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卷 命题人:胡恩泉张旭鸿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本试卷包括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 (第—~第六题,共90分)和写作(第七题,共70分)两部分,其中第四题为选 做题。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16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考试证 号相应的数字涂黑 语言文字运用(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咋呼/咋舌训诂/怙恶不悛所向披靡/靡不有初 B.溯源/朔风下载/特约刊载退避三舍/魂不守舍 C.挣扎/挣钱纰谬/蚍蜉撼树惟妙惟肖/唯唯诺诺 D.河畔/绊脚捕捉/周公吐哺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发明,今天更是如此一—每天都有很多发明被完成,很多专利被注册, 但是大多数都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并未在物质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影响 B.中原大地,山重水复,花草掩映,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 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 C.桐城派散文的文气说,苏东坡式的信马由缰,归有光式的平淡抒情,以及倪云林平远小景的 构图,都使得汪曾祺的小说文体更加为所欲为。 D.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革故鼎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 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地表水冻结,动物渴死,植物冻死,人类将面临水源、食物、燃料,黑暗、疾病、强辐射损 伤和空气严重污染。 B.文化的流动有其自主性,非人力可控,异质文化间的碰撞、接触也往往会增加本土文化的韧度 和张力。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 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关爱生命的教育。它在各国多是由于中小学生涉及吸毒、自杀、伤
- 1 - 如东县 200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卷 命题人:胡恩泉 张旭鸿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 分) A.咋.呼/咋.舌 训诂./怙.恶不悛 所向披靡./靡.不有初 B.溯.源/ 朔.风 下载./特约刊载. 退避三舍./魂不守舍. C.挣.扎/挣.钱 纰.谬/蚍.蜉撼树 惟妙惟.肖/唯唯.诺诺 D.河畔./绊.脚 捕.捉/周公吐哺. 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发明,今天更是如此——每天都有很多发明被完成,很多专利被注册, 但是大多数都如同白驹过隙 ....,转瞬即逝,并未在物质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影响。 B.中原大地,山重水复,花草掩映,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 ....的音响 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 C.桐城派散文的文气说,苏东坡式的信马由缰,归有光式的平淡抒情,以及倪云林平远小景的 构图,都使得汪曾祺的小说文体更加为所欲为 ....。 D.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革故鼎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 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 分) A.地表水冻结,动物渴死,植物冻死,人类将面临水源、食物、燃料,黑暗、疾病、强辐射损 伤和空气严重污染。 B.文化的流动有其自主性,非人力可控,异质文化间的碰撞、接触也往往会增加本土文化的韧度 和张力。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 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关爱生命的教育。它在各国多是由于中小学生涉及吸毒、自杀、伤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 (第一~第六题,共 90 分)和写作(第七题,共 70 分)两部分,其中第四题为选 做题。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满分 160 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考试证 号相应的数字涂黑。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 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人等直接危害生命健康事件的增多而提出的 4.右面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的主要 内容。(不超过50个字)(5分) EXPO 5.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句式整饬,语段完整。(4分) 奥运会美不胜收:举重有拔山盖世之美,短跑有 花样游 SHANGHAI CHINA 泳有芙蓉出水之美,▲ 奥运会不正是一场美的盛 会吗?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孑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 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 使。”河内失火,延烧干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 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 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 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 。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 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抬遗,臣之愿也 上曰:“君薄准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 行李息,日:"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 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 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息畏汤
- 2 - 人等直接危害生命健康事件的增多而提出的。 4.右面是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会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的主要 内容。(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 ▲ 5.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句式整饬,语段完整。(4 分) 奥运会美不胜收:举重有拔山盖世之美,短跑有 ▲ ,花样游 泳有芙蓉出水之美, ▲ ,……。奥运会不正是一场美的盛 会吗?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 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 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 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 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 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 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 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 行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 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 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息畏汤
终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 (选自《史记汲 郑列传》,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B.其治,责大指而己 责:要求 C.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重:重视 D.内怀诈以御主心 御:迎合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 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 官军不至蔡州城下三十余年,故蔡人不为备 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 D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黯受皇上委派去视察东越之间的争斗,可汲黯只到达吴郡就掉头回朝复命了,因为他认为 东越人之间互相攻击,本是习常所见之事,不配烦劳天子的使者。 B.汲黯在东海太守任上时,因体弱多病,常卧床不起,但他崇尚道家学说,以“清静无为”的方 式治理地方,从而赢得吏民的广泛赞誉,并因此再次被皇上重用 C.汲黯能以国事为重,在坚辞淮阳太守一职不得皇上批准的情况下,抱病赴任。到任后,按照 从前的做法治理郡政,政绩显著 D.汲黯奉诏离京赴任淮阳前,特意探访位列九卿的大行令李息,劝他在权奸张汤罪行败露之前 向皇上检举张汤,但李息因害怕张汤终不敢进言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殺之战》) (2)武帝嘉其义,乃遺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牧羊》) (3)(楚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留侯论》) 三、古诗鉴赏(8分)
- 3 - 终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 (选自《史记·汲 郑列传》,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B.其治,责.大指而已 责:要求 C.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重:重视 D.内怀诈以御.主心 御:迎合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A.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 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B.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 C. 官军不至蔡州城下三十余年,故蔡人不为.备 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 D.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汲黯受皇上委派去视察东越之间的争斗,可汲黯只到达吴郡就掉头回朝复命了,因为他认为 东越人之间互相攻击,本是习常所见之事,不配烦劳天子的使者。 B.汲黯在东海太守任上时,因体弱多病,常卧床不起,但他崇尚道家学说,以“清静无为”的方 式治理地方,从而赢得吏民的广泛赞誉,并因此再次被皇上重用。 C.汲黯能以国事为重,在坚辞淮阳太守一职不得皇上批准的情况下,抱病赴任。到任后,按照 从前的做法治理郡政,政绩显著。 D.汲黯奉诏离京赴任淮阳前,特意探访位列九卿的大行令李息,劝他在权奸张汤罪行败露之前 向皇上检举张汤,但李息因害怕张汤终不敢进言。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殽之战》) ▲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牧羊》) ▲ (3)(楚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留侯论》) ▲ 三、古诗鉴赏(8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本诗是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时写给朋友丁宝臣(字元珍)的一首酬答之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颔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4分) (2)“野芳虽晚不须嗟”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师道也, ?(《师说》) (2)皇览揆余初度兮,_▲: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 ,出则无敌国外惠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6)以铜为镜, 以古为镜,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任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最后一个便士① [英∨玛利斯 一个穷苦的老人,站在露天寒冷的空气里,往一家商店的玻璃窗里看着。他的靴又脏又破,薄 薄的大衣,低档不住向他迎面吹来的风雪。然而一丝慈祥的微笑,却挂在他已经冻僵的脸上。 商店里有很多人。这是全镇最好的地方,每个人都知道,这家店里的甜点心和糕饼是很出色的。 而今天又不同于往常,因为在商店的窗口,又挂出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道 试一下我们新做的苹果蛋糕吧,谁都能尝,免费供应。 很多人都来品尝新蛋糕了。老板十分讲信用,任何人一进他的店堂,离开时一定会带走一盒甚 至两盒甜点心的。因为他想:“今天,他们不一定个个都会买蛋糕的。对于几个穷人,兔费让他们吃 点,我的心里同样感到很快活 这时候,他透过另一扇窗户的玻璃,看见了老人的脸,急忙奔过去,微笑着拉开门,就像迎候 一个衣冠楚楚的阔佬:“快进来,我的朋友,外面冷。你不想吃一杯茶和一些蛋糕吗?我新做的—种
- 4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本诗是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时写给朋友丁宝臣(字元珍)的一首酬答之 作。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颔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4 分) ▲ (2)“野芳虽晚不须嗟”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师道也, ▲ ?(《师说》) (2)皇览揆余初度兮,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 (3)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野芳发而幽香,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5) ▲ ,抱明月而长终。 ▲ ,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6)以铜为镜, ▲ ;以古为镜, ▲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任 贤》)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最后一个便士① [英]I.V 玛利斯 一个穷苦的老人,站在露天寒冷的空气里,往一家商店的玻璃窗里看着。他的靴又脏又破,薄 薄的大衣,低档不住向他迎面吹来的风雪。然而一丝慈祥的微笑,却挂在他已经冻僵的脸上。 商店里有很多人。这是全镇最好的地方,每个人都知道,这家店里的甜点心和糕饼是很出色的。 而今天又不同于往常,因为在商店的窗口,又挂出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道: 试一下我们新做的苹果蛋糕吧,谁都能尝,免费供应。 很多人都来品尝新蛋糕了。老板十分讲信用,任何人一进他的店堂,离开时一定会带走一盒甚 至两盒甜点心的。因为他想:“今天,他们不一定个个都会买蛋糕的。对于几个穷人,免费让他们吃 一点,我的心里同样感到很快活。” 这时候,他透过另一扇窗户的玻璃,看见了老人的脸,急忙奔过去,微笑着拉开门,就像迎候 一个衣冠楚楚的阔佬:“快进来,我的朋友,外面冷。你不想吃一杯茶和一些蛋糕吗?我新做的一种
苹果蛋糕,看来很受欢迎。 非常感谢你,先生〃老人回答,“是的,我很愿意尝尝新蛋糕。当然,你们另外的蛋糕也很 不错。” 老人坐在一个角落里,吃着放在面前的毎一块蛋糕。店堂里另外的人都在忙碌着,没有人注意 到老人正抹着泪水。但老板看到了,于是他又拿了几块蛋糕,送到老人的餐桌上。因为他知道,像这 样一个穷老人,是不可能为自己买一整块蛋糕的。 最后,老人站起来走了,店老板提着一个大盒子走到门边,“请吧;他对老人说着,把盒子递 给他,“请拿上这盒蛋糕,作为我送给你的一份薄礼吧 老人的脸色变红了。“不……不,先生,谢谢你!他低声说,“我决定为家里买一盒蛋糕回去 他持重地走回到放蛋糕的大桌子边,指着最大的一块蛋糕说:“我要那-块 他把手伸进口袋,拿出所有的钱数了数,付清了蛋糕的钱。他离开商店时心里明白,他刚好花 光了最后一个便士。 慢慢地,老人向自己的家走去。“我不能吃它;他悲哀地说,“我不能享受它,但我也不能把 它浪费了 突然,他再一次笑了。他走到一家和他一样穷的邻居房前,把蛋糕放在门口的台阶上,然后悄 悄地离开了。街道上,冷风依然使劲地吹着,但在老人的心里,却感到一阵温暖。他一步步向家里走 (原文中略有删 节) 【注】①便士:英国本土货币单位,100便土等于1英镑 12.文章的开头写外面的寒冷,有什么作用?(4分) 13.老板有着什么样的人物性格?请作简要分析说明。(6分) 14.老人不接受老板的赠送,却决定买一盒最大的蛋糕,这说明了什么?(4分) 15.文章结尾3小段除了点题之外,你从中还“读”到些什么呢?(提示:请分别从“老人”与社会两个 方面谈)(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化主权与文化自信(有删改) 祝勇 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认为,“西化”主张者的误区,在于以时间关系取代了空间关系。他们一 厢情愿地在东方与传统、西方与现代之间划等号,认为凡是东方的必是传统的,凡是西方的必是现代 的。其实,西方社会并未完全丢失他们的历史人文资源,东方文化也能完成现代化转型。林先生提出 文化主权的概念:"谈主权就是强调主体的神圣性”,“当然,在这里,指的是文化诠释权。”“文化 主权”,或日“文化诠释权”的概念,显然凸显了不同文化的平等地位,并在“文明冲突”日趋激烈 的世界里,为他们提供了立足的依据 文化有着与科学不同的发展脉络——科学具有“普世性”;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文
- 5 - 苹果蛋糕,看来很受欢迎。” “非常感谢你,先生,”老人回答,“是的,我很愿意尝尝新蛋糕。当然,你们另外的蛋糕也很 不错。” 老人坐在一个角落里,吃着放在面前的每一块蛋糕。店堂里另外的人都在忙碌着,没有人注意 到老人正抹着泪水。但老板看到了,于是他又拿了几块蛋糕,送到老人的餐桌上。因为他知道,像这 样一个穷老人,是不可能为自己买一整块蛋糕的。 最后,老人站起来走了,店老板提着一个大盒子走到门边,“请吧,”他对老人说着,把盒子递 给他,“请拿上这盒蛋糕,作为我送给你的一份薄礼吧!” 老人的脸色变红了。“不……不,先生,谢谢你!”他低声说,“我决定为家里买一盒蛋糕回去!” 他持重地走回到放蛋糕的大桌子边,指着最大的一块蛋糕说:“我要那一块。” 他把手伸进口袋,拿出所有的钱数了数,付清了蛋糕的钱。他离开商店时心里明白,他刚好花 光了最后一个便士。 慢慢地,老人向自己的家走去。“我不能吃它,”他悲哀地说,“我不能享受它,但我也不能把 它浪费了。” 突然,他再一次笑了。他走到一家和他一样穷的邻居房前,把蛋糕放在门口的台阶上,然后悄 悄地离开了。街道上,冷风依然使劲地吹着,但在老人的心里,却感到一阵温暖。他一步步向家里走 去。 (原文中略有删 节) 【注】①便士:英国本土货币单位,100 便士等于 1 英镑。 12.文章的开头写外面的寒冷,有什么作用?(4 分) ▲ 13.老板有着什么样的人物性格?请作简要分析说明。(6 分) ▲ 14.老人不接受老板的赠送,却决定买一盒最大的蛋糕,这说明了什么?(4 分) ▲ 15.文章结尾 3 小段除了点题之外,你从中还“读”到些什么呢?(提示:请分别从“老人”与社会两个 方面谈)(6 分) ▲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 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文化主权与文化自信(有删改) 祝 勇 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认为,“西化”主张者的误区,在于以时间关系取代了空间关系。他们一 厢情愿地在东方与传统、西方与现代之间划等号,认为凡是东方的必是传统的,凡是西方的必是现代 的。其实,西方社会并未完全丢失他们的历史人文资源,东方文化也能完成现代化转型。林先生提出 文化主权的概念:“谈主权就是强调主体的神圣性”,“当然,在这里,指的是文化诠释权。” “文化 主权”,或曰“文化诠释权”的概念,显然凸显了不同文化的平等地位,并在“文明冲突”日趋激烈 的世界里,为他们提供了立足的依据。 文化有着与科学不同的发展脉络——科学具有“普世性”;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