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实践教学大纲模板电路理论实验教学大纲完电气系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实验室(中心)大纲制定人:课程名称电路理论英文名称课程编码Circuit Principle168实验总学时开设实验项目数课程性质指导书专业基础课实验教材或指导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考核方式适用专业开出实验项目序号实验类型学时实验项目名称验证21验证基尔霍夫定理验证22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验证23叠加定理的验证最大功率传输设计24设计5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2设计交流电路中的互感26设计27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综合2三相电路功率的测试8
附件 2 实践教学大纲模板 电路理论实验教学大纲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 系 实验室(中心) 大纲制定人: 课程名称 电路理论 英文名称 Circuit Principle 课程编码 实验总学时 16 开设实验项目数 8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指导书 实验考核方式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出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学时 1 验证基尔霍夫定理 验证 2 2 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 验证 2 3 叠加定理的验证 验证 2 4 最大功率传输 设计 2 5 RC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设计 2 6 交流电路中的互感 设计 2 7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设计 2 8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试 综合 2
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学时2实验类型开出时间计划每组2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实验内容: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I、I2、I;所示。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i=3V,E2=6V。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直流数字毫伏表的“+”、“一”两端。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记录电流值。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二”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编,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主要仪器设备数量序号规格型号主要设备名称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其它类型实验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实 验 实验类型 验证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 实验内容: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 I1、I2、I3 所示。 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E1=3V,E2=6V。 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直流数字毫伏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记录电流值。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倘若不换接 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 正编,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其 它类型实验
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实验2验证学时实验类型开出时间2计划每组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2、掌握电流源和电压源进行等效变换的条件。实验内容:1、测定电压源的外特性2、测定电流源的外特性。3、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在测试电压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空载时的电压值,在改变负载时,不容许负载短路。测试电流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短路时的电流值,在改变负载时,不容许负载开路。2、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3、直流仪表的接入应注意极性与量程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规格型号数量主要设备名称
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 实 验 实验类型 验证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掌握电流源和电压源进行等效变换的条件。 实验内容: 1、测定电压源的外特性 2、测定电流源的外特性。 3、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在测试电压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空载时的电压值,在改变负载时,不容许 负载短路。测试电流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短路时的电流值,在改变负载时, 不容许负载开路。 2、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 3、直流仪表的接入应注意极性与量程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2验证学时实验类型开出时间计划每组2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理解。实验内容:1、按图6-1电路接线,E为+6V,+12V切换电源,取Ei=+6V,E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3V。2、令Ei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i投向Ei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3、令E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E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4、E,和E2共同作用时(开关S和S2分别投向E和Ez侧),重复上述测量和记录。5、将E2的数值调至+6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6、将Rs换成一只二极管IN4007(即将开关S3投向二极管D侧)重复1一5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格中。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一”号的记录。2、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规格型号数量主要设备名称
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 验 实验类型 验证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理解。 实验内容: 1、 按图 6-1 电路接线,E1 为+6V,+12V 切换电源,取 E1=+6V,E2 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 至+3V。 2、 令 E1 单独作用时(将开关 S1 投向 E1 侧,开关 S2 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 (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3、令 E2 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 S1 投向短路侧,开关 S2 投向 E2 侧),重复实验步骤 2 的测量 和记录。 4、E1 和 E2 共同作用时(开关 S1 和 S2 分别投向 E1 和 E2 侧),重复上述测量和记录。 5、将 E2 的数值调至+6V,重复上述第 3 项的测量并记录。 6、将 R5 换成一只二极管 IN4007(即将开关 S3 投向二极管 D 侧)重复 1—5 的测量过程,数据 记入表格中。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号的记录。 2、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最大功率传输实验设计学时2实验类型开出时间计划每组2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戴维南定理,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2、掌握含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3、通过实验验证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实验内容:1、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Uoc和Rs。2、负载实验3、测定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又称入端电阻)的其它方法4、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s及其开路电压Uoc,线路及数据表格自拟。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注意测量时,电流表量程的更换。2、步骤“3”中,电源置零时不可将稳压源短接。3、用万用电表直接测Rs时,网络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以免损坏万用电表,其次,欧姆档必须经调零后再进行测量。4、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规格型号数量主要设备名称
最大功率传输 实 验 实验类型 设计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戴维南定理,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2、掌握含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3、通过实验验证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实验内容: 1、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 U0C和 RS。 2、负载实验 3、测定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又称入端电阻)的其它方法 4、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 RS及其开路电压 UOC,线路及数据表格自拟。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注意测量时,电流表量程的更换。 2、步骤“3”中,电源置零时不可将稳压源短接。 3、用万用电表直接测 RS 时,网络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以免损坏万用电表,其 次,欧姆档必须经调零后再进行测量。 4、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