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落枕/丧魂落魄埋怨/隐姓埋名数学/数见不鲜 B.行草/行家里手传略/喜讯频传折价/折衷主义 C.苔藓/春风骀荡诅咒/人为刀俎乾坤/土豪劣绅 D.醇厚/谆谆告诫编纂/篡党夺权绛紫/防暑降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危机发生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 机,无疑是饮鸩止渴。 B.更可怕的是,他们名气大,有些还有社会兼职,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获得话语权。能够 把自己信手拈来的言论迅速传播给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C.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一个时期、一 定程度上对知识对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相得益彰的官场沉疴 D.辛亥革命前后所兴起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在 动乱和谣言、炮火和巷战中经历了痛苦和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城市街头风云际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 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 B.叶正明对有些文章和书籍说叶挺在和党断了联系期间生活异常困难,靠开饭馆、摆小摊、 卖油条等等维持生计的谬传比较反感,说这些都是假的 C.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 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D.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比从 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一直是华尔街的“形象代言人”。 4.下面是叙说1960年代以来美国财政政策变化的一段文字,请写出文段所涉及的2个财政政策 的主要内容,每项不超过15个字。(4分)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期,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变动政府收支是熨平经济周期的主要 手段。然而,1970年后半期经济的滞胀和严重的财政赤字被认为是反周期财政政策的遗产。随 着货币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席卷理论界,主张财政政策为主要手段的潮流随之逆转。由独立央行 主导的货币政策被推向台前,成为缓冲经济波动的支柱性政策,并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I 启东市 2009 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落.枕/丧魂落.魄 埋.怨/隐姓埋.名 数.学/数.见不鲜 B.行.草/行.家里手 传.略/喜讯频传. 折.价/折.衷主义 C.苔.藓/春风骀.荡 诅.咒/人为刀俎. 乾坤./土豪劣绅. D.醇.厚/谆.谆告诫 编纂./篡.党夺权 绛.紫/防暑降.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危机发生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 机,无疑是饮鸩止渴 ....。 B.更可怕的是,他们名气大,有些还有社会兼职,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获得话语权。能够 把自己信手拈来 ....的言论迅速传播给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C.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一个时期、一 定程度上对知识对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相得益彰 ....的官场沉疴。 D.辛亥革命前后所兴起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在 动乱和谣言、炮火和巷战中经历了痛苦和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城市街头风云际会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 分) A.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 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 B.叶正明对有些文章和书籍说叶挺在和党断了联系期间生活异常困难,靠开饭馆、摆小摊、 卖油条等等维持生计的谬传比较反感,说这些都是假的。 C.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 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D.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比从 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一直是华尔街的“形象代言人”。 4.下面是叙说 1960 年代以来美国财政政策变化的一段文字,请写出文段所涉及的 2 个财政政策 的主要内容,每项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初期,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变动政府收支是熨平经济周期的主要 手段。然而,1970 年后半期经济的滞胀和严重的财政赤字被认为是反周期财政政策的遗产。随 着货币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席卷理论界,主张财政政策为主要手段的潮流随之逆转。由独立央行 主导的货币政策被推向台前,成为缓冲经济波动的支柱性政策,并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答: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二 5.“三鹿奶粉”事件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它可以做“反面教员”。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 写出几点“感谢”的理由。(5分) 如果不是三鹿“太狠”,把三聚氰胺的含量搞到“"2563mg/kg",致使出现儿童患病直至 丑闻曝光的话,我们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三鹿! 感谢”一: “感谢”二: “感谢”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土 往依焉。先主(刘备)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 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 先主薨於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 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日:“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遺大使重申昊好。” 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日:“即使君也。 乃遣芝脩好於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 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原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倡,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 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 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脣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
II 答:财政政策一 ▲ 财政政策二 ▲ 5.“三鹿奶粉”事件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它可以做“反面教员”。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 写出几点“感谢”的理由。(5 分) 如果不是三鹿“太狠”,把三聚氰胺的含量搞到“2563mg/kg”,致使出现儿童患病直至 丑闻曝光的话,我们 ▲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三鹿! “感谢”一: ▲ “感谢”二: ▲ “感谢”三: ▲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 往依焉。先主(刘备)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 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 先主薨於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 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 乃遣芝脩好於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 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原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偪,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 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 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脣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
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 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 遣张温报聘於蜀。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 “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 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 芝为(大)将军二十馀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 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 选自《三国志邓张宗杨传第十五》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依:投奔 B.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申:声明 C.大王今若委质於魏 委质:投靠 D.身之衣食资仰於官 资仰:依靠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邓芝“赤心为国”的一组是(3分) ①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②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③自表请见权曰 ④蜀必顺流见可而进 ⑤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⑥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 A.①④B.②③c.①⑤D.②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芝入蜀后,没有得到别人的了解和重用;一次和先主的谈话,使他获得了器重和信任。 B.吴蜀两国原来关系较好,但是刘备去世后,孙权担心魏国弱小,结盟于己不利,一度产 生了动摇 C.邓芝到吴国后,分析了两国结盟的好处和不结盟对吴国的害处,终于说动了孙权,恢复 了盟友关系 D.在和孙权谈论吞并魏国后的前景时,邓芝直截了当地告诉孙权,蜀国一定会重新开始对 吴国的战争。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5分) 译文: (2)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4分)
III 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 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 遣张温报聘於蜀。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 “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 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 芝为(大)将军二十馀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 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 ——选自《三国志·邓张宗杨传第十五》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 依:投奔 B.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申:声明 C.大王今若委质..於魏 委质:投靠 D. 身之衣食资仰..於官 资仰:依靠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邓芝“赤心为国”的一组是(3 分) ①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 ②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③自表请见权曰 ④蜀必顺流见可而进 ⑤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 ⑥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②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邓芝入蜀后,没有得到别人的了解和重用;一次和先主的谈话,使他获得了器重和信任。 B.吴蜀两国原来关系较好,但是刘备去世后,孙权担心魏国弱小,结盟于己不利,一度产 生了动摇。 C.邓芝到吴国后,分析了两国结盟的好处和不结盟对吴国的害处,终于说动了孙权,恢复 了盟友关系。 D.在和孙权谈论吞并魏国后的前景时,邓芝直截了当地告诉孙权,蜀国一定会重新开始对 吴国的战争。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 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5 分) 译文: ▲ (2) 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4 分)
三、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箮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答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样的心情?(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一肌一容, (杜牧《阿房宫赋》) (3)舳舻千里,_▲(苏轼《前赤壁赋》) (4)▲,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 (5)磨牙吮血 。(李白《蜀道难》) (6)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7)小知不及大知,▲。(庄子《逍遥游》) (8)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崖边对话
IV 译文: ▲ 三、古诗鉴赏(8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2 分) 答: ▲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样的心情?(3 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 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一肌一容, ▲ (杜牧《阿房宫赋》) (3)舳舻千里, ▲ (苏轼《前赤壁赋》) (4) ▲ ,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 (5)磨牙吮血, ▲ 。(李白《蜀道难》) (6) ▲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7)小知不及大知, ▲ 。(庄子《逍遥游》) (8)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崖边对话
曾平 认识他,是在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静思崖。林海沱茫,涛声阵阵,云蒸雾腾,静思崖宛若 大海中-叶轻飘飘的小舟。上静思崖得走两个小时的原始栈道。我去的那天下午静思崖的 游人除了我就是他。 他的脚前已是一地的烟头,不断从口和鼻里喷射岀的烟雾把他包裹得严严实实。他显然 沉思着什么 他先招呼我,甩给我一支烟,是“中华”。 我们坐在石头上吞云吐雾。 他说:“我还以为今天没人来嗯”我说:“我不是人?”我们笑了。我们闲吹。他说 兄弟你说当官的什么最幸福?”我说:“老兄你是当官的?″他笑笑说:“兄弟,不必认真 我们随便吹吹。”我说:“肯定是小官提大官了。”他摇头。我说:“要不然就是有了很多 很多的钱。”他又摇头。我说:“再不然就是你的儿子也当了官并且当了比你更大的官。” 他仍摇头。我说:“老兄你是不是脖颈有些问题,只会摇头?他友好地笑笑。他似乎殳 从沉思中醒来。我很想听听他的高论。 他说他在这儿深思很久了,为官者还是畏惧最幸福。 我差点大笑。畏惧还是幸福 他说:“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俱,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 他仍抽他的烟,望茫茫林海。他说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吧,兄弟 他很快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他说他曾经主管过一个工程,从招标到工程结束他没为包 工头说过一句好话,但人家在工程验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往他家中塞了—个包,里面两万元 呢!人家说是辛劳费,还不足利润的百分之一。当时他乡下的父亲生病住院,正需交两万元
V 曾平 认识他,是在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静思崖。林海茫茫,涛声阵阵,云蒸雾腾,静思崖宛若 大海中一叶轻飘飘的小舟。上静思崖得走两个小时的原始栈道。我去的那天下午,静思崖的 游人除了我就是他。 他的脚前已是一地的烟头,不断从口和鼻里喷射出的烟雾把他包裹得严严实实。他显然 沉思着什么。 他先招呼我,甩给我一支烟,是“中华”。 我们坐在石头上吞云吐雾。 他说:“我还以为今天没人来呢!”我说:“我不是人?”我们笑了。我们闲吹。他说: “兄弟你说当官的什么最幸福?”我说:“老兄你是当官的?”他笑笑说:“兄弟,不必认真, 我们随便吹吹。”我说:“肯定是小官提大官了。”他摇头。我说:“要不然就是有了很多 很多的钱。”他又摇头。我说:“再不然就是你的儿子也当了官并且当了比你更大的官。” 他仍摇头。我说:“老兄你是不是脖颈有些问题,只会摇头?”他友好地笑笑。他似乎还没 从沉思中醒来。我很想听听他的高论。 他说他在这儿深思很久了,为官者还是畏惧最幸福。 我差点大笑。畏惧还是幸福? 他说:“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 他仍抽他的烟,望茫茫林海。他说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吧,兄弟。 他很快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他说他曾经主管过一个工程,从招标到工程结束他没为包 工头说过一句好话,但人家在工程验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往他家中塞了一个包,里面两万元 呢!人家说是辛劳费,还不足利润的百分之一。当时他乡下的父亲生病住院,正需交两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