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2018学年度沈阳市郊联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命题人:辽阳县一高中于泳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均为必考题; 2.用2B铅笔将1-4题答案涂在答题卡1-4的位置上,7题涂在5的位置上,10-12涂在 的位置上,17-19题涂卡9-11的位置上。8题、14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其余题都写在 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奉旨出差令、朝珠耳机、宫廷娃娃……当600岁的故宫以多种文创产品的形式出现在大 众生活中时,既让人惊讶,也让人感到新鲜和好奇,不少年轻人纷纷“路转粉”。 古老的故宫,用了一种流行的方式诠释了博物馆该如何体现“文化+创意”。 文创产品之于博物馆里的文物与文化积淀,好比好酒与酒器,香醇的老酒配上各色的酒 坛、酒杯,既能帮助品酒者深刻地感受酒文化,还能够让老酒卖个好价钱 我们知道,文创产业的出现是以文化与创意作为基础。其外延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文 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文创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其 根本是为文化产品的宣传服务,在实现旅游纪念与博物馆宣传的同时,提升公众的审美与认 知能力。 因为工作和兴趣,笔者每到一地,都喜欢看看当地的博物馆以及文化基地,发现各地文 创产业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尚停留在为看而看、为展而展的阶段,陈旧的模式既没有诠释 出文化的内涵,也没有挖掘出文化背后的衍生产业链。一些地方尽管已经有了文创开发的苗 头,可是产品单一,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书签、布偶、手机链等产品设计雷同,缺乏创意, 更难提文化表现力。 透过这些现象可以感觉到,很多博物馆的管理者并没有真正理解“文创”二字的内涵 也没有花心思认真探索,更难以体会到文创所带来的效益,久而久之,便更加固守旧有、故 步自封,最终导致与文化市场、百姓的文化需求日渐拉开距离。 处理好文物与“文创”的关系,不妨学习一些民营企业的文创产业。不久前,我和孩子 去长隆野生动物园游玩,大开眼界。从布偶到衣服、从书包到图书、从动漫到食品,全都经 过了精心的创意设计。让游览者在观赏与游戏中,既感受到了快乐,又将关爱野生动物、与
2017-2018 学年度沈阳市郊联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总分:150 分 命题人:辽阳县一高中 于泳 2018.0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均为必考题; 2.用 2B 铅笔将 1-4 题答案涂在答题卡 1-4 的位置上,7 题涂在 5 的位置上,10-12 涂在 6-8 的位置上,17-19 题涂卡 9-11 的位置上。8 题、14 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其余题都写在 答题卡上。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共 3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奉旨出差令、朝珠耳机、宫廷娃娃……当 600 岁的故宫以多种文创产品的形式出现在大 众生活中时,既让人惊讶,也让人感到新鲜和好奇,不少年轻人纷纷“路转粉”。。 古老的故宫,用了一种流行的方式诠释了博物馆该如何体现“文化+创意”。 文创产品之于博物馆里的文物与文化积淀,好比好酒与酒器,香醇的老酒配上各色的酒 坛、酒杯,既能帮助品酒者深刻地感受酒文化,还能够让老酒卖个好价钱。 我们知道,文创产业的出现是以文化与创意作为基础。其外延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文 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文创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其 根本是为文化产品的宣传服务,在实现旅游纪念与博物馆宣传的同时,提升公众的审美与认 知能力。 因为工作和兴趣,笔者每到一地,都喜欢看看当地的博物馆以及文化基地,发现各地文 创产业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尚停留在为看而看、为展而展的阶段,陈旧的模式既没有诠释 出文化的内涵,也没有挖掘出文化背后的衍生产业链。一些地方尽管已经有了文创开发的苗 头,可是产品单一,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书签、布偶、手机链等产品设计雷同,缺乏创意, 更难提文化表现力。 透过这些现象可以感觉到,很多博物馆的管理者并没有真正理解“文创”二字的内涵, 也没有花心思认真探索,更难以体会到文创所带来的效益,久而久之,便更加固守旧有、故 步自封,最终导致与文化市场、百姓的文化需求日渐拉开距离。 处理好文物与“文创”的关系,不妨学习一些民营企业的文创产业。不久前,我和孩子 去长隆野生动物园游玩,大开眼界。从布偶到衣服、从书包到图书、从动漫到食品,全都经 过了精心的创意设计。让游览者在观赏与游戏中,既感受到了快乐,又将关爱野生动物、与
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印刻到脑海中。孩子回家后,只要看到这些从动物园买回来的各种小 物件,就会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希望能够再去看看玩玩。您瞧,一个小小的文创产品, 旦形成强大的品牌,就有了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凸显文化内涵,尊重受众兴趣,加大与市场力量的创意合作……其实,在国外,像大英 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等,早就已经做出了大量成功的尝试,文创产品已经成为其 文化内涵和外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然,在推动文创产业的同时,必须未雨绸缪。不应该媚俗,更不应该迁就市场与资本 博物馆推动文创产业,需要画一条红线,不可以降低传统文化价值以逢迎市场,有原则、有 品格的文创产品开发,才会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还是以故宫为例,故宫品牌大火,很多人 希望分一杯羹,有的甚至脑洞大开玩起了“恶搞”系列,但是这些全部被“一票否决”,故宫 文创的原则是“必须健康向上”。 我们期待,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也能够活活起来,也能够拥有蓬勃的生命力,成为 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旗帜,引领更多的文创产业走向规范发展与成熟。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1日17版朱磊《当文物遇到“文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创产品所借助的手段是现代科技,其根本就是提升公众的审美和认知能力 B.文创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内涵。文创产业的外延是文创产品,该产品有高附加值特点。 C.因为没有诠释出文化内涵,所以各地的文创产业水平有高有低,模式陈旧 D.做到不媚俗、不迁就市场和资本,文创产品开发才会得到受众全面的认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故宫推出的文创产品,交代了其受到许多年轻人喜爱的原因。 B.文章分析了文创产业的宗旨、现状及成因,并对产品设计原则标准提出要求 C.文章使用喻证、例证、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述了文物和文创的关系。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起于故宫,结于故宫,首尾圆合,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种程度上,管理者的理念决定了文创产品是否有创意和文化表现力 B.文物若想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应该走文化与产业融合的道路,中外同理。 C.凸显文化内涵,尊重受众兴趣,加大创意合作,文创产品就会获得成功。 D.小小的文创产品,一旦形成强大的品牌,就有了不可思议的吸引力,这一点,民营企 业做出了榜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丰子恺故居一一钩新月天如水 (1)桐乡石门镇,缘缘堂
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印刻到脑海中。孩子回家后,只要看到这些从动物园买回来的各种小 物件,就会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希望能够再去看看玩玩。您瞧,一个小小的文创产品,一 旦形成强大的品牌,就有了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凸显文化内涵,尊重受众兴趣,加大与市场力量的创意合作……其实,在国外,像大英 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等,早就已经做出了大量成功的尝试,文创产品已经成为其 文化内涵和外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然,在推动文创产业的同时,必须未雨绸缪。不应该媚俗,更不应该迁就市场与资本。 博物馆推动文创产业,需要画一条红线,不可以降低传统文化价值以逢迎市场,有原则、有 品格的文创产品开发,才会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还是以故宫为例,故宫品牌大火,很多人 希望分一杯羹,有的甚至脑洞大开玩起了“恶搞”系列,但是这些全部被“一票否决”,故宫 文创的原则是“必须健康向上”。 我们期待,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也能够活活起来,也能够拥有蓬勃的生命力,成为 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旗帜,引领更多的文创产业走向规范发展与成熟。 (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5 月 11 日 17 版朱磊《当文物遇到“文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创产品所借助的手段是现代科技,其根本就是提升公众的审美和认知能力。 B.文创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内涵。文创产业的外延是文创产品,该产品有高附加值特点。 C.因为没有诠释出文化内涵,所以各地的文创产业水平有高有低,模式陈旧。 D.做到不媚俗、不迁就市场和资本,文创产品开发才会得到受众全面的认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故宫推出的文创产品,交代了其受到许多年轻人喜爱的原因。 B.文章分析了文创产业的宗旨、现状及成因,并对产品设计原则标准提出要求。 C.文章使用喻证、例证、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述了文物和文创的关系。 D.文章采用总—分一总的论证结构,起于故宫,结于故宫,首尾圆合,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某种程度上,管理者的理念决定了文创产品是否有创意和文化表现力。 B.文物若想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应该走文化与产业融合的道路,中外同理。 C.凸显文化内涵,尊重受众兴趣,加大创意合作,文创产品就会获得成功。 D.小小的文创产品,一旦形成强大的品牌,就有了不可思议的吸引力,这一点,民营企 业做出了榜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丰子恺故居—一钩新月天如水 (1)桐乡石门镇,缘缘堂
(2)一个初冬的上午。我将手肘支在方桌上,将身体舒展成他穿棉袍时的闲适样子,望 见了江南初冬依然绿影婆娑的院子,绿影婆娑的时光深处慢慢出现了一些声音和画面一一春 天里两株开满花的树下,跑过几只小鸡,有燕子呢喃:夏日午后门外传来货郎的叫卖声,傍 晩的芭蕉树下,摆起了客人小酌的桌子;花坛边洋瓷面盆里游着一群蝌蚪……他从秋千上抱 下老三或老四,说,在面盆里,小蝌蚪永远不会长成青蛙的,来,我们送它们回家! (3)这些场景,是缘缘堂的主人一一丰子恺先生漫画里的场景,也是他《缘缘堂随笔》 里真实的生活场景。而缘缘堂则是他曾经的现实家园和精神乐园 (4)我将目光收回,落到了桌面隐隐发亮的木纹理上,肘关节与桌面接触的一小片肌肤 上,有一丝隐隐的温暖。这是错觉,错觉还牵引着我闻到了他略带烟味的呼吸,一个眼神睿 智、端庄平和的白发长者立在了我的眼前。寒风中他身穿黑棉长袍,头戴黑棉帽,棉帽上趴 着一只黑白色小猫。 (5)民国大师无数,而丰子恺是难得的一位德才兼备的艺术家、教育家。沿着他一生的 脉络探寻,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在爱与慈悲里成长的幸运儿。丰子恺出生于一个有染坊、有 良田的大户人家。阳光雨露没有宠坏那个叫“丰仁”的孩子,反使他成长为知书达理、谦恭 好学的少年。入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正式更名为丰子恺,也遇到了生命里十分重要 的两位大先生—一李叔同(弘一法师)、夏丐尊。他们之间长达一生、直抵灵魂的情缘,给了 他深远的影响。他的婚姻虽是媒妁之言,夫妻竟一生恩爱、生死相随,育有七个子女。这 切因缘,造就了他“光风霁月”般的人格 (6)在与他同时代挚友们的记忆里,他获得了这样的评价:巴金说他是“一个与世无争、 无所不爱的人,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朱光潜在《丰子恺的人品和画品》里说:“他老 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 (7)丰子恺的画,重于身边平凡事,如姐姐缝衣,弟弟上学,大人醉酒,孩童用两个蒲 扇当自行车骑,也有描绘将一个个孩子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针砭时弊的题材。人间万物 在他的笔下是小可爱、小情趣,又是大悲悯、大气象,深得人心。 (8)他的代表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仿佛就是他人画合一的写照:简洁,平和 澄静,深邃,阔远。 (9)1927年初秋,二十九岁留日归来在上海教书的丰子恺恳请李叔同为寓所起名。李叔 同让他在纸上写上许多他喜欢而又能互相搭配的字,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 上抓阄。奇妙的是,丰子恺两次都抓到了“缘”字,便取名“缘缘堂”。后来无论迁居哪里, 他都把李叔同写的“缘缘堂”匾额挂在家里,“犹是形影相随,至于八年之久”。1933年春天, 在母亲的心心念念下,丰子恺用稿费在故乡的梅纱弄里,自家老屋后建好了一幢三开间砖木 结构的高楼,加之前后两个小院,一个极具深沉朴素之美的“缘缘堂”诞生了 (10)搬家那天,热闹如戏场。丰子恺充满深情地写道——“我们住新房子的欢喜与幸 福,其实以此为极!”“民国二十二年春日落成,以至二十六年残冬被毁,我们在缘缘堂的怀
(2)一个初冬的上午。我将手肘支在方桌上,将身体舒展成他穿棉袍时的闲适样子,望 见了江南初冬依然绿影婆娑的院子,绿影婆娑的时光深处慢慢出现了一些声音和画面——春 天里两株开满花的树下,跑过几只小鸡,有燕子呢喃;夏日午后门外传来货郎的叫卖声,傍 晚的芭蕉树下,摆起了客人小酌的桌子;花坛边洋瓷面盆里游着一群蝌蚪……他从秋千上抱 下老三或老四,说,在面盆里,小蝌蚪永远不会长成青蛙的,来,我们送它们回家! (3)这些场景,是缘缘堂的主人——丰子恺先生漫画里的场景,也是他《缘缘堂随笔》 里真实的生活场景。而缘缘堂则是他曾经的现实家园和精神乐园。 (4)我将目光收回,落到了桌面隐隐发亮的木纹理上,肘关节与桌面接触的一小片肌肤 上,有一丝隐隐的温暖。这是错觉,错觉还牵引着我闻到了他略带烟味的呼吸,一个眼神睿 智、端庄平和的白发长者立在了我的眼前。寒风中他身穿黑棉长袍,头戴黑棉帽,棉帽上趴 着一只黑白色小猫。 (5)民国大师无数,而丰子恺是难得的一位德才兼备的艺术家、教育家。沿着他一生的 脉络探寻,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在爱与慈悲里成长的幸运儿。丰子恺出生于一个有染坊、有 良田的大户人家。阳光雨露没有宠坏那个叫“丰仁”的孩子,反使他成长为知书达理、谦恭 好学的少年。入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正式更名为丰子恺,也遇到了生命里十分重要 的两位大先生——李叔同(弘一法师)、夏丏尊。他们之间长达一生、直抵灵魂的情缘,给了 他深远的影响。他的婚姻虽是媒妁之言,夫妻竟一生恩爱、生死相随,育有七个子女。这一 切因缘,造就了他“光风霁月”般的人格。 (6)在与他同时代挚友们的记忆里,他获得了这样的评价:巴金说他是“一个与世无争、 无所不爱的人,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朱光潜在《丰子恺的人品和画品》里说:“他老 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 (7)丰子恺的画,重于身边平凡事,如姐姐缝衣,弟弟上学,大人醉酒,孩童用两个蒲 扇当自行车骑,也有描绘将一个个孩子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针砭时弊的题材。人间万物, 在他的笔下是小可爱、小情趣,又是大悲悯、大气象,深得人心。 (8)他的代表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仿佛就是他人画合一的写照:简洁,平和, 澄静,深邃,阔远。 (9)1927 年初秋,二十九岁留日归来在上海教书的丰子恺恳请李叔同为寓所起名。李叔 同让他在纸上写上许多他喜欢而又能互相搭配的字,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 上抓阄。奇妙的是,丰子恺两次都抓到了“缘”字,便取名“缘缘堂”。后来无论迁居哪里, 他都把李叔同写的“缘缘堂”匾额挂在家里,“犹是形影相随,至于八年之久”。1933 年春天, 在母亲的心心念念下,丰子恺用稿费在故乡的梅纱弄里,自家老屋后建好了一幢三开间砖木 结构的高楼,加之前后两个小院,一个极具深沉朴素之美的“缘缘堂”诞生了。 (10)搬家那天,热闹如戏场。丰子恺充满深情地写道——“我们住新房子的欢喜与幸 福,其实以此为极!”“民国二十二年春日落成,以至二十六年残冬被毁,我们在缘缘堂的怀
抱里的日子约有五年。现在回想这五年间的生活,处处足使我憧憬”。除了偶尔往返于沪杭等 地,他大部分时间都与全家老小住在缘缘堂,完成了近二十部著作。神奇的小院见证了天真 如孩童、深邃如老者的一代大师生命里最幸福的时光。让人痛心疾首的是,短短五年后,幸 福和缘缘堂一起,在日寇的炮火中化为乌有 (11)顛沛流离、九死一生,是抗战时期丰子恺一家辗转逃难于江西、湖南、广西、贵 州、四川等地的写照,而一个个噩耗追随着他的脚步接踵而至-1938年1月,他在江西逃 难时,“缘缘堂”被炮火夷为平地:1942年他在重庆避难时,“慈父”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 战争结束的次年,战乱中一直与他通信在精神上支撑着他的夏丐尊辞世,未能见上最后 (12)文革中,他因散文《阿咪》获罪,一家人住的日月楼被安置进了四五家人,丰子 恺只得睡在连接阳台的走廊上,用棕绷搭个小床,棕绷太短,便在脚那头放个凳子,蜷缩着 睡。小床边摆一张小方桌,就是他的书桌。无数个不眠之夜,唯有一钩新月静静陪伴一团蜷 缩的身影。如此境地,他却说“天于我,相当厚”。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着对苍生的大爱 他完成了弘一法师的遗愿、师生间灵魂的相约一一《护生画集》。 (13)“我是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在中国,我觉得孩子 太少了。成人们大都热衷于名利,萦心于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实业问题……孩 子们呢……弄得像机器人一样。长此以往,中国恐将全是大人而没有孩子,连婴孩也都是世 故深通的老人了。” (14)时光隧道里传来的这一段话,振聋发聩。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缘缘堂是丰子恺最喜爱的居所,在这里有他快乐的时光,而日月楼则是他的伤心之所, 文革遭遇让他刻骨铭心,无法释怀。 B.丰子恺在缘缘堂的生活是幸福的,五年间他完成了近二十部著作,然而缘缘堂被毀、 流离失所的逃难生活和两位尊师相继辞世,让他感到很无助 C.文章的语言简洁干净,朴实无雕琢,以时间为线索将丰子恺的多彩人生向读者娓娓道 来,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丰子恺的敬仰之情 D.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描绘丰子恺的生活场景,叙述丰子恺的人生经历,自由直接,像 是与读者面对面的叙谈,仿佛亲眼所见。 5.“一钩新月天如水”在文中有多重含意,请简要分析。(5分) 6.丰子恺为什么说“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并联系现实谈 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池莉专访:在生活中修行
抱里的日子约有五年。现在回想这五年间的生活,处处足使我憧憬”。除了偶尔往返于沪杭等 地,他大部分时间都与全家老小住在缘缘堂,完成了近二十部著作。神奇的小院见证了天真 如孩童、深邃如老者的一代大师生命里最幸福的时光。让人痛心疾首的是,短短五年后,幸 福和缘缘堂一起,在日寇的炮火中化为乌有。 (11)颠沛流离、九死一生,是抗战时期丰子恺一家辗转逃难于江西、湖南、广西、贵 州、四川等地的写照,而一个个噩耗追随着他的脚步接踵而至——1938 年 1 月,他在江西逃 难时,“缘缘堂”被炮火夷为平地;1942 年他在重庆避难时,“慈父”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 战争结束的次年,战乱中一直与他通信在精神上支撑着他的夏丏尊辞世,未能见上最后一 面…… (12)文革中,他因散文《阿咪》获罪,一家人住的日月楼被安置进了四五家人,丰子 恺只得睡在连接阳台的走廊上,用棕绷搭个小床,棕绷太短,便在脚那头放个凳子,蜷缩着 睡。小床边摆一张小方桌,就是他的书桌。无数个不眠之夜,唯有一钩新月静静陪伴一团蜷 缩的身影。如此境地,他却说“天于我,相当厚”。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着对苍生的大爱, 他完成了弘一法师的遗愿、师生间灵魂的相约——《护生画集》。 (13)“我是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在中国,我觉得孩子 太少了。成人们大都热衷于名利,萦心于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实业问题……孩 子们呢……弄得像机器人一样。长此以往,中国恐将全是大人而没有孩子,连婴孩也都是世 故深通的老人了。” (14)时光隧道里传来的这一段话,振聋发聩。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缘缘堂是丰子恺最喜爱的居所,在这里有他快乐的时光,而日月楼则是他的伤心之所, 文革遭遇让他刻骨铭心,无法释怀。 B.丰子恺在缘缘堂的生活是幸福的,五年间他完成了近二十部著作,然而缘缘堂被毁、 流离失所的逃难生活和两位尊师相继辞世,让他感到很无助。 C.文章的语言简洁干净,朴实无雕琢,以时间为线索将丰子恺的多彩人生向读者娓娓道 来,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丰子恺的敬仰之情。 D.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描绘丰子恺的生活场景,叙述丰子恺的人生经历,自由直接,像 是与读者面对面的叙谈,仿佛亲眼所见。 5.“一钩新月天如水”在文中有多重含意,请简要分析。(5 分) 6.丰子恺为什么说“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并联系现实谈 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池莉专访:在生活中修行
车、房,所有这些面上的东西我都不热衷。”2007年的春天,池莉在酒店大堂一边看手 机短信,一边果断总结。这个终日白描物质的女人,自己却在恰当的时机看穿逃离,大约有 十余年的时间,池莉不开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不请著名人物作序或者写书评,拒绝电视,关 闭博客。她在武汉市郊安家落户,自己种菜自己吃,满足于劳动后一身大汗,享受着与人世 两不相争的快活:“上午我在阅读以赛亚·柏林的书,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当家家户户炊 烟升起的时候,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 在生活中修行 中国新闻周刊:你小说中的市井描写和你的清静生活差别很大,仿佛是一个人一边在茶 馆说书,一边在庙里修禅。这种转换会让你觉得不适吗? 池莉:没有。如果不这样就不是我了。我就是需要这样,我一直都很静,而且还一直在 刻意地修炼自己内心的平静。海必须很深很静,才可以在表面翻腾出各种浪花,很浅的水都 是泡沫。作家要目光清澈,首先物质欲望要很少。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自己达到了理想状态吗? 池莉:修身养性不是一天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修炼得越到位,感觉越好。中国式样的 生活是从政治到社会到人事,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状态。作家看得越 深越透越好,写得越像越客观越好。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阅读,你通过什么途径来观察这种复杂生活呢? 池莉:不需要什么刻意的途径啊!我就在生活。生活对我来说无处不在。不是你不出去 就没有生活。对于一个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来说,光是看和思想,就足可以达到生活的最深 处:而一些生活现象与场景,在写作中就是技术性问题,很简单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会担心被时代淘汰吗? 池莉:任何时代都有不被淘汰的作家,也都会有作家被淘汰。作家和社会的变化是没有 直接的关系的。关键在于作家自己。最好的作家无需把所有的职业都做完了再来写作。他把 握的是人类的灵魂和精神状态 幸福感与成败无关 中国新闻周刊:作家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文学新星丛书——《烦恼人生》里,你在前言 中介绍,我只剩下了一个愿望:好好过日子。这个愿望如今变化与否? 池莉:我在80年代后期发愿,所谓好好过日子,就是要创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远离 世俗热闹,断绝名利诱惑,让自己的文学感觉更敏锐,思想更深远和明澈,更有能力理解真 实的众生并写好每一个文字 20年前人年轻,名利愿望很强烈,不过同时也已经感觉和意识到了浮云遮日的可怕,那 时候我要求自己开始“好好过日子”,也就是好好开始个人的修炼,目标是争取十年还有读者 感谢上苍!我的愿望基本实现。不过,我还在坚持修炼和进步。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你来说幸福的元素除了写作,除了女儿,还有什么?
“车、房,所有这些面上的东西我都不热衷。”2007 年的春天,池莉在酒店大堂一边看手 机短信,一边果断总结。这个终日白描物质的女人,自己却在恰当的时机看穿逃离,大约有 十余年的时间,池莉不开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不请著名人物作序或者写书评,拒绝电视,关 闭博客。她在武汉市郊安家落户,自己种菜自己吃,满足于劳动后一身大汗,享受着与人世 两不相争的快活:“上午我在阅读以赛亚•柏林的书,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当家家户户炊 烟升起的时候,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 在生活中修行 中国新闻周刊:你小说中的市井描写和你的清静生活差别很大,仿佛是一个人一边在茶 馆说书,一边在庙里修禅。这种转换会让你觉得不适吗? 池莉:没有。如果不这样就不是我了。我就是需要这样,我一直都很静,而且还一直在 刻意地修炼自己内心的平静。海必须很深很静,才可以在表面翻腾出各种浪花,很浅的水都 是泡沫。作家要目光清澈,首先物质欲望要很少。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自己达到了理想状态吗? 池莉:修身养性不是一天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修炼得越到位,感觉越好。中国式样的 生活是从政治到社会到人事,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状态。作家看得越 深越透越好,写得越像越客观越好。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阅读,你通过什么途径来观察这种复杂生活呢? 池莉:不需要什么刻意的途径啊!我就在生活。生活对我来说无处不在。不是你不出去 就没有生活。对于一个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来说,光是看和思想,就足可以达到生活的最深 处;而一些生活现象与场景,在写作中就是技术性问题,很简单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会担心被时代淘汰吗? 池莉:任何时代都有不被淘汰的作家,也都会有作家被淘汰。作家和社会的变化是没有 直接的关系的。关键在于作家自己。最好的作家无需把所有的职业都做完了再来写作。他把 握的是人类的灵魂和精神状态。 幸福感与成败无关 中国新闻周刊:作家出版社 1989 年出版的文学新星丛书——《烦恼人生》里,你在前言 中介绍,我只剩下了一个愿望:好好过日子。这个愿望如今变化与否? 池莉:我在 80 年代后期发愿,所谓好好过日子,就是要创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远离 世俗热闹,断绝名利诱惑,让自己的文学感觉更敏锐,思想更深远和明澈,更有能力理解真 实的众生并写好每一个文字。 20 年前人年轻,名利愿望很强烈,不过同时也已经感觉和意识到了浮云遮日的可怕,那 时候我要求自己开始“好好过日子”,也就是好好开始个人的修炼,目标是争取十年还有读者。 感谢上苍!我的愿望基本实现。不过,我还在坚持修炼和进步。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你来说幸福的元素除了写作,除了女儿,还有什么?