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在中國卻不感生疏。此其證據甚多,多看梁任公《先秦政治 思想史》等書可得其概,不煩枚舉。大約在古代,則孟子所發輝 最明澈不過,如“民為冀,社稷次之,君為輕”,“君之視臣如莘 芥,則臣視君1寇訾”,“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等是。其 在近世,則黄黎洲《明夷待訪绿》所發揮,更痛快透闢。因此,孟 子就曾被撤廢祀典,而《明夷待訪録》則被清季革命蕉人大量翻 印傳播,以掀起革命思潮。雖然如此,卻要曉得其所發揮僅至 民有(Of the people)與民享(For the people)之意思而止,而 民治(By the people)之制度或辦法,則始終不見有人提到過。更 確切地説中國人亦曾為實現民有民享而求些辦法設些制度,但 其辦法制度,部總没想到人民可以自己作主支配這方面來,如 舉行投票表决,或代議制等。一·時没想到猶可說,何以始終總 想不到此,這便是最奇怪之處。若並民有民享意思而無之,根 本相遠猶可説,很早很早就已接近,卻又始终逗不攏。假知不 是兩方社會構造迥殊,何致彼此心思頭腦又如此不能相應呢,有 人説中國社會中國政治未誉反民主或不民主,祇不過是民主 之另一方式,西洋的叫作“德謨克拉西”,這便可叫作"德謨克拉 東”一一此為十餘年前林儒先生對我講的話。雖云笑談,亦可 見中國社會之特殊,有識者大致都覺察到。 我們即以民主、自由、平等類要求不見提出,及其法制 之不見形成,為中國文化第九特徵。然而合第八第九兩特徵而 觀之,科舉與民主之不出現,正又不外前述第五特徵所謂中國 只有中古史而無近代史,文化停滯那一問題。所以這些特徵分 别來説亦可,歸併起來亦可。如此可分可合之例,是很多的,以 後仍要敍到。 16-
常一一九四四年美國華萊十副總統來中國游城都時,發表有 《中成民的前途》一文,譯载於六月二【六「成都各報。文中 指稱中國原是西方我主政治的主要鼓勵者,而且是間接的創造 音。最明領導革命並建立立嘉政府的美國人,其忠想與行動的 基礎為西方政治思想家所奠定;而西方政治思想卻是受到中國 有力的啓發。惜普通人不留心這段西洋史,當時對於他的話不 免感到茫然。這是指欺洲十七八#纪的事情而說.那時激洲州人 正是傾倒於中國文化的。讀者取朱谦之著《中战.思极时於欺州文 化之影響》·者,檢看“啓蒙運動與咸文化”,“中哲醪與法國 革命”,“中阈哲學與德國革命”各章可得其器 現在我們且試看彼時欧洲人眼中所完文化之特點是什 麽。彼時欧洲入所醉心於中國者,固不止·方面;而中國的社 會與政治,發生之刺激作用最大。在此社會奥政治方面最引他 們注意者,約為下列幾墅: 、政治之根本法則與倫理道德相结合,二者一致而不分, 而倫理學與政治弹终之為同一的學問一一這是世界所知之唯一 國家。 一、此政治與倫理的共同基礎,在於中國人所稱之“天理 天則”,理性於是對於君主的權力發生了不可思議的效果。 二.他們看中國所謂天理天则,恰便是他們所锐的“自然 法”,因而相信中國之文物制度亦與自然同其悠久而不變。 融國家於社會人倫之中,纳政治於禮俗教化之中,而以道德 统括文化,或至少是在全部文化中道德氣氛特重,確為中國的事 囊。·倫理學與政治學終之為同一的學間”,於儒家觀念一語道 着。孟德斯鳩著《法意》,論及中國文物制度而使譯者髅先生不 —17
能不“低首下心服其棹藏”者在此。梁任公先生著《先秦政治思 想史》所為提出“德治主義”“禮治主義”等名詞者在此。其文甚 繁,不去微引。我們再只要舉徵一件事一 法摩家談世界法系,或列舉十六系九系八系,或至少二三系 四系,而通常則日世界五大法系。不論是多是少,總之中國法 系卻必古一位置。這不止為中阈法系勢力所被之廣大,為中 國法系崭然獨立白具特彩。其特殊之點,糠說是、 一、建國之基礎以道德禮教倫常,而不以法律:故法律僅 立於補助地位。… 、立法之根據以道德禧教倫常,而不以權利。各國法律 在保障人權,民法刷以物權货權為先;而親族繼承次之。此法 律建築於權利之上也,我國則反是(以義移不以權利)… 三、法律既立於辅助道德禮教倫常之地位,故其法常簡,常 歷久不菱(從漢代以迄清末不變).11) 說至此,我們儘可確言道德氣氛特重為中國文化之·大特 徵。一我們列它為第十特徵。 然我們若问想前列第入特徵-一阈缺乏宗教—一」 則將 恍然第十第六點,實為-·事;.不過-為其正面、為其負面 耳。即宗教缺乏為負面,道德特重為正所,义大可以歸併起來。 不過在進行研究上,分别亦有分别的好處。 第九特徵第特徵,其内容皆涉及政治。因而使我們聯想 到中國人的國家。從前中或人是以天卜觀念代替國家觀念的。他 念念只祝望“天下太平”,從來不曾想什麽“國家富英”。這與軟洲 人全然内副頭腦,雖不無古人偉大理想作用於其間,但它卻是 反映着℉年來的事實的。此事度之造成,或由於地理上容易形 —18
成大一统之局,义歷史上除短時期外缺乏阚際閻的競争,以及 其他等等,此恃尚難深究其故。總之,事街上中國非一般國家 類型中之一國家,而是超國家類型的。自來歐美日本摩者,類 有人見到此點,而在國内亦曾有人指出過。 德國奥本海末爾但eranz Oppenheimer)的名著《國家論》, 是從社會學來講國家之發生和發展以至其将來的。他認為其將 來趣势,要成為一種“自由市民靨體”。那時,將無國家而只有社 會。但中國從他看來,卻早就近於他所謂自由市民圈醴了〔12)。 友人陳嘉異先生在民十九年寫給我的信,曾有下面-段話: 羅素B.Russel】)初至中國在上海演說時,即有冷雋之 語日“中國度為一文化體而菲國家”。不佞骤睹此鱉人之句, 即默面識之,以為羅素眼光何深鋭至此!其後,泛觀歐西 犟者論吾國文化之晝,始知此語已有先羅素而道之者。(見 《村治月刊》一卷一期) 其後大約在民二十三年美國社會辈家派克(Robert E Park)在燕京大犟講學-一年,臨末出一集刊,亦見有類似的話。大 意亦言中國不是一國家,而寶為一大文化社會,如同欧西之為 一大文化社會者然。 日本宿单萇谷川如是閑,則説過一句妙語: 近代的英國人,以國家為“必要之惡”Necessary evil); 中國人自二千年之古昔,卻早把國家當作“不必要之惡”了。 (《東西单者之中國革命論》第一五二頁,新生命香局版) 清華大學史學教授雷海宗先生,於其著作中即説: 二干年來的中國,只能說是一個震大的社會,一個具 有鬆散政治形焦的大文化區,與践圈七雄或近代西洋列國, 一19-
絶然不同。 他以為大家族制誠然是中國社鲁-·牢固的安定力,使得它 經過無數大小變亂仍不解體;然而卻是與國家根本不並立的。中 國自春秋以後,宗法度落,乃兒威家雛形;戰國七雄始為真统… 完備的國家;到漢代家族復盛,又不成-·侗國家了〔13)。 近則又有羅夢册先生著《中國論》一書,强調中岗為“天下 國”。他説中國··面有其天下性,面又有其國家性,所以是“天 阈”。一民族自治其族者,為族國(民族國家);一民族統治他民 族者,為帝:民族領袖他族以求共治者,為天下阈。天下 阈超族國而反帝國,是國家之進步的形式、亦或許是最進步的 形式(他似以蘇聯屬於此式)。凡以為中國“還不是-固國家”若, 大錯誤;它是走得太遠了,超過去了〔4)。 關於此問題,我們後面要討論,這裹不再多敘。以上各家 說法白必存行其所泛、而其認定中國為特殊之事,不酸普通 蟹家類职,卻相同。我們即此列為中威文化第一特徵 上提到的蓝海宗先生,有《树义化與中國的兵》·書出 版。他根壢史,指出國舆漢以降為無兵的文化。其所消 無兵的,是锐只有流氓常兵,兵跟不分,民互仇視、或因 無兵用而利用異族外兵,挪種變態局再。有兵的正常局面,大 致分兩種:一種是兵與民分,兵為社會上级專業,此古之封 建社會;一種是兵民合~-,全國皆兵,近代國家類多如此。中 國歷史上這兩種局面都曾有過,但後世卸没有了,中國之積弱 在此。雖然頗有人否認其説,但我們感覺亦值得注意研究。我 們列它為第十二特徵。 往年歷史學教授錢穆先生曾有一論文,稱中國文化為“羊的 -20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