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载体/车载斗量点缀/啜泣A.跌宕/档案 巷道/街谈巷议沏茶/堆砌B.谚语/笑靥 给予/保障供给谄媚/陷害C.奢侈/秩序 称职/称心如意赡养/瞻仰D.恪守/溘然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次机构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针,具体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 中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B.为实现从2010年到2020年将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要确保7%的年增长率。 C.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国情复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 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意识 D.目前亚太地区仍存在不少利益冲突点,尤其是在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 的背景下,亚太局势变得更为复杂,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不明朗因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深圳市今年将对近7年来的重大改革创新项目进行评选并给予奖励,内容覆 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以推进、鼓励、引导深圳市改革 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业绩 B.清明节期间,深圳和广州部分地区突降暴雨,导致很多航班被延误或取消, 大量滞留在机场的旅客没有像往常那样大闹相关航空公司,而是保持了理性的态 度 C.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日前在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李安凭借电影《少 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D.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在发展双 边关系、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两国的契合点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同样的交际任务可以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段、修辞方法来完成。 。比如, 传说曾国藩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屡次失利,于是上奏皇帝说“臣屡战屡败”,但 这句话后被改成了“臣屡败屡战” ①选择不同的语序,就是完成同样交际任务的修辞方法之 ②后者则不一样,它突出了虽败犹战、不屈不挠的斗志 ③这种修辞效果的取得,所依靠的主要是语序 ④前者突出了屡战的结果屡败,暗含了指挥不利、作战无能 ⑤修辞手段相同,语序不同,话语意义、修辞功能、修辞效果也不一样 ⑥虽然只是细微的词序变化,但表达效果迥异 A.①⑤⑥④②③ B.③⑥④②⑤① C.①③⑤⑥④② D.⑥①④②③⑤ 二、本大题7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5分
广东省深圳市 2013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包括六个部分 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载体 / 车载斗量 点缀 / 啜泣 A.跌宕 / 档案 巷道 / 街谈巷议 沏茶 / 堆砌 B.谚语 / 笑靥 给予 / 保障供给 谄媚 / 陷害 C.奢侈 / 秩序 称职 / 称心如意 赡养 / 瞻仰 D.恪守 / 溘然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次机构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针,具体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 中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B.为实现从 2010 年到 2020 年将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要确保 7%的年增长率。 C.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国情复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 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意识。 D.目前亚太地区仍存在不少利益冲突点,尤其是在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 的背景下,亚太局势变得更为复杂,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不明朗因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深圳市今年将对近 7 年来的重大改革创新项目进行评选并给予奖励,内容覆 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以推进、鼓励、引导深圳市改革 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业绩。 B.清明节期间,深圳和广州部分地区突降暴雨,导致很多航班被延误或取消, 大量滞留在机场的旅客没有像往常那样大闹相关航空公司,而是保持了理性的态 度。 C.第 85 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日前在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李安凭借电影《少 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D.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在发展双 边关系、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两国的契合点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同样的交际任务可以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段、修辞方法来完成。 。 。比如, 传说曾国藩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屡次失利,于是上奏皇帝说“臣屡战屡败”,但 这句话后被改成了“臣屡败屡战”。 。 ; 。 。 ①选择不同的语序,就是完成同样交际任务的修辞方法之一 ②后者则不一样,它突 出了虽败犹战、不屈不挠的斗志 ③这种修辞效果的取得,所依靠的主要是语序 ④前者突出了屡战的结果屡败,暗含了指挥不利、作战无能 ⑤修辞手段相同,语序不同,话语意义、修辞功能、修辞效果也不一样 ⑥虽然只是细微的词序变化,但表达效果迥异 A.①⑤⑥④②③ B.③⑥④②⑤① C .①③⑤⑥④② D.⑥①④②③⑤ 二、本大题 7 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 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又 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载与幸臣 李辅国善,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 然之。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迁中书侍 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 多与之金帛,潜通密旨。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 益信任之。 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 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五年三月, 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已之茬。城中开南 北二甲第,室宇宏丽,冠绝当时。婢仆曳罗绮一百余人,恣为不法,侈僭无度。 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上圭 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闻,载知之,奏于上前,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由是道路 以目,不敢议载之短。代宗审其所由,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辩罪问 端,伏罪。载长子伯和、次子仲武、次子季能并载妻王氏赐死。 载在相位多年,杈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资货不可胜计,故伯和、仲武 等得肆其志。轻浮之十,奔其门者,如恐不及。名姝异乐,禁中无者有之。兄弟 各贮妓妾于室,倡优偎亵之戏,略无愧耻。及得罪,行路无嗟惜者。 (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加御史中 寻:不久 B.诣辅国恳辞京 诣:拜访 C.不与载 协:合作 D.载尝独见,上诫之,不 悛 悛:高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载与幸臣李辅国 善 多与之金帛 B.辅国识其意,然 之 上益信任之 C.称载于上 前 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 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对, 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载与幸臣 李辅国善,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 然之。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迁中书侍 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 多与之金帛,潜通密旨。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 益信任之。 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 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五年三月, 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城中开南 北二甲第,室宇宏丽,冠绝当时。婢仆曳罗绮一百余人,恣为不法,侈僭无度。 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上封 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闻,载知之,奏于上前,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由是道路 以目,不敢议载之短。代宗审其所由,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辩罪问 端,伏罪。载长子伯和、次子仲武、次子季能并载妻王氏赐死。 载在相位多年,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资货不可胜计,故伯和、仲武 等得肆其志。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名姝异乐,禁中无者有之。兄弟 各贮妓妾于室,倡优偎亵之戏,略无愧耻。及得罪,行路无嗟惜者。 (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加御史中 丞: 寻:不久 B.诣辅国恳辞京 尹 诣:拜访 C.不与载 协 协:合作 D.载尝独见,上诫之,不 悛 悛:高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载与幸臣李辅国 善 多与之金帛 B.辅国识其意,然 之 上益信任之 C.称载于上 前 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
D.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 闻 由是道路以目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是使元载“败身而亡”直接原因的一组是 ①载能伺上意,颇承恩 遇 承意探微,言必玄合 ③恣为不法,侈僭无 度 ④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 ⑤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 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载出身寒微,自幼好学,为人聪慧敏捷,走向仕途后攀附权贵,贪污腐化, 结果身败而亡,并累及妻儿。 B.元载勾结董秀,探察皇上意图,奏对之时深合皇帝心意,获得唐代宗的信任 C.在铲除鱼朝恩的过程中,元载起了重要作用,这使他骄横狂妄,目空一切。 唐代宗对他极为不满,立即除掉了他 D.元载权倾一时,恣意放纵,生活奢靡。他的三个儿子贪于财货,寡廉鲜耻, 获罪之后无人同情。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3分) ②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4分) ③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捷(宋)蒋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枝最佳,折时 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注】①从他:听任他。②檐牙:高高翘起的屋角。 (1)词中的说话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2)请简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 对一空给1分。)(6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 月夜》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怕? (苏轼《定 风波》) (3)然力足以至焉,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D.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 闻 由是道路以目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是使元载“败身而亡”直接原因的一组是 ①载能伺上意,颇承恩 遇 ② 承意探微,言必玄合 ③恣为不法,侈僭无 度 ④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 ⑤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 ⑥ 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载出身寒微,自幼好学,为人聪慧敏捷,走向仕途后攀附权贵,贪污腐化, 结果身败而亡,并累及妻儿。 B.元载勾结董秀,探察皇上意图,奏对之时深合皇帝心意,获得唐代宗的信任。 C.在铲除鱼朝恩的过程中,元载起了重要作用,这使他骄横狂妄,目空一切。 唐代宗对他极为不满,立即除掉了他。 D.元载权倾一时,恣意放纵,生活奢靡。他的三个儿子贪于财货,寡廉鲜耻, 获罪之后无人同情。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 分) ①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3 分) ②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4 分) ③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捷 (宋)蒋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②枝最佳,折时 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注】①从他:听任他。②檐牙:高高翘起的屋角。 (1)词中的说话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4 分) (2)请简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答 对一空给 1 分。)(6 分) (1)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 月夜》)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怕? 。(苏轼《定 风波》) (3)然力足以至焉,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失去风景的时代 曹文轩 我们不无悲哀地看到: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当年,川端康成称他与自 然的关系是“幸运的邂逅”。他在谈到《伊豆的舞女》时,惟一的遗憾是觉得风 景描写还是少了些。从前的小说家,虽然没有太多的人去自觉地谈论风景的意义 但在实际写作中,风景始终是他们的小说的重要元素。他们的写作,几乎形成 个定论:风景描写是小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 然而现代小说就是抛却了这一元素。 人类进入现代之后,对自然实际上已经失去崇拜之心。与并不总是喋喋不休地谈 论自然的古人相比,现代人对自然的亲近未免有点矫揉造作。现代人更多是出于 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的,因为自然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古人对自然有崇拜之 心—一甚至有敬畏心。“自然”是与“天”相等的概念,它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 古人面对自然,是一种宗教的姿态,他们虔诚静听与默察,是要在万籁俱寂中读 出其奥义。因此,自然对他们来说不能有须臾的分开。而现代人尽管作出各种各 样亲近自然的样子,并有许多赞美之词,但骨子里,现代人还是只相信自己。 然已不再具有神性,它只不过是物质,是被看的。 小说也就可以不必在意自然了 工业文明、人口难以抑制的增长而不断加大的消耗,使自然在退却与贫化。工业 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享受的同时,废气、废水,也是日甚一日地污染风景 然而我们还在日甚一日地挤压风景似乎要将它直挤到天边。 现代,有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失去风景的空间里。有些人,从一出生,就是在 片缺乏绿色、缺乏蝉声与鸟鸣的水泥钢筋的世界里。他们的肉体与灵魂从一开始 就缺乏自然所给予的灵气与湿润。他们的记忆里没有什么像样的风景,更没有对 风景的深刻感受。 因此,小说也就没有了风景 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却在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的历史性变异 现代之文学艺术,新生了许多特质,但同时也丢失了许多特质,比如意境、诗性 等。在现实生活与现代哲学思潮的双重作用下,现代文学艺术将更多的心思用在 了对深刻思想的追求上。文学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的文学艺术这样酷爱思想。现 代哲学的发达并由此带来的思想观念的众声喧哗,使文学艺术陷入一个庞杂无绪 的思想大网之中而不可自拔。追求思想的新颖,直至追求思想的乖戾,已成时尚 与习惯。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一些现代的文学艺术家们在冥冥之中达成一个 共识,这就是: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 审视上;美是虚弱的,苍白而脆弱的,甚至是矫情的,美的浅薄决定了它不可能 蕴藏什么深刻的思想,就更说不上蕴藏什么惊世骇俗的思想了;而丑却是沉重的 无底的、可被无穷解读的,那些非同寻常的思想恰恰藏匿于其背后。因此,在现 代艺术家那里,思想的挖掘,也就是在丑之上的挖掘,丑成了思想的矿脉。丑的 物象(比如溃烂的脓疮,比如苍蝇),丑的人性(比如窥阴癖,比如自虐狂 纷纷涌入文学艺术家的视野。现代文学艺术家就这样与荒诞、怪僻、邪恶、阴鸷、 猥琐等联系在一起了。这虽然并非是现代文学艺术的全部,但却是现代文学艺术 的主流—一至少是它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 12~15 小题。 失去风景的时代 曹文轩 我们不无悲哀地看到: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当年,川端康成称他与自 然的关系是“幸运的邂逅”。他在谈到《伊豆的舞女》时,惟一的遗憾是觉得风 景描写还是少了些。从前的小说家,虽然没有太多的人去自觉地谈论风景的意义, 但在实际写作中,风景始终是他们的小说的重要元素。他们的写作,几乎形成一 个定论:风景描写是小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 然而现代小说就是抛却了这一元素。 人类进入现代之后,对自然实际上已经失去崇拜之心。与并不总是喋喋不休地谈 论自然的古人相比,现代人对自然的亲近未免有点矫揉造作。现代人更多是出于 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的,因为自然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古人对自然有崇拜之 心——甚至有敬畏心。“自然”是与“天”相等的概念,它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 古人面对自然,是一种宗教的姿态,他们虔诚静听与默察,是要在万籁俱寂中读 出其奥义。因此,自然对他们来说不能有须臾的分开。而现代人尽管作出各种各 样亲近自然的样子,并有许多赞美之词,但骨子里,现代人还是只相信自己。自 然已不再具有神性,它只不过是物质,是被看的。 小说也就可以不必在意自然了。 工业文明、人口难以抑制的增长而不断加大的消耗,使自然在退却与贫化。工业 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享受的同时,废气、废水,也是日甚一日地污染风景。 然而我们还在日甚一日地挤压风景似乎要将它直挤到天边。 现代,有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失去风景的空间里。有些人,从一出生,就是在一 片缺乏绿色、缺乏蝉声与鸟鸣的水泥钢筋的世界里。他们的肉体与灵魂从一开始 就缺乏自然所给予的灵气与湿润。他们的记忆里没有什么像样的风景,更没有对 风景的深刻感受。 因此,小说也就没有了风景。 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却在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的历史性变异。 现代之文学艺术,新生了许多特质,但同时也丢失了许多特质,比如意境、诗性 等。在现实生活与现代哲学思潮的双重作用下,现代文学艺术将更多的心思用在 了对深刻思想的追求上。文学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的文学艺术这样酷爱思想。现 代哲学的发达并由此带来的思想观念的众声喧哗,使文学艺术陷入一个庞杂无绪 的思想大网之中而不可自拔。追求思想的新颖,直至追求思想的乖戾,已成时尚 与习惯。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一些现代的文学艺术家们在冥冥之中达成一个 共识,这就是: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 审视上;美是虚弱的,苍白而脆弱的,甚至是矫情的,美的浅薄决定了它不可能 蕴藏什么深刻的思想,就更说不上蕴藏什么惊世骇俗的思想了;而丑却是沉重的、 无底的、可被无穷解读的,那些非同寻常的思想恰恰藏匿于其背后。因此,在现 代艺术家那里,思想的挖掘,也就是在丑之上的挖掘,丑成了思想的矿脉。丑的 物象(比如溃烂的脓疮,比如苍蝇),丑的人性(比如窥阴癖,比如自虐狂), 纷纷涌入文学艺术家的视野。现代文学艺术家就这样与荒诞、怪僻、邪恶、阴鸷、 猥琐等联系在一起了。这虽然并非是现代文学艺术的全部,但却是现代文学艺术 的主流——至少是它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
作为人们追求雅致、雅趣、雅兴的文学艺术,现在背离的恰恰正是这一切。现代 文学艺术正是将粗俗、丑陋、阴沉、冷漠的事物作为自己观照的对象。但,因为 它要保持所谓的中立、零度,没有显示批判的姿态,它在效果上,在给阅读者的 感觉上,就是如此。我们已经开始习惯这一切,并也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来领会 它的“深刻”之处了 这里,我们没有义务去论证文学是否真的有必要将全部心思用在思想的深刻上, 美本身的价值是否比思想弱小,美是否也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我们只想通过这 切描述,给小说为什么失去风景这一状况找到最根本的解释:风景的被注意,是 与雅致、雅趣、雅兴联系在一起的,既然雅致、雅趣、雅兴已被冷淡与放弃,风 景也就自然消失了。 恶心的感觉、阴冷的感觉,不可能来自冬日的太阳、月下的清泉、雨中的草莓。 现代小说因为缺乏古典小说中的树木、草原、河流、小溪、露珠与青草,使人感 到焦灼、枯涩,怎么说也是缺憾。 (选自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版,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自然直接关系到现代人的生存,所以,现代人都会用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 B.现代文学艺术与古代文学艺术相比,最大区别就在于现代文学艺术将心思用 在对深刻思想的追求上,而古代文学则相反。 C.作者认为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审 视上。 D.人们往往将现代文学艺术家与荒诞、怪僻、邪恶、阴鸷、猥琐等词汇联系在 起 E.“但却是现代文学艺术的主流一一至少是它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一句中的 破折号,其作用是补充说明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丑到极致便是美到极致。(贾平凹) B.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亚里士多德) C.风景的发现恰恰是更重要的发现。(里克尔) D.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与大自然是一致的。(梵高) 14.请结合上下文解释“丑成了思想的矿脉”这句话的含义。(4分) 15.请结合全文概括“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的原因。(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黑色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 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诺耶夫花园 (俄)帕乌斯托夫斯基
作为人们追求雅致、雅趣、雅兴的文学艺术,现在背离的恰恰正是这一切。现代 文学艺术正是将粗俗、丑陋、阴沉、冷漠的事物作为自己观照的对象。但,因为 它要保持所谓的中立、零度,没有显示批判的姿态,它在效果上,在给阅读者的 感觉上,就是如此。我们已经开始习惯这一切,并也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来领会 它的“深刻”之处了。 这里,我们没有义务去论证文学是否真的有必要将全部心思用在思想的深刻上, 美本身的价值是否比思想弱小,美是否也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我们只想通过这一 切描述,给小说为什么失去风景这一状况找到最根本的解释:风景的被注意,是 与雅致、雅趣、雅兴联系在一起的,既然雅致、雅趣、雅兴已被冷淡与放弃,风 景也就自然消失了。 恶心的感觉、阴冷的感觉,不可能来自冬日的太阳、月下的清泉、雨中的草莓。 现代小说因为缺乏古典小说中的树木、草原、河流、小溪、露珠与青草,使人感 到焦灼、枯涩,怎么说也是缺憾。 (选自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版,有删节)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自然直接关系到现代人的生存,所以,现代人都会用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 B.现代文学艺术与古代文学艺术相比,最大区别就在于现代文学艺术将心思用 在对深刻思想的追求上,而古代文学则相反。 C.作者认为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审 视上。 D.人们往往将现代文学艺术家与荒诞、怪僻、邪恶、阴鸷、猥琐等词汇联系在 一起。 E.“但却是现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至少是它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一句中的 破折号,其作用是补充说明。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丑到极致便是美到极致。(贾平凹) B.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亚里士多德) C.风景的发现恰恰是更重要的发现。(里克尔) D.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与大自然是一致的。(梵高) 14.请结合上下文解释“丑成了思想的矿脉”这句话的含义。(4 分) 15.请结合全文概括“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的原因。(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黑色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 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诺耶夫花园 (俄)帕乌斯托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