(期数×每年复利次数),即 n×m 。 通过图形演 示 ,两 种 方 法 计 算 演示求极限 过 程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方法二:先调整为实际利率i,再计算。实际利率计算公式为:i=(1+二)"-1m图形演示插(四)贴现率的计算值法的应用1、直接计算查表及注意事项2、插值法(内插法)第二节风险与收益一、风险的含义在财务管理中,通常为不确定性规定一些主观概率,以便进行定量分析,不确定性规定了主观概率后,可近似地看作“风险”,因此,财务管理中对二者一般不作严格区分:当谈到风险时,可能指风险,更可能指“不确定性”。广义的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和时期,某一事件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狭义的风险是指某一行为结果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在财务管理中,可以认为,风险是指实际的现金流量偏离预期现金流量的差异程度。偏离程度越大,说明风险越大。二、风险与收益的衡量风险收益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可以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进行计量。资产的风险,是指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其大小可用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衡量。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是指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可能结果与预期收益率的偏差。风险与收益是一种对称关系,它要求等量风险带来等量收益一一也即风险与收益均衡。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一)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1、加权平均法(1)确定概率P=1台ZR,×P例题R=(2)计算预期收益率(期望值)1=1Z [R, -RP×P,92=(3)计算方差i=15第页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 教 案 内 容 教 学 设 计 第 5 页 方法二:先调整为实际利率 i ,再计算。 实际利率计算公式为: = (1+ ) −1 m m r i (四)贴现率的计算 1、直接计算查表 2、插值法(内插法) 第二节 风险与收益 一、风险的含义 在财务管理中,通常为不确定性规定一些主观概率,以便进行定量分析,不确定 性规定了主观概率后,可近似地看作“风险”,因此,财务管理中对二者一般不作严 格区分:当谈到风险时,可能指风险,更可能指“不确定性”。 广义的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和时期,某一事件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 之间的差异程度。 狭义的风险是指某一行为结果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 在财务管理中,可以认为,风险是指实际的现金流量偏离预期现金流量的差异程 度。偏离程度越大,说明风险越大。 二、风险与收益的衡量 风险收益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 酬。可以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进行计量。 资产的风险,是指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其大小可用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 衡量。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是指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可能结果与预期收益率的偏差。 风险与收益是一种对称关系,它要求等量风险带来等量收益——也即风险与收益 均衡。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 (一)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 1、加权平均法 (1)确定概率 1 1 = = n i Pi (2)计算预期收益率(期望值) = = n i R Ri Pi 1 (3)计算方差 i i n i = R − R P = 2 1 2 [ ] 图形演示插 值法的应用 及注意事项 例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