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丶海安两市2011届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伛偻/佝偻 亵渎/买椟还珠 逡巡/怙恶不悛 B.拗口/执拗 曝光/一曝十寒 叱咤/姹紫嫣红 C.稽查/稽首 沮丧/含英咀华 痉挛/不胫而走 D.倾轧/轧钢 呼吁/长吁短叹 田畴/觥筹交错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厂家认为,电动车之所以“超标”的原因,是因为时速20公里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 求:40公斤的车辆配备的电池,最多跑20公里的路程,连基本出行需求都不能满足 B.作为人口老龄化大省,江苏近年来加大了投入,加快了养老服务设施步伐,全力推进养 老服务工作,让“老有所依”落到实处 C.弃不弃核这一实质性问题,朝鲜的诉求是与美国举行双边会谈,因而改善朝美关系,而 核武器是朝鲜最大的砝码,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D.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性大型博 览会。本届世博会共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创下158年世博史的最高纪录 3.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日长假等机会,自驾车到周边乡村,住农家屋 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这本是利人利己的好事。 但遗憾的是,有些人在农家乐里玩些啥?在树干上荡秋千,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到小河 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甚至在农家乐里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 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4分) (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分)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近日就我国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 科问题公开征求意见。请在下面两个观点中选定你支持的一个,并陈述你的理由。(至少 写出两点理由。)(5分) ①反对文理分科。②赞同文理分科。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①,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 奇,屡试輒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 喜。是时,公督数边兵②,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 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③喜。公以是益
1 江苏省如皋、海安两市 2011 届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伛偻./佝偻. 亵渎./买椟.还珠 逡.巡/怙恶不悛. B.拗.口/执拗. 曝.光/一曝.十寒 叱咤./姹.紫嫣红 C.稽.查/稽.首 沮.丧/含英咀.华 痉.挛/不胫.而走 D.倾轧./轧.钢 呼吁./ 长吁.短叹 田畴./觥筹.交错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厂家认为,电动车之所以“超标”的原因,是因为时速20公里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 求;40公斤的车辆配备的电池,最多跑20公里的路程,连基本出行需求都不能满足。 B.作为人口老龄化大省,江苏近年来加大了投入,加快了养老服务设施步伐,全力推进养 老服务工作,让“老有所依”落到实处。 C.弃不弃核这一实质性问题,朝鲜的诉求是与美国举行双边会谈,因而改善朝美关系,而 核武器是朝鲜最大的砝码,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D.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性大型博 览会。本届世博会共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创下158年世博史的最高纪录。 3.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日长假等机会,自驾车到周边乡村,住农家屋, 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这本是利人利己的好事。 但遗憾的是,有些人在农家乐里玩些啥?在树干上荡秋千,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到小河 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甚至在农家乐里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 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4 分) (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 分) ▲ ▲ ▲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 分) ▲ ▲ ▲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近日就我国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 科问题公开征求意见。请在下面两个观点中选定你支持的一个,并陈述你的理由。(至少 写出两点理由。) (5 分) ①反对文理分科。②赞同文理分科。 ▲ ▲ ▲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①,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 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 喜。是时,公督数边兵②,威镇东南,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 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③喜。公以是益
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 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④,恣情山水。故其为诗,虽其体格时有卑者 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 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⑤。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 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晩年偾益深,佯狂益甚,显者 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 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 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 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⑥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 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 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日:“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 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选文有删节 注:①明代经过省各级考试录取为府、州、县学的生员,统称诸生 ②胡宗宪总督南直隶、淅、闽军务。 ③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古时常用陵墓名来称谓该皇帝。 ④曲蘗:酒母,代指酒。 ⑤韩、曾,指韩愈、曾巩:;流亚,同一类人物 ⑥间世:间隔几世。古称三十年为一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数奇,屡试辄蹶 数:礼数 B.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方:把……比作 C.好奇计,谈兵多中 中:切中要害 D.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雅:平素,向来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文长恃才自傲、狂放不羁品质的一组是(3分) ①奇其才,有国士之目 ②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③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④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 ⑤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⑥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文长恃才自傲,性格狂放不羁,因而不容于世俗,政治上很不得志。 B.文长既然在官场上不得志,于是以饮酒来放纵自己,纵情山水。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 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虽然与韩愈、曾巩一样,是一流的文章家,但他 的名声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 C.晚年的徐文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所以疯癫也更加厉害了,最终因为病情加重
2 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 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④,恣情山水。故其为诗,虽其体格时有卑者, 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 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⑤。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 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 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 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 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 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⑥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 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 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 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选文有删节) 注:①明代经过省各级考试录取为府、州、县学的生员,统称诸生。 ②胡宗宪总督南直隶、浙、闽军务。 ③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古时常用陵墓名来称谓该皇帝。 ④曲蘖:酒母,代指酒。 ⑤韩、曾,指韩愈、曾巩;流亚,同一类人物。 ⑥间世:间隔几世。古称三十年为一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然数.奇,屡试辄蹶 数:礼数 B.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方:把……比作 C.好奇计,谈兵多中. 中:切中要害 D.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雅:平素,向来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文长恃才自傲、狂放不羁品质的一组是(3 分) ①奇其才,有国士之目 ②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③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④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 ⑤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⑥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徐文长恃才自傲,性格狂放不羁,因而不容于世俗,政治上很不得志。 B.文长既然在官场上不得志,于是以饮酒来放纵自己,纵情山水。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 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虽然与韩愈、曾巩一样,是一流的文章家,但他 的名声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 C.晚年的徐文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所以疯癫也更加厉害了,最终因为病情加重,带
着对世道的愤恨离开了人世。 D.本文既有对徐文长的高度推崇,也有最深切的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才的 摧残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3分) 译文: (2)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4分) 译文 (3)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干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1)上片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屈原《离骚》) (2)▲,以光先帝遗德 (诸葛亮《出师表》) (3)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4) ,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独学而无友, (《礼记·杂记》 (6)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自题小像》)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扛椽树(节选) 刘成章 ①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干万年来,是在等谁 呢?谁能描绘出它的满身奇崛? ②滔滔的河。滔滔的神话和历史。滔滔的云中飘带和地上脚步。自周至舂秋,花开花落 五百年,星转斗移五个世纪,五百年五个世纪十几万个晴晴阴阴的日子,纷来沓至,应接不
3 着对世道的愤恨离开了人世。 D.本文既有对徐文长的高度推崇,也有最深切的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才的 摧残。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3 分) 译文: ▲ ▲ ▲ (2)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4 分) 译文: ▲ ▲ ▲ (3)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3 分) 译文: ▲ ▲ ▲ 三、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⑴~⑵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⑴上片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 ▲ ▲ ⑵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6 分)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 。(屈原《离骚》) (2) ▲ ,以光先帝遗德, ▲ 。(诸葛亮《出师表》) (3)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4) ▲ ,凝绝不通声暂歇。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独学而无友, ▲ 。 (《礼记·杂记》) (6)寄意寒星荃不察, ▲ 。(鲁迅《自题小像》)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扛 椽 树(节选) 刘成章 ①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万年来,是在等谁 呢?谁能描绘出它的满身奇崛? ②滔滔的河。滔滔的神话和历史。滔滔的云中飘带和地上脚步。自周至春秋,花开花落 五百年,星转斗移五个世纪,五百年五个世纪十几万个晴晴阴阴的日子,纷来沓至,应接不
暇,等来了古神州的第一批诗人。诗人们如鸟如蝉如蛙,吟诵之声不绝啊不绝。吟出了“风 吟出了“雅”,吟出了“颂″,吟出了一部《诗经》。吟岀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绝妙佳 句。不过,此句绝妙是绝妙了——引得后辈孑孙竞相模仿,竞相依依—一但,它却与这柳无 干。依依者在水一方,若窈窕淑女,不在陕北。陕北是满眼的干山圪塔。依依者不是这柳。 也难怪,这柳只生长在遥远的绝域,诗人们何得一见? ③一次一次地被冷落,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碰到谁的头上,都无疑是重大的打击,都 会有情绪上的波动。这柳,我心想它一定是一副失望的颓废的样子了。殊料,它心静如水, 仿佛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 ④然而,当我的身影岀现在柳的眼帘中的时候,柳不平静了,柳借漠风狂舞,首如飞蓬。 而我,也恍若又见故人,顿生亲切感,真想喊着叫着猛扑过去。我感到了心和心的相撞,但 我茫然不知何以如此。阳光下,柳的影子已拥抱着我,如亲人温热的襟怀。原来,是柳在等 我。哦,柳陕北的柳林朴拙如庄户人的柳!令人兴奋令人落泪的柳!! ⑤描绘它,没借鉴可寻。不论是关于柳的任何文字,都与它挂不上边。所以,什么蛾眉 呀发丝呀的种种女儿气,应该首先在天地间扫荡净尽。——不能有西施的影子。不能有林黛 玉的影子。不能有刘三姐的影子。甚至京华柳的那种绿,江南柳的那种绿,灞柳中原柳的那 种绿,在这里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黑。黑还要浓黑。于是,我把我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 的墨汁,满腔满腔地往岀泼。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 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或者,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泼成蒙恬,泼成赫连勃勃,泼成 李自成,泼成刘志丹和谢孑长。也可以泼成这儿的无数死了的或者活着的普通刚强汉子。我 还想把它泼成鲁迅。鲁迅虽是南方人,但他的骨头却像这柳。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 般的雄姿——这就是这柳。 ⑥倘问:这柳没有枝条吗?有。但它的枝条不是垂下来的,而是横在天空中的,像爆炸 射出的众多而凌厉的轨迹,像英雄举起的密密麻麻的刀枪。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 压不弯它。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 ⑦说到椽,这柳的枝条,确实是做椽用的。人们砍了它用来盖房子。一棵树可以砍六七 十根。但砍了它,用不了几年工夫,又一层新的椽子又蓬蓬勃勃地生成了。生了砍,砍了生 往复无穷。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它常常悲壮得像断肢折臂的战土。但 即使年迈了,衰老了,它的躯体变得干瘪而空洞,甚至于剥落成扭曲的片状,仍不忘耗尽最 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如果把它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毎棵树都应该是一片森林—这 就是陕北的柳。 ⑧我的描绘如果就此结束,我知道,还是对不住它的。我还应该用我满腔的浓浓的墨汁 泼出它的名字。有人把它叫做塞上柳,有人把它叫做蓬头柳,有人把它叫做扛椽树。我特别 喜欢最末这个名字,因为它摒弃了柔弱的柳字,更因为它以浓郁的泥土气息,道出了它的根 本特质。那么,就让我在浓浓的墨汁中饱和上深厚的感情,像暴雨一样,痛畅地泼下它吧一 扛椽树晙泼下它的时候,应该再次泼下它的奇峘形象,那形象仿佛是黑桩孑,黑碑石,黑煤 垛,黑旋风,黑爆炸,黑白故事片中的黑脸黑衣传奇英雄,黑得使人过目难忘。这还不够, 还应该泼出它黑色躯体中的代代相袭的遗传基因,以及由于这基因才一辈辈地、一年年地、 永不歇息地扛着椽,扛着椽站起啊站起,献给父老兄弟姐妺,修筑广厦干万间。还应该泼岀
4 暇,等来了古神州的第一批诗人。诗人们如鸟如蝉如蛙,吟诵之声不绝啊不绝。吟出了“风”, 吟出了“雅”,吟出了“颂”,吟出了一部《诗经》。吟出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绝妙佳 句。不过,此句绝妙是绝妙了——引得后辈子孙竞相模仿,竞相依依——但,它却与这柳无 干。依依者在水一方,若窈窕淑女,不在陕北。陕北是满眼的干山圪塔。依依者不是这柳。 ——也难怪,这柳只生长在遥远的绝域,诗人们何得一见? ③一次一次地被冷落,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碰到谁的头上,都无疑是重大的打击,都 会有情绪上的波动。这柳,我心想它一定是一副失望的颓废的样子了。殊料,它心静如水, 仿佛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 ④然而,当我的身影出现在柳的眼帘中的时候,柳不平静了,柳借漠风狂舞,首如飞蓬。 而我,也恍若又见故人,顿生亲切感,真想喊着叫着猛扑过去。我感到了心和心的相撞,但 我茫然不知何以如此。阳光下,柳的影子已拥抱着我,如亲人温热的襟怀。原来,是柳在等 我。哦,柳!陕北的柳!朴拙如庄户人的柳!令人兴奋令人落泪的柳!!! ⑤描绘它,没借鉴可寻。不论是关于柳的任何文字,都与它挂不上边。所以,什么蛾眉 呀发丝呀的种种女儿气,应该首先在天地间扫荡净尽。——不能有西施的影子。不能有林黛 玉的影子。不能有刘三姐的影子。甚至京华柳的那种绿,江南柳的那种绿,灞柳中原柳的那 种绿,在这里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黑。黑还要浓黑。于是,我把我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 的墨汁,满腔满腔地往出泼。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 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或者,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泼成蒙恬,泼成赫连勃勃,泼成 李自成,泼成刘志丹和谢子长。也可以泼成这儿的无数死了的或者活着的普通刚强汉子。我 还想把它泼成鲁迅。鲁迅虽是南方人,但他的骨头却像这柳。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 般的雄姿——这就是这柳。 ⑥倘问:这柳没有枝条吗?有。但它的枝条不是垂下来的,而是横在天空中的,像爆炸 射出的众多而凌厉的轨迹,像英雄举起的密密麻麻的刀枪。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 压不弯它。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 ⑦说到椽,这柳的枝条,确实是做椽用的。人们砍了它用来盖房子。一棵树可以砍六七 十根。但砍了它,用不了几年工夫, 又一层新的椽子又蓬蓬勃勃地生成了。生了砍,砍了生, 往复无穷。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它常常悲壮得像断肢折臂的战士。但 即使年迈了,衰老了,它的躯体变得干瘪而空洞,甚至于剥落成扭曲的片状,仍不忘耗尽最 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应该是一片森林——这 就是陕北的柳。 ⑧我的描绘如果就此结束,我知道,还是对不住它的。我还应该用我满腔的浓浓的墨汁, 泼出它的名字。有人把它叫做塞上柳,有人把它叫做蓬头柳,有人把它叫做扛椽树。我特别 喜欢最末这个名字,因为它摒弃了柔弱的柳字,更因为它以浓郁的泥土气息,道出了它的根 本特质。那么,就让我在浓浓的墨汁中饱和上深厚的感情,像暴雨一样,痛畅地泼下它吧— —扛椽树!泼下它的时候,应该再次泼下它的奇崛形象,那形象仿佛是黑桩子,黑碑石,黑煤 垛,黑旋风,黑爆炸,黑白故事片中的黑脸黑衣传奇英雄,黑得使人过目难忘。这还不够, 还应该泼出它黑色躯体中的代代相袭的遗传基因,以及由于这基因才一辈辈地、一年年地、 永不歇息地扛着椽,扛着椽站起啊站起,献给父老兄弟姐妹,修筑广厦千万间。还应该泼出
它的声音。那是负重的声音,那是拼争的声音,那是乐此不疲、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从来 不说一个不字的声音 那是粗重的从胸膛发出来的喘气的声音。那声音如一股一股的西 北风,风撼北国大野,壮我中华万世之威! 11.第二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2.解释划线的语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1)这就是这柳。 (2)这就是陕北的柳 13.扛椽柳为什么千百年来不为众多作家欣赏,却能激发本文作者如此浓烈的情感?(6分) 14.请从语言特点或情景关系中选取一个角度对本文进行简要的赏析。(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 黄尘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 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一 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 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岀来,轻则被训斥-顿, 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 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学 生们避兔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位老师说,曾有小 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 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 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毫 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 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5 它的声音。那是负重的声音,那是拼争的声音,那是乐此不疲、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从来 不说一个不字的声音。——那是粗重的从胸膛发出来的喘气的声音。那声音如一股一股的西 北风,风撼北国大野,壮我中华万世之威! 11.第二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 ▲ ▲ ▲ ▲ ▲ 12.解释划线的语句在文中的含义。(4 分) (1)这就是这柳。 ▲ ▲ ▲ ▲ ▲ ▲ (2)这就是陕北的柳。 ▲ ▲ ▲ ▲ ▲ ▲ 13.扛椽柳为什么千百年来不为众多作家欣赏,却能激发本文作者如此浓烈的情感?(6 分) ▲ ▲ ▲ ▲ ▲ ▲ 14.请从语言特点或情景关系中选取一个角度对本文进行简要的赏析。(6 分) ▲ ▲ ▲ ▲ ▲ ▲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 黄 尘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 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一 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 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 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 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学 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小 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 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 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 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毫 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 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