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度报告 阿奇霉素 14561 134.23 20.11 930 17.26 克拉维酸钾系列 704.31 657.00 61.57 5301 23.65 不适用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180.59 23.10 42.63 47.18 不适用 钾系列 01.80 阿莫西林 5716735,191.77 14.38 1488不适用 7-ACA 1.632.50 2,25382 162.16 -148 4027不适用 头孢曲松钠粗盐 91907 958.17 1.50 14.29 不适用 6-APA 746469 7.61143 53.73 不适用 青霉素工业盐 3,634243,77481 0.37 696不适用 阿片粉 38.84 35.15 0.36 0.81 0.11 -41.77 (3).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成本构成项 本期占总 上年同期本期金额较 本期金额成本比例上年同期金额占总成本上年同期变 比例(%0)动比例% 原料药 原辅包材 2.816.310.544.67 48332,732,93665580 46.68 [工成本 81,779,250.50 4079,749,27649 制造费用 424,792,244.48 72940144358297 制剂 原辅包材 1,761,715604.32 30231,962,620,797.72 1024 人工成本 256,268,09286 440234993,39716 4.01 9.05 制造费用 40761724041 700363,292,47555 12.20 分产品情况 本期占总 上年同期本期金额较 成本构成 分产品 本期金额 成本比例上年同期金额占总成本上年同期变 比例(%)动比例(%) 抗感染药物抗感染药物3,877040,336 66544015,743,571415 68.59 345 心脑血管药心脑血管药|121060.83869 208107,198023.95 12.93 物 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858037283 147 96.141.761.97 164 10.75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92,54697904 1.5983607,74469 143 10.69 药物 药物 麻醉类药物麻醉类药物746246162 864391,30432 1.10 1564 生化产品生化产品12903452 221116,054,32513 l1.18 (4).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26,507.7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486%;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 方销售额38447.8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21%。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8,4336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165%;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 关联方采购额7,772.7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87%。 16/252
2016 年年度报告 16 / 252 阿奇霉素 吨 145.61 134.23 20.11 -9.30 -17.26 55.41 克拉维酸钾系列 吨 704.31 657.00 61.57 53.01 23.65 不适用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钾系列 吨 201.80 180.59 23.10 -42.63 -47.18 不适用 阿莫西林 吨 5,716.73 5,191.77 382.08 14.38 14.88 不适用 7-ACA 吨 1,632.50 2,253.82 162.16 -1.48 40.27 不适用 头孢曲松钠粗盐 吨 919.07 958.17 1.50 14.29 36.58 不适用 6-APA 吨 7,464.69 7,611.43 53.73 26.32 23.06 不适用 青霉素工业盐 吨 3,634.24 3,774.81 11.13 0.37 6.96 不适用 阿片粉 吨 38.84 35.15 0.36 -0.81 0.11 -41.77 (3). 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 成本构成项 目 本期金额 本期占总 成本比例 (%) 上年同期金额 上年同期 占总成本 比例(%) 本期金额较 上年同期变 动比例(%) 原料药 原辅包材 2,816,310,544.67 48.33 2,732,936,655.80 46.68 3.05 人工成本 81,779,250.50 1.40 79,749,276.49 1.36 2.55 制造费用 424,792,244.48 7.29 401,443,582.97 6.86 5.82 制剂 原辅包材 1,761,715,604.32 30.23 1,962,620,797.72 33.52 -10.24 人工成本 256,268,092.86 4.40 234,993,397.16 4.01 9.05 制造费用 407,617,240.41 7.00 363,292,475.55 6.20 12.20 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 成本构成项 目 本期金额 本期占总 成本比例 (%) 上年同期金额 上年同期 占总成本 比例(%) 本期金额较 上年同期变 动比例(%) 抗感染药物 抗感染药物 3,877,040,333.76 66.54 4,015,743,574.15 68.59 -3.45 心脑血管药 物 心脑血管药 物 121,060,838.69 2.08 107,198,023.95 1.83 12.93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 85,803,752.83 1.47 96,141,761.97 1.64 -10.75 内分泌系统 药物 内分泌系统 药物 92,546,979.04 1.59 83,607,744.69 1.43 10.69 麻醉类药物 麻醉类药物 74,462,461.62 1.28 64,391,304.32 1.10 15.64 生化产品 生化产品 129,033,405.25 2.21 116,054,325.13 1.98 11.18 (4). 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126,507.72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14.86%;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 方销售额 38,447.81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4.2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 48,433.68 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11.65%;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 关联方采购额 7,772.71 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1.87%
2016年年度报告 2.费用 √适用口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共发生三项费用222276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768%。一方面是由于 行业政策影响,销售费用总额增加;另一方面是人工成本和研发投入增加带动的管理费用增加 三项费用率2436%,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39个百分点。本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93940万 元,主要系现代海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3.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情况表 √适用口不适用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 331,873,18588 本期资本化研发投入 33416.572 研发投入合计 365,289,75882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4.00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 406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9.15 情况说明 √适用口不适用 报告期内,为调整产品布局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公司一方面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培训新品种, 另一方面,增加了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面的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36,528.98万元, 同比增加887%。 4.现金流 √适用口不适用 (1)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3,85768万元,同比减少了4966%。主要是 由于本期公司票据回款比例增加,加之支付的人工成本和各项税费较上年同期上升,带动经营活 动现金流量净额整体减少 (2)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5496万元,同比增加80.99‰%。主要是本 年度公司在工程、设备等长期资产方面的投入金额减少,加之本期收到土地拆迁补偿款导致 (3)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02291万元,同比增加7728%。主要系报告期 内公司筹资净额增加所致。 (二)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17/252
2016 年年度报告 17 / 252 2. 费用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共发生三项费用 222,276.7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 7.68%。一方面是由于 行业政策影响,销售费用总额增加;另一方面是人工成本和研发投入增加带动的管理费用增加。 三项费用率 24.36%,较上年同期上升了 1.39 个百分点。本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5,939.40 万 元,主要系现代海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3.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 331,873,185.88 本期资本化研发投入 33,416,572.94 研发投入合计 365,289,758.82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4.00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 406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 4.11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9.15 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为调整产品布局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公司一方面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培训新品种, 另一方面,增加了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面的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 36,528.98 万元, 同比增加 8.87%。 4. 现金流 √适用 □不适用 (1)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3,857.68 万元,同比减少了 49.66%。主要是 由于本期公司票据回款比例增加,加之支付的人工成本和各项税费较上年同期上升,带动经营活 动现金流量净额整体减少。 (2)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54.96 万元,同比增加 80.99%。主要是本 年度公司在工程、设备等长期资产方面的投入金额减少,加之本期收到土地拆迁补偿款导致。 (3)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022.91 万元,同比增加 77.28%。主要系报告期 内公司筹资净额增加所致。 (二)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2016年年度报告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本期期末数占 上期期末数占/本期期末金 项目名称 额较上期期 本期期末数总资产的比例上期期末数总资产的比例 末变动比例 货币资金 1.63945919932 0.921,232.715491.72 33.00 应收票据 1,197,259,18067 797 578.035.597.11 预付款项 225,903,262.19 150 158,981,029.17 1.14 42.0 应收利息 3098,231.58 0.02 74226307 0.01 31740 其他应收款 130,277,90943 0.87439256,18891 3.15 70.34 可供出售金融资 4812983.77 0.10 10,812,98377 在建工程 493.244.150.31 328704978,13605 5.05 30.03 工程物资 11.151.11496 0.07 34,427,91637 67.61 长期待摊费用 12,849,193.55 0097391,019.80 0.05 73.85 递延所得税资产 57,712,334.71 0.38 42,583,13160 0.31 35.5 其他非流动资产52.58903703 0.35 29,718,08876 76.96 衍生金融负债 4,242400.00 0.03 1,837,100.00 0.01 130.93 预收款项 135645,277.36 0.90293065,77195 -53.72 应交税费 140,889,136.1 09469947,59724 0.50 10142 应付股利 556316890041353432667 56.08 其他应付款 813,452,651.27 5.42 538.208.089.10 其他说明 (1)货币资金:主要系今年新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上期会将闲置资金上缴至原母公司,本期全部 收回,故导致货币资金大幅增加 (2)应收票据:主要系公司加强信用管理,期末票据回款增加。 (3)预付账款:主要系公司期末支付材料采购款,发票未及时收到所致。 (4)应收利息:主要系本期货币资金大幅增长导致应收定期存款利息增加。 (5)其他应收款:主要系本期新纳入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收回上期上缴给原母公司的现金池款项 所致。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期增加对有限合伙企业的第二期出资400万元 (7)在建工程:主要系武汉光谷生物城项目基建工程转固所致。 (8)工程物资:主要系本期在建工程领用工程物资较多所致 (9)长期待摊费用:本期新增建筑物修缮费用和GPM改造费用 (10)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较期初增加所致。 (11)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系预付坪山基地工程款增加 (12)衍生金融负债:汇率变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 (13)预收款项:为应对本期销售市场行情下行的市场变化,公司减少预收款形式的销售方式 (14)应交税费:一方面利润增加导致当期应交所得税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工程投入减少导致可 抵扣进行税额减少,应交增值税增加。 (15)应付股利:主要系本期新增子公司应付原个人股股东股利。 18/252
2016 年年度报告 18 / 252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称 本期期末数 本期期末数占 总资产的比例 (%) 上期期末数 上期期末数占 总资产的比例 (%) 本期期末金 额较上期期 末变动比例 (%) 货币资金 1,639,459,199.32 10.92 1,232,715,491.72 8.84 33.00 应收票据 1,197,259,180.67 7.97 578,035,597.11 4.14 107.13 预付款项 225,903,262.19 1.50 158,981,029.17 1.14 42.09 应收利息 3,098,231.58 0.02 742,263.07 0.01 317.40 其他应收款 130,277,909.43 0.87 439,256,188.91 3.15 -70.34 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 14,812,983.77 0.10 10,812,983.77 0.08 36.99 在建工程 493,244,150.31 3.28 704,978,136.05 5.05 -30.03 工程物资 11,151,114.96 0.07 34,427,916.37 0.25 -67.61 长期待摊费用 12,849,193.55 0.09 7,391,019.80 0.05 73.85 递延所得税资产 57,712,334.71 0.38 42,583,131.60 0.31 35.53 其他非流动资产 52,589,037.03 0.35 29,718,088.76 0.21 76.96 衍生金融负债 4,242,400.00 0.03 1,837,100.00 0.01 130.93 预收款项 135,645,277.36 0.90 293,065,771.95 2.10 -53.72 应交税费 140,889,136.11 0.94 69,947,597.24 0.50 101.42 应付股利 5,516,316.89 0.04 3,534,326.67 0.03 56.08 其他应付款 813,452,651.27 5.42 538,208,089.10 3.86 51.14 其他说明 (1)货币资金:主要系今年新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上期会将闲置资金上缴至原母公司,本期全部 收回,故导致货币资金大幅增加。 (2)应收票据:主要系公司加强信用管理,期末票据回款增加。 (3)预付账款:主要系公司期末支付材料采购款,发票未及时收到所致。 (4)应收利息:主要系本期货币资金大幅增长导致应收定期存款利息增加。 (5)其他应收款:主要系本期新纳入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收回上期上缴给原母公司的现金池款项 所致。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期增加对有限合伙企业的第二期出资 400 万元。 (7)在建工程:主要系武汉光谷生物城项目基建工程转固所致。 (8)工程物资:主要系本期在建工程领用工程物资较多所致。 (9)长期待摊费用:本期新增建筑物修缮费用和 GPM 改造费用。 (10)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较期初增加所致。 (11)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系预付坪山基地工程款增加 (12)衍生金融负债:汇率变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 (13)预收款项:为应对本期销售市场行情下行的市场变化,公司减少预收款形式的销售方式。 (14)应交税费:一方面利润增加导致当期应交所得税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工程投入减少导致可 抵扣进行税额减少,应交增值税增加。 (15)应付股利:主要系本期新增子公司应付原个人股股东股利
2016年年度报告 (16)其他应付款:公司本期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收到产权转移保证金,以及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的募集资金尚未支付 2.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L项目 期末账面价值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14586738850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贷款保证金 应收票据 3835836592开具银行承兑汇票质押票据 固定资产 1,35498980541贷款抵押及融资租赁抵押 无形资产 127659,39557贷款抵押 长期股权投资 51000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股权质押借款 四)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十几年间,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药品潜在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带来的 居民购买能力的提升等因素,中国医药市场始终保持2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十二五期间,在国 民经济整体增长趋势放缓的前提下,受到出口低迷、医保控费政策扩大实施范围、药品价格调控、 新版GMP实行及环保监管加强等因素的影响,医药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与盈利水平增速放缓,2015 年增速更是创15年新低,增幅低于10%。进入2016年,受益于健康中国战略及国家对于医疗卫 生投入的增加,行业逐渐缓慢复苏,2016年1-9月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22,673亿元,同比增长 11.1%,总体看医药工业发展也呈现出气L型”增长态势。 展望未来,国家“十三五”规划首次将健康中国纳入国家战略: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 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上政策将国家医疗、医药产业建设提升到国家顶 层设计层面,指明了未来健康政策和产业的发展原则。而正在进行中的公立医院改革、药品招标 降价、新药申报整顿、两票制实施、医保药物目录调整等政策将推动医药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 和新市场需求转型,从而实现“优质、优价和创新”的行业发展目标,医药行业未来前景看好。 医药制造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1.行业和主要药(产)品基本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2016年是我国医药行业政策深入调整的一年,国务院、国家卫计委、国药食药监总局等部门 相继颁布多条政策法规,涉及到医疗与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医院与患者等各个方面。仿 制药一致性评价、临床数据自査、工艺核査严把质量关,加速了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医保目录 的调整推进了新医保”时代的进程;流通核査及两票制全面实施加速了医药流通行业的重组。在 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医药改革正步入规范的快车道 1、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本次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涉及的化学药品批准文号范围相当广,对制药行业的硏发、生产、销 售,乃至整个医药、医疗、医保行业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未来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医疗机构将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 19/252
2016 年年度报告 19 / 252 (16)其他应付款:公司本期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收到产权转移保证金,以及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的募集资金尚未支付。 2.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项目 期末账面价值 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145,867,388.50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贷款保证金 应收票据 38,358,365.92 开具银行承兑汇票质押票据 固定资产 1,354,989,805.41 贷款抵押及融资租赁抵押 无形资产 127,659,395.57 贷款抵押 长期股权投资 510,000,000.00 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股权质押借款 (四) 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十几年间,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药品潜在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带来的 居民购买能力的提升等因素,中国医药市场始终保持 2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十二五期间,在国 民经济整体增长趋势放缓的前提下,受到出口低迷、医保控费政策扩大实施范围、药品价格调控、 新版 GMP 实行及环保监管加强等因素的影响,医药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与盈利水平增速放缓,2015 年增速更是创 15 年新低,增幅低于 10%。进入 2016 年,受益于健康中国战略及国家对于医疗卫 生投入的增加,行业逐渐缓慢复苏,2016 年 1-9 月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 22,673 亿元,同比增长 11.1%,总体看医药工业发展也呈现出“L 型”增长态势。 展望未来,国家“十三五”规划首次将健康中国纳入国家战略;2016 年 8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 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以上政策将国家医疗、医药产业建设提升到国家顶 层设计层面,指明了未来健康政策和产业的发展原则。而正在进行中的公立医院改革、药品招标 降价、新药申报整顿、两票制实施、医保药物目录调整等政策将推动医药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 和新市场需求转型,从而实现“优质、优价和创新”的行业发展目标,医药行业未来前景看好。 医药制造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1. 行业和主要药(产)品基本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16 年是我国医药行业政策深入调整的一年,国务院、国家卫计委、国药食药监总局等部门 相继颁布多条政策法规,涉及到医疗与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医院与患者等各个方面。仿 制药一致性评价、临床数据自查、工艺核查严把质量关,加速了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医保目录 的调整推进了“新医保”时代的进程;流通核查及两票制全面实施加速了医药流通行业的重组。在 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医药改革正步入规范的快车道。 1、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本次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涉及的化学药品批准文号范围相当广,对制药行业的研发、生产、销 售,乃至整个医药、医疗、医保行业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未来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医疗机构将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 3 家以上
2016年年度报告 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这一政策通过优胜劣汰,提高了 制药产业集中度。其次,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国内化学药品仿制药的低水平、 同质化竞争的现状,对于提高药品质量、提升制药产业的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从而带动产业技 术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为未来的制药行业由仿制向创新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针 对我国目前医药产品出口额占比较低的现状,通过一致性评价政策,政府鼓励优质药企积极参与 国际竞争与合作,打入欧美发达国家仿制药市场。 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2016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6)41号),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 等10省(市)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 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与现行药品注册许可制度的最大区别不仅在于获得药品批准文件的主体 由药品生产企业扩大到了药品研发机构、科研人员,而且对药品质量自始至终负责的主体也更为 明确,从而有利于确保和提升药品质量。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将推动我国药品研发创新,鼓 励科研成果转化;明确权责归属,综合提升药品质量;优化整合医药资源,实现产业链分工合作 优势 3、两票制促使流通行业洗牌 2016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要 求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两票制”,推广省份已达11个。 两票制”试点推行,将斩断层层开票、层层加价的药品价格“虚高”利益链条,挤出挂靠、走 票等灰色“水分”,净化药品流通市场风气,促进药品市场健康成熟发展,其终极目的是为降低药 品价格以及规范药品流通过程。目前看各试点省份执行两票制的情况均有所不同。 两票制将促使当前药品流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对于商业公司而言,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大型医药商业将变得更大;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也将起到促进行业规范的作用,那些既无终端覆 盖能力又无品牌的药厂,将会最终被淘汰出局。 4、“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战略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与此休戚相关 的生物医药产业,在新时局下无疑将造就更多的机会,涌现更多的结构性机遇。“健康中国”规划 出台为大健康格局的建立指明了方向,未来将改变当前以治疗为主的就医格局,形成预防为主的 社会健康共识,同时,也将对整个医药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药产业,将在此局势下 获得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充分发挥其“治未病”优势,在医药健康产业中占领核心位置。 5、2016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 2016年9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2016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稿》中提到2016 年底前完成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2017年修改完善基本医保用药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规范的药 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这个是时隔七年后医保目录的再次调整,我国药品市场格局将被改写。本次目录的调整将为 制药企业优秀品种进入高成长渠道打开空间,临床价值高的新药等三大类品种将获得机会。本次 工作方案提出建立价格谈判机制,或为部分重大创新药快速、大范围销售提供机遇。中长期看, 随着新版目录调整,部分优质药企熬过招标控费、一致性评价、临床数据核査风暴后有望迎来长 周期发展起点。 6、医保控费或导致保险体系改革 20/252
2016 年年度报告 20 / 252 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这一政策通过优胜劣汰,提高了 制药产业集中度。其次,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国内化学药品仿制药的低水平、 同质化竞争的现状,对于提高药品质量、提升制药产业的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从而带动产业技 术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为未来的制药行业由仿制向创新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针 对我国目前医药产品出口额占比较低的现状,通过一致性评价政策,政府鼓励优质药企积极参与 国际竞争与合作,打入欧美发达国家仿制药市场。 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2016 年 6 月 6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6〕41 号),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 等 10 省(市)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 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与现行药品注册许可制度的最大区别不仅在于获得药品批准文件的主体 由药品生产企业扩大到了药品研发机构、科研人员,而且对药品质量自始至终负责的主体也更为 明确,从而有利于确保和提升药品质量。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将推动我国药品研发创新,鼓 励科研成果转化;明确权责归属,综合提升药品质量;优化整合医药资源,实现产业链分工合作 优势。 3、两票制促使流通行业洗牌 2016 年 4 月 26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6 年重点工作任务》,要 求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两票制”,推广省份已达 11 个。 “两票制”试点推行,将斩断层层开票、层层加价的药品价格“虚高”利益链条,挤出挂靠、走 票等灰色“水分”,净化药品流通市场风气,促进药品市场健康成熟发展,其终极目的是为降低药 品价格以及规范药品流通过程。目前看各试点省份执行两票制的情况均有所不同。 “两票制”将促使当前药品流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对于商业公司而言,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大型医药商业将变得更大;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也将起到促进行业规范的作用,那些既无终端覆 盖能力又无品牌的药厂,将会最终被淘汰出局。 4、“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出台 2016 年 10 月 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战略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与此休戚相关 的生物医药产业,在新时局下无疑将造就更多的机会,涌现更多的结构性机遇。“健康中国”规划 出台为大健康格局的建立指明了方向,未来将改变当前以治疗为主的就医格局,形成预防为主的 社会健康共识,同时,也将对整个医药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药产业,将在此局势下 获得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充分发挥其“治未病”优势,在医药健康产业中占领核心位置。 5、2016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 2016 年 9 月 30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2016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稿》中提到 2016 年底前完成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2017 年修改完善基本医保用药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规范的药 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这个是时隔七年后医保目录的再次调整,我国药品市场格局将被改写。本次目录的调整将为 制药企业优秀品种进入高成长渠道打开空间,临床价值高的新药等三大类品种将获得机会。本次 工作方案提出建立价格谈判机制,或为部分重大创新药快速、大范围销售提供机遇。中长期看, 随着新版目录调整,部分优质药企熬过招标控费、一致性评价、临床数据核查风暴后有望迎来长 周期发展起点。 6、医保控费或导致保险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