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创业学院《经济学基础》教案(2024-2025学年第1学期)钱远芳教师姓名:所授班级: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所授班级:直播电商231、自主231班
1 电子商务创业学院 《经济学基础》教案 (2024-2025 学年第 1 学期) 教师姓名: 钱远芳 所授班级: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 所授班级: 直播电商 231、自主 231 班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经济学基础》是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的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与要求(一)教学目标1.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4.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5.能够构建市场经济知识框架,与本专业方向链接,清楚说明经济学与所学专业知识的关系。(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在经济学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政理论和教育方法,深入分析经济学原理中蕴含的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以及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获得经济学基础原理和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价值追求和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方针思想,树立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培养学生辩证、系统的经济分析思维。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高职高专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从经济学的纯理论教学分析和困难的数学模型设计中解脱出来,运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照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联系,结合经济生活和日常案例,做到“经济理论生活化”,减少繁的理论教学,以锻造思维、培养能力为目的,以必需、够用的基本经济理论,培养出学生“看”、“听”、“读”、“说”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四、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1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章数小计内容理论课时实训课时4261经济学概述:认识经济学6392需求与供给:均衡价格理论4236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2644生产者行为理论5385成本与收益理论2
2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经济学基础》是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的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 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 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 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 2.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3.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 析和预测。 4. 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5. 能够构建市场经济知识框架,与本专业方向链接,清楚说明经济学与所学专业知识的关 系。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在经济学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政理论和教育方法,深入分析经济学原理中蕴含 的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以及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获得经济 学基础原理和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价值追求和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当前经济发展 形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方针思想,树立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培养学生辩证、 系统的经济分析思维。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结合高职高专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从经济学的纯理论教学分析和困难的数学模型设计中 解脱出来,运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照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联系,结合经济生活 和日常案例,做到“经济理论生活化”,减少繁琐的理论教学,以锻造思维、培养能力为目 的,以必需、够用的基本经济理论,培养出学生“看”、“听”、“读”、“说”社会经济 现象的能力。 四、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 1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 数 内 容 理论课时 实训课时 小计 1 经济学概述:认识经济学 4 26 2 需求与供给:均衡价格理论 6 39 3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 4 26 4 生产者行为理论 4 26 5 成本与收益理论 5 38
314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60373宏观经济政策4286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369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54 3519合计3
3 6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3 14 7 宏观经济政策 3 03 8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4 26 9 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3 36 合计 35 19 54
第1章经济学概述:认识经济学(6学时)课题1.1什么是经济学一、教学目标和要求(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前提2.掌握经济学、经济资源、资源配置、机会成本等基本概念3.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模型4.计算机会成本5.运用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6.提升节约意识(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加强资源稀缺的认知,提升节约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经济学、经济资源、资源配置、机会成本等基本概念难点: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练习法四、教学学时2学时六、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备注【课程思政】第一节什么是经济学目标:提升节约意识内容:一、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前提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1)见教材正文1)经济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补充素材:好钢用在刀刃上45'2)经济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课堂讨论】2.资源配置的可选择性教材思考与讨论1.1~1.3【案例】1)资源配置的概念与可选择性2)机会成本的概念、条件、作用与实例视频案例01-1:伊拉克琥珀米主产区限制种植面积3)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模型、意义与实例视频案例01-2:生育“三孩”顾虑多【课程思政】二、经济学的定义1.经济学的概念目标:提升节约意识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内容:见教材正文1)资源配置问题45'2)资源利用问题【实训作业1】教材P16练习题六、21.绘制生产可能性曲线2.运用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理论分析现实问题1
1 第 1 章 经济学概述:认识经济学 ( 6 学 时 ) 课题 1.1 什么是经济学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2.掌握经济学、经济资源、资源配置、机会成本等基本概念 3.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模型 4.计算机会成本 5.运用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 6.提升节约意识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加强资源稀缺的认知,提升节约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学、经济资源、资源配置、机会成本等基本概念 难点: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练习法 四、教学学时 2 学时 六、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备注 45′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一、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前提 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1)经济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经济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 2.资源配置的可选择性 1)资源配置的概念与可选择性 2)机会成本的概念、条件、作用与实例 3)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模型、意义与实例 【课程思政】 目标:提升节约意识 内容: 1)见教材正文 2)补充素材:好钢用在刀刃上 【课堂讨论】 教材思考与讨论1.1~1.3 【案例】 视频案例01-1:伊拉克琥珀米主产区 限制种植面积 视频案例01-2:生育“三孩”顾虑多 45′ 二、经济学的定义 1.经济学的概念 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1)资源配置问题 2)资源利用问题 【实训作业1】 教材P16 练习题 六、2 1.绘制生产可能性曲线 2.运用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课程思政】 目标:提升节约意识 内容:见教材正文
课题1.2经济体制(2学时)一、学习目标(一)教学目标1.理解市场机制及市场经济运行模型2.掌握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等基本概念3.能画出具体情况下的市场运行图4.能区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5.提升竞争意识、节约意识、大局意识、社会责任意识6.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市场运行模型、价格机制难点: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三、课型理论课四、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五、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案例及实训资料六、教学进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务注导入案例1.1,提出问题三、经济体制【课程思政】目标:提升节约意识、竞争意识、大局意1.经济体制的概念与分类1)计划经济体制识、社会责任意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2)市场经济体制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45'内容:3)混合经济体制2.市场经济体制1)见教材正文及案例1.11)市场运行简图(不考虑政府)2)补充素材: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市场、市场主体、市场客体与市场竞争【课堂讨论】教材思考与讨论1.4~1.6【案例】视频案例01-3:看不见的手3)价格机制的概念、运行过程及功能分析案例1.1问题,得出结论【课程思政】3.贸易的好处1)绝对优势目标:提升节约意识2)比较优势内容:见教材正文【实训2】45'【课堂讨论】教材思考与讨论1.7教材P16练习题六、1【案例】视频案例01-4:靠山吃山1.认识市场,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及市场机制2.能画出市场运行图2
2 课题 1.2 经济体制(2 学时) 一、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市场机制及市场经济运行模型 2.掌握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等基本概念 3.能画出具体情况下的市场运行图 4.能区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5.提升竞争意识、节约意识、大局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6.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市场运行模型、价格机制 难点: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三、课型 理论课 四、教学方法 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案例及实训资料 六、教学进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备注 45′ 导入案例1.1,提出问题 三、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的概念与分类 1)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体制 3)混合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体制 1)市场运行简图(不考虑政府) 2)市场、市场主体、市场客体与市场竞争 3)价格机制的概念、运行过程及功能 分析案例1.1问题,得出结论 【课程思政】 目标:提升节约意识、竞争意识、大局意 识、社会责任意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内容: 1)见教材正文及案例1.1 2)补充素材: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课堂讨论】教材思考与讨论1.4~1.6 【案例】视频案例01-3:看不见的手 45′ 3.贸易的好处 1)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 【实训2】 教材P16 练习题 六、1 1.认识市场,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及市场机制 2.能画出市场运行图 【课程思政】 目标:提升节约意识 内容:见教材正文 【课堂讨论】教材思考与讨论1.7 【案例】视频案例01-4:靠山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