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度 2.12.2232.4 第一章渔业海洋学导论 课后作业 并授流业海洋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研究内 要求 握渔业海洋学有关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研究 渔业学等的关系和若 思政素材 按照金枪鱼用网渔业、金枪鱼延绳钓渔业、就钓 .了解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及我校学科的支掉作 2.了解渔业海洋学知识对于具体渔业的支撑作用。 写海洋血类的生史 授典型重要经济海洋鱼类的生活史过程、生物 学特住,生活习任、行为特点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 学习题求 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阶段受海洋环境影 般作用 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课后作 学可内究 业:案例 模仿练 雅资源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及其对渔业的影响途径和 习:思政 具体案例 素材 1掌握水温、海流、上升流、水团、锋面、波浪、湘 尼诺范尼螺现象等多种要素影响重要经济价 值鱼类种群资源数量和分布的具体作用和相互作用机 2.掌操典型海场形成的内在机制 解渔业海洋学经典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掌提简单的数 玉a花蛋布分生 用机制
18 二、 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第一章 渔业海洋学导论 学习内容: 讲授渔业海洋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研究内 容。 学习要求: 1.掌握渔业海洋学有关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研究内 容;2.掌握涉及渔业海洋学相关概念的基础专业词汇; 3.了解渔业海洋学与其他交叉学科(海洋学、渔场学、 渔业资源学等)的关系和差别。 2 课后作业 √ √ √ 第二章 我国主要远洋渔业简介 学习内容: 按照金枪鱼围网渔业、金枪鱼延绳钓渔业、鱿钓 渔业、南极磷虾拖网渔业等我国现阶段主要开展的远 洋渔业类型介绍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现状、问 题和需求,概况介绍渔业海洋学学科发展对于这些远 洋渔业的支撑作用。 学习要求: 1.了解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及我校学科的支撑作 用; 2.了解渔业海洋学知识对于具体渔业的支撑作用。 4 思政素材 √ √ √ 第三章 海洋鱼类的生活史 学习内容: 讲授典型重要经济海洋鱼类的生活史过程、生物 学特性、生活习性、行为特点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 系。 学习要求: 1.掌握生活史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阶段受海洋环境影响 的一般作用规律; 2.掌握我国涉及的重要经济价值鱼类(金枪鱼类、头足 类、磷虾及秋刀鱼)的具体生活史策略选择特点及其 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3.了解具有不同生活史特点的渔业管理策略的差异。 2 √ √ 第四章 渔业资源与海洋环境和气候的关系 学习内容: 按照物理要素、化学要素、生物要素、气候变化 四个方面分别讲授海洋环境要素对于重要经济鱼类种 群资源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及其对渔业的影响途径和 具体案例。 学习要求: 1.掌握水温、海流、上升流、水团、锋面、波浪、潮 汐、盐度、溶解氧、营养盐、铁、浮游生物、底栖生 物、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多种要素影响重要经济价 值鱼类种群资源数量和分布的具体作用和相互作用机 制; 2.掌握典型渔场形成的内在机制; 3.了解渔业海洋学经典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掌握简单的数 据分析方法; 4.掌握气候变化引起渔业种群资源数量和分布变化的具 体作用机制; 8 课后作 业;案例 模仿练 习;思政 素材 √ √ √ √
弟五章渔业涛洋学的调查方法 案例模仿V 授渔业海洋学研究所涵盖的渔业资源和海洋环 练习 有关的调查关型及具体方法。 1掌握渔业海洋学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学习内 案例模仿 练习 原理及进促学 学制是S技术在渔业生产和管理领城的具体应用 场 单了解RS和GS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和图表绘制 期中口头 果程考黎 报告结合 期末闭卷 考试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PPT课件、视频教材(纪录片视频)和文字教材(包 括教材、课外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等。 本课程的教学将使用自制的PPT对渔业海洋学领域的基本概念、 规律 原理和方法过 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 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采用多 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课堂上对计算案例进行演示后,要求学生在自 带电脑上重复相似题型的计算过程,并布置更为复杂的题型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思 完成,以促使其掌握渔业海洋学有关的数据分析方法。安排的期中口头报告具有课后作! 的性质,旨在令学生根据某一具体话题进行搜集资料、翻译资料、加工资料并讲述资料的 形式,在其接受课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进一步锻炼其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木课程的理解、运用,拓宽其在课程基木内容以外的知识面,最终将 冬种内突△通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考试主要采用平时考勒、期中口头报告结合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其中,平时考勒 在总分中占比最低,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期中口头报告根据分配的不同报告题 目进行,主要考察学生针对特定话题搜集资料、翻译资料、整理资料和表达展示的综合能力: 期末考试范围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内容的记忆掌握程 度,对有关内容的理解运用能力,同时也考察学生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拓展思考能力。 总评成绩:出考核占10%、期中口头报告占30%、期末考试占60% 五、课程思政素材 19
19 第五章 渔业海洋学的调查方法 学习内容: 讲授渔业海洋学研究所涵盖的渔业资源和海洋环 境有关的调查类型及具体方法。 学习要求: 1.掌握渔业海洋学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了解叶绿素和海洋初级生产力调查、海洋浮游生物调 查、海洋游泳动物调查、海洋水环境调查等涉及的内 容、方法和仪器。 6 案例模仿 练习 √ √ √ 第六章 信息技术在渔业海洋学上的应用 学习内容: 讲授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他信息技 术在渔业海洋学上的应用;介绍现代渔情预报技术的 原理及进展。 学习要求: 1.初步掌握 3S 技术在渔业生产和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 场景; 2.简单了解 RS 和 GIS 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和图表绘制 技巧。 6 案例模仿 练习 √ √ √ 课程考察 4 期中口头 报告结合 期末闭卷 考试 √ √ √ 三、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PPT 课件、视频教材(纪录片视频)和文字教材(包 括教材、课外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等。 本课程的教学将使用自制的 PPT 对渔业海洋学领域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 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 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采用多 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课堂上对计算案例进行演示后,要求学生在自 带电脑上重复相似题型的计算过程,并布置更为复杂的题型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思考 完成,以促使其掌握渔业海洋学有关的数据分析方法。安排的期中口头报告具有课后作业 的性质,旨在令学生根据某一具体话题进行搜集资料、翻译资料、加工资料并讲述资料的 形式,在其接受课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进一步锻炼其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运用,拓宽其在课程基本内容以外的知识面,最终将 各种内容融会贯通。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考试主要采用平时考勤、期中口头报告结合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其中,平时考勤 在总分中占比最低,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期中口头报告根据分配的不同报告题 目进行,主要考察学生针对特定话题搜集资料、翻译资料、整理资料和表达展示的综合能力; 期末考试范围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内容的记忆掌握程 度,对有关内容的理解运用能力,同时也考察学生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拓展思考能力。 总评成绩:出勤考核占 10%、期中口头报告占 30%、期末考试占 60%。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教学方法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2.1222324 1985年,中国首支远洋船以远赴西非开展捕拐 第2章 讲授、观√ 作业,报开了我国发展远洋渔业的历中序蕊,其 看视频、 中,我校先后有300余名师生不畏艰苦,.毅然 全要讨论 投入到国家的号召之中。季星辉教授作为我 远洋事业的开拓者之 ,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85年3月10日,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季星辉 随13艘海船组成的我因首支远洋渔业船队,历 时62天,航行一万海里抵达西非,开创远洋流 业率业,在西非的岁月中,委是教好废 研究渔场、渔具和海法,终于使船队扭亏为盈 在讲授我国重要远洋渔业现状的相关章节中将 以季星辉教授的事迹为案例,鼓励我校学生继 承发扬“勤朴忠实"的优良传统,维往开来,为信 我国路身远洋渔业程国续力奋斗。 西太平祥将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 全球金 第2章和 讲授、观 抢鱼产量的60%捕获于太平洋岛国专属经 第4章第 看税 区。我因的金枪鱼围网船队和延绳钓船队近年 1节 全题讨论 来快速发展,在太平洋岛国的专属经济区内捕 捞、运输、加工各种高价值的金枪鱼类,在获球 业资陌的同时 也给这些岛国的经济发展和 人员就业贡献了巨大力量。本节授课内容将以 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参加APEC峰 会期间央视放映的“命运与共一中国与太平 洋岛国纪录片为依托,结合我国远洋船队在 区域的渔业现状及主要利益,向学生介绍远 渔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料 动沿线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显艺 作用,使学生史加清晰的明白“一带一路”战路 和“人米命运址司休”但过的且体内通 自工业苹命以来,但是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大量 第4章第讲授、观 的温室气体,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 看视频 升高,随着大气温室效应不断加刷,全球平均 全题讨论 温也逐年升高,导致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最终对 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南书 极地生态系统作为曲型的西生态系,不脚 开高的气温将导致冰川大量融化。这种息 特征的根本变化会导致南极磷虾资源的数量沙 动并通过食物网的作用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课程教师将以亲身参与的南极科考调查中的所 见所间结合误程教学内容作为案例,启发学生 对于我国过去发展模式和自身生活习惯的思
20 序 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1 1985 年,中国首支远洋船队远赴西非开展捕捞 作业,揭开了我国发展远洋渔业的历史序幕。其 中,我校先后有 300 余名师生不畏艰苦,毅然 投入到国家的号召之中。季星辉教授作为我国 远洋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85 年 3 月 10 日,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季星辉, 随 13 艘渔船组成的我国首支远洋渔业船队,历 时 62 天,航行一万海里抵达西非,开创远洋渔 业事业。在西非的岁月中,季星辉教授废寝忘食 研究渔场、渔具和渔法,终于使船队扭亏为盈。 在讲授我国重要远洋渔业现状的相关章节中将 以季星辉教授的事迹为案例,鼓励我校学生继 承发扬“勤朴忠实”的优良传统,继往开来,为使 我国跻身远洋渔业强国继续努力奋斗。 第 2 章 讲授、观 看视频、 全题讨论 √ √ √ 2 中西太平洋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全球金 枪鱼产量的 60%捕获于太平洋岛国专属经济 区。我国的金枪鱼围网船队和延绳钓船队近年 来快速发展,在太平洋岛国的专属经济区内捕 捞、运输、加工各种高价值的金枪鱼类,在获取 渔业资源的同时,也给这些岛国的经济发展和 人员就业贡献了巨大力量。本节授课内容将以 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参加 APEC 峰 会期间央视放映的“命运与共——中国与太平 洋岛国”纪录片为依托,结合我国远洋船队在该 区域的渔业现状及主要利益,向学生介绍远洋 渔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 动沿线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显著 作用,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明白“一带一路”战略 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具体内涵。 第 2 章和 第 4 章第 1 节 讲授、观 看视频、 全题讨论 √ √ √ 3 自工业革命以来,但是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大量 的温室气体,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 升高。随着大气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全球平均气 温也逐年升高,导致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最终对 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南极 极地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不断 升高的气温将导致冰川大量融化,这种栖息地 特征的根本变化会导致南极磷虾资源的数量波 动并通过食物网的作用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课程教师将以亲身参与的南极科考调查中的所 见所闻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作为案例,启发学生 对于我国过去发展模式和自身生活习惯的思 第 4 章第 2 节 讲授、观 看视频、 全题讨论 √ √ √
考,最终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 设”科学发展观的传播与学习。 六、参考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陈新军主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第二版),海洋出版社,2014年12月第2版 阅读书目: 1.Fisheries Oceanography,Paul J.Harrison and Timothy R Parsons,Blachwell Science,2000 2.Reddy Formerly et al.,Ocean Environment and Fisheries,Science Publishers,New Hampshire,2007 3.Tony J Pitcher.Paul J.B.Hart.Fisheries ecology.AVI Publishing Company.1982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海洋资源与环境管理类专业高年级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适宜学习本课程,如先修 “海洋环境生态学”、“海洋学”、“渔业资源生物学”等基础课程为宜。 撰写人:王学昉 审核人:李纲叶旭昌 教学院长:胡松 日期:2018年12月17日 1706026《海洋牧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海洋牧场(Sea Farming) 课程编号:1706026 学 分.) 学时.总学时3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24 其他学时8 课程负责人:张硕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海洋故场》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生本渔业工程方向必修课。该课得诵过数与 学使学生正确认识海洋牧场的基本概念 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 能综合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 识面,为今后学习其他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海洋牧场功能原理和建设关健技术及管理措施。它围绕者国内外渔业的 发展概况、近海生态海洋生态环境、栖息地修复、资源增殖方法及管理模式等当今世界各国 21
21 考,最终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 设”科学发展观的传播与学习。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陈新军主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第二版),海洋出版社,2014 年 12 月第 2 版 阅读书目: 1.Fisheries Oceanography, Paul J. Harrison and Timothy R. Parsons, Blachwell Science, 2000. 2.Reddy Formerly et al., Ocean Environment and Fisheries, Science Publishers, New Hampshire, 2007. 3.Tony J Pitcher, Paul J.B. Hart, Fisheries ecology, AVI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海洋资源与环境管理类专业高年级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适宜学习本课程,如先修 “海洋环境生态学”、“海洋学”、“渔业资源生物学”等基础课程为宜。 撰写人:王学昉 审核人:李纲 叶旭昌 教学院长:胡松 日期:2018 年 12 月 17 日 1706026《海洋牧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海洋牧场(Sea Farming ) 课程编号:1706026 学 分:2 学 时:总学时 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 24 其他学时 8 课程负责人:张硕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海洋牧场》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生态渔业工程方向必修课,该课程通过教与 学使学生正确认识海洋牧场的基本概念,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 能综合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 识面,为今后学习其他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海洋牧场功能原理和建设关键技术及管理措施。它围绕着国内外渔业的 发展概况、近海生态海洋生态环境、栖息地修复、资源增殖方法及管理模式等当今世界各国
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为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渔业工程领域的增养殖工程 渔场修复技术和资源管理模式莫定基础。通过课堂讲授、查阅参考资料、课堂讨论、看录像 谈体会、写小论文或翻译外文文献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 原则与基本方法。 Sea farming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ecological fishery engineering major field of Marine Fish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It is a kind of course which is to promote the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and to expand the knowledge of students.Through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course,master the basic rules,basic principles and general methods,and can be integrated with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It can Increase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broaden students'knowledge.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function principle and key technology of sea farming and management measures.It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fisheries,coast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habitat restoration,resource prolif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etc.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on the field of fishery engineering.the foundation research and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technolog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s established.The students can grasp the basic principles,basic ideas,basic principles and basic methods of sea farming by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referring to the reference materials,classroom discussion,watching the video,writing paper or translation paper 2.课程目标 2.1掌握该们课程讲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课程讲述的实例所揭示的内涵。 2.2了解国内外渔业发展的历史和我国近海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海洋牧场发展的背景,了 解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的历史,了解海洋牧场发展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以及保 护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爱护海洋的热情。 2,3了解我国近海海洋牧场的建设基础,了解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及建设海 洋牧场的重要意义。认识海洋牧场作为海洋渔业极具优势的领域,在促进传统海洋渔业发 展的同时,还可以拓展渔业功能,形成海洋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海洋经济整体健康、 可持续发展以及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2.4掌握关键技术环节的技术要点,适用范围, 2.5专业拓展- 一培养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结合自己对课程所学知识点的理 解和认识以及个人兴趣和爱好,讨论海洋牧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在我国近海生物资源养护和 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积极作用。 二、教学内容 通过对海洋牧场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海洋牧场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海洋牧场 22
22 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为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渔业工程领域的增养殖工程、 渔场修复技术和资源管理模式奠定基础。通过课堂讲授、查阅参考资料、课堂讨论、看录像 谈体会、写小论文或翻译外文文献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 原则与基本方法。 Sea farming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ecological fishery engineering major field of Marine Fish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a kind of course which is to promote the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and to expand the knowledge of students. Through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course , master the basic rules, basic principles and general methods, and can be integrated with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t can Increase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roaden students' knowledge,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function principle and key technology of sea farming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t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fisheries, coast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bitat restoration, resource prolif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etc.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on the field of fishery engineering, the foundation research and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technolog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s established. The students can grasp the basic principles, basic ideas, basic principles and basic methods of sea farming by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referring to the reference materials, classroom discussion, watching the video, writing paper or translation paper. 2.课程目标 2.1 掌握该门课程讲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课程讲述的实例所揭示的内涵。 2.2 了解国内外渔业发展的历史和我国近海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海洋牧场发展的背景,了 解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的历史,了解海洋牧场发展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以及保 护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爱护海洋的热情。 2.3 了解我国近海海洋牧场的建设基础,了解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及建设海 洋牧场的重要意义。认识海洋牧场作为海洋渔业极具优势的领域,在促进传统海洋渔业发 展的同时,还可以拓展渔业功能,形成海洋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海洋经济整体健康、 可持续发展以及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2.4 掌握关键技术环节的技术要点,适用范围。 2.5 专业拓展——培养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结合自己对课程所学知识点的理 解和认识以及个人兴趣和爱好,讨论海洋牧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在我国近海生物资源养护和 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积极作用。 二、教学内容 通过对海洋牧场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海洋牧场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海洋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