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那一脸挑战的神色,直逼得上校只有勉强答应。双方都忘记了这会使得士兵 们十分难受。 他面对着士兵站着,脸上在微笑,马枪在士兵的手里不住地抖动。 “我已经完全准备好了。”他说。 上校向前跨了一步,也激动得有点颤抖了。他从来还没有发过执行死刑的口令 “预备一—瞄准一一放 牛虻稍稍摇晃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衡。一颗没有定准的子弹擦破了他的面颊, 一滴滴血滴在他的白领结上。另外一枪打在他的膝盖上边。火药的烟雾消散之后, 士兵望着他,看见他仍旧在微笑,用残缺的手抹去脸上的血。 “枪法坏透了呢,伙计们!”他说着;那响亮而清晰的声音,把那些可怜的士兵 的目瞪口呆的窘态打断了。“再试一下看 士兵们发出一阵共同的呻吟。原先每个人都故意向旁边瞄准,暗中希望那致命的 弹不是从自己手里而是从旁人手里发出去的。现在呢,牛虻仍旧站在那儿,对 他们微笑;他们只不过把行刑变成了屠宰,那可怕的一套又得从头做一遍。他们 都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把枪口垂下来,无可奈何地听着军官狠声的咒骂和斥责, 用麻木的惶恐的眼光瞠视着那个已被他们枪杀但又还没有死的人 统领向他们的脸上挥着拳头,发狂似的嚷着,叫他们立正,举枪,赶快把事情结 束。他也已跟他们一样完全丧失“士气”了,再也不敢去看那个可怕的形象老是 那么站着、站着,不肯倒下去。等到牛虻对他说话,那嘲弄的声音使他吓了一跳, 而且簌簌发抖。 “今天早晨你派的这一队人真不行,上校!让我来试试看,看能不能使他们搞得 像样些。来吧,伙计们!把你们的家伙举髙一点,向左边移一移。啊呀,朋友 你手里拿的是马枪不是油锅呀!都对准了吗?那么来吧!预备一一瞄准一一” 放!”上校向前一冲,抢先发出了最后一声口令。要是竟让犯人发口令去枪毙 自己,那还像什么话呢! 又一阵紊乱而无组织的排枪,随即那队士兵乱做一堆,大家簌簌发抖,睁着发狂 似的眼睛瞪视前面。其中一个士兵甚至没有发射,把家伙往地下一扔,就蹲下去 低声哼起来:“我可不行一一我可不行!” 硝烟慢慢散了,漂浮到空中和④晨曦融成一片:他们看见牛虻已经倒下去了,可 是也看出他仍旧没有死。最初一刹那间,士兵和军官们都呆呆站在那儿,好像变 成了石像,眼睁睁注视着那可怕的东西在地上扭动、挣扎。然后医生和上校同时 叫了一声,冲上前来。因为牛虻已经拖着一条腿跪起来,而且仍旧面对着士兵在 发笑 又打歪了!试试一一再来一下看,孩子们—一看一一看成不成……” 他突然摇晃起来,随后就向一旁倒在草地上。 (节选自伏尼契《牛虻》,李俍民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 【注】①小说《牛虻》取材于十九世纪意大利民族运动产生的很多爱国志士的故 事,通过塑造牛虻等人物形象,表现了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热情,全书闪 耀着革命的英雄主义之光。 16.文中有四处写到阳光,除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之外,还有什么作用?(4 分) 17.文中第三段写行刑手“泪水曾经落在铁铲上”,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 内容简要分析。(5分) 18.牛虻这个人物形象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这一点为什么最吸引你?(6分
求,那一脸挑战的神色,直逼得上校只有勉强答应。双方都忘记了这会使得士兵 们十分难受。 他面对着士兵站着,脸上在微笑,马枪在士兵的手里不住地抖动。 “我已经完全准备好了。”他说。 上校向前跨了一步,也激动得有点颤抖了。他从来还没有发过执行死刑的口令。 “预备——瞄准——放!” 牛虻稍稍摇晃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衡。一颗没有定准的子弹擦破了他的面颊, 一滴滴血滴在他的白领结上。另外一枪打在他的膝盖上边。火药的烟雾消散之后, 士兵望着他,看见他仍旧在微笑,用残缺的手抹去脸上的血。 “枪法坏透了呢,伙计们!”他说着;那响亮而清晰的声音,把那些可怜的士兵 的目瞪口呆的窘态打断了。“再试一下看。” 士兵们发出一阵共同的呻吟。原先每个人都故意向旁边瞄准,暗中希望那致命的 一弹不是从自己手里而是从旁人手里发出去的。现在呢,牛虻仍旧站在那儿,对 他们微笑;他们只不过把行刑变成了屠宰,那可怕的一套又得从头做一遍。他们 都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把枪口垂下来,无可奈何地听着军官狠声的咒骂和斥责, 用麻木的惶恐的眼光瞠视着那个已被他们枪杀但又还没有死的人。 统领向他们的脸上挥着拳头,发狂似的嚷着,叫他们立正,举枪,赶快把事情结 束。他也已跟他们一样完全丧失“士气”了,再也不敢去看那个可怕的形象老是 那么站着、站着,不肯倒下去。等到牛虻对他说话,那嘲弄的声音使他吓了一跳, 而且簌簌发抖。 “今天早晨你派的这一队人真不行,上校!让我来试试看,看能不能使他们搞得 像样些。来吧,伙计们!把你们的家伙举高一点,向左边移一移。啊呀,朋友, 你手里拿的是马枪不是油锅呀!都对准了吗?那么来吧!预备——瞄准——” “放!”上校向前一冲,抢先发出了最后一声口令。要是竟让犯人发口令去枪毙 自己,那还像什么话呢! 又一阵紊乱而无组织的排枪,随即那队士兵乱做一堆,大家簌簌发抖,睁着发狂 似的眼睛瞪视前面。其中一个士兵甚至没有发射,把家伙往地下一扔,就蹲下去 低声哼起来:“我可不行——我可不行!” 硝烟慢慢散了,漂浮到空中和④晨曦融成一片;他们看见牛虻已经倒下去了,可 是也看出他仍旧没有死。最初一刹那间,士兵和军官们都呆呆站在那儿,好像变 成了石像,眼睁睁注视着那可怕的东西在地上扭动、挣扎。然后医生和上校同时 叫了一声,冲上前来。因为牛虻已经拖着一条腿跪起来,而且仍旧面对着士兵在 发笑。 “又打歪了!试试——再来一下看,孩子们——看——看成不成……” 他突然摇晃起来,随后就向一旁倒在草地上。 (节选自伏尼契《牛虻》,李俍民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8 年版) 【注】①小说《牛虻》取材于十九世纪意大利民族运动产生的很多爱国志士的故 事,通过塑造牛虻等人物形象,表现了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热情,全书闪 耀着革命的英雄主义之光。 16.文中有四处写到阳光,除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4 分) 17.文中第三段写行刑手“泪水曾经落在铁铲上”,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 内容简要分析。(5 分) 18.牛虻这个人物形象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这一点为什么最吸引你?(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怪人”龚自珍 陈益 正当万马齐喑、异常烦闷的暴风雨来临前夕,晚年龚自珍自京城南下,居住在昆 山羽埁山馆。好友魏源在扬州仓巷有一座絜园,每次经过扬州,便寓居于絜园秋 实轩。龚自珍为絜园题写过一副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一代典,成 家言。”从中可以读岀很多含义。有一次,龚自珍与客人在秋实轩髙谈阔论,手 舞足蹈间,竟然将靴子踢飞了。送客时到处寻找靴子,怎么也找不到。几天后, 才发现靴子在帐子顶上。 魏源的孙子魏季子,写有《羽埁山民逸事》,记载了龚自珍许多奇闻逸事,“飞 靴”就是其中一则 龚自珍一直渴望能有经世济民、安邦定国的机会。他投身于科举,固然这是读书 人的唯一途径,但更为了藉此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清道 光三年,叔父龚守正任会试同考官,龚自珍照例回避,不能参加会试,母亲段训 还专门写诗,以“会见天街汝遍看”(《珍儿不予会试,试以慰之》)来劝慰他。 己丑年四月二十八日,龚自珍应廷试,第一个交卷出场,友人恭维他“君定大 魁”。他却嗤鼻说道:“看伊家国运何如。”自己能否夺魁,却是关乎清王朝国 运的事。可见龚自珍抱负之大、自视之高。 对于科举,龚自珍有自己的看法。有一次,他去拜访身为礼部尚书的叔父龚守正。 叔侄尚未寒暄几句,就有人通报,有一位门生求见。来人新近点了翰林,正春风 得意呢。龚自珍只好暂去耳房回避,外间的交谈倒是听得很清楚。尚书问门生最 近忙些什么,门生回答,也没啥要紧的事,平日只是临摹字帖,在书法上用点工 夫。尚书夸奖道:“朝考无论 大小,首要的是字体端庄,墨迹浓厚,点画工稳。若是书法一流,博得功名直如 探囊取物!”门生正恭聆教诲,龚自珍却忍不住在隔壁哂笑道:“翰林学问,不 过如此!”听到这话,那位门生很是窘迫,慌忙告辞。尚书勃然大怒,将龚自珍 训斥了一番,叔侄间闹翻了脸。 龚自珍未入翰苑,抑郁不平,他干脆让女儿、媳妇、小妾、婢女都每天临池,专 练馆阁体。若是有人说翰林如何了不起,他便嗤之以鼻:“如今的翰林还值得 提吗?我家的女流之辈,没有一人不可入翰林。不凭别的,单凭那手馆阁体的毛 笔字,就绝对够格!” 从青少年时代起,龚自珍就随从父亲奔走南北,与硕学名士、潦倒文人、草野侠 客、山林隐士、市井小民、勾栏歌妓都有往来。他挥金如土,待等囊中羞涩,又 向友人告贷。在扬州,不但吃喝都在好友魏源的絜园,甚至连身上的衣服,脚上 的靴子,也是魏源的。有一次,他从金陵回扬州,身上的白狐裘上半部挺新,下 半截却都是泥污。原来,这两天雪雨交加,寒风彻骨,朋友送给他白狐裘御寒 他身材短小,又不知裁改,拖在泥水中竟浑然不觉 魏季子还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羽埁山民龚自珍“有异表,四顶中凹,额罄下而 颏上卬,短矮精悍,两目炯炯,语言多滑稽,面常数日弗盥沐”。这位思想家、 大诗人是不喜欢盥洗的,甚至一连几天都不洗脸。魏源让仆人端了脸盆恭伺,他 竟大发雷霆,说我一向不喜欢盥洗,你让仆人这样做,不是轻侮我吗?魏源只好 赔着笑脸道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怪人”龚自珍 陈益 正当万马齐喑、异常烦闷的暴风雨来临前夕,晚年龚自珍自京城南下,居住在昆 山羽琌山馆。好友魏源在扬州仓巷有一座絜园,每次经过扬州,便寓居于絜园秋 实轩。龚自珍为絜园题写过一副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一代典,成一 家言。”从中可以读出很多含义。有一次,龚自珍与客人在秋实轩高谈阔论,手 舞足蹈间,竟然将靴子踢飞了。送客时到处寻找靴子,怎么也找不到。几天后, 才发现靴子在帐子顶上。 魏源的孙子魏季子,写有《羽琌山民逸事》,记载了龚自珍许多奇闻逸事,“飞 靴”就是其中一则。 龚自珍一直渴望能有经世济民、安邦定国的机会。他投身于科举,固然这是读书 人的唯一途径,但更为了藉此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清道 光三年,叔父龚守正任会试同考官,龚自珍照例回避,不能参加会试,母亲段训 还专门写诗,以“会见天街汝遍看”(《珍儿不予会试,试以慰之》)来劝慰他。 己丑年四月二十八日,龚自珍应廷试,第一个交卷出场,友人恭维他“君定大 魁”。他却嗤鼻说道:“看伊家国运何如。”自己能否夺魁,却是关乎清王朝国 运的事。可见龚自珍抱负之大、自视之高。 对于科举,龚自珍有自己的看法。有一次,他去拜访身为礼部尚书的叔父龚守正。 叔侄尚未寒暄几句,就有人通报,有一位门生求见。来人新近点了翰林,正春风 得意呢。龚自珍只好暂去耳房回避,外间的交谈倒是听得很清楚。尚书问门生最 近忙些什么,门生回答,也没啥要紧的事,平日只是临摹字帖,在书法上用点工 夫。尚书夸奖道:“朝考无论 大小,首要的是字体端庄,墨迹浓厚,点画工稳。若是书法一流,博得功名直如 探囊取物!”门生正恭聆教诲,龚自珍却忍不住在隔壁哂笑道:“翰林学问,不 过如此!”听到这话,那位门生很是窘迫,慌忙告辞。尚书勃然大怒,将龚自珍 训斥了一番,叔侄间闹翻了脸。 龚自珍未入翰苑,抑郁不平,他干脆让女儿、媳妇、小妾、婢女都每天临池,专 练馆阁体。若是有人说翰林如何了不起,他便嗤之以鼻:“如今的翰林还值得一 提吗?我家的女流之辈,没有一人不可入翰林。不凭别的,单凭那手馆阁体的毛 笔字,就绝对够格!” 从青少年时代起,龚自珍就随从父亲奔走南北,与硕学名士、潦倒文人、草野侠 客、山林隐士、市井小民、勾栏歌妓都有往来。他挥金如土,待等囊中羞涩,又 向友人告贷。在扬州,不但吃喝都在好友魏源的絜园,甚至连身上的衣服,脚上 的靴子,也是魏源的。有一次,他从金陵回扬州,身上的白狐裘上半部挺新,下 半截却都是泥污。原来,这两天雪雨交加,寒风彻骨,朋友送给他白狐裘御寒。 他身材短小,又不知裁改,拖在泥水中竟浑然不觉。 魏季子还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羽琌山民龚自珍“有异表,四顶中凹,额罄下而 颏上卬,短矮精悍,两目炯炯,语言多滑稽,面常数日弗盥沐”。这位思想家、 大诗人是不喜欢盥洗的,甚至一连几天都不洗脸。魏源让仆人端了脸盆恭伺,他 竟大发雷霆,说我一向不喜欢盥洗,你让仆人这样做,不是轻侮我吗?魏源只好 赔着笑脸道歉
龚自珍爱读书。每天早晨,“仆人置槃香一,淡巴姑一,巨罂旁置一烟筒而计甚 巨,山民日坐其间,无他事焉”。看书看得倦了,即沉沉睡去。虽穿衣戴帽,仍 不管不顾。仆人如果要为他解脱,反而被他呵斥驱赶。这才真正是手不释卷 龚自珍作文写诗时嬉笑怒骂,纵横恣肆,字里行间洋溢激情,在生活中也是“性 不喜修饰,故衣残履,十年不更”,被称为龚呆子,更有人说他是狂士、怪物。 然而他怪得有理而有节。众所周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 自珍的名句。假如他始终拘拘谨谨,能在近代中国“大变忽开”之际,写出如此 振聋发聩的诗句吗? (选自2014年11月14日《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9.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怪人”龚自珍之“怪”的具体表现。(4分) 20.文中说,龚自珍为絜园题写的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一代典,成 家言”,可以读出很多含义。请说说你从中读出了哪些含义。(5分) 21.文章标题中的引号可否去掉?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根据下列材料,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小报道。要求拟出标题,新闻要素齐备, 不包括标题字数,80字以内。(6分) ①中国工程院、何梁何利基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3月16日共同举办“宋 健星”命名仪式,宣读“宋健星”国际命名公报。 ②宋健是中国两院院士,著名的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国际小 行星中心给他颁发了“宋健星”铜匾和证书,宋健院士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 名 ③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 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已有约120颗以中国人 名、地名、机构等命名的小行星 ④命名为“宋健星”的这颗小行星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 站赵海斌研究员等于2007年8月16日发现的,其运行轨道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 中间,已经于2014年10月8日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和正式命名,国际 编号为210210号。 23.就你在生活中做的一件错事,向你的父亲或母亲写一封道歉信。要求叙述清 楚,语言得体,格式规范,不超过100字。(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从材料内含的丰富意蕴中选择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 体自选,字数不少于800字 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 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 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 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每当善男信女们烧 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它猛抽着鼻子, 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有一天,一只 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 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 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 两半 2015.4
龚自珍爱读书。每天早晨,“仆人置槃香一,淡巴姑一,巨罂旁置一烟筒而计甚 巨,山民日坐其间,无他事焉”。看书看得倦了,即沉沉睡去。虽穿衣戴帽,仍 不管不顾。仆人如果要为他解脱,反而被他呵斥驱赶。这才真正是手不释卷。 龚自珍作文写诗时嬉笑怒骂,纵横恣肆,字里行间洋溢激情,在生活中也是“性 不喜修饰,故衣残履,十年不更”,被称为龚呆子,更有人说他是狂士、怪物。 然而他怪得有理而有节。众所周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 自珍的名句。假如他始终拘拘谨谨,能在近代中国“大变忽开”之际,写出如此 振聋发聩的诗句吗? (选自 2014 年 11 月 14 日《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9.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怪人”龚自珍之“怪”的具体表现。 (4 分) 20.文中说,龚自珍为絜园题写的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一代典,成一 家言”,可以读出很多含义。请说说你从中读出了哪些含义。(5 分) 21.文章标题中的引号可否去掉?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6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2.根据下列材料,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小报道。要求拟出标题,新闻要素齐备, 不包括标题字数,80 字以内。(6 分) ①中国工程院、何梁何利基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3 月 16 日共同举办“宋 健星”命名仪式,宣读“宋健星”国际命名公报。 ②宋健是中国两院院士,著名的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国际小 行星中心给他颁发了“宋健星”铜匾和证书,宋健院士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 名。 ③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 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已有约 120 颗以中国人 名、地名、机构等命名的小行星。 ④命名为“宋健星”的这颗小行星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 站赵海斌研究员等于 2007 年 8 月 16 日发现的,其运行轨道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 中间,已经于 2014 年 10 月 8 日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和正式命名,国际 编号为 210210 号。 23.就你在生活中做的一件错事,向你的父亲或母亲写一封道歉信。要求叙述清 楚,语言得体,格式规范,不超过 100 字。(6 分) 六、本大题 1 小题,60 分。 24.阅读下面文字,从材料内含的丰富意蕴中选择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 体自选,字数不少于 800 字。 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 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 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 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每当善男信女们烧 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它猛抽着鼻子, 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有一天,一只 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 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 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 两半。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